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霞琴
在許多上海人的心中,有一條很上海的馬路——思南路。於是,在許多名導演手中,思南路成了一部部《大城小事》、《色戒》、《長恨歌》等電影首選的馬路。
上海有64條永不拓寬的馬路,如今得到了有關部門原汁原味的一類保護,思南路就是其中之一。思南路在許多畫家的眼中,有著百變的都市表情,成為無窮的寫生素材。我每天上班前去看母親,喜歡行走在思南路上,它給我一種特別親切的感覺,那一步一景,我永遠覺得新鮮。
思南路的美,全在路上的樹、路邊的牆、牆內的樓、樓裡的人,因為他(它)們都在故事中。思南路的梧桐樹,有著百年的歷史,春天時,梧桐樹的葉子開始發芽,嫩綠嫩綠,當中帶點嫩黃,每天走在這條馬路上,看著葉子一點點長大;到了夏日,樹葉很茂盛,走在馬路的樹底下,感受到一片「清涼世界」;到了秋天,梧桐樹的葉子被一陣陣秋風吹落,一眼望去,地上落葉一片金黃;到了冬天,梧桐樹把陽光「還給」大地,走在這條馬路上,沐浴著冬日太陽。年復一年,樹葉減緩都市喧囂;年復一年,梧桐樹點綴街市雅趣。
思南路的牆,可謂千姿百態。有的與街頭葡萄架綠化牆相伴,有的則透視出校園內的綠化牆,有的老洋房用上了電子圍欄牆,有的則映出雅致的籬笆牆,有的是寬敞的花飾綠化隔斷牆,還有的是西班牙風格古色古香的青磚高牆,這一牆一景,成為滬上婚紗攝影的場景地。
思南路的樓,經典與品味相融。紅色法式公寓式的交大醫學院教學樓與黃色歐式瑞金醫院大樓,充滿著法蘭西的風情;思南公館的老洋房群,稱得上是滬上歐洲復興的建築博覽會,當年的義品村,如今是思南公館,聳立著51幢法國、英國、德國、西班牙式等風格各異的花園洋房別墅。思南路上的上海文史研究館,標準的西班牙建築風格的花園洋房,圓頂、尖塔、螺旋形圓柱,石造花窗格,黑白相間條紋,釉面磚鑲嵌。
思南路上住過的人,曾經寫下中華史詩。沿線的花園洋房裡,充滿著歷史故事。在中山故居的洋房裡,孫中山先生完成了重要著作《孫文學說》和《實業計劃》,並確立了聯俄、聯共、扶助農工的思想。在周(恩來)公館內,周恩來曾在這裡接待過美國前總統特使馬歇爾將軍,與國民黨政府代表邵力子、吳鐵城及第三方面代表沈鈞儒、黃炎培等交換意見,舉辦過中外記者招待會。在張學良故居的花園洋房,張學良先生開始了與中國共產黨的接觸,並積極尋找抗日救國的途徑。
如今,思南路上又重現了歷史的流金歲月。思南公館裡開設的畫廊、咖吧、O.SPA、慧公館、晶浦會中式經典佳餚、日本料理及海鮮餐廳等等,令人耳目一新。走進思南公館內街的花園,人們坐在那裡喝的不只是咖啡。思南路上的阿娘麵館門前,豪華車一溜煙地排起了長隊……
思南路的景與情,處處充滿著故事,故事裡透露出海派文化上海的情調。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鳳凰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並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