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節來了,泛舟到頤和園昆明湖,賞水天一色美景

2020-08-27 綠瞳e車館

綠瞳


久違的五一節來了,閉關修練的人們終於可以親近大自然,欣賞春光美景,隨著疫情持續穩定向好,頤和園也逐步恢復常態。


五一早上排隊進頤和園,掃健康碼


進園後的安檢

遊人在鐵牛附近

那樽永遠凝視遠方和佛香閣的鐵牛旁邊遊人拍照

排隊坐遊船的人

腳踏船排列整齊等遊人

十七孔橋和畫坊遊船在碧水藍天下遊弋


迎春亭上遊人很多,也有電視臺的媒體在做採訪節目

一個小朋友在文昌宮前整理露營的食品,也很自覺戴著口罩,如果你在園內沒有戴,會有工作人員提醒你,這頤和園管理上還是做了很多的準備,隨處可見警察,城管及工作人員,自願者在引導和維護秩序!


視覺表演北京條約的宣傳,讓人在短視頻時代注重智慧財產權

宣傳智慧財產權知識

頤和園組織的宣傳欄,現在快手,抖音,各大電商,以及央視,全民皆商,之前是短視頻的風口,現在直播帶貨火得一塌糊塗的,快燒糊了,每到晚飯後樓中都傳來直播喊麥聲!央視的朱訊康輝等也很拼命地直播賣貨!各景區和超市的雲逛街,雲遊園風起雲湧,遍地開花!還有各地發的消費券,都是刺激經濟,刺激消費!

為了讓因限流或其它原因不能到頤和園現場遊玩的人,也推出了雲暢遊:尋脈頤和園,在5月1日至3日,可以在家網上聽專家解讀頤和園的文化內涵!


頤和園國花臺的牡丹卸下了盛裝,開敗了,一地的落葉繽紛,讓人唏噓,草本一春,自然法則!

國花臺的牡丹已繁華不再現


仁壽殿兩旁邊,有零星的開著,這一朵很孤傲,很倔強地盛開著,而且很豔,很美!

長廊旁邊和邀月門前的紫滕花開的歡,引得遊人拍照不停!

一位坐輪椅的老人在子女的陪送下遊園,親情永遠是第一位的



上山的臺階

早上爬萬壽山的人比較少,這裡空氣清新,一般還都是老年人,應是附近的人,每天晨練!


景福閣打太極拳的3位老人,有模有樣,全神貫注!


景福閣

登上了萬壽山,可以一覽昆明湖及整個頤和園,可惜天公不作美,能見度不是很好,有點灰濛濛的感覺,下面的十七孔橋也是影影綽綽,依稀識得!


佛香閣高而有氣勢,大而穩重,與前山建築融洽得體。


佛香閣在山上拍攝


佛香閣從下面往上看


  關於佛香閣的傳說:當年皇帝想在海澱這片風景秀美的地段造大園子。最早是乾隆皇帝,人家說這萬壽山下是個古墓,是明朝某個王妃的墓,號稱這妃子當年可不是善主,她的墓動不得! 乾隆聽了,說怕什麼,當乾隆親到現場一看墓的大石門已被挖開,可是門裡面刻著八個大字:「你不動我,我不動你!」乾隆驚嚇至一身冷汗。趕忙命人把土都蓋回去,並在萬壽山上蓋一大廟鎮住不冥的鬼魂,這就是佛香閣了。

建築外層全部用精美的黃、綠兩色琉璃瓦裝飾,上部用少量紫色、藍色的琉璃瓦蓋頂,整座建築顯得色彩鮮豔,富麗堂皇。尤以嵌於殿外壁面的千餘尊琉璃佛更富特色。


智慧海


無梁殿外面的小佛像

  佛香閣往上是頤和園制高建築「智慧海」,俗稱「無梁殿」。內部結構以縱橫交錯的拱券支撐頂部, 不用枋梁承重,由縱橫相間的拱券結構組成。該殿無木料,得以逃過1860年的大火,但殿中佛像及殿外壁上千餘尊小佛像卻被列強盜走。發現沒有,這佛象的頭像是後補上去的!




萬壽山北坡的須彌靈境,從這裡往北望去,可見五環路,中央黨校!

到了頤和園除了觀賞皇家園林建築,每年的昆明湖西堤的桃花,仁壽殿兩旁邊和國花臺的牡丹花,邀月門的西府海棠花,還有那300年歷史的玉蘭花都是熱門景點,現在可以看到二月蘭成片地如意南門,昆玉河的北側!



在公園抖空竹的幾位老人,每天都來,老遠傳來&34;歡快聲音,時緊時慢!









去頤和園玩,一定要找找網紅的幾隻黑天鵝!場所不固定,但一般在練橋附近多一些!




還有那些老被黑天鵝欺負,趕來趕去的鴛鴦,綠頭鴨!



幸運的話,你還能碰見鴻雁,那個歌恐怕大家都聽過,耳熟能詳,但在城市生活的人不一定親見見過她!



頤和園地方很大,轉完一天,很累了,可以到亭臺樓閣,到公園的椅子上歇一會,靜靜地等日落,些時水天一色,夕陽慢慢地墮落北京的西山,遠眺看到一處六峰連綴、逶迤南北的神秘的小山丘,山丘的兩座寶塔(玉峰塔和妙高塔)更是香山地區標誌性建築,這裡就是有「燕京八景」之稱的——北京玉泉山。玉泉山上的玉峰塔和妙峰塔倒影在昆明湖湖中,波光粼粼,金光燦燦,一切是那麼的美好,怡靜!





這次的五一節不同於往年的節日,大家要珍惜,攜家人好好遊玩,放飛心情,節後還要好好工作,對國家,對個人,對企業來說,百廢待興!

相關焦點

  • 頤和園夏日風光之二——昆明湖美景(原創)
              頤和園,是我國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園林,據統計每年來頤和園遊覽的遊客有上千萬。而來頤和園觀賞、採風、拍攝的主要景點就是那優美壯麗的萬壽山和昆明湖風光。昆明湖的前身叫甕山泊。甕山泊因地處北京西郊,又被人們稱為西湖。
  • 今日頤和園景色宜人,泛舟昆明湖,信步玉帶橋(點看圖集)
    頤和園是北京攝影人最愛去的打卡地,每一次總能捕捉到不同的照片,一步一景,景景唯美。廊如亭雄踞十七孔橋東側,與南湖島遙相呼應回望佛香閣,伸入昆明湖的碼頭棧橋也成了一道風景一艘遊船靠近棧道,恰與萬壽山構成一個「之」字構圖細看十七孔橋,如白玉臥在昆明湖上
  • 泛舟昆明湖健步西堤行
    冬季大雪紛飛,冰雪覆蓋時節從頤和園北宮門入園,沿著西堤一路走到南如意門。由於從未走過這條線路,再加上雪景頤和園的銀裝素裹,感到十分新鮮。,所不同的是從頤和園西門入園,沿著西堤以及支堤一路走來,欣賞了煙波浩淼昆明湖,欣賞了翠綠叢中綻放的荷花,欣賞了遠方玉泉山上留下的湖光塔影。
  • 您所不知道的頤和園傳說——昆明湖東岸的大銅牛
    去過頤和園的人眾多,在頤和園昆明湖東側,有一個大銅牛,關於這個大銅牛可有件趣事。您所不知道的頤和園傳說——昆明湖東岸又傳說,當頤和園全部工程竣工後,慈禧曾經派她身邊的親信大太監李蓮英替她先行巡視一番。到了夜晚,整個頤和園燈火通明,他來到全園的中心建築排雲殿前,面對從未見過的這一美景,他得意忘形。在美景中,他看得眼花繚亂,忽然間好像看到水面上浮出一隻大烏龜,居然動起來,仰起了它那十七節長長的脖子,將頭高高地伸向了東岸。不僅如此,李蓮英還感到一時間昆明湖波濤洶湧,狂風大作,有的大樹眼看著就要被大風颳倒了。
  • 漫遊頤和園:從蘇州街到長廊,最後泛舟昆明湖(附交通門票攻略)
    遊客到北京後,一般都是先遊覽故宮,再去頤和園。可能參觀故宮時,會有這種感覺:作為明清兩代皇帝居住和辦公的場所,莊嚴肅穆肯定是有的,但試想一下整天待在裡面不能出來,也難免會覺得壓抑。而到了頤和園就能恍然大悟,原來人家皇帝居住的地方不止一個,難怪明朝皇帝普遍短命,清朝皇帝長壽的居多,畢竟人家不總是呆在宮裡。
  • 穀雨時節攜家人去頤和園划船,到國花臺賞牡丹,其樂融融
    由於去年春節前的頤和園昆明湖冬季滑冰場封閉,到今天,由於疫情昆明湖上的遊船也停止, 但今天昆明湖上遊船可以解封了,在為有序恢復公園休閒遊憩功能,頤和園大、小遊船分階段恢復開航。今天上午雖然北京天氣陰,但還是有好多遊客攜家帶口在和燻的春見中泛舟昆明湖!
  • 沁園春——頤和園賞雪景抒懷
    湖光山色,瓊樓玉閣,美景醉心人氣旺。頤和園,正逢雪裝點,好一派北國風光!    曾來數次採風,賞雪景如願不遲緩。攝美景,抒山水情懷,再登雅堂!   2015年11月22日,一場瑞雪造訪首都北京,瑞雪紛飛,銀裝素裹,分外妖嬈。
  • 北京頤和園|找神樹?昆明湖才是真香
    「何處燕山最暢情,無雙風月屬昆明」—《昆明湖泛舟》這首詩將昆明湖的美景描述的淋漓盡致在當時昆明湖是北京最大的水域還將蘇杭一帶的江南景致帶到了頤和園要說頤和園裡有沒有神樹?我眼中的顆顆都有靈性 隨處都是美景偶然間抬頭 都會被驚豔到遊玩時間:宜上午入園,最後昆明湖邊等日落園內吃喝:小賣部的熱狗我吃了兩個!搭配熱巧好滿足
  • 【攝影】冬之美-頤和園昆明湖
    由於金光穿洞的火熱,很多網友都知道在每年的冬至,頤和園的十七孔橋是一道靚麗的風景線。冬至前後,一些攝影愛好者和很多遊客都會來的頤和園一睹為快。 除了金光穿洞,忽略了橋下的湖,湖面結冰,景色別致,這就是昆明湖。昆明湖位於頤和園園內,面積約為頤和園總體面積的四分之三。
  • 頤和園,昆明湖與南湖島
    昆明湖是清代皇家諸園中最大的湖泊,湖中一道長堤──西堤,自西北逶迤向南。西堤及其支堤把湖面劃分為三個大小不等的水域,每個水域各有一個湖心島。這三個島在湖面上成鼎足而峙的布列,象徵著中國古老傳說中的東海三神山──蓬萊、方丈、瀛洲。
  • 北京旅遊攻略之皇家園林頤和園
    頤和園原是清朝帝王的行宮和花園,又稱清漪園,以昆明湖、萬壽山為基址,按照江南園林的設計手法建造,是我國現存規模非常大,保存非常完整的皇家園林,景色極具優雅,還有很多珍貴的文物,被譽為「皇家園林博物館」。
  • 頤和園有什麼景點 頤和園主要景點介紹
    頤和園是一座保存非常完好的皇家園林,整個園林不僅規模宏大,而且非常有皇家氣勢,園林的景色極為優雅,還有不少非常珍貴的文物,去北京旅遊也是必打卡的一處景點,那頤和園有什麼景點呢?下面小編就給大家做個頤和園主要景點介紹吧。
  • 頤和園昆明湖的前身您知道嗎?講述京西天然加溼器甕山泊的故事
    2017年9月13日訊,提起「甕山泊」您可能不太熟悉,但是說到頤和園的昆明湖您一定耳熟能詳,甕山泊就是昆明湖的前身。700多年前,甕山泊就是大運河水系非常重要的水利樞紐,上遊與黑龍潭和玉泉山連通調蓄來水,下遊與京城水系連通為漕運提供水源。
  • 昆明湖背後的故事
    北京頤和園昆明湖是著名的皇家園林湖泊,但是,大家知道嗎,其實昆明湖最初是為了實現對北京城市和京杭大運河供水而修建的第一座水庫。從甕山泊的治理,到清乾隆時的大改造闢為昆明湖,前後經曆元明清500年的不懈努力。
  • 天太熱了,來看看冬天的頤和園,昆明湖結冰了
    頤和園的冬天很空曠,昆明湖結冰了,陽光很淡,沒有了龍舟遊船的熱鬧,湖面如鏡,紋絲不動一個保安在湖面上溜溜噠噠,萬壽山靜靜地臥在岸邊萬壽山上眾星拱月的佛香閣是頤和園建築布局的中心,供奉接引佛,100多年前,每月望朔,慈禧都在此燒香禮佛
  • 北京園林景觀頤和園,周末好去處
    都說「上有天堂,下有蘇杭」,北京的頤和園與承德避暑山莊、蘇州留園、拙政園,被稱為我國四大古典名園~頤和園,修建於清朝乾隆年間(原名清漪園),重建於光緒年間~,並取「頤養衝和」之意將清漪園改名為頤和園~清帝遜位後,頤和園成為清室私產,1914年開始對外售票開放~1924一1949年,頤和園經過被北平特別市政府接管,改為公園後到1949年作為黨校圈佔~1953年起,頤和園作為公園對公眾開放,其後經歷多次大修~1998年11月,頤和園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 桂花開時去泛舟,乘風西堤賞六橋
    因此就有了御造清漪園,後被他的不肖子孫改名頤和園。形似西湖的昆明湖西岸築了一道堤,仿蘇堤建了六座賽西湖的橋,我們把這道堤稱作西堤。西堤上的第一座橋號稱是最北端的界湖橋。亭中賞夏荷,波上嘆月皎。這座橋連接西堤和東堤,橋內是昆明湖,橋外是長河,橋邊有東堤上的頤和園南如意門。乾隆曾駕船走長河將其母崇慶皇太后從宮裡接到頤和園過生日。界湖橋如果算是西堤上的橋,那這座繡漪橋應該也算,那西堤六橋豈不是數出來七座?所以西堤六橋肯定是既沒有界湖橋,也沒有繡漪橋,而是包括那座殘橋。那座殘橋最早叫什麼橋?現已不詳,恐怕要去問文昌院隔壁頤和園研究院的專家。
  • 北京頤和園昆明湖開啟「速凍」模式
    中國天氣網訊 12月2日,北京天氣漸寒,平原地區平均風力3~4級,北風凍臉,最低氣溫跌至0℃以下,頤和園昆明湖開啟「速凍」模式,湖面已大面積結冰,冬韻十足。編輯 搜圖 中國天氣網訊12月2日,北京天氣漸寒,平原地區平均風力3~4級,北風凍臉,最低氣溫跌至0℃以下,頤和園昆明湖開啟
  • 秋遊頤和園
    頤和園的荷塘秋色頤和園,去過又去。娃小,天好,於是頤和園。北京的秋天乾淨利落,不拖泥帶水。風來,從山腳到山頂,從湖面到湖亭。山石,秋草,湖水,水天一色,天水合一。吹著秋天的風,昆明湖被早起的潮霧攏住,水面多少清涼。來的早,畫舫還很清閒,浮在煙波裡,看半色荷塘捲曲荷葉,簌簌出聲。景明樓破落,廊柱直接漏出老樹的縱紋來。石級斑駁,無苔也滑,磨的。沒魚沒鳥,有玉泉山的淺淡風景。
  • 皇家園林頤和園的昆明湖與遠在千裡之外的昆明有何關係?
    在北京的西北方向,這裡有山有水,風景絕佳,皇宮貴族時常到此遊玩。乾隆十四年,乾隆皇帝為了解決京城的供水問題,開始著手疏浚西湖(昆明湖在明朝的稱謂)。乾隆十五年,西湖疏浚完畢,恰逢皇太后壽辰,乾隆皇帝便命人在此建造一個皇家園林,為母親祝壽,並且給湖山正名,山改名為萬壽山,湖則改名為昆明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