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經二路,曾經的「商埠繁華第一街」

2020-12-25 自由旅行的老馬

濟南是一座擁有很多歷史故事的城市,每一條街巷,每一棟建築,似乎都包含著如煙的往事。

漫步在老街巷中,既能觀察到老建築的光影,又能發現現代生活中的美,這其中「二大馬路」就是老濟南的代表。

濟南市的經二路當地人俗稱「二大馬路」,西起現代商圈西市場範圍,東和普利門直通,全長四公裡。1934年二經路形成的繁華商業區,「二大馬路緯四路」就成為了這片商圈中的「金銀地」。

經二路是當年商業、金融、郵政中心,擁有著若干的「第一」和「之最」。第一代的柏油馬路和配套設施,百年法國梧桐林蔭大道,道路兩側目前還保留著部分當時的建築。當年在經二緯三至經二緯五路之間,商鋪一家挨著一家,其中的老字號有瑞蚨祥鴻記綢布店、祥雲壽百貨店、康泰食品公司、泉祥茶莊、大西洋鐘錶眼鏡店、亨達利鐘錶眼鏡店、宏濟堂西號藥店等十幾家。另外附近還有老郵政局、北洋大戲院、義利洋行、德華銀行、德國領事館等等。

「興華茶園」建於1905年,園址在經二緯三通惠街東口,最初主要演出的是地方梆子戲,後來改名聚華戲院,1934年定名北洋大戲院。「四大名旦」梅蘭芳、程硯秋、尚小雲、荀慧生,「四大鬚生」馬連良、譚富英、奚嘯伯、楊寶森以及其他京劇名角都來登臺演出過拿手好戲。

「青蓮閣」創建於上世紀三十年代末,位於經二路東段。青蓮閣可容納觀眾三四百人,內設雅間,在鼎盛時期京津一帶的曲藝名家以及當地的知名藝人常來演出,

「宏濟堂」位於經二路小緯六路,1907年北京同仁堂樂家第十二代傳人出資購得了山東官藥局,更名為「宏濟堂藥店」。宏濟堂、同仁堂、達仁堂號稱「江北三大名堂」。

「瑞蚨祥」可以說是當年非常出名的老字號之一。

瑞蚨祥創建於清同治元年(1862年),主要經營:絲綢、呢絨、棉布、皮貨、化纖等布匹以及定製服飾。

瑞蚨祥布店建築群的平面布局為四合院,但臨街的建築均為樓房。房間比傳統四合院的間數要多,是平房與樓房相結合的新型四合院。瑞蚨祥建築群中最主要的是西邊的一大組建築——主營絲綢布料為主的鴻記綢布店。西邊最高大的臨街建築,就是布店的營業樓。

早在清光緒年間北京城裡就流傳著:頭戴「馬聚源」,身穿「瑞蚨祥」,腳蹬「內聯升」,腰纏「四大恆」。

亨達利鐘錶店

中華老字號「亨達利」鐘錶店在經二緯四路口東北角,這裡集鐘錶、眼鏡生產、批發、零售為一體,亨達利分公司是原濟南大西洋鐘錶鋪延續過來的,原濟南大西洋鐘錶鋪創建於1924年,創始人是李蘭亭。解放前,濟南亨得利五家分號只剩下濟南亨得利鐘錶店和濟南大西洋鐘錶行。解放後,濟南大西洋鐘錶行曾改名為泉城鐘錶店,歸屬濟南鐘錶眼鏡公司,1986年正式改名為濟南亨達利鐘錶店。1995年濟南鐘錶眼鏡公司整體改制為濟南亨得利鐘錶眼鏡有限公司,公司所屬中外合資濟南精益眼鏡有限公司、精益眼鏡分公司、精益眼鏡東廠、亨得利分公司、亨達利分公司。

山東郵政局舊址

經二路過去還是濟南的郵政中心,原山東郵政管理局舊址位於經二路158號

這座增加濟南最高的建築是1919年天津外國建築事務所建築師設計,風格完全西化。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這裡還成為王耀武的官邸,解放後成為濟南郵政局辦公兼營業樓。

阜成信東記

「阜成信東記」位於經二緯七路,始建於1909年,「阜成信」是濟南商埠第一家棉花行,鼎盛時期生意遍全國,佔到了全省輸出量的四分之一。

經二路位於老城區,面對現代的城市交通顯得十分侷促,來往的交通只能實行單行管理。濟南公交1路車貫穿整個經二路,可見這條老街的重要性。

漫步在經二路,你會常常陷入沉思,那扇老舊木門後面演繹著怎樣的動人故事,它就像一把老樂器,隨然已經老了,但新曲古韻,高低起伏,被銘刻的歷史年輪,展現著這座城市多姿多彩的絢麗顏色。

相關焦點

  • 100年前濟南最潮的街—普利街百年變遷 - 第一高樓復興百年老街...
    普利街是一條有著深厚文化的街,是一條攜帶著濟南繁華烙印的街,那時候這條街就是上海南京路。普利街,這條開街400多年的老街,在歷史上曾經大名鼎鼎,一如現在的泉城路。當年老濟南人曾用 「一步一個老字號」來形容這條街,足見其在當時的地位顯赫。
  • 走進「天下第一村」,古商城曾經的繁華,依稀可見
    據說周村的「天下第一村」稱號為乾隆所提。此次周村之行,事先沒有做足功課,僅僅是看到了古城遺留下來的建築,還是回來後看了央視《探索.發現》欄目曾經拍攝的《周村尋古》才真正了解了這座古商城的歷史上的繁華。周村與濟南、濰縣一起在清朝為山東首批自開商埠。周村古商城由大街、絲市街、銀子市街、綢市街等故商業街區組成。開埠以後,商業更加得到了發展,竟有100多條商號,數千家商鋪。
  • 一大馬路上的濟南第一
    濟南開商埠後修建的第一條馬路,其寬度就超過了濟南府歷史上任何一條官道,成為商埠開發的奠基之作,足可見商埠開發者的超前視野,也為今天的濟南留下了現代馬路不可或缺的痕跡。  鋪一條沙石路,為何叫大馬路呢?濟南的大馬路之名,其源於清鹹豐十年(1860)煙臺修建的第一條大馬路。煙臺是山東省最早的通商口岸,此時,西方的馬路正在沿海商埠區方興未艾,是新時代鋪路技術的代名詞。
  • 夢回老濟南——「一大馬路上的濟南第一」
    濟南開商埠後修建的第一條馬路,其寬度就超過了濟南府歷史上任何一條官道,成為商埠開發的奠基之作,足可見商埠開發者的超前視野,也為今天的濟南留下了現代馬路不可或缺的痕跡。   鋪一條沙石路,為何叫大馬路呢?濟南的大馬路之名,其源於清鹹豐十年(1860)煙臺修建的第一條大馬路。煙臺是山東省最早的通商口岸,此時,西方的馬路正在沿海商埠區方興未艾,是新時代鋪路技術的代名詞。
  • 百年經一路:創下多個「濟南第一」的大馬路
    濟南開商埠後修建的第一條馬路,其寬度就超過了濟南府歷史上任何一條官道,成為商埠開發的奠基之作,足可見商埠開發者的超前視野,也為今天的濟南留下了現代馬路不可或缺的痕跡。鋪一條沙石路,為何叫大馬路呢?濟南的大馬路之名,其源於清鹹豐十年(1860)煙臺修建的第一條大馬路。煙臺是山東省最早的通商口岸,此時,西方的馬路正在沿海商埠區方興未艾,是新時代鋪路技術的代名詞。
  • 一大馬路上的那些濟南第一:津浦鐵路賓館 第一家西餐館……
    濟南開商埠後修建的第一條馬路,其寬度就超過了濟南府歷史上任何一條官道,成為商埠開發的奠基之作,足可見商埠開發者的超前視野,也為今天的濟南留下了現代馬路不可或缺的痕跡。鋪一條沙石路,為何叫大馬路呢?濟南的大馬路之名,其源於清鹹豐十年(1860)煙臺修建的第一條大馬路。煙臺是山東省最早的通商口岸,此時,西方的馬路正在沿海商埠區方興未艾,是新時代鋪路技術的代名詞。
  • 老城記憶,40年代的山東濟南,大明湖畔有你熟悉的風景嗎?
    照片介紹:濟南的老火車站——也是被拆除最讓人痛心的火車站,濟南老火車站是20世紀初德國著名建築師赫爾曼·費舍爾設計建造的。它曾是亞洲最大的火車站,世界上唯一的哥德式火車站。在清華、同濟等大學的教科書出現過,深受世界建築師的讚譽,被稱之為「到遠東最值得看的第一站」。
  • 商埠片區復興、CBD擴容 濟南兩片區控規新鮮出爐
    齊魯網·閃電新聞11月7日訊 1904年,北洋大臣周馥奏請清政府批准,在濟南城外自開「華洋公共通商之埠」,1906年1月10日舉行了開埠典禮。濟南老城西關外,東起十王殿(今緯一路北端原津浦路賓館),西至南大槐樹(今緯十二路以東),南沿長清大道(今經七路附近),北至膠濟鐵路以南的4000餘畝土地都劃為商埠區。
  • 昔日濟南|從曾經的「第一樓」揭秘老濟南的「紅燈區"
    如果問問街上的老人,這個「第一樓」是做什麼用的,他們會告訴你這曾經是家妓院,它還有個名字叫做「八卦樓」,如果你再往深處問,許多人會擺擺手,說不清楚。作為時代給這座城市留下的傷疤,我覺得,「第一樓」值得細說。「第一樓」的位置,在經三緯七路,形式是南方常見的騎樓模式。
  • 濟南商埠片區控規公示!將復興大觀園和西市場商圈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孫慧麗 近日,記者從濟南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獲悉,濟南市商埠片區控制性詳細規劃正在社會公示與徵求意見中,該片區規劃城市建設用地約785.52公頃,規劃城市居住人口約22.9萬人。
  • 濟南經緯路方向為何與地球經緯相反?
    大辮子公交車裡,陌生又熟悉的臉,走在經緯路上,時光變得很慢,中山公園秋雨纏纏綿綿……」  一首舒緩動聽的歌曲《經緯之間》將濟南人跟經緯路之間深厚的感情表露無遺。自1904年濟南自開商埠算起,經緯路已有百年歷史,伴隨了幾代濟南人。濟南人常說的經一路、緯二路、建國小經三路、經七緯二、經十路……指的就是濟南獨具特色的經緯路段。
  • 濟南鬧市藏古巷:東箭道街,躲進繁華影子的大雜院
    90歲高壽的張桂貞老人安詳地坐在院子裡。記者 許建立 攝在濟南泉城路北側,有一條不起眼的小巷子,夾在皇亭體育館和華能大廈之間,這裡就是東箭道街。同「金街」的繁華相比,東箭道街顯得破落。沿著巷子走進去,一片平房讓時間仿佛凝固在上世紀60年代。傳統的兩扇式木製大門、低矮的平房、不規則的院落布局,狹窄的過道,潮溼的屋內環境,這裡的居民懷著複雜的心態等待著老街巷的蝶變。
  • 昔日寶雞經二路的一場、一宮、三棟樓
    中山東路則是商貿門店,百貨副食,飲食服務,文化影院等一條街。但大多數門面店鋪依舊是解放前民國時期老式街房。只有新華書店,光明池,人民電影院,百貨商店,人民新聲劇院是解放後新蓋建築。而經二路則是社會主義建設'第一個五年計劃時新建文化,商業,飲食,服務行業的一條街道。清姜路則是社會主義建設重點工業區街道。鬥雞的宏文路又是寶雞解放前舊工業區的老街道。
  • 藏在杭州周邊的這座1700年古鎮,曾經是繁華的商埠,如今門庭奚落
    這裡河道如網,水街相依,縱橫的溪塘穿街傍市,溪上眾橋飛跨,塘畔綠樹成蔭,河中舟楫不絕,市上笑語不斷,堪稱為古老之勝,水鄉之美。說起新市古鎮,還要從1700年前說起,當年新市還是京杭大運河一側的重要商埠之一,當年也是非常繁華、民風質樸,人才輩出的
  • 所有濟南人都去過的一條街,約會勝地、樂淘海購……
    要論最有濟南記憶特色的馬路,經四路悄悄坐直了身子。作為老商埠區的中心,比起其他商埠區域的道路來,它是時至今日最具潛力的商圈之一,原先濟南土著們的吃喝玩樂時光,都發生在這裡。許多濟南人上學之後才發現,原來濟南經緯路的方向是和地球經緯線方向相反的,頓感有違常理的同時又覺得自己家鄉「叛逆」得別具一格。
  • 那些年,濟南存在過的領事館
    外國在濟南設立領事機構始於清光緒年間。1902年,清政府允準德國在濟南設立駐濟商辦處。隨後,英國、美國、日本、瑞典、瑞士相繼在濟南設領事館,義大利、奧地利等國也一度設立領事代辦處。
  • 東莞鎮街文化品牌建設巡禮·石龍商埠騎樓文化節 穿越……
    ……今年元旦,在石龍中山路舉行的商埠騎樓文化節,吸引眾多市民前來「打卡」。這條有近百年歷史、極具嶺南特色的街道,讓市民流連忘返。 建於1929年前後的中山路,是東莞保留最完整的騎樓街道之一,更是東莞首個省級歷史文化街區。來到這裡,一股濃濃的歷史氣息撲面而來,你可以感受到石龍厚重的歷史文化。石龍商埠騎樓文化節舉行期間,非遺技藝、歷史建築、傳統美食廣受市民歡迎。
  • 除了五龍潭濟南竟然還有這麼多免費遊玩的地方!
    濟南中山公園,始建1904年,始稱商埠公園,1925年4月,為了悼念孫中山先生,濟南各界在商埠公園召開了隆重的追悼大會。同年,為紀念孫中山先生,商埠公園改名為中山公園。1951年,公園改名為人民公園。1986年,為了紀念孫中山先生誕辰120周年,濟南市政府決定,恢復中山公園這一名稱。
  • 濟南這366處定為歷史建築!有的一條街就10幾處!快看看有你家...
    歷下區萬壽宮街北側262歷下區濟南輕騎集團歷下區和平路34號263歷下區濟南文化西路柴油機廠歷下區文化西路14號264槐蔭區緯八路125號270槐蔭區濟南第二工具機廠槐蔭區工具機二廠南路8號271槐蔭區濟南第一工具機廠槐蔭區機一西廠路272
  • 濟南最繁華地段的免費景點,當地人心中的記憶,遊客卻經常錯過
    這句詩就是描述的「濟南」。濟南是山東的省會,受地勢、地理、地下結構影響,濟南地下水特別豐富,以至於泉水眾多,成為遠近聞名的泉城,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天下第一泉」之稱的「趵突泉」。泉城濟南是一座旅遊城市,濟南的大明湖、七十二泉、千佛山等都是前往濟南旅遊的熱點,泉城已成為眾多旅遊愛好者心目中的旅遊勝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