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壇聚焦:著名畫家張君宇山水畫賞析

2021-01-14 騰訊網

【畫家簡介】

張君宇,字大宇,90後,海南瓊海人,可悅堂畫廊掌柜、東江畫廊合伙人。

先後畢業於瓊臺師範學院美教專業、海南師範大學美教專業。

現為海南省美協會員、海南省美協宣傳小組成員、海南省青年美協會員、瓊海市美協會員。2015年入海南尚書館學習書法,受教於黃承利先生;2018年至今研修於中國人民大學王乘藝術工作室,現為該工作室畫家。

張君宇:守正出新與個性的自由

撰文:尹林華(青年藝術家、海南省青年美協學術委員會副主任、海南省美協策劃委員會委員)

君宇兄的筆墨面貌是傳統的,但畫面精神、技法和展現出來的氣質卻是是現代的。傳統水墨中所特有的那種閒適自足的精神狀態,就是中國文人畫表達的理想生活模式,強調人的生存在於內在滿足與愉悅。這種情緒的表達與現代化物質生活的舒適並不衝突,而是反對現代化過程中對於個人自由的約束,而這種反對,恰恰就是他當代的藝術觀念在作品的現代性所在。

《雲山清音》180cm×98cm

他作品的現代性還在於,有一種速度感,略有表現氣質。古代的繪畫往往強調一種製作感,注重製作程序。他的畫裡有很強的「寫」的意味,畫面蘊含著一絲懷古之意,是中國傳統書畫中的一種抒發個人情緒的表現性,這種表現性因為製作性繪畫的出現後被弱化了。而從他的作品之中我能感受到一種運動的軌跡和心境,還帶有一點隨性。

《大美黎鄉》180cm×98cm

一位優秀的中國水墨畫家,必須了解中國文化和歷史發展的內在邏輯,用文化連續性觀點辯證地了解傳統與現代,它對於畫家的人文學養和人格品性的要求,似乎更為重要。君宇兄藝術啟蒙於雲維英先生,先後畢業於瓊臺師範學院與海南師範大學。但他勤奮好學又師從黃承利先生習得書法精髓,隨後研修於中國人民大學王乘藝術工作室,步步為贏、穩紮穩打。他師承王乘先生,王乘為王振中之子而王振中在央美師承李可染、李苦禪諸先生。由此可見他學藝路程為沿襲傳統正宗之脈絡,守正創新十分難得。

《太行山居》180cm×98cm

於是「尊師重道」成了他們不成文的約定,繼承了李可染先生「一手伸向傳統,一手伸向生活」的道路拾級而上,通過日常生活的從大自然中尋找精神啟示,收集素材,錘鍊筆墨表現,堅守自己的創作個性。他遊歷名山大川,更是常常遊居海南五指山,時刻不忘「師法自然」請教大自然把寧靜、沉著與和諧熔爐於畫面。他作為一個90後沒有當下年輕人的迷惘與浮躁,相反心態從容、平和、純淨,畫面上點、線、面、墨色,都詮釋著他對自然山川的獨特感受,作品中流露出的沁人心脾的生態山水,是一種秀潤與雄壯的融合,靜謐又深沉的意境。

《武陵山深》180cm×98cm

一直以來,他都把藝術創作和生活體驗和筆墨個性融合起來,創作出了一幅幅具有時代氣息的山水畫作品。在他的「五指山雨林所見」、「黎母勝境」、「苗嶺積翠」、「大美黎鄉」、「雲迷苗鄉」、「武陵山深」、「太行山居」、「苗鄉雲起」等等。畫中的樹林茂密,層巒疊嶂、蒼翠欲滴。留白布局不錯,有縱深感,小徑通幽。樹林畫得很好,通透有光感又很茂密,讓人的精神可以到裡面去遊憩。用墨用得很好,樹石、近坡遠山。即豐富,墨又有層次感,鬱鬱蔥蔥畫了出來。處理得很自由,既是一種丘壑生成的關係,又是隨意的筆墨構成。

《黃山松雲》180cm×98cm

看了君宇兄這麼多的畫,我感覺他沒有障礙,他控制畫面感覺的能力非常強。他的山水畫充滿朝氣和活力,氣息強烈,具有很強的衝擊力和感染力,把人生的態度,生命的狀態呈現在畫面上,非常打動人。作品激情洋溢,水墨淋漓,生動鮮活,既有骨氣又有神韻。我覺得他的畫裡有一種「野」,這個「野」是山野之氣;他不像是一個圈養出來的畫家,不像是章法程式訓練出來的畫家,他有我行我素很自由的東西,他的畫非常有個性,這個個性的東西支撐他,這種自由的東西我覺得是好的品質,它能夠支撐一個畫和一個人,也就是說這個山水有骨有氣。

《雲起九都》45cm×98cm

綜合來說,他的畫不僅展現了藝術也體現了中國當代精神。他吸收的傳統非常廣泛,水墨之氣撲面而來,淋漓酣暢,激情滿懷,充沛的精神,畫出來的活力,把這些充分的表現出來,這是他主要的東西,而這個東西就是我們傳統講的「天人合一」,石濤曾講他的畫是借筆墨寫天地,把大自然,把筆墨都變成替自己講話的東西。把它消化揉和之後,用筆墨替自己說話,這個就是人和自然,而不是被動地去模擬自然。君宇兄畫得很講究,胸有丘壑,墨的變化自然的結合在一起,而且對景觀的處理非常自由,大的氣象,非常宏闊;而實際上是描寫了一種千百年來我們所期望的詩意齊聚的景象,我相信這方面也是他今後不斷的追求。

庚子年秋林華寫於羊城

張君宇中國畫作品欣賞

《雲迷苗鄉》180cm×98cm

《苗鄉多奇景》180cm×98cm

《苗嶺積翠》180cm×98cm

《太行秋深》180cm×98cm

《風起黎母山》136cm×68cm

《聽海》136cm×68cm

《黎鄉幽夏》136cm×68cm

《雲起尖峰嶺》136cm×68cm

《祁門寫生》45cm×68cm

《漫寫家山》45cm×68cm

《松山雲起》68cm×68cm

《黃土人家》68cm×68cm

《五指山雨林所見》68cm×68cm

相關焦點

  • 「藝惠藏」畫壇新秀徐惠君山水畫作品賞析
    黃河畫家徐惠君1973年生,江蘇省江陰市雲亭花山村人,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畫院研究員,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畫院畫家,民盟中央文化委員會委員,民盟中央美術院理事,光明日報青年聯合會副主席,香港雲峰畫苑籤約畫家,清華大學美術學院高研班導師,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名家收藏委員會理事,大理學院客座教授,
  • 「七社畫展」西安開幕 著名畫家崔振寬:陝西畫壇後繼有人
    山水畫大家崔振寬則說,自己從「七社」為代表的一批陝西中青年畫家的身上,看到了陝西畫壇的後繼有人,「他們不僅追求寫意畫的寫意性,也追求個人的特點和面貌,而且還在追求作品的當代性。希望『七社』和更多青年畫家們,在沿著長安畫派精神,以及中國傳統文化精神的路上,繼續前行,做好傳統精神的當代轉換,我覺得陝西畫壇是有希望的!」
  • 藝術人物——著名畫家王國強作品賞析
    在中國現代畫壇上別具一格,作品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創作了大量的作品。多次舉辦個人畫展、聯展。多幅作品獲獎、發表、展出、收藏。 畫家一輩子就是在把不肯扔掉的一枚「硬幣」,翻過來瞅,翻過去看。至於怎麼畫,那就要看畫家本人的喜好與取捨了。王國強曾經置購買了大量宋代和明代等大師的畫作集子,是為了要吸取宋代山水畫的營養。但他的「山水皴筆」卻找不到半點「雨點」、「豆瓣」、「釘頭」等終南隱居者皴技的影子。可見,王國強學的是宋人性情,而非其皮毛。
  • 女畫家張利山水畫 張利畫家的畫多少錢一平尺?
    張利,女,1966年出生於內蒙古赤峰市,現定居北京,職業畫家。師承於著名畫家王西林。恩師王西林承北京著名畫家[馬晉、王鶴(王鶴為著名畫家吳昌碩的弟子)]。現為國家一級美術師,書畫國禮藝術家;中國文化產業報外聯部主任;內蒙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華人美術家協會會員;抗大詩書畫院常務理事;全球華人祖國和平統一促進會副會長。
  • 國畫大師白雪石及其山水畫作品賞析
    白雪石(1915年6月-2011年4月),中國現代著名國畫家,生於古都北京一個普通的市民家庭。原名增銳,齋號何須齋。原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北京山水畫研究會會長。
  • 清代著名畫家有哪些?清代畫家概述
    說起清代畫家,大部分人可能只知道鄭板橋,其實清代畫壇非常繁榮,清代有接近300年的歷史,名家輩出,名氣最大的有鄭板橋,還有四王,四僧等等。今天小編給大家講一下清代畫家。
  • 七社畫展開幕 著名畫家崔振寬:陝西畫壇是有希望的
    開幕現場著名畫家崔振寬,著名畫家張振學,陝西省美術博物館館長邢慶仁,著名書法篆刻家趙熊,著名藝術評論家、詩人沈奇,著名作家、原陝西省安全廳廳長李宗奇,西安美術學院紀委書記李翔宇,西安美術學院副院長姜怡翔,陝西省文聯組聯部主任趙光遠,陝西省美協副秘書長、組聯部主任何虎林,西北工業大學力學與土木建築學院書記高大力
  • 著名畫家高波論山水畫的意境
    唐代詩人、畫家王維提出「意在筆先」之說,指出「意境」在於「立意」。畫家張璪在《繪境》中提出」外師造化,中得心源「,指出意境美的塑造原則,即來源於客觀,又突出於主觀創造精神。五代畫家荊浩在《筆法記》中提出「六要」之說,「氣、韻、思、景、筆、墨」之說,是山水畫意境表現的重要因素。
  • 以詩入畫,畫中有詩——當代知名畫家張宏作品賞析
    觀眾朋友,書畫家張洪潛心於山水畫創作,足跡遍遊大好河山,寫生作品以數千計。今天的節目就向您介紹書畫家的張洪的繪畫藝術,並邀請他用繪畫的形式,為我們表現宋代文學家蘇軾的《題西林壁》。詩意賞析:這是一首詩中有畫的寫景詩,又是一首哲理詩,哲理蘊含在對廬山景色的描繪之中。前兩句描述了廬山不同的形態變化。廬山橫看綿延逶迤,崇山峻岭鬱鬱蔥蔥連環不絕;側看則峰巒起伏,奇峰突起,聳入雲端。從遠處和近處不同的方位看廬山,所看到的山色和氣勢又不相同。
  • 經典仿古山水畫賞析丨中美協畫家王寧《溪山訪友圖》
    古人有云:」仁者樂山,智者樂水「,山水之樂可怡情養性,陶冶人的情操,這也是很多藝術愛好者青睞山水畫的原因之一。中美協畫家王寧就是這樣一位鍾愛山水的藝術追隨者。作品名稱:溪山訪友圖作品畫家:王寧規 格:長:138cm;寬:68cm作品賞析:「溪山銀湖聚賢士,我訪故友欣然來。談古論今千言少,暢言舒志不徘徊。」
  • 山水情深融筆墨:著名畫家楊金書作品賞析
    實力派畫家,秦風堂主人,河南省美術家協會會員,河南省舞美協會會員,多年軍旅畫家生涯。1988年畢業於西安美術學院,師從郭線廬,陳國勇,張立柱等。深造於清華美院任澤濤山水畫高研班,並得到著名畫家黃永玉及彩墨大家施雲祥老師的指教。發表了大量美術作品,作品多次參加全國、全軍、省市美術作品展,並多次獲獎。設計了多臺大型文藝晚會舞美,受到專家觀眾的高度稱讚。
  • 此中有真意——2021農曆辛丑年檯曆著名中國畫家晏平山水畫作品
    2021農曆辛丑年檯曆 著名中國畫家晏平山水畫作品 封面2021農曆辛丑年檯曆 著名中國畫家晏平山水畫作品 一月2021農曆辛丑年檯曆 著名中國畫家晏平山水畫作品 二月2021農曆辛丑年檯曆 著名中國畫家晏平山水畫作品 三月2021農曆辛丑年檯曆 著名中國畫家晏平山水畫作品 四月2021農曆辛丑年檯曆 著名中國畫家晏平山水畫作品
  • 「媽祖畫家」陳愛萍
    「媽祖畫家」陳愛萍美術作品賞析 陳愛萍,號仙潭遊子,1949年生於福建莆田,在福建工藝美術學校、福州大學廈門工藝美術學院任教36載,為裝飾藝術系教授
  • 北京昌平天壽陵園:著名畫家、教育家——秦嶺雲
    秦嶺雲(右)與朱鎔基(1914—2008),1914年2月8日生;曾用名維新、銘三、阿維;字嶺雲;河南省衛輝市人,中國著名美術教育家、中國畫畫家。[2] 中國近現代名家畫集-秦嶺雲(封面)攻中國山水畫,師造化,重傳統,藝融古今,是一位很有獨創性的國畫藝術家。幾十年來,他刻苦鑽研了古代和近代的繪畫理論和著名畫家的作品,對兩宋的山水畫以及宗教藝術接觸更多,但他在繪畫實踐中有自己獨到的心得。
  • 著名畫家華拓的青山綠水
    縱觀中國山水畫的發展史,青綠山水畫作為中國山水畫類的一種重要門類,已流傳了一千多年,其所表現的內在生命力是深受儒家思想的影響的,因此華佗的青綠山水畫更多的是對人的崇高精神和高尚人格的表現。以上,正是華拓先生青綠山水畫的可貴之處,而他也被稱為 「新金陵畫派」當之無愧並且具有創新實力的知名畫家。成功的書畫藝術家的作品必須具備鮮明的辨識性,具有強烈的原創精神和創新意識,即使不看落款,也能看出是某家的作品。「自由之思想,獨立之精神」不僅是對學者的要求,也是對書畫藝術家的要求。
  • 元代著名畫家 | 王振鵬《江山攬勝圖》賞析
    元代著名的畫家,擅長人物畫和宮廷界畫,被元仁宗賜號為「孤雲處士」,並官至漕運千戶。傳世作品有:《伯牙鼓琴圖》、《江山勝覽圖卷》、《阿房宮圖》、《金明池圖》。最著名的也是同年創作的《金明池圖》。該圖在著錄上又有不同名稱,有《龍舟奪標圖》、《錦標圖》、《龍舟競渡圖》、《金明池龍舟圖》、《寶津競渡圖》等,故被人們誤認為是不同的作品,其實同為一作,僅為複本而已。此圖絹本,描繪宮廷後苑金明池在重陽鬧龍舟競渡的場面。畫中除龍舟外,還有匾額「寶津之閣」的樓閣,其款為:「至大庚戌,王振鵬為翰林承旨曹公作」。
  • 藝術人物:著名畫家阮勇作品賞析
    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安徽省書法家協會會員、西安中國畫院院聘畫家、浦江山明美術院特聘畫家、中原書畫院山水畫藝委會主任、中原美術學院客座教授。文人畫家必須要有高尚的人品、博大的學問、敏捷的才情和深邃的思想,唯有此才能將文人畫所具有的文學性、哲學性和抒情性三大特徵集合在繪畫作品上。安徽當代青年畫家阮勇以藝術創作為生命,以生命為藝術載體,追求文人畫之風骨、之精神,一躍成為當今畫壇融匯古今、兼長中西的實力派青年藝術家。 山水、花鳥、人物是阮勇表達藝術人生的寄託,是表達他的遠方和學術理念。
  • 畫家王寧臨古仿古山水畫作品賞析
    當代仿古山水畫奇才王寧老師,以仿古的風格將筆墨精細、構圖飽滿、色彩細膩的山水美景在畫中很好的體現出來。從王寧的仿古山水畫中,我們可以集中體味中國畫的意境、格調、氣韻和色調。 時光可以換一個朝代,但換不走這份勤勞致富的場景,任何時代都是需要農人,需要耕種的土地,只有土地才能種出莊稼,讓人生活過的充實,讓藝術在生活中煥發出藝術應該有的魅力,這是畫家王寧老師所追求的,也是他想在田園生活中尋找山水畫根坻所在之處。
  • 藝術個性鮮明,當代實力派畫家——蔣偉先生畫作賞析
    畫家能將喜愛的山水,融入個人情感後展現給觀者,我想這於他們是一件及其幸福的事。就像每每看見蔣偉老師創作時,他神情悠然愜意,內心安然祥和的態度流露於表。時而停筆思索,時而婉若遊龍。觀賞其畫,筆法流暢自然,蒼勁有力,灑脫秀雅,更像是其個人品格與山水美景的融匯,藝術個性鮮明,乃當今畫壇實力派畫家。
  • 八卦門女畫家王天容成畫壇的「80後」新秀(圖)
    八卦門女畫家王天容成畫壇的「80後」新秀(圖) 2008年08月26日 17:55 來源:新民晚報   八卦掌泰鬥王壯飛的孫女王天容,成了滬上畫壇的「80後」新秀。  出生於澳門、成長於新加坡的王天容不久前完成了在上大美院的油畫研究生學業。她的父親文武雙全,作為八卦掌傳人長期在海外傳播中華武術,同時也是位書畫高手。王天容繼承了家庭的「文脈」,從小喜歡畫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