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你是否被「中國最帥天團」在俄羅斯紅場昂首闊步,高唱曲調悠揚的《喀秋莎》畫面震驚到了,不得不說他們真的是歌聲嘹亮,英姿颯爽,簡直帥到爆。
但是你們對他們所唱的《喀秋莎》了解多少呢?
《喀秋莎》這首歌是在俄羅斯的地位非常高,這首創作於1938年戰火紛飛年代的歌曲,當時鼓舞了無數俄羅斯士兵上陣殺敵保衛祖國,保衛家園,保衛心愛的姑娘。
所以這首歌在二戰後受到了蘇聯當局表彰,並且專門為它建立了一座紀念館,這在人類的戰爭史和音樂史上都是首例。
而且俄羅斯的這首民歌在中國的傳唱度和知名度也是很高的。它優美的旋律和動人的歌詞,也陪著我們國家很多五六十年代的人走過青蔥的歲月。
正當梨花開遍了天涯,河上飄著柔漫的輕紗,喀秋莎站在竣峭的岸上,歌聲好像明媚的春光,喀秋莎站在竣峭的岸上,歌聲好像明媚的春光。
姑娘唱著美妙的歌曲,她在歌唱草原的雄鷹,她在歌唱心愛的人兒,她還藏著愛人的書信,她在歌唱心愛的人兒,她還藏著愛人的書信。
啊這歌聲姑娘的歌聲,跟著光明的太陽飛去吧,去向遠方邊疆的戰士,把喀秋莎的問候傳達,去向遠方邊疆的戰士,把喀秋莎的問候傳達。
駐守邊疆年輕的戰士,心中懷念遙遠的姑娘,勇敢戰鬥保衛祖國,喀秋莎愛情永遠屬於他,勇敢戰鬥保衛祖國
喀秋莎愛情永遠屬於他。
喀秋莎在俄羅斯是一個非常常見的名字,這首歌曲的歌詞作者——伊薩科夫斯基,是個詩人,1938年在中俄朝三國交界處的張鼓峰爆發了一場日俄之間著名的戰役——張鼓峰事件。這場戰役最終俄羅斯取得勝利,張鼓峰事件爆發時正真是琿春地區的夏季,漫山遍野開著梨花、蘋果花和野玫瑰花在盛開,清澈的圖們江如緞帶一般飄落在一碧千裡的原野中,從日本海吹來輕紗一樣的薄霧。
歌曲作者伊薩科夫斯基就是從這美妙的大自然畫卷中得到了創作靈感,寫出了詩歌《喀秋莎》。
蘇聯作曲家勃蘭切爾看到這首詩歌后,把它譜成了曲,但當時並沒有流行,而是在此後的蘇聯衛國戰爭中脫穎而出,並伴隨著隆隆的炮聲流傳開來,很快成為世界名曲。
因為張鼓峰事件跟中國聯繫非常密切,所以《喀秋莎》這首歌在中國的傳唱度也非常高,非常受大眾喜歡。
唯一遺憾的是,張鼓峰事件日本雖然戰敗,但是卻在戰場附近的圖們江上立樁堵江,封鎖圖們江航道。從此中國從圖們江的入海口就被切斷了。
現在當你在聽到我們中國最帥天團唱這首歌時,對這首歌的創作背景有了更多的一點了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