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盛大的紅場閱兵,我軍儀仗隊彩排為什麼會選唱《喀秋莎》?

2021-01-10 多藝堂傳播

很多人都知道每年的5月9日是俄羅斯衛國戰爭勝利紀念日,因為在這一天零時德軍在柏林正式籤字投降。紀念日俄羅斯一般都會舉行盛大的閱兵儀式,然而今年有些意外,因受新冠疫情的影響而改時。5月29日,俄羅斯總統普京正式宣布紀念衛國戰爭勝利75周年的紅場閱兵將於6月24日舉行,並命令俄羅斯國防部開始進行閱兵的各項準備。屆時將有1.4萬軍人參與此次閱兵儀式,同時政府還邀請了19個國家的軍人來參與此次閱兵,共計將有6.4萬人參加這次盛典。紅場早在6月14日即開始了彩排,到正式慶典已經沒幾天了,小編我也正拭目以待。

為什麼會選擇在6月24日這一天舉行閱兵呢?因為是有開始先例的,在德國籤署無條件投降書之後的1945年6月24日,蘇聯紅軍在紅場舉行了慶祝戰爭勝利大閱兵。這年的紅場閱兵,被稱為「最榮耀的閱兵」。

我國與俄羅斯是友好鄰邦,和戰鬥民族也是反法西斯戰爭的盟友,所以近年的紅場閱兵也會有我們解放軍三軍儀仗隊的身影。就在前天17日晚上,中國人民解放軍儀仗大隊在紅場彩排,齊唱《喀秋莎》的視頻盛傳網絡,被網友們譽為最帥氣的《喀秋莎》,戰士們高昂的氣勢令無數國人感到驕傲!

說到「喀秋莎」,一般會是俄羅斯姑娘的芳名,在二戰中還被命名為一件享譽世界的武器:喀秋莎多管火箭炮,德國納粹則稱它為「史達林的管風琴」。

而我們解放軍選唱的這首《喀秋莎》是二戰時期蘇聯經典歌曲,這首歌見證了中俄兩國的友誼。這首歌雖然是蘇聯歌曲,卻在中國誕生。1938年發生了俄日張鼓峰衝突事件,正值我國琿春地區的夏秋季節,蘇聯詩人伊薩科夫斯基產生了創作靈感,寫出了這首戰地詩歌《喀秋莎》。之後蘇聯著名作曲家勃朗特爾將詩歌譜成了歌曲,由知名民謠歌手麗基雅·魯斯蘭諾娃首次演唱,迅速傳遍蘇聯大地。經過戰火的洗禮,這首愛國歌曲意義非凡,一直永葆青春!

相關焦點

  • 俄羅斯閱兵丨中國人民解放軍三軍儀仗隊在紅場彩排,再唱喀秋莎!
    因為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今年俄羅斯的紅場大閱兵改在6月24日舉行。除了俄羅斯的部隊接受檢閱之外,此次閱兵也邀請了許多其他國家的軍隊加入。中國作為俄羅斯的戰略合作夥伴,毫無意外在今年收到了紅場閱兵的邀請。而中國解放軍也派出了三軍儀仗隊前往莫斯科,經過彩排之後代表中國參加部隊檢閱。
  • 再一次,解放軍在紅場閱兵彩排時唱起了《喀秋莎》
    再一次,解放軍在紅場閱兵彩排時唱起了《喀秋莎》 2020-06-19 10: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視頻|解放軍儀仗隊紅場彩排齊聲高唱《喀秋莎》
    視頻|解放軍儀仗隊紅場彩排齊聲高唱《喀秋莎》
  • 中國三軍儀仗隊閃耀莫斯科 俄語《喀秋莎》唱哭全場
    5月6日,俄方在中央軍事博物館為前來參加閱兵的外軍方隊頒發「1941—1945年衛國戰爭勝利70周年閱兵式勳章」,期待多日的民眾得以一睹我軍儀仗隊風採。   儀仗隊大隊長李本濤告訴本報記者,中國儀仗隊這次海外亮相有很多看點:儀仗隊員平均身高1.88米,陸海空三個分隊指揮官首次並列行進,首次採用8×12的長條隊形。此外,這還是一場新式禮服大展示。
  • 紅場閱兵解放軍霸氣出場!俄網友:中國軍人閱兵式宏偉,氣場太強
    日前,俄軍在首都莫斯科紅場舉行了閱兵式的首次夜間彩排,有234臺重型軍事武器裝備,其中20多臺新裝備首次亮相。6月20號,舉行最後一次紅場閱兵式的合練。莫斯科市民興奮的湧上街頭觀看參加閱兵的軍人方隊和武器裝備。看來,莫斯科的市政當局要頭疼了。不過軍事迷們最熱門的話題,依舊還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儀仗隊,已接受到了俄羅斯首都莫斯科的邀請。俄方為即將到來的紅場閱兵紀念衛國戰爭勝利75周年。
  • 紅場閱兵彩排,解放軍現場唱《喀秋莎》【三分鐘法治新聞...
    每天3分鐘,速覽全國法治新聞6月21日星期日,農曆五月初一封面新聞紅場閱兵彩排視頻來了!還有你想看的長腿天團 當地時間6月17日晚,俄羅斯莫斯科紅場舉行了紀念衛國戰爭勝利75周年的閱兵彩排。
  • 中國三軍儀仗隊閃耀莫斯科:隊員平均身高1.88米
    中國「橄欖綠」閃耀莫斯科  中國陸海空三軍儀仗隊首次赴俄羅斯參加衛國戰爭勝利70周年閱兵的消息讓中俄兩國民眾翹首以待。5月6日,俄方在中央軍事博物館為前來參加閱兵的外軍方隊頒發「1941—1945年衛國戰爭勝利70周年閱兵式勳章」,期待多日的民眾得以一睹我軍儀仗隊風採。
  • 中國第一門面擔當亮相紅場!三軍儀仗隊用俄語齊唱《喀秋莎》刷屏
    在今年的俄羅斯閱兵中,中國人民解放軍三軍儀仗隊時隔5年再次亮相莫斯科紅場。此前的彩排中,他們邁著整齊的步伐、用俄語高唱《喀秋莎》的視頻一下子刷屏了,被網友稱為「中國第一門面擔當」。實際上,這首蘇聯歌曲創作靈感來自中國,背後還有一段鮮為人知的故事。
  • 新民晚報數字報-淚光裡用俄語唱起《喀秋莎》
    喀秋莎站在峻峭的岸上,歌聲好像明媚的春光……」莫斯科紅場,參加勝利日閱兵夜間彩排的中國人民解放軍三軍儀仗隊官兵伴著軍樂高唱蘇聯歌曲《喀秋莎》,正步踏過紅場的青石路。  那一刻,俄羅斯觀眾沸騰了。歡呼,喝彩,隨著節奏拍手,伴著旋律哼唱。不少人舉著手機拍攝,聚光燈下,五星紅旗指引的中國軍人是耀眼的明星。
  • 有網友拍到我三軍儀仗隊紅場彩排 俄羅斯衛國戰爭...
    6月18日,步兵方隊在俄羅斯首都莫斯科參加閱兵式彩排海叔注意到,在俄羅斯今年紅場閱兵之前,英國外交部發言人在回答俄羅斯衛星通訊社提問時表示:「我們的歷史不應該被當作政治手段利用或為了某些國家自己的利益被改寫……英國、美國、蘇聯和所有盟國人民的英勇付出和巨大犧牲導致了納粹德國的失敗。」
  • 解放軍一周學會俄文《喀秋莎》:迅速拉近中俄軍民感情
    【環球網報導 記者 胥文琦】近日,中國解放軍三軍儀仗隊高唱蘇聯歌曲「喀秋莎」走過莫斯科街頭的視頻,在網絡不脛而走。環球網特派莫斯科記者將這段視頻給身邊的俄羅斯朋友觀看時,也收穫了大量讚美的信息,但更多的是驚奇、驚喜。「他們用俄語唱得這麼好,難道都學過俄語嗎」,一位俄羅斯朋友這樣問道。帶著這樣的疑問,記者5月8日探訪了三軍儀仗隊駐紮地「瑪爾菲諾」軍事療養院。
  • 俄羅斯紅場閱兵,中國儀仗隊表現亮眼,印度:我們開了場雜技表演
    由於受疫情影響,俄羅斯原計劃於5月9日舉行的勝利日大閱兵,被迫延期。 日前,俄羅斯在紅場舉行了一年一度的閱兵式,不過對於軍迷們來說,關注的焦點依然還是我們中國人民解放軍儀仗隊。
  • 三軍儀仗隊亮相莫斯科紅場!
    @中國新聞網平均身高186,平均年齡20歲……這是解放軍三軍儀仗隊時隔5年再次踏上紅場的土地。6月24日,俄羅斯在莫斯科紅場舉行紀念衛國戰爭勝利75周年閱兵活動,超過14000名士兵、234件武器裝備和75架飛機參加此次閱兵。
  • 為什麼說:《喀秋莎》不是戰歌,卻勝於戰歌?
    啊這歌聲姑娘的歌聲,跟著光明的太陽飛去吧;去向遠方邊疆的戰士,把喀秋莎的問候傳達。最近,這首二戰時期,蘇聯經典歌曲《喀秋莎》,又火了!前不久,中國三軍儀仗隊,在俄羅斯紅場彩排時,再一次唱起了《喀秋莎》,燃爆全場。
  • 中國最帥天團亮相俄羅斯紅場閱兵(附視頻)
    6月24日俄羅斯舉行紀念衛國戰爭勝利75周年紅場閱兵今年共有約14000名軍人參加紅場閱兵其中包括來自13個其他國家的方隊此外還有200餘件地面武器裝備和75架飛機參閱中國人民解放軍儀仗大隊>受邀參加此次閱兵
  • 時隔五年再戰紅場,解放軍儀仗隊飛抵莫斯科,非常時期,信號強烈
    2020年,是蘇聯衛國戰爭勝利75周年,按照慣例,5月9日勝利日當日,俄羅斯要舉行盛大的紅場閱兵。然而,由於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原定於5月9日舉行的勝利日閱兵被迫推遲到了6月24日舉行。不過,儘管閱兵被迫推遲,但俄羅斯依然對此次閱兵給予了足夠的重視。
  • 我們漫步在莫斯科紅場,哼唱著「喀秋莎」
    前言「正當梨花開遍了天涯,河上飄著柔曼的輕紗;喀秋莎站在峻峭的山上,歌聲好像明媚的春光」每當這首《喀秋莎》響起,總不自覺地哼唱。幾年前,中國三軍儀仗隊在紅場參加勝利日閱兵,唱響《喀秋莎》令外軍激動不已,引得一片鼓掌歡呼。紅場位於莫斯科的市中心,是莫斯科最古老的廣場。1990年,莫斯紅場作為文化遺產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在俄語裡是「美麗的廣場」之意, 是俄羅斯重要節日舉行群眾集會、大型慶典和閱兵活動之處。
  • 俄羅斯紅場閱兵將舉行,六大亮點搶先看
    新京報快訊(記者 陳沁涵 實習生 向晨雨) 莫斯科時間6月24日10時(北京時間15時),俄羅斯紀念衛國戰爭勝利75周年閱兵將在莫斯科紅場拉開帷幕。據塔斯社報導,超過14000名士兵、234件武器裝備和75架飛機將參加此次閱兵,看點頗多。
  • 中國應邀參俄羅斯紅場閱兵,趙立堅發聲:堅決捍衛二戰成果
    原本每年5月9日俄羅斯都會舉行紅場閱兵,以此來紀念蘇聯的衛國戰爭勝利。然而今年因為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閱兵只能被推遲到6月24日,但是這並沒有影響本次閱兵的關注度。解放軍已經收到了來自俄羅斯的閱兵邀請,現在三軍儀仗隊已經搭乘運輸機抵達莫斯科。而面對二戰歷史的問題,中國的外交部也特意作出聲明。
  • 中國軍人再次亮相紅場閱兵式|圖說
    為了慶祝反法西斯戰爭取得勝利和紀念所有為打敗敵人而犧牲生命的英雄,史達林下令舉行第一次閱兵,當年6月24日莫斯科紅場舉行勝利閱兵大典。此後,蘇聯將衛國戰爭勝利的慶祝活動和閱兵式定在每年5月9日進行。(來源:路透社)由於新冠疫情的影響,今年的紅場閱兵推遲到了6月24日,疫情期間的紅場閱兵格外引人矚目。在開始前,俄羅斯輻射化學和生物防護部隊就對廣場進行了全面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