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早餐攻略】豆漿應該加醋吃?我想飛去臺灣嘗一嘗

2021-02-14 全方味Honey

↑↑↑戳戳關注我,查看更多文章喔❤

喝豆漿要加糖,並且必須配油條,仿佛是我印象中小時候早餐的標配之一。那時候我家住在一樓,臥室窗戶正對著就是街道,每天早上都有三個炸油條的攤子在那裡賣油條,熙熙攘攘的人群經常打斷我的晨夢。

起床之後,奶奶通常已經準備好了早餐,基本上一周一半的天數都在吃豆漿油條,這種規律的生活因為爺爺看了一則報導說油條多麼不健康,還有人為了讓油條膨鬆而加洗衣粉之後而打斷。但是,小時候的味蕾已經被豆漿加糖蘸油條的概念先入為主,所以長大之後,我雖然也很容易接受無糖的豆漿,但是但凡要配油條一起吃,如果不加糖,那對於我來說絕對是索然無味,甚至沒有意義去吃。

我現在的早餐長下面這樣,同樣是豆漿,但在他鄉,已無油條。

所以前幾天,我偶然在全世界的吃貨微信群裡看見一個叫萌叔Allen的人說,臺灣真正的豆漿是加醋吃的,我覺得特別震撼我的宇宙觀。於是加了萌叔的微信,特意跟他討教此說法的來源和意義。萌叔本人就像他名字一樣,人萌萌的,特別善談,是一個在大陸住了18年的臺灣人,現在在成都的餐飲圈打拼。說起來慚愧,萌叔雖然上了年紀,但是行動力比我還快,自從我跟他說想寫這個話題後,僅僅用了兩天就把稿子發我了,然後也不催我趕快編輯。但我一直沒有抽出時間整理,後來前兩天看了一篇文章,說是「活兒好」的人就是行動力比一般人快,付出更多,而「活兒好」又不黏人的人,那就是人才中的人才!今天就跟隨萌叔的介紹下,來了解一下臺灣的經典早餐,當然最重要的是豆漿!看完一定讓你漲姿勢,下次去臺灣就帶著這篇文章走吧。

永和是地名,臺灣新北市永和區早期的行政區是臺北縣永和鎮,與臺北市隔新店溪相望,以中正橋連通。1950年代幾位自軍中退伍的大陸北方省籍老兵在下中正橋後的永和路與竹林路口間擺攤,磨豆漿、炸油條、烤燒餅從此成為臺北地區豆漿店的起始,也成為臺式豆漿店的代表,此後的數十年臺北人或臺灣人想吃早點或宵夜,便來上一句「走,到永和喝豆漿去」,成為一種時尚前衛的生活方式。

至於現在大陸朋友所看到的永和豆漿、永和豆漿大王、永和大王等等以永和為名的連鎖豆漿店,則是商業運作的結果,永和是地名,在臺灣應不能註冊為商標或公司名稱的。

燒餅油條豆漿對於臺灣人來說不僅是早餐也是一種生活方式也曾是一份對中國大陸的念想情懷;1949年,200萬的大陸移民隨蔣介石的國民政府渡海赴臺,其中有軍人,有平民,來自大陸大江南北的各省分。以山東四川江浙省籍的移民居多。龍應臺「大江大海1949」書中描述的正是那個動蕩悲慘的故事。燒餅油條豆漿這些大陸傳統的平民飲食因緣際會傳入臺灣。

許多大陸朋友到了臺灣的豆漿店就常拿上海LV旁的XX眷村來相比較,這裡跟各位解釋一下,桃園市是地名,臺灣桃園國際機場所屬的行政區域所在,眷村遍布全臺並非只桃園獨有,惟桃園眷村數量最多,而眷村文化亦是臺灣與大陸一衣帶水的另一值得介紹給大陸朋友的話題,另找篇幅再講講眷村的故事。但臺灣豆漿店的興起如前所述著名起始於永和遍布於大街小巷並非眷村獨有,嚴格講臺灣豆漿店與眷村並無必然關係,且大陸各臺北旅遊攻略上所看到的臺北阜杭豆漿或歷史最悠久的世界豆漿大王都已開業且紅了幾十年;而桃園眷村是杭州的企業,創始人到了臺灣嘗了桃園的一家豆漿店回上海所打造的品牌,兩者不論內涵文化故事來由甚至商品與口感差異甚大,若大陸朋友拿來相提並論對臺灣的這個產業是不公平的。

早點名

熱量

人民幣兌臺幣1:4.6

豆漿

35大卡250g

30

鹹豆漿

207大卡/100g

35

米漿

51大卡/100g

30

燒餅

246大卡/100g

 

55

油條

386大卡/100g

蛋餅

214大卡/100g

30

飯糰

147大卡/100g

40

注,燒餅和油條和成套賣。

 

圖片來自Instagram網友@chinkarmun

豆漿:

豆漿見上圖右上角白色的飲料。無糖豆漿叫清漿,加了糖的叫甜漿,豆漿自黃豆的浸泡、磨豆、煮漿、濾渣的過程兩岸並無不同;但值得一提的是鹹漿,清漿加入醋即起花,類似四川的豆腐腦,另加入鹽或醬油、蔥花、蝦皮蝦米、大頭菜、油條便是鹹豆漿的吃法,這種吃法與江南上海類似。

臺灣豆漿近年因為豆漿的營養養生價值屢屢被提出,臺灣的早餐與飲料業者,紛紛開發出加了燕麥、山藥、薏仁甚至水果或其他食材口味的豆漿。而臺灣的星巴克,拿鐵除了可加牛奶外,豆漿是另一種健康口味的選擇。

米漿:

看早餐圖右上角的類似奶茶顏色的飲料就是米漿啦。米漿是大米與花生磨碎後加水煮滾,加糖,呈金黃色濃稠的飲料,有點類似港式的花生糊但沒有花生糊濃稠。此漿純屬發源於臺灣的飲料。

臺灣油條:

油條又名油果子,在閩南話與北京都有油炸鬼的名稱說法。早在南北朝時期,北魏農學家賈思勰,在其所著的《齊民要術》中就記錄了油炸食品的製作方法,應算類油條的創始。而南宋的油炸麵食的又一創新吃法,應就是油條,亦是商品化之始,只是倒黴的不忠不義的秦檜被人唾棄而恨不得把他油炸成油條而諧音稱油炸檜或油炸鬼。臺灣的油條外脆內軟,松泡彭大有帶點韌度,成金黃色,吃的時候用咬不用扯。泡到豆漿裡吃也是妥妥地。

臺灣燒餅:

燒餅是以北方為主的麵食,比對了一下北方各省目前的燒餅款式,臺灣的燒餅外觀與口感與現有大陸各款的燒餅皆不同,追究臺灣的燒餅應源自北方那一省,恐已不可考了。臺灣的燒餅與大陸的燒餅異同主要表現在臺灣燒餅一般是長方形,較薄較軟,軟中帶酥脆,沒有內餡,大陸各省的燒餅火燒與鍋盔多為圓形,比較厚實,酥脆有嚼勁,部分有內餡。很多人喜歡把臺灣燒餅裹著油條吃,因此成為成為燒餅油條,並以套計算,純粹臺灣吃法。

圖片來自Instagram網友@c_xueling92

蛋餅:

蛋餅是麵皮與蔥蛋在平底鍋煎熟,起鍋後捲起,減成數段加上醬油膏或甜辣醬上桌。最上面的早餐圖,左下角的就是蛋餅,一般配米漿一起吃。

飯糰:

蒸煮好的尖糯米飯,攤在手掌與塑料紙上,加上油條、花生粉與糖粉則為甜飯糰;加入油條、酸菜、蘿蔔乾與肉鬆則為鹹飯糰;再用手捏成一團即成飯糰。飯糰在臺灣已發展出許多專業飯糰攤子或店家,大米變養生的紫米,內餡有泡菜等24種口味可選,或是現炒餡料包入的鐵板飯糰等等,成為臺灣創新早點的另一幅風景。

圖片來自Instagram網友@juttachenyue

萌叔說他從小去的一家店叫世界豆漿大王。

「永和這個小鎮與我有不解之緣,是因為我在永和出生與成長,到小六才舉家搬到士林。家父雖非北方人但也還是愛以燒餅油豆漿為早餐。周日放假,晨運後經常就帶上我去世界豆漿或另一家四海吃豆漿,小朋友總愛喝甜,所以都是喝甜漿,並在滾燙的豆漿中打入個半生熟的蛋,這是1970年代臺灣早餐的幸褔。而父親偏愛喝鹹漿,還記得那日家父一如往常晨運結束,一身短褲頭加汗衫行頭端著鹹漿去加辣油,這身打扮就被客人誤以為他是服務的大叔,就衝著他喊」燒餅油條來兩套」弄得平時不愛說話的父親,一時更不知所措。當行筆至此,當下時空似乎此時,已凝結拉回40多年前的人聲鼎沸的世界豆漿大王的店景。如今父親已不在人世,也只能回臺灣時抽空到永和用回憶療愈記憶了。」

地址:新北市永和區永和路二段284號(近捷運頂溪站2號出口) 營業時間每日24H(年節期間依公告為主)

另外一家店是阜杭豆漿。但是因為是網紅店,所以每天早上五點就有人排隊了。

 

地址:100臺灣臺北市中正區忠孝東路一段108號。

臺灣豆漿店早餐的故事就講完啦,打算去臺灣的童鞋不妨去試試上面提到的所有食物,另外如果想做私人旅行規劃,也可以聯繫萌叔幫你深度策劃臺灣遊,萌叔的個人微信如下,這裡也免費給萌叔做個廣告哈。我覺得和萌叔聯合策劃個求婚或者結婚紀念日啥的,給對方一個驚喜,也挺不錯!留言告訴我你最想知道臺灣的什麼或者你的臺灣經歷,我會選擇不錯的問題讓萌叔給你解答,哈哈。

「全方味Honey」公眾號博主,羽辛|英國博士在讀

美食、健康和文學撰稿人|主要寫菜譜、食評、養生及隨筆。

商業合作、約稿、轉載等郵件聯繫:361291216@qq.com

相關焦點

  • 【臺灣最深度】去臺中,美味的早餐吃什麼?
    東泉辣椒醬(Instagram-lllllo7lllll)那麼臺中早餐到底吃什麼呢? 一起來看看吧!這可是臺中市才有的限定料理,出了臺中別的地方想吃也吃不到呢。大面羹的特別之處在於麵條使用麵粉和鹼粉,兩者混合一起下去打的,因為加入了鹼粉也讓麵條變得比較粗,也因此稱為大面,而口味上則因為鹼粉,嘗起來有一股特殊的風味,而湯頭還加入了韭菜、蔥酥來提味。你說究竟大面嘗起來究竟是什麼味道?這麼有故事的地區料理當然要留給各位去品嘗啊!
  • 【遊學臺灣】—— 灣灣美食攻略之早餐篇
    那麼今天就先一起跟著小編的嘴巴,來享受一下灣灣地道的早餐吧。【中式早餐篇】來到臺灣你還想過著一成不變的牛奶麥片配吐司的早餐生活嗎?快給你的味蕾來一次大解放!你以為只有北方人民喜歡吃餃子?不,灣灣們也超級喜歡的!
  • 臺灣回味之旅 嘗下真的很臺灣的飯店自助早餐
    平常我並不特別愛吃飯店的自助早餐,也不會有什麼期待;但這回卻對雲品的自助早餐頗為驚豔,先說色拉區,除了一般常見的各色生菜、芽菜、西紅柿、黃瓜等等外,還有地瓜、石蓮花、小玉米筍較不常見的食材,更稀奇的是更少會在早餐色拉中看到的荸薺、菱角、煮花生、秋葵、美人心;都是健康養生的食材,在山水環繞的環境裡吃這些有元氣的食物才相配。
  • 舌尖上的臺灣,藏著一個早餐江湖..
    提到臺灣的早餐,可能很多人都想到前兩年火起來的「桃園眷村」,作為開在LV旁邊的早餐店,有著「早餐愛馬仕」的稱號。它的貴,不在食材而在情懷——用感官來喚醒人們對於時間的記憶與文化的交融、繼承與發揚。梁實秋曾在《燒餅油條》一文中評價:「現在臺灣的燒餅油條,我以前在北平還沒見過」。
  • 臺灣,排隊也要吃上的早餐
    說道臺灣肯定會想到各地著名的夜市,其實臺灣的早餐也是臺灣旅行中不可錯過的體驗。那麼在臺灣早餐吃什麼呢?
  • 來這家精緻臺灣小食店,吃北京最詩意的豆漿油條~
    當家頭牌,來這必點。撒上蝦皮、海苔、蔥花、榨菜,泡上滿滿的油條,再淋上幾滴辣椒油,一大碗色澤鮮亮,豐富得堪稱豆漿界的滿漢全席。在臺灣,燒餅和豆漿才是最正的搭配!燒餅薄薄的一層,上面撒滿了香香的白芝麻,咔嚓一咬就碎了,特別酥脆。
  • 舌尖上的臺灣,藏著一個早餐江湖
    提到臺灣的早餐,可能很多人都想到前兩年火起來的「桃園眷村」,作為開在LV旁邊的早餐店,有著「早餐愛馬仕」的稱號。它的貴,不在食材而在情懷——用感官來喚醒人們對於時間的記憶與文化的交融、繼承與發揚。梁實秋曾在《燒餅油條》一文中評價:「現在臺灣的燒餅油條,我以前在北平還沒見過」。
  • 臺灣,唯有美食和愛不可負.【最強臺灣美食攻略】
    臺灣的美食,讓人看到的是臺灣人對於生活的一種態度。7-11、全家,臺灣兩家最大的便利超商各自推出了39、49、59臺幣的早餐套餐,指定的飲品或是櫃檯現衝的咖啡,搭上指定的飯糰、麵包等微波加熱。 PS:建議大家可以試試選擇一種肉類再加入起司,融化的起司包裹肉香,會讓你的唇齒有意想不到的驚喜!三明治、漢堡等則是較西式的口味,以兩片烤土司(或漢堡麵包)中間夾主食,再擠上各家特製醬料,也是不錯的選擇。
  • 不等你們了,我要去臺灣吃好吃的去了
    臺灣有著「美食王國」的美稱,所以到臺灣旅遊的吃貨們,一定是走到哪吃到哪的節奏。其實現在的臺灣食品,已經非常多元化,臺菜、客家菜、湘菜、川菜、日式、韓式料理,或是傳統小吃、地方特產美食,多種多樣。那麼到臺灣後,我們哪些是一定要嘗的美食呢?沒有吃過滷肉飯等於沒到過臺灣旅遊一樣,一碗滷肉飯就能代表臺灣。
  • 臺灣夜市美食和地道小吃攻略,嘗一嘗正宗的臺灣市井味道
    知行攝提醒你這家要早點去吃,打烊比較早。賽門甜不辣的全手工製作工藝也是保證口感的重要因素,多少年來不曾改變,一碗甜辣醬混雜的美食就在這裡多年如一日地任憑風霜改變。鼎邊銼許多人到基隆,都想一嘗鼎邊銼如今從臺灣頭走到臺灣尾,每到一地都可尋到蚵仔煎的芳影。知行攝旅行在廈門也看到有很多蚵仔煎的店鋪哦。一顆顆圓潤飽滿的蚵仔撒在鐵板上滋滋作響,澆上稀薄的太白粉漿後,再搭配幾片青菜和一個土雞蛋,最後畫龍點睛將酸酸甜甜的特製醬淋在剛離開爐火的蚵仔煎上,撲哧四溢的香氣中,頓時迎來一陣噼噼啪啪的美美響聲。
  • 臺灣30種超讚小吃,史上最虐心臺灣美食攻略~
    鳳梨酥是臺灣最具人氣的伴手禮,遊客來臺不嘗一口或帶一點回家,總覺得少了點什麼。臺灣鳳梨酥的酥皮奶香四溢,內陷主要分為兩種,一是傳統內餡,用鳳梨加冬瓜製成,口味不會太酸。另一種是土鳳梨酥,只有鳳梨,口味會略酸一些。11/ 甜不辣
  • 走遍臺灣嘗遍大餐,舌尖上的臺灣美食
    說到美食,其實對於我個人而言是最沒有發表意見的權利了,我每周固定斷食一天,再加上每天還都是過午不食不吃晚飯,人家每天三頓一周21頓餐,我正好相反每天兩頓一周六天總共12頓,而且其中一半還是早餐。外出旅行早餐都是在酒店,全世界的酒店早餐大致都差不了多少,沒什麼可特別介紹的。真正想體驗當地美食都得在正餐的時候,尤其是晚餐,最豐盛、最誘人、最具特色的當地美食一般都出現在晚宴之中。
  • 從臺灣的早餐裡,體驗一份細膩的古早味
    提起臺灣,除了各種小清新,就是地道的美食了!然而臺灣的美食不只在夜市,還在藏著一絲古早味的早餐裡。
  • 飄洋過海來吃你,臺灣早餐在這裡
    本文不代表傲客立場去推薦這幾家早餐店喔,只是剛好採訪了文中的主人公,借著他的故事試了這幾家早餐店的味道,做了一期主題,大家若喜歡,可以去嘗嘗呀。喜歡臺灣飲食嘛?老狸先讓臺灣吃貨替你嘗嘗Day1 前面的話「廈門」是父親生前常掛在嘴裡的故鄉,十六歲那年在廈門捕魚被抓壯丁來臺,一生沒有再回去。
  • 臺灣最火的早餐竟然是這個漢堡?
    南方人似乎更偏愛早餐,所以這裡的早餐品種更豐富。大魚君在南方時,早餐可以一周七天不重樣。叉燒包、腸粉、米粉、糯米卷加根腸、餛飩、鹹粥、豆漿油條……來到北方,每天不是餅就是餅,連豆腐腦都只有鹹的。臺灣南北早餐似乎也有區別。在臺灣南部最火的早餐連鎖店「丹丹漢堡」,在臺灣北部卻不見蹤影。
  • 從臺灣當地人的早餐中,體味最細膩的生活情懷
    現在就讓小編帶你嘗遍臺灣的早餐,喚醒一天活力!全臺灣最好吃的蛋餅就在陳根找茶。精選傳統食材搭配,黃油煎出來的蛋餅酥脆無比。還有法式土司乳酪肉鬆,用蛋汁附上土司煎烤,乳酪半溶,咬一口香醇四溢!這家店的菜單也十分有特色,每道菜的名稱都是食材的縮寫,簡易明了。而且培根還是精選低脂的哦,不用擔心長胖,是不是很貼心呢?
  • 在臺灣街道上,早餐店隨處可見,臺北人喜歡吃帶有西式風味的早餐
    在臺灣街道上,早餐店隨處可見,臺北人喜歡吃帶有西式風味的早餐今天小編要帶給大家的文章是有關於臺灣的早餐傳統,以及在文章最後教給大家一道臺灣的有名小吃——蚵仔煎的做法哦,話不多說,快點和我一起看下去吧!俗話說一日之計在於晨,合灣人向來深諳此道,認為吃飽一頓早餐,就會讓生活更加幸福給力。臺灣人的早餐有歷史、有文化,更日益展現出國際化的趨勢來。對於早餐的重視性也可從美食文化中一窺而知,歌手盧廣仲就曾以連鎖早餐店「美而美」作為創作靈感,寫下一首《早安晨之美》,朗朗上口地道出臺灣早餐店的迷人魅力。在臺灣街道上,早餐店隨處可見,密集度絕對堪稱世界之冠。
  • 去臺灣一定要嘗一嘗 -【再說牛肉麵】
    的確值得一論再論。(圖片來自網絡) 先民初移民臺灣,拓墾田野,牛是主要的勞動力,不僅對牛寵顧,更不忍食其肉。所以,牛肉丸隨客人傳來臺灣,改以豬肉製作,而成今日的新竹貢丸。一般家庭是不吃牛肉的,想吃牛肉只得到外面去,市場有賣牛雜的攤子,以大鍋煮牛雜,香膩無比。
  • 上海吃油條配豆漿,廣東吃油條配粥,臺灣吃油條配糯米餈,你呢?
    不過爭議也就自然而然地存在了,到底是配甜豆漿更好吃,還是配鹹豆漿更美味,是要把油條先撕成小段放進豆漿裡泡著吃還是分開一口一口地來,都成了吃貨們一直爭議的話題。南方人喜歡油條配豆漿,北方人則是油條配豆腐腦。
  • 國內籤證辦好後,要先去臺灣嘗這些
    大多數辦完籤證後都不知道要先去哪裡才好,香港澳門臺灣三個地方去哪裡呢?不如先來我們的島國臺灣吧。畢竟在地圖上,人家也是佔著一隻雞腳呢,呵呵...看看這個雞腳上有什麼美味的小吃呢。這款是絕配搭檔:最有特色的應該屬棺材飯加仔煎,前者是由名喚徐六一的先生發明臺南市最有名的小吃之一,有些店家為求吉利將其改稱為官財飯,棺材飯的前身,用西式酥盒加上雞肝等中式的配料做成。蚵仔煎呢,是在貧困社會下發明的,海鮮蕃薯粉和水做成的煎餅,這種美食是一種貧困生活的象徵,最早的名字叫煎食追,是臺南安平地區一帶的老人被都知道的傳統點心。一定要同時嘗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