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黃鸝鳴翠柳」(絕句二)

2020-12-21 段小張

絕句(二)

今天我們繼續學習「詩聖」的詩——絕句(二)。

一、初讀知詩意

這首詩《絕句(二)》寫於杜甫在「安史之亂」後,回到成都草堂,他當時的心情很好,面對這一派生機勃勃,情不自禁地寫下了這首詩。這首詩是作者偶然所作,因為自己的內心激情,信手所寫,沒有特意想到名字題字,只用格律「絕句」來作題目。

二、細讀解詩句

黃鸝:黃鶯。

白鷺:鷺鷥,羽毛純白,能高飛。

西嶺:即成都西南的岷山,其雪常年不化,故云千秋雪。這是想像之詞。

東吳:指長江下遊的江蘇一帶。成都水路通長江,故云長江萬裡船。

整首詩意思:

兩隻黃鸝在空中鳴叫,一行白鷺在天空中飛翔。

窗口可以看見西嶺千年不化的積雪,門口停泊著從東吳萬裡開來的船隻。

三、精讀想詩境

早春時,柳條剛剛發了青翠的嫩芽,成雙成對的黃鸝在清脆的啼叫,這是在初春的美景圖裡放入了生動的黃鸝;晴空萬裡的天際,白鷺在為了生計遠飛;這是從視覺和聽覺寫了當時的愉快心情。詩人憑窗遠眺,由窗邊的殘雪,聯想到了西嶺的千秋雪,在初春暖景中也開始融化了;門口停泊著的船隻也讓他產生了思鄉之情。

四、美讀悟詩情

詩人因為戰亂平定,心情很好,見到美景即興作詩,看著充滿生機的翠柳、黃鸝、白鷺,他的內心充滿了希望,看到西嶺千秋雪、東吳來往船隻,讓他也回想到了一路走來的不易,對以後的抱負充滿希望,卻也存在憂愁。這種希望中對失望的恐傷,讓詩人彷徨,這種複雜的心情也是整首詩的主旨了。

五、吟讀記詩文

我們在體會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後,對於每句的停頓、韻腳、節奏都有一定的體會了,讓我們更好的記下它吧。

相關焦點

  • 杜甫七言絕句鑑賞:兩個黃鸝鳴翠柳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裡船。——杜甫《絕句》這首千古名詩,歷來說者芸芸,都想從中讀出點什麼內容來。大體來說,解詩忌字字坐實,除非有兩種情況存在:一是作者自述作意,比如白居易的《琵琶行》、李賀的《金銅仙人辭漢歌》等,詩人都很清楚地說明了為什麼會寫這首詩;二是詩中有相關的提示,這時候題目就成了關鍵,此外在正文裡也會有提示,比如李商隱的《錦瑟》,堪稱千古詩謎,但不是不可以解,因為詩人為我們留下了一把鑰匙,那就是第二句的「思華年」(這裡的「思」字,是「悲」的意思,讀sì),從這三個字讀入《錦瑟》,雖不中
  • 把杜甫「兩個黃鸝鳴翠柳」裡的「個」字改成「岸」怎麼樣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出自於杜甫的《絕句》。整首詩如下:《絕句》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裡船。一是他的詩歌在語言上比較精煉;二是他的詩在格律上比較嚴謹;三是他的詩歌風格多樣,時而古樸,時而清麗,時而雄渾,時而沉鬱頓挫……而在本詩中詩句呈現出清麗雄渾的風格,氣象清新遼闊。詩人身居草堂堂屋之內,通過門窗之間,欣然遠眺,感受到自然界生機勃勃的早春氣息,和濃厚的歷史滄桑之感。詩友想把詩的這一絕句的上一聯改為「兩岸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也未始不可。
  • 杜甫名句兩個黃鸝鳴翠柳,為什麼不能改為兩岸黃鸝鳴翠柳?
    前幾天看到這個有趣的問題:杜甫詩「兩個黃鸝鳴翠柳」,「兩個」何不改為「兩岸」?兩岸是無窮數,這麼改怎麼樣?前言首先,我們先忘記這首詩是杜甫的作品,只論詩不論人。兩【岸】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裡船。一、黃鸝自古少題主也說了,兩岸是無窮數,可見兩岸多,兩個少。我們先看看」少「的故事。
  • 也賞析杜甫《絕句》「兩個黃鸝鳴翠柳 ,一行白鷺上青天」|雲詩文刊115期
    也賞析杜甫《絕句》「兩個黃鸝鳴翠柳 一行白鷺上青天」文/雲石絕句·杜甫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注釋】 兩隻黃鵬在翠綠的柳枝上鳴唱, 一行白鴛飛上了高高的藍天。 窗口(鏡頭)對著西嶺(岷山)千年不化的積雪, 門口(鏡頭)攝入來自東吳(江蘇)的萬裡航船。
  • 精緻美極,雅俗共賞,千古絕唱——杜甫「兩個黃鸝鳴翠柳」審美談
    精緻美極,雅俗共賞,千古絕唱——杜甫絕句「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詩,被人作為杜詩七絕的首選,而「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詩,卻被一些詩評家以不合起承轉合的法則,四句皆對仗「有板滯之嫌」而貶之。儘管杜甫這首詩被人用帶鏽的鐵鐐鎖定,然而「兩個黃鸝鳴翠柳」卻為中國人民所喜聞樂道,廣為傳誦。其原因是語言淺顯,詩中有畫。從審美角度看,杜甫這首七絕,更應當是對少年兒童進行「詩教」和審美教育的最好教材。用杜甫這四句詩來講形式美的基本法則:對稱與均衡,「黃金分割法」,實在是最好的例證。
  • 兩個黃鸝鳴翠柳,黃鸝為何是兩個而不是兩隻?杜甫有何用意?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裡船。「兩個黃鸝鳴翠柳」,寫出了鳥兒的成雙成對,但一般來說,鳥不是用「只」的嗎?為什麼杜甫用的是「兩個黃鸝鳴翠柳」,而不是「兩隻黃鸝鳴翠柳」呢?還是說唐代指鳥的量詞是「個」?其實「個」和「只」在唐詩中的使用情況,跟現代漢語方言差不多。
  • 兩個黃鸝鳴翠柳 一行白鷺上青天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此聯出自唐代杜甫的《絕句》:「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 青島候鳥傳③|兩個黃鸝鳴翠柳,杜甫騙了我們千餘年?
    寫黃鸝最著名的詩句,當屬杜甫「兩個黃鸝鳴翠柳」,這首中國娃從小背到大的詩。然而,我們或許被老爺子騙了千餘年。黃鸝性喜高大、闊葉喬木,特別是楊樹、槐樹,記者拍到黃鸝均是在槐樹上(青島市區楊樹很少)。柳樹矮且葉細枝垂,黃鸝若棲於柳樹則無處藏身,於天性不符。莫非黃鸝只一次落在翠柳上,就被詩人看到了?有人說:古人楊柳不分。
  • 我不怎麼喜歡「兩個黃鸝鳴翠柳」
    一身二任俗兼雅撰文   |   江弱水李白是酒仙,喝成了浪漫的傳奇。杜甫呢?其實喝得並不比李白少,但李白是拿酒當酒喝,杜甫當水喝,所以沒喝成品牌。他非常不善於自我戲劇化。黃生《杜詩說》評曰:「諸絕句中多入方言,益知其仿竹枝之體。」七絕句有「驅使在」「未須料理」「即肯死」,九首有「相欺得」「二月已破」「不作意」。不要小看俗語方言入詩,這真正是藝高人膽大的表現。明人埋怨「雅道大壞,由老杜啟之也」,卻不明白詩的口語化之不同凡響。
  • 《絕句》: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名句】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譯 文兩個黃鸝啼鳴在翠綠柳枝間,一行白鷺飛上了湛藍的青天。窗口遠望見西嶺千年的積雪,門前停泊著萬裡赴吳的航船。前兩句以黃鸝和白鷺對舉,描述初春景象。在翠柳和藍天的襯託下,黃鸝婉轉的鳴聲和白鷺輕盈的身影,顯得如此和諧而優美;句中「黃」「翠」「白」「青」四種鮮明的色彩,和鳥兒的聲音、身影一起,形成了一種活潑、輕快的節奏和韻律,充滿了動感。
  • 驚蟄物侯:兩隻黃鸝鳴翠柳,竹外桃花三兩枝
    驚蟄的物候有三,「桃始華,倉庚鳴,鷹化為鳩。」也就是在這半個月裡,桃花開始開花,所謂倉庚就是黃鸝鳥,這個時候開始了它們最自在興奮的春天,而鷹化為鳩,可千萬別理解成老鷹變身,那是指在冬天裡靠捕捉小動物的老鷹,被各種各樣的春天的鳥類所替代。老鷹往北方飛去,南方是百鳥的樂園。在中國的古代二月花是指什麼?許多人並不清楚。
  • 抖音兩個黃鸝鳴翠柳我還沒有女朋友是什麼歌 名字與完整歌詞分享
    抖音中出現了一首比較魔性的歌,那就是一首改編之後的歌,其中的歌詞是這樣的:兩個黃鸝鳴翠柳,我還沒有女朋友。。。這首歌是什麼歌呢?下面我愛秘籍小編給大家介紹一下!  《單身狗之歌》視頻觀看<<<<點這裡  抖音兩個黃鸝鳴翠柳我還沒有女朋友是什麼歌:《單身狗之歌》  《單身狗之歌》歌詞  兩個黃鸝鳴翠柳  你還沒有女朋友  雌雄雙兔傍地走
  • 兩個黃鸝還是兩隻黃鸝,這首千古絕句您小時候是否總會背錯呢
    開篇先來溫習一下我們小時候都背誦過的一首詩,詩聖杜甫的七言絕句: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裡船。「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記得筆者在小時候背誦這首詩時,總是「兩個」、「兩隻」傻傻分不清楚。我們知道黃鸝是一種鳥,叫聲悅耳動聽,通常是用「只」字來作為量詞形容的,而杜甫卻開筆寫成了「兩個」,難道他老人家「只」、「個」不分嗎?顯而易見這相較於詩聖的文化底蘊而言,是不可能的。還是說友人相見,分外貪杯,一邊放歌縱酒賞春色,一邊手抖寫成了「兩個」?
  • 最美的「驚蟄」詩詞,桃花始開、黃鸝鳴翠、春回人間!
    鵓鳩鳴怒,綠楊風急。玉爐煙重香羅浥。拂牆濃杏燕支溼。燕支溼。花梢缺處,畫樓人立。範成大的這首詞,下闋有化用陳允平詩句「此際衣偏溼,燻籠著麝煤。」的意思,用濃濃的薰香和清寒溼衣的意境來描畫驚蟄之後,天下歸春給人的無限美好遐想。驚蟄的詩詞,大多都是借用驚蟄之名,狀春天之景。
  • 人教版.二年級語文下冊.古詩二首.絕句
    古詩二首課文課文內容絕句是一種古詩的體裁,一首四句,每句五個字的叫五言絕句,每句七個字的叫七言絕句。杜甫 字子美,唐代著名現實主義詩人。與李白合稱「李杜」。》中描繪了春天到來的時候,(黃鸝、白鷺、積雪、船隻 )等構成的一幅美好的畫面。
  • 兩個黃鸝鳴翠柳,小朋友填:我還沒有女朋友!不是段子,網絡惡搞讓...
    來這裡平復下心情做道填空題吧「兩個黃鸝鳴翠柳」,下一句是____________?有個小朋友填了:「我還沒有女朋友」。這看起來像是網上的段子吧?然而,它卻是真的!南京報業旗下的紫金山新聞記者陳曦昨天報導說,南京某小學教三年級的語文老師周老師在微信朋友圈貼出自己批改的一份作業。
  • 杜甫對仗最工整的七言絕句,後人無法超越,只能仰望!
    杜甫曾寫過《絕句四首》,其中最著名的莫如下面的一首: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裡船。釋義:兩隻活潑的黃鸝在翠綠的柳樹之間歌唱,一行白露以整齊的隊伍飛上青天。從窗口中,可以望見西嶺上千載不化的積雪。門前則停泊了自遠隔萬裡的東吳而來的船隻。
  • 古詩文學習026:二年級下冊,杜甫《絕句》
    絕句[唐]杜甫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裡船。注釋①〔黃鸝〕黃鶯,鳴聲悅耳。②〔白鷺〕鷺鷥,羽毛純白。③〔西嶺〕即成都西南的岷山,其雪常年不化,故云千秋雪。譯文兩隻黃鸝在翠綠的柳樹上歡快地歌唱,一行白鷺飛向高遠的藍天。透過窗戶看見西嶺終年不化的積雪,門外江面上停泊著即將駛往東吳的客船。賞析《絕句》是杜甫在成都浣花溪草堂閒居時所寫。
  • 孩子讀完杜甫「兩個黃鸝鳴翠柳」表示:這是個病句,家長無力反駁
    有位家長在網上向網友請教了一個叫人啼笑皆非的問題,原來他的孩子正在上二年級,在學習杜甫的《絕句》時發現了一個問題,孩子認為詩中「兩個黃鸝鳴翠鳥」是一個病句,因為他認為「個」不能用來形容鳥,應該用「只」。孩子的話似乎很有道理,叫家長也啞口無言,想要反駁卻無能為力,於是只好向網友求助,那麼究竟誰對誰錯呢?
  • 飛花令,含有黃鸝的詩句,你知道多少?
    黃鸝又名倉庚、黃鳥、黃鶯,它身披彩衣,鳴叫聲悅耳動聽,自古以來,一直都是人們心目中的吉祥鳥。那麼,含有黃鸝的詩句,你知道多少呢?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唐·杜甫《絕句》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唐·杜甫《蜀相》黃鸝顏色已可愛,舌端啞吒如嬌嬰。——宋·歐陽修《啼鳥》黃鸝銜得春愁句,玉管吹成楊柳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