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黃鸝還是兩隻黃鸝,這首千古絕句您小時候是否總會背錯呢

2020-12-25 小崔談古論今

開篇先來溫習一下我們小時候都背誦過的一首詩,詩聖杜甫的七言絕句: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裡船。

近日,一部名為《蝸牛與黃鸝鳥》的熱播劇引起了筆者的注意,並且再次勾起了小學時代背誦這首絕句時的有趣回憶。雖然看了幾集,還是一頭霧水,不知為何會取這樣的片名,姑且認為是以音樂為主題,這一點和黃鸝鳥的悅耳妙音總算相關吧。

言歸正題。杜甫這首七言絕句寫於唐代宗廣德二年,也就是公元764年,禍國殃民達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亂已經得以平定,杜甫的好友嚴武復任成都尹,再次入蜀。彼時漂泊在外兩年之久的杜甫已經年過半百,聽聞好友復歸,便又回到了成都浣花溪草堂,時值初春時節,一生憂國憂民的杜老先生,看到家國收復,又能他鄉遇故知,不禁心情大好,望著草堂外一派春色,詩興大發,於是寫下了這首膾炙人口的千古絕句。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記得筆者在小時候背誦這首詩時,總是「兩個」、「兩隻」傻傻分不清楚。我們知道黃鸝是一種鳥,叫聲悅耳動聽,通常是用「只」字來作為量詞形容的,而杜甫卻開筆寫成了「兩個」,難道他老人家「只」、「個」不分嗎?顯而易見這相較於詩聖的文化底蘊而言,是不可能的。還是說友人相見,分外貪杯,一邊放歌縱酒賞春色,一邊手抖寫成了「兩個」?這點更不可能,杜甫的詩向來以對仗工整嚴謹著稱,可以說是字斟句酌,滴水不漏。

有人說,杜甫寫成「兩個」,更多的是考慮首句仄起不入韻,即是(仄)仄平平平仄仄(註:括弧內表示可仄可平)。這是七言絕句一種常用的平仄規律,我們可以看到首句第二字讀聲為仄,基本上大多數普通話的第三第四聲漢字都可以用。「個」為去聲,讀第四聲,用在這裡再合適不過。而第一聲和第二聲的漢字,為陰平和陽平,多屬平調,是不可以用在此詩的首句第二字的。

其實不然。古代漢字讀音和現在讀音是有一定區別的(古代是有入聲的,屬仄調,普通話則沒有),而「只」字,古時為入聲字,發音快速短促,同樣屬於仄調,比如唐代元稹的「只應長在漢陽渡,化作鴛鴦一隻飛」,後句便是仄仄平平仄仄平,由此可見「只」也是屬於仄調的,用在「兩隻黃鸝」當中並不會顯得違和。

那麼為何杜甫還是選擇了「兩個」而不是「兩隻」黃鸝呢?雖然筆者小時候總是混淆這兩個字,現在會理解為,詩聖在以物喻人。初春時節,浣花溪旁柳樹枝葉翠綠,兩隻黃鸝鳥棲枝頭歡快鳴唱,婉轉動聽。草堂中,杜甫與一人同坐,兩個人把酒言歡,縱情歌唱,至於這人,也許正是成都尹、劍南節度使嚴武,但筆者更願意相信,這個人是杜甫多年不離不棄的結髮妻子,楊氏。

多選|您小時候總是背作「兩個黃鸝」還是「兩隻黃鸝」

相關焦點

  • 「兩個黃鸝鳴翠柳」(絕句二)
    絕句(二)今天我們繼續學習「詩聖」的詩——絕句(二)。一、初讀知詩意這首詩《絕句(二)》寫於杜甫在「安史之亂」後,回到成都草堂,他當時的心情很好,面對這一派生機勃勃,情不自禁地寫下了這首詩。這首詩是作者偶然所作,因為自己的內心激情,信手所寫,沒有特意想到名字題字,只用格律「絕句」來作題目。
  • 杜甫七言絕句鑑賞:兩個黃鸝鳴翠柳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裡船。——杜甫《絕句》這首千古名詩,歷來說者芸芸,都想從中讀出點什麼內容來。浦起龍認為,杜甫寫這首詩的時候,正在嚴武的幕中任職,當時嚴武再次鎮蜀,詩中的黃鸝與白鷺,一靜一動,並非閒筆,實有寓意,那時候吐蕃侵擾大唐,蜀中不靖,似乎不能久留了;離開蜀地前往東吳,是杜甫一直想做的事,但安定蜀地則是嚴武的本職,在這一點上,杜甫對嚴武不無責望。詩無達詁,以上的解釋,都無不可。
  • 兩個黃鸝鳴翠柳,黃鸝為何是兩個而不是兩隻?杜甫有何用意?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裡船。這首從小背到大的詩,可以說是朗朗上口,又十分接地氣,當初安史之亂後,杜甫得知故人的消息,跟隨回到成都草堂,面對生氣勃勃的景象時,情不自禁寫下了一組即景小詩。「兩個黃鸝鳴翠柳」,寫出了鳥兒的成雙成對,但一般來說,鳥不是用「只」的嗎?為什麼杜甫用的是「兩個黃鸝鳴翠柳」,而不是「兩隻黃鸝鳴翠柳」呢?
  • 把杜甫「兩個黃鸝鳴翠柳」裡的「個」字改成「岸」怎麼樣
    整首詩如下:《絕句》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裡船。這首詩是杜甫於安史之亂後在得到好朋友嚴武重回成都的消息後,而自己也從梓州返回成都草堂,心情特別高興時寫下的一首即景絕句。詩聖把這一首和其他時間寫的三首絕句編成一組,合成了《絕句四首》。詩聖的絕句從來都是別具一格的,迥然乎區別於其他的詩家。
  • 驚蟄物侯:兩隻黃鸝鳴翠柳,竹外桃花三兩枝
    這是一個怎樣的節氣呢?古代的人有一種敏感的判斷,那就是滾滾的雷聲。春雷滾滾,滾過了田園大地,也炸開了人們心中的凍土,這是正是的春天的來到。這雷聲過處,是春天最滋潤的雨水,一夜之間禾苗抽芽,萬物沐浴生長,像孩子氣吮吸春天的奶汁甘露。在夜晚你甚至可以聽見草木拔節開花的聲音。
  • 也賞析杜甫《絕句》「兩個黃鸝鳴翠柳 ,一行白鷺上青天」|雲詩文刊115期
    也賞析杜甫《絕句》「兩個黃鸝鳴翠柳 一行白鷺上青天」文/雲石絕句·杜甫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這時他的心情很好,面對這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情不自禁,寫下了這一首即興小詩。「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起句以聽覺帶視覺,以兩個黃鸝在一棵綠柳上歌唱,為較低姿態的以動寓靜具象;承句以視覺,以一行多隻白鷺,飛向廣闊無垠的藍色天空,為積極向上的宏大動勢具象,從而形成色澤對比鮮明、高低對比鮮明、動靜對比鮮明的詩意,來表達詩人內心活動的如此鮮明愉快。
  • 杜甫名句兩個黃鸝鳴翠柳,為什麼不能改為兩岸黃鸝鳴翠柳?
    先把兩首詩對比一下: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裡船。兩【岸】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裡船。熊曰:「杜詩云;『兩個黃鸝鳴翠柳』,那得多?」某日,兩個人在棘寺(九卿官署)上班時閒聊。江菉蘿說這裡桂樹真不少,可惜黃鸝鳥太少。熊眉愚告訴他,黃鸝鳥自古以來就少呀。江菉蘿很奇怪:有何根據,您為什麼這樣說呢?熊眉愚說,因為杜甫作詩說過,兩個黃鸝鳴翠柳 ,當然不多嘍。
  • 青島候鳥傳③|兩個黃鸝鳴翠柳,杜甫騙了我們千餘年?
    黃鸝屬(學名:Oriolus),是雀形目、黃鸝科的1屬,中國共有6種,其中較為常見的是黑枕黃鸝,查閱資料青島也僅有這種黃鸝分布,即記者所拍的,俗稱黃鶯,體長23-27釐米,通體金黃色,頭枕部有一黑色帶斑,鳴聲清脆婉轉。黃鸝少見、難找且極為警覺,兩個月時間,記者僅拍到兩隻。
  • 《絕句》: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名句】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譯 文兩個黃鸝啼鳴在翠綠柳枝間,一行白鷺飛上了湛藍的青天。窗口遠望見西嶺千年的積雪,門前停泊著萬裡赴吳的航船。杜甫生逢開元盛世及安史之亂,一生顛沛流離,歷盡磨難,他的詩廣泛地記載了這一時期的現實生活,被人稱為「詩史」。杜甫擅長各種詩體,詩風沉鬱頓挫,對後世有很大的影響。賞 析這首詩是杜甫在成都草堂時所作。詩的前兩句描述初春景象,透露出詩人內心的喜悅和歡快,後兩句描繪江上的宏偉景色,顯示了詩人的胸懷和信心。
  • 飛花令,含有黃鸝的詩句,你知道多少?
    黃鸝又名倉庚、黃鳥、黃鶯,它身披彩衣,鳴叫聲悅耳動聽,自古以來,一直都是人們心目中的吉祥鳥。那麼,含有黃鸝的詩句,你知道多少呢?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唐·杜甫《絕句》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唐·杜甫《蜀相》黃鸝顏色已可愛,舌端啞吒如嬌嬰。——宋·歐陽修《啼鳥》黃鸝銜得春愁句,玉管吹成楊柳枝。
  • 鳴聲悅耳的十首黃鸝詩詞:此是春來第一聲
    鳥類中,舞姿輕靈的屬燕子,叫聲悅耳的屬黃鸝,這就有了成語鶯歌燕舞。鶯歌燕舞出自蘇軾詩句「煙紅露綠曉風香,燕舞鶯啼春日長」。詩中的鶯,就是黃鶯,也就是黃鸝。當然,不是所有的鶯都是黃鸝。(1)絕句(唐) 杜甫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裡船。
  • 兩個黃鸝鳴翠柳 一行白鷺上青天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此聯出自唐代杜甫的《絕句》:「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 兩隻黃鸝鳴翠柳,這是我們對黃鸝最初的印象,那它到底長什麼樣子
    黃鸝最初是出現在我們的語文課本中的,那麼今天我們就來詳細的介紹它。圖中站在枝頭上的那隻黑白相間的鳥就叫黃鸝,黃鸝又稱黑枕黃鸝或黃鸞,也曾有人稱它為金衣公子。黃鸝廣泛分布於我國的東北、內蒙古、華北和四川等 地,均為春候鳥,並在上述地區營巢繁殖。分布於臺灣和海 南島則為留鳥。
  • 精緻美極,雅俗共賞,千古絕唱——杜甫「兩個黃鸝鳴翠柳」審美談
    精緻美極,雅俗共賞,千古絕唱——杜甫絕句「兩個黃鸝鳴翠柳儘管杜甫這首詩被人用帶鏽的鐵鐐鎖定,然而「兩個黃鸝鳴翠柳」卻為中國人民所喜聞樂道,廣為傳誦。其原因是語言淺顯,詩中有畫。從審美角度看,杜甫這首七絕,更應當是對少年兒童進行「詩教」和審美教育的最好教材。用杜甫這四句詩來講形式美的基本法則:對稱與均衡,「黃金分割法」,實在是最好的例證。
  • 自在嬌鶯恰恰啼,詩詞中的10個「黃鸝」名句,句句經典
    悠閒自在的黃鸝在婉轉的啼唱。2、絕句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裡船。安史之亂時候杜甫曾經從成都逃王梓州。安史之亂平定的第二年,他回到成都的草堂。戰亂平定,又是生機勃勃的春天,所以杜甫寫下了這首膾炙人口的詩歌。兩隻黃鸝在翠柳間婉轉地歌唱,一行白鷺飛上了藍天。
  • 人教版.二年級語文下冊.古詩二首.絕句
    古詩二首課文課文內容絕句是一種古詩的體裁,一首四句,每句五個字的叫五言絕句,每句七個字的叫七言絕句。杜甫 字子美,唐代著名現實主義詩人。與李白合稱「李杜」。前兩句解釋兩 個 黃 鸝 鳴 翠 柳,一 行 白 鷺 上 青 天。
  • 漠漠水田飛白鷺 陰陰夏木囀黃鸝 唐朝詩人王維喜歡偷人詩句嗎?
    前言問題:「漠漠水田飛白鷺,陰陰夏木囀黃鸝」這首七絕好在哪裡?有人說王維喜歡偷人詩句,這兩句詩也是偷來的嗎?首先,這首詩不是七絕,而是七律,絕句是四句的詩,八句七言的近體詩叫做七律。漠漠水田飛白鷺,陰陰夏木囀黃鸝。山中習靜觀朝槿,松下清齋折露葵。野老與人爭席罷,海鷗何事更相疑。這首詩最令人稱道的詩頷聯兩句,漠漠水田飛白鷺,陰陰夏木囀黃鸝。後人對於「漠漠、陰陰」兩處疊字的用法多有評價。
  • 抖音兩個黃鸝鳴翠柳我還沒有女朋友是什麼歌 名字與完整歌詞分享
    抖音中出現了一首比較魔性的歌,那就是一首改編之後的歌,其中的歌詞是這樣的:兩個黃鸝鳴翠柳,我還沒有女朋友。。。這首歌是什麼歌呢?下面我愛秘籍小編給大家介紹一下!  《單身狗之歌》視頻觀看<<<<點這裡  抖音兩個黃鸝鳴翠柳我還沒有女朋友是什麼歌:《單身狗之歌》  《單身狗之歌》歌詞  兩個黃鸝鳴翠柳  你還沒有女朋友  雌雄雙兔傍地走
  • 《積雨輞川莊作》王維 | 漠漠水田飛白鷺,陰陰夏木囀黃鸝
    輞川真是王維的福地,王維在這寫春天,是「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空」,寫秋天,是「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這都是千古名句呀,寫夏天,最好的就是這首《積雨輞川莊作》,好到什麼程度?有評論家就講,唐人七律的壓卷之作不是崔顥的《黃鶴樓》,也不是杜甫的《登高》,而是王維這首《積雨輞川莊作》,那這首詩究竟好在哪呢?先看首聯,「積雨空林煙火遲,蒸藜炊黍餉東菑。」,這真是一幅煙火氣十足的田家樂呀!
  • 古詩文學習026:二年級下冊,杜甫《絕句》
    絕句[唐]杜甫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裡船。譯文兩隻黃鸝在翠綠的柳樹上歡快地歌唱,一行白鷺飛向高遠的藍天。透過窗戶看見西嶺終年不化的積雪,門外江面上停泊著即將駛往東吳的客船。賞析《絕句》是杜甫在成都浣花溪草堂閒居時所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