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創)秋山、秋楓、秋水,好個大美之秋
敬請欣賞作者自駕吉林省十五道溝之行的一組照片,通過看山,看樹、看水,用另一個視角把一個大美的秋天呈現給大家——每年十月國歌吭,紅楓舉筆畫北疆。山石雲霧日月風,隨心擷取蓋印章。 「十一」國慶節期間,驅車吉林省,沿中朝邊境行走,看那裡的秋山、秋楓與秋水,感受大美之秋。 一路走來,車流滾動。紅楓指路,風馳電掣——
-
春夏之交的北京頤和園:不僅有人文景觀,自然景觀也很美
北京頤和園是以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相結合的皇家園林,頤和園在春夏之交迎來旅遊旺季,這也是頤和園最大的名片。春夏之交的北京頤和園:不僅人文景觀很美,自然景觀也很美。頤和園在春夏之交迎來旅遊的旺季,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都很美,形成一道特殊的畫面。
-
頤和園,美與內涵並存的中國古典園林典範
而對於喜歡旅遊,不喜歡宅在家裡的人來說,頤和園絕對是一個特殊時期出門走走的首選之地。與平日裡相比,頤和園的遊人減少了很多,少了往日的喧囂,多了幾分寧靜,這也讓你有機會更從容地欣賞頤和園的美。石舫,取自海清河晏之意,頤和園石舫,又名清晏舫,位於昆明湖的西北部,萬壽山的西麓岸邊。在園林中建石舫不僅是為證明水是活的、可坐舟,為的正是在「舟自橫」中,突出「野渡無人」的境界。這條名叫「清晏舫」的石舫其原型是乾隆下江南時乘坐的安福艫。石舫有兩處與人們的直觀感受相反之處:其一,清晏舫的上層建築是木製而非石質制;其二,石舫是一條正在靠岸而不是正要遠航的船。
-
頤和園雨後黃昏雲霞粲然
頤和園十七孔橋 9月1日,雨後的皇家園林頤和園碧波蕩漾,亂雲飛渡,落霞粲然,讓人不由得吟詠起「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越人語天姥,雲霞明滅或可睹」等優美古詩句……頤和園橋上風景頤和園昆明湖頤和園石舫
-
遇見頤和園春光
這個春天,連續兩個周末遊覽了頤和園,每一次來看都有不同的驚喜但最誘人、最吸引我的是頤和園,江南水鄉特色的蘇州街、五光十色的彩畫長廊、玉宇生輝的萬壽山、山桃夾岸的西堤、與南湖連接的十七孔橋……頤和園蘇州街因為住在朝陽,所以這兩次遊頤和園都是坐地鐵從北宮門進入,進來便是蘇州街,後溪兩岸買賣街分布各式店鋪,玉器古玩店、綢緞店、茶樓、金銀首飾樓等,因為疫情頤和園所有園中園均未開放。
-
世界現存最大皇家園林 頤和園一個寧靜的夏天
,時間上湊巧,算是遊園與夏天作別,頗感奢侈的體驗了頤和園之「寧靜的夏天」。,左側十七孔橋如虹橫臥,連起一座綠島,微瀾的湖面上船隻遊弋,動靜之間,一幅絕美的山水園林畫卷,恍惚間穿越到了江南的西子湖畔,當年修建清漪園(頤和園的前身)總設計師乾隆皇帝,將對江南美景的痴戀構思到整個清漪園的建設中,從借山於園景;從仿建江南的亭臺樓閣,將江南美景美物都「搬」到了京西,造就了京城具有江南風貌的大型皇家園林。
-
【攝影】冬之美-頤和園昆明湖
由於金光穿洞的火熱,很多網友都知道在每年的冬至,頤和園的十七孔橋是一道靚麗的風景線。冬至前後,一些攝影愛好者和很多遊客都會來的頤和園一睹為快。 除了金光穿洞,忽略了橋下的湖,湖面結冰,景色別致,這就是昆明湖。昆明湖位於頤和園園內,面積約為頤和園總體面積的四分之三。
-
頤和園建園270周年系列之十八|頤和園中的建築匾額
頤和園裡楹聯匾額幾乎處處可見,其形式之豐富,內容之廣博,數量之繁多,在中國現存古典皇家園林中首屈一指,是這座文化遺產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在中國園林博物館舉辦的「園說Ⅱ——頤和園建園270周年文物特展」中展出了十塊形態各異的匾額,本期微覽將向大家介紹一下頤和園中的匾額。
-
北京今天的頤和園,美爆了朋友圈
在頤和園,寬闊的昆明湖和拔地而起的萬壽山,和這醉人的藍色一起,為我們展現了一幅幅如痴如醉的畫面。它是頤和園萬壽山後山中部的一組漢藏建築群,在天空的背景下,漢藏建築群更顯婀娜多姿。雲朵百轉千回,時而羞澀地蓋起了自己的面紗,時而舞動身姿翩翩起舞。站在藍天白雲之下,人也不禁放鬆了起來,靜靜的呼吸這清澈的空氣,享受著這夏日中獨有的一份美好。
-
頤和園一日遊
這是近代王國維《頤和園詞》節選。寫了頤和園的修建、賜名、概略介紹了其中景致和方位。「春湖落日水拖藍,天影樓臺山下涵;十裡青山行畫裡,雙飛百鳥似江南。」這是頤和園的楹聯。春和景明,碧水如藍,雜花生樹,群鶯亂飛,仿佛江南,給人一種在畫卷中行走的通感。
-
頤和園夏日風光之二——昆明湖美景(原創)
因為這一帶風景優美,山水俱佳,明朝一些詩人常把西湖周圍地區的自然風光描繪成「宛如江南風景」,「一郡之盛觀」。乾隆在昆明湖泛舟的詩中寫到「何處燕山最暢情,無雙風月屬昆明。」 頤和園昆明湖巧妙地利用了中國園林藝術的借景手法,將遠處的西山和玉泉山群峰納入遊人的視線,湖光山色,交相輝映,美不勝收。昆明湖上的主要景物有西堤及西堤六橋、東堤、南湖島、十七孔橋等。
-
留住秋之美!北京頤和園延遲清掃,打造兩處落葉景觀區
為了給遊客提供最佳的賞秋感受,頤和園延遲清掃落葉,為遊客打造後溪河景區和耕植圖景區兩個特色「落葉景觀區」,保留秋季的自然美感。走進頤和園,醉人的秋意隨處可見。落葉隨潺潺河水穿過拱橋,頗具北方深秋幽靜之美。沿後溪河抵達諧趣園,每逢深秋,北坡上的大果榆植物群落總是攝影師拍攝頤和園秋景的聖地。在陽光的照射下,大果榆高大的樹冠呈現出耀眼的金黃色,與古建遊廊交相輝映,蔚為壯觀。
-
大美秦淮 | 在夫子廟,遇見金陵的秋
Double_E「水光瀲灩秦淮柳,槳聲燈影畫中遊」秦淮河一條從歷史中流淌至如今的河流她的美永遠攜著一身詩意秋水如鏡盛夏與仲秋間的微妙過渡秦淮河水永遠最先感知秋之美,即轉瞬需我們用心去體悟秋意漸濃而不至於悄然生悲正是暢遊郊野、迎秋賞景的好時節南京的秋天很短成為歲月裡一場翹首期盼的等待有歷史感的事物在這個季節總是分外引人感嘆在夫子廟,遇見
-
短視頻大賽丨在抖音,遇見保山之美
「林深時見鹿 海藍時見鯨 去抖音遇見你」視享藝術 舌尖溫潤 美學沉浸這些久違的美好 我們可以看到啦在抖音 重遇保山之美2020年8月20日保山文旅首屆抖音短視頻大賽正式開啟 ,邊閃翠環,宛如清潭秋水)曾經那些說走就走的旅行,一如流螢之光般微弱撣去長鏡頭上的灰塵,重新拾起夢想去遇見,去擁抱,再記錄,再分享讓保山美好與你環環相扣。
-
如何玩轉頤和園?
頤和園坐落於北京西郊,是中國古典園林之首,是一個中國文化的寶庫,是我國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園林,是中國四大名園之一。頤和園是傳統造園藝術的大成之作,高度體現了「雖有人作,宛自天成」的造園準則。
-
如何玩轉頤和園?
頤和園坐落於北京西郊,是中國古典園林之首,是一個中國文化的寶庫,是我國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園林,是中國四大名園之一。頤和園是傳統造園藝術的大成之作,高度體現了「雖有人作,宛自天成」的造園準則。
-
清明時節,北京頤和園是最好的旅遊季:建築美、風景美,花也美
清明時節,北京頤和園迎來了一年中最好的旅遊季,這個時候的頤和園建築美、風景美,花也美。位於北京海澱區西郊的頤和園公園是北京市屬公園中最大的,佔地面積將近3平方公裡。頤和園公園在清朝時期是皇家園林,前身為清漪園,在現在頤和園公園是北京的5A級景區。頤和園公園的地圖如下所示,在公園裡面,南面有巨大的昆明湖,北面有壯觀的萬壽山。
-
旅行日本,遇見京都,遇見慢生活之美
旅行日本,放慢腳步,遇見京都,遇見慢生活之美近些年來,隨著赴日旅行的興起,有越來越多的遊客前往這裡,遇見一場又一場未知的旅途。打開今天的旅行攻略,跟隨著日本旅行的熱度,在旅行途中放慢腳步,遇見京都,遇見一場慢生活之美。入鄉隨俗,跟著當地的禮儀,對待不同的文化,保持著尊重的態度。走在祇園內的花見小路,不時可與舞伎或藝伎相遇,可以放慢腳步欣賞,但是不要湊得太近,冒昧合影。
-
2019北京初雪——醉美頤和園
11月29晚上的一場雪讓北京美的令人陶醉,8點多趕到頤和園裡記錄美景,下午4點才依依不捨離開頤和園。
-
慈禧太后的避暑之地,再美不過頤和園這個經典之地吧!
慈禧太后頤和園可能是最清幽的地方,環境幽雅,進入園中古色古香。雖說北京的名勝古蹟不勝枚舉,無論自然風光,還是人文景致,都堪稱人類文明的經典,但其中頤和園很也是很好的,因為它是慈禧太后的避暑之地。佔整個院子一大半的昆明湖是世界最大的人工湖,而且有佛香閣的萬壽山也是人工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