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喀秋莎》是一首怎樣的歌曲?歌詞是什麼?

2021-01-11 川北在線網

俄羅斯《喀秋莎》是一首怎樣的歌曲?歌詞是什麼?

時間:2015-05-08 23:18   來源:紅網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俄羅斯《喀秋莎》是一首怎樣的歌曲?歌詞是什麼? -

喀秋莎(俄語:Катюша),作於1938年,由民謠歌手麗基雅·魯斯蘭諾娃首次演唱,馬特維·勃蘭切爾作曲,米哈伊爾·伊薩科夫斯基作詞,是一首二戰時蘇聯經典歌曲。歌曲誕生地在中國吉林省延邊州琿春縣防川村。2015年5月,因為解放軍三軍儀仗隊在經過莫斯科紅場時大聲高唱《喀秋莎》,此歌在中國的知名度更高了。

1、中文歌詞

正當梨花開遍了天涯,河上飄著柔曼的輕紗;喀秋莎站在那竣峭的岸上,歌聲好像明媚的春光。

姑娘唱著美妙的歌曲,她在歌唱草原的雄鷹;她在歌唱心愛的人兒,她還藏著愛人的書信。

她在歌唱心愛的人兒,她還藏著愛人的書信;啊這歌聲姑娘的歌聲,跟著光明的太陽飛去吧。

去向遠方邊疆的戰士,把喀秋莎的問候傳達;去向遠方邊疆的戰士,把喀秋莎的問候傳達。

駐守邊疆年輕的戰士,心中懷念遙遠的姑娘;勇敢戰鬥保衛祖國,喀秋莎愛情永遠屬於他。

勇敢戰鬥保衛祖國,喀秋莎愛情永遠屬於他;正當梨花開遍了天涯,河上飄著柔曼的輕紗。

喀秋莎站在竣峭的岸上,歌聲好像明媚的春光;喀秋莎站在竣峭的岸上,歌聲好像明媚的春光。(寒柏譯)

2、歌詞創作背景

《喀秋莎》是作者勃蘭切爾用詩人伊薩科夫斯基的一首抒情詩寫成的。據2010年4月23日《吉林日報》姜英文的撰文,《喀秋莎》誕生於1938年7月發生的蘇聯與日本的「哈桑湖戰役」(日本稱之為「張鼓峰事變」),戰役的發生地就在中國的延邊朝鮮族自治州(當時稱為「尖島省」)琿春縣防川村。

1939年諾門坎戰役發生時,正值琿春地區的初夏季節,漫山遍野盛開著梨花和野玫瑰花,清澈的圖們江如緞帶一般,飄落在一碧千裡的青山峽谷之中,順著江流不時從日本海吹來輕紗一樣的薄霧——蘇聯 詩人伊薩科夫斯基就是從這美妙的大自然畫卷中,得到了創作的靈感,寫出了一首膾炙人口的詩歌《喀秋莎》:「正當梨花開遍了天涯,河上飄著柔曼的輕紗,喀秋莎站在峻峭的岸上,歌聲好像明媚的春光……」

蘇聯 作曲家勃朗特爾看到這首詩歌后,馬上便把它譜成了歌曲——優美動聽的旋律好像為朗朗上口的歌詞插上了翅膀,迅速唱遍了全蘇聯的每一片國土,在蘇維埃共和國聯盟中頓時掀起了一次愛國主義的熱潮。

這首歌描繪的是前蘇聯春回大地時的美麗景色,和一個名叫喀秋莎的姑娘對離開故鄉去保衛邊疆的情人的思念。這當然是一首愛情歌曲。這首歌曲,沒有一般情歌的委婉、纏綿,而是節奏明快、簡捷,旋律樸實、流暢,因而多年來被廣泛傳唱,深受歡迎。在蘇聯的衛國戰爭時期,這首歌對於那場戰爭,曾起到過非同尋常的作用。雖然喀秋莎非常有名,但它並不如卡琳卡般屬於俄國民謠。

3、社會影響

這首歌曲創作於1939年,但當時並沒有流行,是兩年後發生的蘇聯衛國戰爭使這首歌曲脫穎而出,並伴著隆隆的炮火流傳了開來。如此說來,恰恰是戰爭使《喀秋莎》這首歌曲體現出了它那不同尋常的價值,而經過戰火的洗禮,這首歌曲更是獲得了新的甚至是永恆的生命。

這首愛情歌曲竟在戰爭中得以流傳,其原因就在於,這歌聲使美好的音樂和正義的戰爭相融合,這歌聲把姑娘的情愛和士兵們的英勇報國聯繫在了一起,這飽含著少女純情的歌聲,使得抱著冰冷的武器、臥在寒冷的戰壕裡的戰士們,在難熬的硝煙與寂寞中,心靈得到了情與愛的溫存和慰藉。

戰後,蘇聯當局為了表彰《喀秋莎》這首歌在戰爭中所起到的巨大鼓舞作用,專為它建立了一座紀念館,這在人類的戰爭史和音樂史上,應該是首例。

俄羅斯 詩人、《喀秋莎》的詞作者伊薩科夫斯基的塑像矗立在他的家鄉斯摩稜斯克州他上過學的學校附近。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www.guangyuanol.cn/

相關焦點

  • 蘇聯歌曲喀秋莎中俄文歌詞試聽 中國與喀秋莎的情緣
    閱兵當天,中國方隊伴著俄羅斯樂曲《喀秋莎》,高舉中國國旗通過紅場。早在前幾日彩排時,中國方隊的過人軍姿和了得「唱功」就已「一鳴驚人」。令俄羅斯人略感意外的是,這首傳唱於「二戰」歐洲戰場的俄羅斯愛國歌曲,也浸潤了幾代中國人的心靈。
  • 蘇聯經典歌曲《喀秋莎》誕生地探究
    《喀秋莎》是一首著名的蘇聯歌曲。它的詞作者是蘇聯著名詩人米哈伊爾·伊薩科夫斯基,曲作者為蘇聯著名作曲家馬特維·勃蘭切爾。歌曲描繪春回大地之時,一名叫喀秋莎的年輕姑娘站在鮮花盛開的河岸邊放聲歌唱,思念在邊疆保衛祖國的愛人。
  • 膾炙人口的歌曲《喀秋莎》,將取代俄羅斯國歌在奧運賽事中播放
    不久前,俄羅斯運動員委員會直接向俄奧委會提出建議,用歌曲《喀秋莎》代替俄羅斯國歌,作為俄運動員出場時奏響的樂曲。 因為這是一首愛國歌曲,且為國際社會所熟知。」 該倡議也在俄羅斯國內也引起很大的反響。絕大多數演藝界的代表們支持這一倡議。 甚至有運動員已經開始準備排練演唱《喀秋莎》了。 蘇/俄歌曲《喀秋莎》創作於1938年,但它的走紅卻是在偉大的衛國戰爭中。
  • 中方入場曲《喀秋莎》傳奇史
    現場俄羅斯觀眾邊拍照,邊歡呼、喝彩,有人甚至動情流淚。中國軍人在紅場放歌《喀秋莎》,撥動了俄國人的心弦,只因為這不是一首普通的蘇聯歌曲,而是一首有著特殊由來的情歌,在蘇聯偉大衛國戰爭期間成為家喻戶曉的軍旅情歌。由於《喀秋莎》具有了超乎音樂生活之外的特殊意義,它在蘇聯時期便具有其特殊的社會地位。歸,死前齊聲高唱《喀秋莎》。
  • 為什麼說:《喀秋莎》不是戰歌,卻勝於戰歌?
    啊這歌聲姑娘的歌聲,跟著光明的太陽飛去吧;去向遠方邊疆的戰士,把喀秋莎的問候傳達。最近,這首二戰時期,蘇聯經典歌曲《喀秋莎》,又火了!前不久,中國三軍儀仗隊,在俄羅斯紅場彩排時,再一次唱起了《喀秋莎》,燃爆全場。
  • 20首俄羅斯歌曲,經典懷舊
    ▼黑鴨子《紅莓花兒開》 《紅莓花兒開》是一首俄國的歌曲,它是前蘇聯電影《幸福生活》的一首插曲。 ▼黑鴨子《喀秋莎》 喀秋莎是一首第二次世界大戰戰前就流傳於俄國的歌曲,在二次大戰時常被前線男兒當作軍歌唱誦。
  • 俄語「喀秋莎」是什麼意思?有什麼歷史來源?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俄語「喀秋莎」是什麼意思?有什麼歷史來源? - 解放軍三軍儀仗隊112人方陣首次赴俄羅斯參加衛國戰爭勝利70周年閱兵的消息讓中俄兩國民眾翹首以待。據悉,中國派出了人數最多的方陣,威武雄壯,格外引人關注。 三軍儀仗隊大隊長李本濤一直記得靶場的第一次彩排合練。
  • 解放軍一周學會俄文《喀秋莎》:迅速拉近中俄軍民感情
    【環球網報導 記者 胥文琦】近日,中國解放軍三軍儀仗隊高唱蘇聯歌曲「喀秋莎」走過莫斯科街頭的視頻,在網絡不脛而走。環球網特派莫斯科記者將這段視頻給身邊的俄羅斯朋友觀看時,也收穫了大量讚美的信息,但更多的是驚奇、驚喜。「他們用俄語唱得這麼好,難道都學過俄語嗎」,一位俄羅斯朋友這樣問道。帶著這樣的疑問,記者5月8日探訪了三軍儀仗隊駐紮地「瑪爾菲諾」軍事療養院。
  • 20首俄羅斯歌曲,經典懷舊之音!
    ▼黑鴨子《紅莓花兒開》 《紅莓花兒開》是一首俄國的歌曲,它是前蘇聯電影《幸福生活》的一首插曲。 ▼黑鴨子《喀秋莎》 喀秋莎是一首第二次世界大戰戰前就流傳於俄國的歌曲,在二次大戰時常被前線男兒當作軍歌唱誦。
  • 中國「最帥天團」在俄羅斯紅場高歌的《喀秋莎》你了解多少?
    前兩天你是否被「中國最帥天團」在俄羅斯紅場昂首闊步,高唱曲調悠揚的《喀秋莎》畫面震驚到了,不得不說他們真的是歌聲嘹亮,英姿颯爽,簡直帥到爆。但是你們對他們所唱的《喀秋莎》了解多少呢?《喀秋莎》這首歌是在俄羅斯的地位非常高,這首創作於1938年戰火紛飛年代的歌曲,當時鼓舞了無數俄羅斯士兵上陣殺敵保衛祖國,保衛家園,保衛心愛的姑娘。所以這首歌在二戰後受到了蘇聯當局表彰,並且專門為它建立了一座紀念館,這在人類的戰爭史和音樂史上都是首例。
  • 體現在俄羅斯歌曲中的民族性格
    資料圖片戰爭歌曲在俄羅斯歌曲中佔有較大比重。資料圖片《折為兩半的天空》演唱者艾麗卡。資料圖片莫斯科郊外的夜晚。資料圖片喀秋莎火箭炮。資料圖片日前,我收到俄羅斯詩人老庫(維雅·庫普利揚諾夫)的一個郵件。對此,著名歌曲翻譯家薛範先生進行了創造性的譯配:「長夜快過去,/天色蒙蒙亮,/衷心祝福你好姑娘,/但願從今後你我永不忘,/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到過俄羅斯的人都知道,因為靠近北極的緣故,莫斯科夏天的晚上實際非常短暫,而不是像中文歌詞所表述的「長夜」。但是,由於中俄文化背景的不同,如果照字面意思直譯的話,歌中的纏綿和柔美就會損失不少。
  • 「喀秋莎」在中國——九旬俄羅斯老人的傳奇人生
    91歲,來華84年,劉墨蘭或許是在中國生活時間最長的俄羅斯人。她生於俄羅斯北部城市沃洛格達,有著藍綠色的眼睛,斯拉夫人的面孔;如今卻生活在山東淄博的農村,儼然已成一位親切的中國大娘。   生於1926年的劉墨蘭俄文名叫尼娜。從戰爭的硝煙中一路走來,她經歷了太多的生離死別和風風雨雨。
  • 波琳娜的中文發音很標準,用兩種語言演唱《喀秋莎》,展現了情商
    這期節目中,波琳娜選擇了一首中國聽眾耳熟能詳的經典歌曲《喀秋莎》。為了表達自己的誠意,她特意用兩種語言演唱《喀秋莎》。波琳娜的中文發音很標準,很多網友也納悶了,她完全有能力用中文演唱這首歌,為什麼要選擇用兩種語言來演唱呢。其實,波琳娜這麼做卻展現了情商。
  • 【奧運】「喀秋莎」或響徹賽場,禁賽期間俄的代國歌?
    因為俄羅斯體育被整體制裁,未來兩年裡所有國際比賽包括奧運會俄羅斯運動員都不能代表俄羅斯參賽,比賽服裝上也不能有任何俄羅斯字樣,現場不許升俄羅斯國旗和奏俄羅斯國歌。基於此,俄羅斯奧委會運動員委員會提議用《喀秋莎》暫時代替國歌,俄羅斯體育部支持此提議。
  • 俄國歌在奧運會禁播2年,俄奧委會官員建議用《喀秋莎》代替
    2014年索契冬奧會上的俄羅斯代表隊 圖源:Getty 據俄羅斯塔斯社報導,當地時間1月14日,俄羅斯奧委會運動員委員會主席、擊劍冠軍索菲亞·維利卡亞提出用二戰中最受歡迎的歌曲
  • 三軍儀仗隊用俄語齊唱《喀秋莎》刷屏
    在今年的俄羅斯閱兵中,中國人民解放軍三軍儀仗隊時隔5年再次亮相莫斯科紅場。此前的彩排中,他們邁著整齊的步伐、用俄語高唱《喀秋莎》的視頻一下子刷屏了,被網友稱為「中國第一門面擔當」。實際上,這首蘇聯歌曲創作靈感來自中國,背後還有一段鮮為人知的故事。
  • 抖音紙短情長歌詞完整版介紹 這絕對是一首讓你耳朵懷孕的歌曲!
    抖音紙短情長歌詞完整版介紹 這 是一首讓你耳朵懷孕的歌曲!時間:2018-04-10 12:11   來源:皮皮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抖音紙短情長歌詞完整版介紹 這 是一首讓你耳朵懷孕的歌曲!
  • 放縱的一道光閃耀出力量是什麼歌 許歌怎樣完整歌詞
    最近很多網友看我體育老師的時候都被其中的一首歌吸引,大家非常熟悉的歌詞就是那一句「放縱的一道光閃耀出力量」 。很多人很是好奇這是一首什麼歌?現在小編來告訴大家吧!  放縱的一道光閃耀出力量是什麼歌?
  • 陳慧嫻《夜機》的歌詞是什麼?講的是一個怎樣的故事
    《夜機》是陳慧嫻演唱的一首歌曲,張敬軒也有翻唱,在演唱會上也演唱過。幾個版本都各有各的味道。這首歌的歌詞全文是什麼?講的是一個怎樣的故事?  《夜機》是陳慧嫻演唱的一首歌曲,由陳少琪作詞,R. Siegel、Robert Jung作曲,收錄在專輯《永遠是你的朋友》中。另外,張敬軒也有翻唱,在演唱會上也演唱過。幾個版本都各有各的味道。
  • 從文學和音樂中找尋俄羅斯的文藝情結
    歌曲篇: 蘇聯老歌是俄羅斯文化的不朽代表作,也是世界文化藝術寶庫的珍品。它們不僅讓你認識了俄羅斯人性格中的熱情、豪放和凝重、憂傷兩面,而且得到美的藝術陶醉,伴隨我們已有半個多世紀,鼓舞和愉悅了中國幾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