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體驗上海人的優雅小資生活,可以到思南路上去走一走。綠蔭下的小馬路,安靜,整潔,車輛很少。
走在路邊人行道的臺階上,圍欄裡面一幢幢典雅的建築,讓人仿佛穿越到上世紀三十年代,那時候許多名人住在這裡,有馮玉祥,柳亞子,梅蘭芳等等,是當時上海的高檔住宅區。
上海的思南路始建於1914年,當年是為了紀念一個法國著名音樂家,起名為馬思南路,後改為思南路。
思南路周邊有復興公園,天主教堂,瑞金醫院,科學會堂等上海著名的標誌。
思南路並不寬,馬路上兩邊有茂盛的法國梧桐。這兒曾是當年的法租界,寧靜,優雅,是當年上海優質生活的模板,而今成了上海的歷史風貌保護區之一。
附近的天主教堂
綠色的有生命的洋房
當年的花園洋房都已易主。
思南路41號現在是上海的文史研究所。
51號原來是大律師的公寓。
61號則是江西都督的住宅。
65到73號是別墅區,弄堂內有14幢個擁有400平方花園的西班牙式小洋房。
73號是周公館,當年中國共產黨代表團駐滬辦事處。
87號是梅蘭芳的家。
思南路上的香山路七號則是孫中山故居,現在為孫中山紀念館。
孫中山紀念館內
上海文史館
梅蘭芳住宅區
沿著復興路走,經過復興公園的圍牆,牆內綠樹成蔭,是上海鬧市中的一片不可多得保存很久的老公園。公園對面就是一幢幢的思南公館的建築區。我們首先來進入了慕名已久的思南書局,據說是以前馮玉祥將軍的住處。
思南書局
書局內
思南書館完全值得你靜下心來坐半天,裡面不僅有咖啡茶點,還有各種專題內容服務。
讓我愛不釋手的書
離開書局,經過一幢幢唯美的小樓。
同一地點,不同時間
老上海昧道
我們來到隔壁弄堂,這兒就是擁有十多幢的西班牙建築的思南公館,現在都成了特色的餐飲場所,店家用紗帳、乾冰、水霧、竹簾,隔絕出一個個獨立的空間,讓你享受一個優雅的私人空間。
思南公館
經過香山路上的孫中山紀念館,到了周公館,一幢小樓,外面有個大大的院子。小樓裡還原了當年周恩來等同志們在此工作生活的場景。還有許多老照片,記錄了當時在這兒與外界友好人士相互交談的畫面。
周公館
從淮海路轉入思南路,首先看到的是阿娘麵館,這是原來上海有名的一家黃魚麵館,當年的老婆婆每天去菜市場買來新鮮的小黃魚,整理出一片片黃魚肉,放在用魚骨熬製的湯和麵條上,鮮美無比,成了許多食客的念想。如今已由後人接手,味道已然不再了。
曾是老饕們光顧的地方
隨後來到44號的古董花園。古董古董花園是家咖啡館,內不少老上海的物件。可以約上朋友在裡面小聚,喝杯上海味道的咖啡,配上小西點,再去樓上或後面的小花園坐坐。
古董花園
在思南路上如果你走累了,就騎上共享單車,從頭到尾地把整條路逛一遍,然後找個地方坐下,喝杯飲料悠閒地度過快樂時光。
我是浦東小囡,與你相遇在此,聊聊上海話題,分享上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