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佛教中為什麼要強調「六根清淨」呢?而且這「六根」又是指代什麼呢?
佛教中把眼、耳、鼻、舌、身、意稱為六根,把色、聲、香、味、觸、法稱為六塵,而且認為六根與六塵是有所相連的,這樣就會產生種種欲望、煩惱乃至罪孽之事。
於是,佛教主張六根清淨,則必須與六塵不相染。這便是《法華經·法師功德品》中提到的「以是功德,莊嚴六根,皆令清淨」的意思。
再者,佛教以外的俗家,也流傳著一個要履行「六根清淨」的故事,講的是鄭板橋和一個寺院住持之間的事情。
說有這麼一年,鄭板橋到鎮江去拜訪一位得道的高僧。高僧知道他是鄭板橋之後,便希望他能留下珍貴筆墨。鄭板橋要方丈拿毛筆,寺院的小僧前去取筆,可是墨都磨好了,也不見小僧把筆拿來。
於是鄭板橋要了一把洗鍋把子,蘸過濃墨便「刷刷刷」一揮即成。只見紙上粗細濃淡相間只有六根竹竿。鄭板橋把六根竹竿畫好後,就停下筆說是畫好了。
住持很不理解一根根光禿禿的竹竿,既無枝又無葉是什麼意思?
可是這是赫赫有名的鄭板橋的筆墨,你又不能說不好。
住持想來想去,最後忍不住開口要求鄭板橋把畫面再稍微改動一下。
鄭板橋卻搖頭說道:「不能改,萬萬不可改!」正說著,小僧把毛筆拿來了。鄭板橋接過筆,就在畫上端端正正題了「六根清淨」四個大字,並寫了上下款就擱筆了。
住持看了題款,再仔細一琢磨,才恍然大悟,明白了這幅畫的真正含義。原來鄭板橋正是在讚揚這位住持,說他是六根清淨的真和尚。
於是,住持連聲誇讚:「妙哉!妙哉!六根清淨正是我們釋家修道的準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