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冬之美-頤和園昆明湖

2020-12-25 騰訊網

由於金光穿洞的火熱,很多網友都知道在每年的冬至,頤和園的十七孔橋是一道靚麗的風景線。冬至前後,一些攝影愛好者和很多遊客都會來的頤和園一睹為快。

除了金光穿洞,忽略了橋下的湖,湖面結冰,景色別致,這就是昆明湖。昆明湖位於頤和園園內,面積約為頤和園總體面積的四分之三。

攝影 | 單循

相關焦點

  • 2020年回顧園林之頤和園,大雪之後的昆明湖冰面
    繼去了景山和北海之後,第二天來到了著名的皇家園林頤和園,頤和園地處海澱三山五園地區,這裡的人們,也和城裡北海景山一樣,一片歡樂的海洋,因為頤和園昆明湖冰面開放了,加上之前下了一場雪,把雪後皇家園林壯點成銀裝素裹。
  • 頤和園夏日風光之二——昆明湖美景(原創)
              頤和園,是我國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園林,據統計每年來頤和園遊覽的遊客有上千萬。而來頤和園觀賞、採風、拍攝的主要景點就是那優美壯麗的萬壽山和昆明湖風光。昆明湖的前身叫甕山泊。甕山泊因地處北京西郊,又被人們稱為西湖。
  • 頤和園,昆明湖與南湖島
    昆明湖是清代皇家諸園中最大的湖泊,湖中一道長堤──西堤,自西北逶迤向南。西堤及其支堤把湖面劃分為三個大小不等的水域,每個水域各有一個湖心島。這三個島在湖面上成鼎足而峙的布列,象徵著中國古老傳說中的東海三神山──蓬萊、方丈、瀛洲。
  • 頤和園昆明湖的前身您知道嗎?講述京西天然加溼器甕山泊的故事
    經過700多年的變遷,昔日作為調蓄湖的甕山泊,已經成為世界遺產,今天的昆明湖美景吸引了眾多攝影愛好者。62歲的王敏英對頤和園和昆明湖有著特殊的情感。「目前昆明湖的水面面積220公頃,佔了公園總面積的四分之三……」頤和園公園管理經營部主任梁軍對昆明湖的檔案張口就來,因為如何保護好這盆水是他日常工作中最主要的部分。
  • 您所不知道的頤和園傳說——昆明湖東岸的大銅牛
    去過頤和園的人眾多,在頤和園昆明湖東側,有一個大銅牛,關於這個大銅牛可有件趣事。您所不知道的頤和園傳說——昆明湖東岸在十七孔橋的東頭不遠處,有一座精美的建築——八方亭。不知哪一年,不知是哪個人,來到了頤和園萬壽山佛香閣、智慧海的高處,往南邊眺望。
  • 遇見頤和園,秋水之美
    北京頤和園,著名的皇家園林,無論你任何時候去,都能發現它與眾不同的美。下面是我十一月份,臨近下午時分去的,夕陽映照昆明湖,波光粼粼,歷史仿佛從另外一個時空穿梭而來,讓人無限感慨。霞光萬道昆明湖遙望如意洲,姚波浩淼,各種不如意的事情,都隨波而逝。
  • 今日頤和園景色宜人,泛舟昆明湖,信步玉帶橋(點看圖集)
    頤和園是北京攝影人最愛去的打卡地,每一次總能捕捉到不同的照片,一步一景,景景唯美。一艘遊船靠近棧道,恰與萬壽山構成一個「之」字構圖細看十七孔橋,如白玉臥在昆明湖上。十七孔橋頭南北各有一尊石雕異獸,謂之「鎮水之寶」從北側的異獸看過去,可以遙望到萬壽山和佛香閣
  • 「何處燕山最暢情,無雙風月屬昆明「,一個昆明湖佔了頤和園3/4
    乾隆皇帝即位之前,在北京西郊建了四個大的皇室庭園,頤和園是當年四個園林之一,頤和園原稱清沙波園,是因為乾隆皇帝供養其母侍奉聖皇后,使用了448萬兩銀建築的皇家園林,1860年英法聯軍侵略了中國,清沙波園當時被聯軍燒毀了,1886年,西禧挪用了海軍的經費,花了10年時間進行了建築,以光緒帝的名義命令重建小波園,於是改稱頤和園,現在我們所看到的頤和園也不是1886年建造的,1900年,我國遭到八國聯軍的侵略
  • 北京頤和園昆明湖開啟「速凍」模式
    中國天氣網訊 12月2日,北京天氣漸寒,平原地區平均風力3~4級,北風凍臉,最低氣溫跌至0℃以下,頤和園昆明湖開啟「速凍」模式,湖面已大面積結冰,冬韻十足。編輯 搜圖 中國天氣網訊12月2日,北京天氣漸寒,平原地區平均風力3~4級,北風凍臉,最低氣溫跌至0℃以下,頤和園昆明湖開啟
  • 北京頤和園昆明湖冰面被吹成冰凌
    北京頤和園昆明湖冰面被吹成冰凌) 中新網消息,2017年11月22日,北京遭遇大風天氣,頤和園昆明湖剛剛結成的冰面被7級大風吹成了冰凌。
  • 皇家園林頤和園的昆明湖與遠在千裡之外的昆明有何關係?
    乾隆十四年,乾隆皇帝為了解決京城的供水問題,開始著手疏浚西湖(昆明湖在明朝的稱謂)。乾隆十五年,西湖疏浚完畢,恰逢皇太后壽辰,乾隆皇帝便命人在此建造一個皇家園林,為母親祝壽,並且給湖山正名,山改名為萬壽山,湖則改名為昆明湖。十五年後,清漪園(頤和園在光緒皇帝之前的名字)修建完工。
  • 頤和園,美與內涵並存的中國古典園林典範
    而對於喜歡旅遊,不喜歡宅在家裡的人來說,頤和園絕對是一個特殊時期出門走走的首選之地。與平日裡相比,頤和園的遊人減少了很多,少了往日的喧囂,多了幾分寧靜,這也讓你有機會更從容地欣賞頤和園的美。石舫,取自海清河晏之意,頤和園石舫,又名清晏舫,位於昆明湖的西北部,萬壽山的西麓岸邊。在園林中建石舫不僅是為證明水是活的、可坐舟,為的正是在「舟自橫」中,突出「野渡無人」的境界。這條名叫「清晏舫」的石舫其原型是乾隆下江南時乘坐的安福艫。石舫有兩處與人們的直觀感受相反之處:其一,清晏舫的上層建築是木製而非石質制;其二,石舫是一條正在靠岸而不是正要遠航的船。
  • 五一節來了,泛舟到頤和園昆明湖,賞水天一色美景
    綠瞳 久違的五一節來了,閉關修練的人們終於可以親近大自然,欣賞春光美景,隨著疫情持續穩定向好,頤和園也逐步恢復常態。 為了讓因限流或其它原因不能到頤和園現場遊玩的人,也推出了雲暢遊:尋脈頤和園,在5月1日至3日,可以在家網上聽專家解讀頤和園的文化內涵!
  • 頤和園看梅花展走反方向,迎著寒風饒昆明湖一圈,感覺很圓滿
    去過很多次頤和園,但是從來沒有繞昆明湖走一整圈的經歷。每每站在昆明湖的東岸,或者最遠去到十七孔橋附近,遙望著煙波浩渺的湖面,感覺到最西邊的堤岸是那樣的遙不可及,從沒產生過要走一圈這樣的想法。年前最寒冷的一天,我和老公決定去頤和園聽鸝館看梅花展,坐地鐵四號線從北宮門下車進入公園。翻過萬壽山就到了昆明湖邊,鬼使神差我倆就向西去了,到北如意門的時候就看到了聽鸝館餐廳的字樣,就以為聽鸝館在前方不遠處,便順著湖邊一路走了。
  • 北京頤和園|找神樹?昆明湖才是真香
    「何處燕山最暢情,無雙風月屬昆明」—《昆明湖泛舟》這首詩將昆明湖的美景描述的淋漓盡致在當時昆明湖是北京最大的水域還將蘇杭一帶的江南景致帶到了頤和園要說頤和園裡有沒有神樹?我眼中的顆顆都有靈性 隨處都是美景偶然間抬頭 都會被驚豔到遊玩時間:宜上午入園,最後昆明湖邊等日落園內吃喝:小賣部的熱狗我吃了兩個!搭配熱巧好滿足
  • 北京今天的頤和園,美爆了朋友圈
    在頤和園,寬闊的昆明湖和拔地而起的萬壽山,和這醉人的藍色一起,為我們展現了一幅幅如痴如醉的畫面。就像叩開心靈之門的金鈴鐺,不是嗎?從頤和園後山登頂多次,但從未見過後山如此之美,沿著北宮門、蘇州街、四大部洲直至
  • 頤和園最佳打開方式
    一天我們走不盡北京,但我們可以讀一遍頤和園,這座曾經的皇家園林。對頤和園來說,四季皆景。春天,三月的玉蘭桃花爭相鬥豔,夏天避暑看嬌豔的荷花,秋天天高氣爽桂花飄香,冬天白雪皚皚湖面一片靜寂。一早一晚 最佳時間從季節上來說,頤和園的旺季是4-10月份,3月份的西提,桃花盛開,成為最早的動人春色。不過這也預示著「京城無處不飛花」的柳絮季的到來,大家需要做好防護。到了夏天,大大小小的院子和綠蔭中的亭子,更是別具一格的避暑之地。
  • 昆明湖背後的故事
    北京頤和園昆明湖是著名的皇家園林湖泊,但是,大家知道嗎,其實昆明湖最初是為了實現對北京城市和京杭大運河供水而修建的第一座水庫。從甕山泊的治理,到清乾隆時的大改造闢為昆明湖,前後經曆元明清500年的不懈努力。
  • 沁園春——頤和園賞雪景抒懷
    我趕緊乘坐632路公交車在西直門下車換乘地鐵直奔北宮門下車後,立即換乘346路公交車來到頤和園東門。這也了卻本人多年的一個願望,第一次拍攝頤和園冬天美麗的雪景,也算是給本人生日一個最好的禮物。我於23日的九點四十分已經來到頤和園的東門,買好一張門票後,拍攝了兩張書有「頤和園」匾額的東門後,就往仁壽殿方向走來。
  • 北京頤和園原是清朝帝王的行宮和花園,又名清遠、昆明湖
    北京頤和園原是清朝帝王的行宮和花園、又名清遠、昆明湖、萬壽山為起點,根據江南園林的設計手法建設,保存著我國現存規模非常大、非常完整的皇家園林,風景優美,還有許多珍貴的文化遺產被譽為「皇家園林博物館」,地區開館頤和園規模巨大,全園可分為三個地區:以收購戰為中心的政治活動區;玉蘭堂,以落後津貼為主體的諸侯生活區;以步道沿線後山西部為主的圓園遊覽區,範疇昆明湖遊覽頤和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