孩子總拿新玩具交換舊玩具,是傻嗎?其實是人際關係敏感期的表現

2020-12-17 唯媽養娃

最近,有個朋友特別憂心忡忡,因為她發現自己剛上中班的兒子,每天上學前都會拿一個玩具放到書包裡,等到晚上放學回家,玩具就變成了其他的玩具,問他自己的玩具去哪了?他振振有詞表示自己和朋友交換了。

有時候剛給買的好幾十的新玩具,他就一股腦裝到書包帶到學校,跟別的孩子開始交換。其實交換也無可厚非,但朋友發現,兒子經常帶著新玩具去,交換回來的卻是一堆破爛玩具,這讓花錢買玩具的朋友心裡有點不舒服,她覺得兒子有點傻,但又覺得好像不能跟他直接說,怕自己成年的利益眼光影響孩子,所以她無比糾結。

我們一起聊天時,她說起這件事,聽完我又問了她幾個孩子的表現後,終於確定她兒子這一表現並不是所謂的缺心眼,不過是到了人際關係敏感期。

其實當孩子到了四五歲,我們經常會發現:

早上帶到幼兒園的新娃娃,晚上回家就變成了一個小破車。

總是想帶很多零食,希望分給身邊的好朋友。

類似這樣的表現,總會在4-5歲左右的孩子身上出現,其實這些表現並不是說明孩子缺心眼,說明孩子有了交際需求,到了人際關係敏感期。

在人際關係敏感期的孩子,會特別渴望交友,所以他們會嘗試各種辦法交朋友,最開始用零食交換友誼,後來用玩具交換友誼,在不斷地嘗試與試錯中,孩子才會慢慢明白友誼不需要交換,是無價的,在這個過程,孩子的社交能力也得到發展。

那麼,當孩子到了人際關係敏感期,父母要如何引導孩子順利度過呢?

1、不要用成人眼光幹涉孩子

誰也不是天生的社交達人,即使是外向的孩子也如此。他們都是在不斷的社交中,才能摸索出最好的交往模式。

但最初,很多孩子都會選擇用零食交朋友,帶到幼兒園的零食分享給別人,會發現這樣能叫來朋友。過段時間會發現零食社交不管用,於是採用玩具社交,開始與朋友交換玩具。

在孩子眼裡,玩具並沒有金錢價值,只有社交價值,只要能幫自己交個好朋友,再貴的玩具,孩子也捨得送出去。但對父母而言就會很難接受,所以當孩子出現這種情況時,如果孩子已經把玩具送出去,最好不要再去要回來,那樣會讓孩子失了面子。

如果父母確實捨不得,可以事先和孩子做好約定,比如這些玩具不可以帶到學校交換,那些玩具才可以,當你給孩子制定了規則時,大多數的孩子都願意接受。

2、培養孩子的社交技能

對於外向孩子來說,可能天生就愛社交,但對內向孩子而言,是需要父母來引導孩子進行社交的。

父母可以利用空閒時間,多帶孩子串門、走親訪友,碰到別人教孩子主動跟人打招呼,學會禮貌用語。

另外,也可以邀請朋友經常來家裡做客,讓孩子學會待客禮儀。

當然父母也可利用繪本,讓孩子掌握正確的社交技能。

3、尊重孩子的人際交往

當孩子進入人際關係敏感期時,可能會經常和別人發生衝突,對於這些衝突,如果沒有涉及人身安全,父母最好不要隨意幹涉,替孩子出頭。

因為只有父母尊重孩子的人際關係敏感期,孩子才能真正學會社交。

當孩子與其他孩子發生衝突,父母可以引導孩子如何合理解決衝突,教會他們恰當處理。

總之,當孩子進入人際關係敏感期時,他們的社交可能會出現各種各樣的狀況,父母只有正確認知這一敏感期,才不會覺得孩子缺心眼,才能妥善處理。

相關焦點

  • 教育專家孫瑞雪,孩子人際關係的敏感期,從交換玩具和食物開始
    今天為什麼要和大家分享人際關係,這是因為人際關係對孩子的成長非常重要,且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 首先,分享教育專家孫瑞雪的一段話: 人際關係——從一對一交換玩具和食物開始,到尋找相同情趣的朋友開始相互依戀。
  • 當孩子遭遇玩具被不等價交換、被搶、被欺負時,家長該怎麼辦?
    對於孩子的這些行為,很多家長表示不理解,尤其是那些拿著昂貴物品交換便宜物品的孩子,家長更是不理解,甚至認為孩子「傻」、「吃虧了」、「不公平」。細心的家長會發現,孩子喜歡交換物品的現象,一般發生在剛上幼兒園的那一年時間裡,也就是3-4歲左右,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正處於人際交往敏感期。
  • 交換玩具背後的意義比玩具更有價值
    孩子之間交換的物品,有時候,用我們成人的價值觀來衡量的話,是非常不對等的。比如,遙控汽車換了貼貼紙;昂貴的新玩具換了破損的舊玩具;長輩送給孩子的紀念品換了普通的小擺件...。在我們成年人看來,總會覺得這樣的交換很不值得。為什麼孩子不懂得換些更好的、更值錢的東西回來呢!?很多家長為此覺得難以理解,甚至幹涉和限制孩子去交換物品。
  • 兒童舊玩具何去何從? 玩具商:玩具回收沒市場
    玩具商:玩具回收沒市場 一邊是眾多拿舊玩具沒辦法的家長,另一邊,玩具商們的生意可是紅火得很. 新玩具好賣,那商家是否可以回收舊玩具、藉此賺二道錢呢?記者詢問了近十家店鋪的檔主,答案都是「不收」,並表示「沒聽說過有收舊玩具的」.商家認為,回收玩具難以定價,收回來的玩具還要經過清洗和再加工,最重要的是,回收的舊玩具不可能再次銷售.
  • 孩子用遙控汽車交換回來廉價塑料玩具,家長應該要求孩子換回來嗎
    這幾位反對陽陽在班裡賣玩具的家長,分析其心態,無非是這幾種。1、對於孩子之間私下的交易,家長是不認可的,認為是只有成年人才可以,孩子是不應該的。2、陽陽賣的玩具都是自己的舊玩具,擔心自家孩子吃虧。只不過大多數的幼兒園和家長沒有給到孩子應有的環境,因此很多的孩子沒有機會品嘗到物物交換帶來的快樂。諾諾前兩年的很多玩具,都是交換得來的。看到別人家她喜歡的玩具,就和好朋友商量,拿自己的玩具交換。大多數時候都是拿著很新的比較貴的玩具,交換來一個很舊的髒兮兮的玩具。對於這些,我和對方的媽媽都保持沉默。
  • 舊玩具如何處理?舊玩具再利用成問題
    舊玩具能不能回收?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家庭為孩子購買了大量的玩具。但是孩子們長大,這些玩具大多被淘汰。但有的玩具還很新,沒地方回收,扔了又可惜。那麼舊玩具該如何處置?記者日前採訪了解到,很多家庭都存在舊玩具難以處理的情況,或扔或毀,浪費巨大。
  • 2歲孩子總愛亂拿別人東西?別罵孩子小偷,很可能是物權敏感期
    隨便拿東西,是2歲左右孩子最常見的壞毛病其實,2歲左右的孩子,剛剛進入物權意識敏感期,在他們的意識中,所有的東西都是我的,都可以隨便拿。囯外教育專家也說過,孩子二歲的哲學是「我的我的,什麼都是我的」。再典型一些的呢,就是孩子爭玩具了,搶玩具搶到哭的情形在生活中更是常見了。對於這個階段的孩子來講,不要隨意套用「偷」、「自私」等字眼,更不要嚇唬、責罵,甚至打孩子。如果家長大驚小怪,上綱上線,認為這是孩子的道德品質出了問題,其實是犯了大錯。
  • 怎樣給1歲的寶寶挑玩具?了解發育敏感期,這些玩具值得收藏
    所以利用好1歲以內發育的敏感期,有針對性地選擇不同的玩具,會讓孩子的發育更加全面和完全。在《給孩子挑禮物:知道這些就夠了》一書中,作者戴爾·沃勒以3個月為周期,為我們如何給寶寶挑玩具,提供了富有建設性的意見:新生兒到3個月大的寶寶玩具1個月大的孩子,雖然還不能坐起來,手也握不穩,但是還是有適合他們的玩具。
  • 送禮物引來的麻煩:孩子頻繁交換玩具,家長擔憂孩子養成攀比心理
    你家孩子會和其他小朋友交換禮物嗎?我猜你一定遇到過類似的情況。通常我們對這種現象都不甚重視,因為這種現象十分正常,可能我們還會因為孩子能交到朋友而感到開心。但我們也要注意,這種合理的現象,正在慢慢「變味」,給家長和孩子帶來困擾。這是怎麼一回事呢?
  • 小孩子之間交換了不等價的玩具,作為家長怎麼處理好呢?
    1、弦外之音,兩個孩子之間已經達成了口頭協議,交換玩具已成定局。那麼玩具也不能再換回來,否則孩子們會不高興的。2、未經雙方家長同意,孩子私自交換了不等價的玩具,另一方家長感到特別吃虧。於是內心感到非常不平衡。但是又不能強加幹涉,否則孩子會生氣的。家長進退兩難,這件事該如何圓滿處理,家長異常煩憂。
  • 舊玩具新麻煩 市民期盼二手玩具交易場所
    【中外玩具網訊】近日,市民李女士撥打熱線反映,春節期間孩子收到不少新玩具,家裡的舊玩具已經整整兩箱了,舊玩具送人拿不出手,扔了又太可惜。記者採訪中發現,與李女士有同樣心情的市民還有很多。對於有孩子的家庭而言,玩具可謂是一筆不小的開銷。
  • 回收無門舊玩具成雞肋
    「馬上快到聖誕節了,又得給孩子買新玩具了,但家裡有很多舊玩具,不知道怎麼處理。有誰知道合肥哪裡回收舊玩具? 」昨天,市民張先生在省內多家網站和論壇發帖「求助」。而小孩子的興趣總是來得快,去得也快,不少玩具玩過幾次後,就會被孩子扔到角落。  「我家的孩子看到什麼玩具,就都要買。 」市民錢女士告訴記者,有一次,孩子看上了一個遙控汽車,價格高達500多元。 「我算了算,光買玩具,我至少花了3000多元了。
  • 玩具也買舊?鹹素媛給女兒買二手玩具要一百元,陳華:買新不行嗎
    你會給自己的孩子買二手的玩具嗎?這個問題要一分為二,因人而異。一方面來說如果是熟人的孩子玩過的閒置玩具,是可以購買的。因為知根知底不用擔心。如果是不認識的人,那絕對不要購買,因為不知道對方小孩子是否健康,擔心有病菌。時下很多家庭都只有一個兩個孩子,玩具基本都是買新的。
  • 0-6歲孩子 26個敏感期之二:聽覺敏感期(內有音樂、玩具推薦)
    各位家長大家好,這裡是熊貓家長會,上一篇滾滾為各位粑粑麻麻講到了寶寶出生以來的第一個敏感期:視覺敏感期,在這個敏感期裡,寶寶對明暗相交的地方感興趣,家長們要注意對寶寶光感的訓練,從出生後就要給寶寶充分的光線刺激,讓寶寶感受光線差異,晝夜區別。
  • 孩子聯誼會交換禮物,意外換回小紙人,寶媽看後:破紙片還拿
    幼兒園布置手工課是常有的事情,相信有孩子的家長都有這樣的經歷,有時家庭作業還會讓家長們頭疼,這是鍛鍊孩子呢,還是讓家長們接受二次教育,想想那些任務就頭疼,不過一切為了孩子,所以家長們只好乖乖的配合。不過作業不做具體安排,只要孩子們自己喜歡,有想法的都可以帶到學校來做。不過沙沙由於平時太忙,對於小孩子這種手工也一時間沒有選到合適的手工品,於是一天在下班後,在同事的建議下,選擇了一款限量版的手工拼接小汽車,看起來比較大氣不說,還容易操作,最合適兒子來當作手工課的作業,於是在兒子上學的這天,沙沙就把買好的限量版玩具放到兒子書包中帶到了學校。
  • 石家莊市出現舊玩具代售店
    現象 石市有了舊玩具代售店    省會市民李女士從不吝惜為兒子買玩具,孩子今年6歲了,家裡已積攢了一堆舊玩具。六一兒童節馬上要到了,孩子又鬧著買玩具,李女士看著那些舊玩具頭疼不已:扔了怪可惜的,有的玩具買的時候二三百元呢;不扔吧,擺在家裡又佔地方。
  • 其實是「空間敏感期」來了!
    怎樣應對孩子的空間敏感期?如果你發現,你家寶寶每天上躥下跳,爬高爬低,不要以為是寶寶太調皮,這是寶寶的「空間敏感期」到來了!空間敏感期的特徵1、喜歡扔東西寶寶喜歡扔東西,是因為他們感到物體和物體之間是分開的,是有距離的。這種體現空間關係的遊戲,讓他們覺得很快樂。所以寶寶們會不顧媽媽的警告,而自顧自地扔東西。
  • 為什么爸媽要陪孩子多探索世界、多關注敏感期?育兒的奧秘
    手臂發育的敏感期 6-12個月6個月的時候,孩子基本都會坐了。我們家兩個孩子在這個時候都喜歡扔東西。特別是把孩子放在兒童餐桌餵輔食時,寶寶扔得更歡,只要小手夠得上的地方,小勺子、兒童餐具、小玩具都統統扔到地上。
  • 家長建議:定期開放玩具「跳蚤市場」
    連日來,記者走訪發現,蘭州幾乎找不到專業的二手玩具回收店,我市舊玩具回收市場依然是空白。不少家庭也有著和吳先生一樣的無奈,家裡存在大量二手玩具無法處理,這些玩具處在送人拿不出手,扔掉可惜,堆在家裡佔地方的尷尬情形。  大量二手玩具閒置如何處理家長犯難  在記者對家長的隨機採訪中,不少家庭中都存在大量二手玩具無法處理的煩惱。
  • 李玫瑾:孩子做這2種奇怪動作,其實是高智商的表現,父母別誤解
    李玫瑾教授也和很多父母探討過孩子的行為舉止問題。 李玫瑾教授表示孩子有這2種奇怪的動作,其實反而是高智商的表現,父母可千萬別誤解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