洽洽食品的「紅藍黃魔法」

2020-12-17 讀懂財經研究

「1978年到2008年的中國商圈,出沒著這樣一個族群:他們出身草莽,不無野蠻,性情漂移,堅韌而勇於博取。」在《激蕩三十年》裡,吳曉波有過這樣一段描述。

傻子瓜子的創始人年廣久,正是這個族群的代表。上世紀70年代,靠著在蕪湖街頭叫賣炒瓜子,年廣久很快就賺到了100萬。到了80年代末、90年代初,因為種種原因,傻子瓜子逐漸沒落。

但以此為開端,「炒貨」逐漸成為安徽的新名片,小瓜子也逐漸被廣大人民群眾嗑成了一個大產業。進入21世紀後,這片土地和這個產業,又孕育出一家更大的公司——洽洽食品(002557.SZ)。

靠著以煮代炒的工藝創新和高舉高打的營銷策略,洽洽一路過關斬將。2001年,即實現了4億的銷售額,成為瓜子品牌全國第一。十年後,營收已超20億的洽洽又成功實現深交所敲鐘,成為「炒貨第一股」。

不過,由於行業見頂及競爭加劇,上市後的洽洽也失去了昔日的速度。2012-2017年,其營收僅從27.5億增長到36.03億,淨利潤從2.83億增長到3.19億,年複合增速分別僅為5.55%和2.42%。期間,其市值也始終圍繞70億波動,毫無增長可言。

然而,就當投資者對洽洽失望至極之際,自2018年起,洽洽卻迎來了絕地反攻。2018-2019年及今年前三季度,其營收增速均超過10%,淨利潤增速均超過30%。在資本市場,洽洽也迎來了戴維斯雙擊,今年以來,市值最高已接近360億。

洽洽翻身的背後,是品類拓展的成功。2015年推出的藍袋產品,止住了瓜子業務的頹勢,2017年推出的黃袋產品每日堅果,更是開闢了第二賽道。而品類拓展成功的背後,則是強大渠道能力的支撐。

事實上,這是一個通用的準則。對於任何快消品企業來說,產品都只是外秀,渠道才是真正的內核。

/ 01 /

低潮:行業見頂,又遭網際網路新貴阻擊

在洽洽誕生之前,瓜子就已成為風靡大江南北的國民零食。但當時的瓜子,主要是炒制,這就帶來三個問題:不夠入味、吃多了上火、吃完了手髒。

1999年,第二次創業的安徽科級幹部陳先保,看中了瓜子這個當地的優勢產業。其通過調研發現,煮製瓜子,能完美解決這三個問題。於是洽洽乍一推出,便打出了「百煮入味香」的口號。

同時,在營銷端,陳先保也大刀闊斧,第一年即砸下400萬登上了央視黃金段。加之陳先保本身之前在菸酒公司工作,在渠道建設方面也頗有一套。

工藝創新、品牌推廣、渠道建設,當這三個因素融為一體,洽洽一夜爆紅。2000年,即實現了1個億的銷售額,再一年,這個數值翻了4倍,到2011年上市時,洽洽的營收已經超過了20億。目前,在袋裝瓜子領域,洽洽的市場份額已經達到54%,是絕對的行業寡頭。

這些過去的日子,無疑是洽洽的光輝歲月。

然而,在整個休閒食品領域,瓜子畢竟是相對成熟的品類,且本身不是高頻消費、單價較低、門檻也不高。自2008年起,行業增速便已明顯放緩,2014-2019年,行業規模年複合增速僅為1.72%。

同時,過去十年,電商逐漸興起,一大批站上時代浪潮的「淘品牌」,對傳統線下零售產生了莫大的衝擊。在休閒零食領域,最典型的莫過於三隻松鼠(SZ:300783)。

2012年,在詹氏食品摸爬滾打多年的章燎原,自立門派,創立了三隻松鼠。站在電商巨頭們的肩膀上,三隻松鼠迅速發展。第二年,銷售額即突破3億,又三年,突破50億,到2019年,其營收已超100億。發展速度堪稱驚人。

在這個過程中,一方面,洽洽自身反應遲鈍,沒有抓住電商紅利,到2016年,其來自電商的營收仍不到2億;另一方面,堅果(本文特指腰果、核桃、碧根果、巴旦木等樹堅果)和瓜子,本身也存在一定的替代效應。作為安徽小老弟的三隻松鼠,在一定程度上,也革了老大哥洽洽的命。

行業見頂疊加競爭加劇,也導致上市後的洽洽很快就陷入了增長的瓶頸。

2012-2017年,洽洽營收僅僅從27.5億,增長到36.03億,年複合增速僅為5.55%,其中,增速最高的年頭也僅為8.7%;淨利潤僅僅從2.83億,增長到3.19億,年複合增速僅為2.42%,其中,大部分年頭都是下滑的。

期間,其市值也始終圍繞70億波動,毫無增長可言。20倍左右的市盈率水平,幾乎是休閒食品行業最低水平。

/ 02 /

翻身:藍袋止頹勢,黃袋破瓶頸

不過,就當投資者對洽洽失望至極之際,自2018年起,洽洽卻迎來了絕地反攻。

2018-2019年及今年前三季度,洽洽的營收分別為41.97億、48.37億、36.51億,同比增速分別為16.5%、15.25%、13.41%;淨利潤分別為4.33億、6.04億、5.3億,同比增速分別為35.58%、39.44%、32.3%。一改羸弱,重振雄風。

在資本市場,洽洽也因業績回暖和價投理念回歸,迎來了戴維斯雙擊。今年以來,其市值最高已接近360億,目前穩定在270億。

翻身的背後,是洽洽的「紅藍黃魔法」。

具體來看,一方面,是傳統品類的創新。2015年底,洽洽推出了藍袋產品,即山核桃味和焦糖味的兩種新口味瓜子。此前幾十年,瓜子基本都只有原味和五香兩種味道。這種新口味的產品一經推出,便迅速俘獲了消費者的味蕾。

2016-2019年,藍袋產品分別實現含稅銷售額2.5億、5.3億、7.1億、9億元。藍袋產品的不斷放量,也抵消了傳統紅袋產品的下滑。加之,2018年,洽洽對紅袋產品進行了提價。因此,在低迷多年後,近兩年來,洽洽的瓜子業務重回增長。

事實上,在零食市場,即便總量見頂,通過口味創新,往往也能挖掘出巨大的機會。比如今年剛上市不久的甘源食品(SZ:002991),靠著將蟹黃味、芥末味、臺式滷肉味等新口味,率先引進青豆、蠶豆、瓜子仁等傳統產品,硬是在零食紅海殺出了一條血路。2019年,分別實現了11.09億營收和2.26億淨利潤。

另一方面,是新品類的拓展。如果說,藍袋產品的推出,止住了洽洽瓜子業務的頹勢,那麼,2017年,黃袋產品每日堅果的推出,則真正打破了其增長的瓶頸。

與處於成熟階段,規模見頂的瓜子品類不同,每日堅果還是處於發展初期,規模不斷增長的成長型品類。2015-2018年,每日堅果市場規模年複合增速高達319%,且預計未來多年,仍將保持30%左右的高速增長。

每日堅果對洽洽的貢獻,也逐年大幅提升。2017-2019年,洽洽來自堅果品類的營收分別為2.47億、5.02億、8.25億,同比增速分別高達129.2%、103.15%、64.21%,堅果品類的營收佔比分別為6.86%、11.97%、17.06%。可以說,堅果已經成為繼瓜子之後,洽洽的第二主業。

品類拓展的成功和業績的回暖,也讓洽洽的估值邏輯發生了根本性的轉變。即從見頂的老牌消費股,變成了具備創新能力的成長消費股。

/ 03 /

啟示:產品是外秀,渠道才是內核

從陷入低潮,到躍然翻身,如果說,「恰」堅果是洽洽成功的關鍵,那麼,其「恰」堅果之所以能成功的關鍵,則是另一個更值得探討的問題。

事實上,從2008年開始,察覺到瓜子行業趨於見頂的洽洽,就已經在嘗試多元化發展。陸續推出了「怪U味」「喀吱脆」「啵皮凍」等產品,試圖進軍薯片、果凍及調味品等細分品類。但無一例外,都收效甚微。

其原因主要有兩方面,一是這些品類都已經是較為成熟的市場,格局已較為固定;二是這些品類與洽洽的主業瓜子關聯度較低,在消費場景、生產技術及營銷策略上,互通性較弱。這就造成事倍功半。

而堅果品類正好是「硬幣的另一面」。一來,堅果是近年來休閒食品領域增長最快的細分賽道,且競爭格局未定;二來,堅果與瓜子的相關性也更為密切,更易形成協同效應。這就帶來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不過,選品也只是前提,渠道才是決勝的關鍵。

在每日堅果這個細分賽道,沃隆才是開創者,早在2015年4月,其產品便已全面上市,足足比洽洽早了兩年時間。但時至今日,分列線上、線下龍頭的,卻是洽洽和三隻松鼠。其背後倚仗的,正是各自的渠道優勢。

線上,三隻松鼠自不必多說。而在線下,2012才創立的沃隆,目前僅擁有300多家經銷商和5000家門店。深耕多年的洽洽,則擁有1000多家經銷商和40萬個終端銷售點,數倍於前者。這是其後來居上的關鍵。

而事實上,在快消品殘酷的競爭史上,這樣的案例屢見不鮮。

2009年,華東地區老牌乳企光明(SH:600597),推出了國內第一款常溫酸奶莫斯利安,憑藉獨特的口味,莫斯利安迅速躥紅,2010-2014年,帶動光明連續5年實現了兩位數的營收增長。

然而,隨著全國性乳企蒙牛(HK:02319)、伊利(SH:600887),分別在2013年和2014年推出競品純甄、安慕希,自2015年起,莫斯利安掉頭向下,如今更是早已被後兩者拉開了巨大的差距。

在港股上市的老牌食品巨頭達利(HK:03799),更是素以跟隨戰略出名。在其逾30年的發展史上,已先後推出了達利園(跟隨好麗友)、好吃點(跟隨億滋)、可比克(跟隨樂事)、樂虎(跟隨紅牛)、和其正(跟隨王老吉)、豆本豆(跟隨維他奶)、美焙辰(跟隨桃李)等七大知名品牌。

達利的產品,雖均晚於競爭對手上市,但靠著強大的國內渠道優勢,無一不在各自領域斬獲頗豐。

這些不勝枚舉的「反超」案例,最終都告訴我們一個道理:在快消品領域,產品更多是外秀,渠道才是雷打不動的真核。

相關焦點

  • 國內休閒食品龍頭:洽洽食品
    專業從事堅果炒貨食品的生產和銷售,產品種類齊全,品質優良,深得廣大消費者認可,在市場上樹立了良好的聲譽,成功塑造了國內堅果炒貨領域一流的「洽洽」品牌。2.賽道題材尚可(消費行業堅果炒貨細分龍頭)。6.基本面分析6.1 洽洽食品和三隻松鼠都屬於休閒零食行業,但他們的營業收入和利潤也區別很大,洽洽食品的營業收入只有三隻松鼠的一半,但淨利潤確實三隻松鼠的5倍,主要是因為他們的銷售渠道和主營產品不一樣。
  • 洽洽食品:瓜子配堅果,增長到底穩不穩?
    陸陸續續的體驗了洽洽食品的:皇葵瓜子、每日堅果、堅果麥片;談談老黑的感受;瓜子系列:作為消費者,老黑超愛洽洽的皇葵和葵珍系列,套用那句經典語錄「還原了瓜子本身的味道」。瓜子品質是真的好!每日堅果:分為線上「進化論版」和線下「小黃袋版」,線下版配料上多了藍莓和黑加侖葡萄乾(線上為普通葡萄乾),老黑都買過在品質口感上沒什麼明顯差別;但價格線上進化論版70元/30袋、線下小黃袋140元/30袋。
  • 洽洽食品:高復購率業績向好的每日堅果龍頭企業
    百事長牛不懼市場牛熊周期,驗證休閒食品是良好賽道。在A股中,也有多家上市公司主營產品涉足休閒食品。每個國家飲食特色及偏好不同,美國的百事等休閒食品公司,產品擁有多個品類,膨化食品中以薯片為主。相較而言,國內休閒食品依舊種類繁多,堅果類產品比起膨化食品更受青睞,市場份額較大。目前,國內堅果類休閒食品主要有沃隆、洽洽、良品鋪子、三隻松鼠、百草味等頭部品牌。
  • 洽洽食品營收淨利增長背後轉型堅果專家不太看好
    前有三隻松鼠,後有百草味、良品鋪子,在這些網際網路休閒食品前後夾擊的圍剿之下,洽洽食品的日子並不好過。8月7日晚間,洽洽食品發布了2018年上半年業績報告。雖然洽洽食品上半年取得了營收、淨利潤雙增長的成績,但業績增長的背後,公司面臨的困難也十分明顯。
  • 零食出海升級,洽洽食品投資約5億在泰國建廠
    零食出海升級,洽洽食品投資約5億在泰國建廠來源:聯商網2019-07-04 08:13隨著零食行業出海深入,出海布局已經從產品出口升級到「生產出口」。近日,洽洽食品(002557.SZ)宣布在泰國投資約5億元人民幣建設的工廠投產,儘管近年來洽洽、三隻松鼠等中國零食企業加速了出海的步伐,但海外建廠還是第一次。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向第一財經表示,一方面,隨著國內人口紅利減退,零食企業迫切需要尋找新的增長點;另一方面,國家「一帶一路」等政策紅利推動下,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向海外謀求新的增長點。
  • 洽洽食品推春節禮盒,年貨大戰提前開打
    年貨禮盒亮相10月9日,北京商報記者發現,洽洽食品在其天貓旗艦店上推出了一款年貨禮盒「禮」。值得一提的是,這是堅果行業頭部企業第一款布局2020年年貨市場的產品。洽洽相關負責人向北京商報記者介紹,洽洽近日在巴黎蓬皮杜藝術中心發布了三款高端禮盒,除洽洽年貨節禮盒「禮」,還包括洽洽皇葵罐裝禮盒「質」、洽洽小黃袋每日堅果禮盒「鮮」,產品已在洽洽天貓旗艦店上線銷售。隨著春節的臨近,洽洽還將推出不同規格和不同種類的年貨禮盒。
  • 洽洽食品三季度淨利潤上漲37.79%,瓜子+堅果雙雙發力?
    因此,總體來看,洽洽食品公司收入增速基本符合預期,歸母淨利潤顯著超預期。在這其中,值得一提的是,深究其財報發現,洽洽食品業績符合預期主要歸功於毛利率提升+財務費用減少+營業外收入增加。而對於洽洽食品這一季度的亮眼表現,有相關研報指出,在節日效應及產品營銷力度提升影響下,三季度洽洽收入增速環比顯著提升,同時公司通過推進生產自動化進一步提升了毛利水平。除此之外,需要指出的是,今年上半年洽洽食品的業績似乎就已有所回暖了。
  • 洽洽食品2019年淨利潤增長4成 堅果產品營收增長放緩
    值得一提的是洽洽食品的小黃袋每日堅果。作為和紅袋香瓜子、藍袋系列瓜子並列的三大品類,報告期內小黃袋每日堅果含稅銷售額8.5億元左右。此前洽洽食品曾表示,瓜子是第一業務線,洽洽將聚焦開闢堅果第二戰略曲線,以此獲得新增長點。
  • 6大新鮮標準構築堅果質量「護城河」 洽洽食品安全又上新臺階
    洽洽作為堅果行業的龍頭企業,多年來深耕堅果領域,用匠心質造保障洽洽食品安全。在11月12日召開的洽洽堅果保鮮標準大會上,洽洽食品首發每日堅果6大新鮮標準,致力於從全產業鏈維度上提升品質標準,確保洽洽食品安全,努力為消費者提供新鮮、健康的堅果。
  • 洽洽食品榮獲【2020好公司】行業領先大獎
    洽洽營銷網絡健全,產品不僅暢銷全國各省市,更遠銷至東南亞、歐美等40多個國家和地區。經過多年的發展,洽洽已成長為中國堅果炒貨行業的領軍品牌,通過技術創新將民族傳統食品發展成集規模化、產業化、機械化、信息化為一體的現代化食品工業,引領了中國堅果炒貨行業的整體發展,為行業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 點購集團與洽洽食品籤約合作,打造共有品牌_發現頻道_中國青年網
    1月14日,點購集團與洽洽食品在深圳籤署戰略合作協議,共建品牌。點購集團CEO陳自然、點購集團總裁辦範雲凱、點購集團總裁辦王錦庭、點購集團運營總監洪澤楷、點購集團品牌招商總監張文慶、洽洽全國電商負責人謝亞男、洽洽深圳戰區負責人葉丙龍、陳軍等出席籤約會議。
  • 洽洽食品聚焦瓜子堅果業務發展,2019年淨利潤為6.04億元
    來源:華牛商業評論4月8日晚間,洽洽食品發布2019年財報顯示,去年洽洽食品營收48.37億元,同比增長15.25%;淨利潤為6.04億元,同比增長39.44%。此外,2019年7月1日,洽洽食品首個海外工廠在泰國落成投產,這是洽洽食品旗下全球「第一座」堅果海外工廠。作為踏出品牌全球化新徵程的重要一步,洽洽食品將泰國工廠定位為面向東南亞市場的橋頭堡,實現公司產能的海外布局,進一步貫徹國際化戰略、新鮮戰略。
  • 尋尋覓覓,晚來風急,洽洽食品多元化失敗後,創始人重新出山
    今天我們就來看一家賣瓜子的上市公司——洽洽食品(002557.SH)。一、瓜子老大遇瓶頸,多元化謀出路成效不佳洽洽食品的前身安徽洽洽食品有限公司,成立於2001年。洽洽食品創新了瓜子製作工藝,率先用「煮」代替「炒」,入味均勻,更乾淨,口感更酥香,不易上火。洽洽食品「煮製瓜子」促進了瓜子的工業化、規模化生產加工,在侵蝕傳統炒坊瓜子市場份額中實現了成長。
  • 食品飲料新品| 可口可樂、伊利、洽洽、南方黑芝麻推新品!
    03洽洽 瓜子圖片來源於天天新品      7月10號,洽洽再次推出2019年瓜子系列年度新品——網紅瓜子,出擊年輕人市場!據悉,洽洽網紅瓜子定義時尚主義的瓜子產品,並延續洽洽嚴格的選料加工工藝。      據悉,新推出的洽洽瓜子有7種口味:原味瓜子、咖啡瓜子、海鹽味瓜子、蜂蜜黃油味瓜子、番茄瓜子、焦糖瓜子、山核桃瓜子。
  • 堅守洽洽產品安全 洽洽首發堅果六大新鮮標準 引領行業高質發展
    然而,據報導,在近兩年國家公布的預包裝食品國抽不合格的情況中,堅果和炒貨食品行業佔3.42%,很令人擔憂。在食品行業中,產品的安全質量一直是廣大消費者關注的問題。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消費者都非常注重食品安全。洽洽食品是國內現代食品工業的代表產品之一,一直非常注重洽洽產品安全和質量問題。
  • 一天一場淘寶直播,洽洽食品天貓店業績10天超去年一個月
    來源:經濟觀察報返工後10天不到,每天至少1場淘寶直播,洽洽食品的天貓旗艦店就已經達到同期全月的銷售目標。洽洽電商總經理、營銷中心副總經理楊東嶽表示,「流量機會是目前洽洽缺少的能力,如何發現適合我們的流量平臺,如何優化是個大問題。在之前工作中,做得並不好。」洽洽不是沒有「流量平臺」,但此前洽洽的強勢「流量」主要在線下。早在2011年,洽洽食品在招股書中寫道:國內中小城市和農村地區是公司下一輪的增長點。
  • 以新鮮定義洽洽產品質量,小黃袋成功獲選「三品」提品質精品成果
    眾所周知,在眾多休閒零食食品品牌中,洽洽食品對產品質量的關注可謂是嘔心瀝血。為了確保洽洽產品質量的優質,洽洽堅持推進智能「質造」理念,從源頭開始,力求在各個方面做到最優,讓洽洽產品質量擁有最好的口碑。除了在國內受到消費者和有關部門的認可之外,洽洽產品質量也得到了國外市場的認可。洽洽小黃袋每日堅果接連斬獲世界級獎項,例如2020年榮獲素有食品界諾貝爾獎之稱的世界食品品質評鑑大獎,2019、2020年連續兩年蟬聯「世界頂級美味大獎」,使得洽洽小黃袋每日堅果在世界舞臺大放異彩,洽洽產品質量不斷彰顯著其非凡的實力。
  • 快樂的味道:洽洽轉債上市
    來源:可轉債研究作者: 轉債哥 洽洽食品主營休閒食品,以洽洽瓜子起家,傳說中的水煮瓜子。先將葵花子與中草藥通過特殊調配後「煮」到一起。因此,洽洽瓜子形成了入味、香酥、不髒手、不上火的特點。煮製瓜子不單是一個技術上的創新,也是整個炒貨行業在瓜子工藝上的一大突破。很多人知道洽洽瓜子卻很少知道洽洽瓜子的創始人陳先保,82年無錫輕工業學院(後改名江南大學)畢業,畢業後在體制內工作。90年代中期,受時代影響自主創立民營企業。
  • 洽洽品牌大事件 | 萬畝葵園陽光騎行,探秘南京「錢倉」
    國慶長假最後一天,南京·錢倉向日葵花海比以往更加熱鬧非凡——10月8日上午,洽洽「葵花節」第二季——2017陽光騎行探秘之旅在百畝葵園中活力出發。在象徵著陽光的葵園中騎行昨天是國慶長假的最後一天,也是今年最後一天法定節假日,不少人還在朋友圈抱怨時,在南京錢倉的向日葵花海中,一群年輕人在用最陽光的方式告別這個假期。
  • 洽洽食品全球經銷商大會暨2020 西部馬業促進會(蠻會站)邀請賽開幕
    賽馬表演   8月10日,洽洽食品全球經銷商大會暨2020西部馬業促進會(蠻會站)邀請賽在蠻會鎮萬畝葵園開幕。  洽洽食品全球經銷商大會暨2020西部馬業促進會(蠻會站)邀請賽以葵花為媒、以賽馬會友,通過觀光遊覽和賽事體驗,充分展現杭後良好的生態環境和深厚的馬文化內涵,為與更多企業合作奠定了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