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句(二)
今天我們繼續學習「詩聖」的詩——絕句(二)。
一、初讀知詩意
這首詩《絕句(二)》寫於杜甫在「安史之亂」後,回到成都草堂,他當時的心情很好,面對這一派生機勃勃,情不自禁地寫下了這首詩。這首詩是作者偶然所作,因為自己的內心激情,信手所寫,沒有特意想到名字題字,只用格律「絕句」來作題目。
二、細讀解詩句
黃鸝:黃鶯。
白鷺:鷺鷥,羽毛純白,能高飛。
西嶺:即成都西南的岷山,其雪常年不化,故云千秋雪。這是想像之詞。
東吳:指長江下遊的江蘇一帶。成都水路通長江,故云長江萬裡船。
整首詩意思:
兩隻黃鸝在空中鳴叫,一行白鷺在天空中飛翔。
窗口可以看見西嶺千年不化的積雪,門口停泊著從東吳萬裡開來的船隻。
三、精讀想詩境
早春時,柳條剛剛發了青翠的嫩芽,成雙成對的黃鸝在清脆的啼叫,這是在初春的美景圖裡放入了生動的黃鸝;晴空萬裡的天際,白鷺在為了生計遠飛;這是從視覺和聽覺寫了當時的愉快心情。詩人憑窗遠眺,由窗邊的殘雪,聯想到了西嶺的千秋雪,在初春暖景中也開始融化了;門口停泊著的船隻也讓他產生了思鄉之情。
四、美讀悟詩情
詩人因為戰亂平定,心情很好,見到美景即興作詩,看著充滿生機的翠柳、黃鸝、白鷺,他的內心充滿了希望,看到西嶺千秋雪、東吳來往船隻,讓他也回想到了一路走來的不易,對以後的抱負充滿希望,卻也存在憂愁。這種希望中對失望的恐傷,讓詩人彷徨,這種複雜的心情也是整首詩的主旨了。
五、吟讀記詩文
我們在體會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後,對於每句的停頓、韻腳、節奏都有一定的體會了,讓我們更好的記下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