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為什麼薛寶釵會被稱為「蘅蕪君」?她的性格又是怎樣的?
大觀園剛蓋成,賈政攜眾門客去遊覽,當遊到蘅蕪苑這一處時,因看到滿苑的奇花異草,寶玉便說出「蘅芷清芬」四字。元妃看到寶玉能夠題匾額,很高興,就用了這個名字。後來元妃遊覽大觀園,給各個地方賜名,「有鳳來儀」賜名瀟湘館,「蘅芷清芬」賜名蘅蕪苑。後來起詩社的時候,每個人都根據自己的居所起了一個別號,黛玉是瀟湘妃子,寶釵就是蘅蕪君了。
蘅蕪典出晉代王嘉《拾遺記·卷五·前漢上》所記漢武帝與李夫人故事。蘅蕪系香草杜蘅和蘼蕪的合稱,李夫人授漢武帝的「蘅蕪之香」應即由此香草提煉之名香。朱淡文撰文認為,蘅蕪君之稱或有將薛寶釵比為帝王后妃之意。蘅蕪苑以滿栽藤蔓香草為其特色,主要的是藤蘿、薜荔、杜蘅、藤蕪,曹雪芹以此四種藤蔓香草為蘅蕪苑的自然背景,象徵薛寶釵性格。藤蘿薜荔這兩種都是蔓生攀緣植物,古代詩人常常將它們比作依賴男性而上升的女子。顯然,曹雪芹有以此象徵薛寶釵性格某一側面的構思杜蘅和鄘蕪都是香草,借香草喻美人本是中國文學的傳統,故曹雪芹必有以它們象徵薛寶釵形象的構想。
藤蕪是蘅蕪苑內所植香草中最重要的。蘼蕪這種香草在古典詩歌中似乎與棄婦特別有緣。如《古詩十九首》就有「上山採蘼蕪,下山逢故夫」之詩。大可注意的是薛寶釵署名蘅蕪君的《憶菊》詩。寶釵對菊花的憶念也似乎正象徵著對「懸崖撒手」而去的丈夫賈寶玉的思念
應該說,寶釵時時刻刻地關注著自己的淑女形象。第四十回裡的史太君兩宴大觀園,金鴛鴦三宣牙牌令」一節,在吃飯時,劉姥姥聽從鴛鴦的指令,拿自己開玩笑,造成全場的人都笑倒。這一節的描寫是這樣的劉姥姥便站起身來,高聲說道:「老劉,老劉,食量大如牛,吃個老母豬不抬頭。」眾人先是發怔,後來一聽,上上下下都哈哈的大笑起來。
史湘雲撐不住,一口飯都噴了出來;林黛玉笑岔了氣,伏著桌子叫「噯喲」,寶玉早滾到賈母懷裡,賈母笑得摟著寶玉叫「心肝」;王夫人笑得用手指著鳳姐兒,只說不出話來;薛姨媽也撐不住,口裡的茶噴了探春一裙子:探春手裡的飯碗都酒在迎春身上;惜春離了座位,拉著她奶母叫揉一揉腸子」。這裡把在場的人都寫到了,但是就是沒有寶釵。所有的人個個都失態了,偏偏就是寶釵沒有。也許她覺得這個笑話無聊,如同她第二天所說的:「所以昨兒那些笑話兒雖然可笑,回想是沒味的。」
第四十二回,「瀟湘子雅謔補餘香」,林妹妹妙語連珠,不過細看眾姐妹的笑,從大家齊聚稻香村開始,黛玉的描寫是:忙笑道、撐不住笑道、一面笑的兩手捧著胸口,一面說道、笑著忙央告湘雲是全身伏著被子大笑;探春:「噯」了一聲,笑個不住,而對寶釵,始終僅用「笑道」二字而已,可見,寶姐姐與黛、湘、探等人的性情和表現還是有很大差異,不能不說她的性格有些深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