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鄉巨變換新顏 豐陽奮進著華章——新中國成立七十年來山陽縣經濟...

2020-12-14 西部網

山陽縣城全貌。

和豐陽光科技有限公司。

山陽縣第二幼兒園。

山陽縣人民醫院。

高壩店鎮城鎮建設。

山陽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本版照片均為資料照片

記者 屈荔鵬 通訊員 李軍

70年,千年豐陽塔寂靜矗立;

70年,巍巍天竺山默默守望;

70年,汩汩金錢河川流不息;

70年,對於陝南小城山陽而言,彈指一揮間,但發展速度和成就卻勝過往昔。

70年來,山陽人民在黨的領導下,接續奮鬥、砥礪前行。交通路網縱橫交錯,高鐵時代即將來臨;省級高新區迅速崛起,新材料、生物醫藥、大數據產業全面起航;社會事業全面發展,市民「幸福指數」連年攀升;群眾生產生活大變遷,邁入全面小康就在眼前……曾經困囿於「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山陽走出了一條高質量發展的新路子,豐陽大地發生歷史性巨變。

從肩扛背馱到高鐵來臨 基礎設施日益完善

要致富,先修路;公路通,百業興。交通對於身處山大溝深的秦嶺腹地、陝西東南門戶的山陽縣來說,尤為重要。

山陽交通,在1949年以前,可是一條公路都沒有,直到20世紀80年代改革開放時,山陽才有三條公路:一條縣城通往漫川的公路,一條色河通往鎮安界河的公路,一條縣城通往照川的公路。那時,很多鄉鎮不通公路,老百姓的生產資料和生活用品大都靠人力肩扛背馱。

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山陽的交通建設在全縣範圍內如火如荼地開展起來。如今的山陽,高速公路已經融入日常生活,高鐵時代即將來臨,公共運輸安全有保障,私家汽車方便快捷。「二高六縱七出境」交通網絡基本形成,全縣公路總裡程超過3200公裡,高速公路、幹線公路、農村公路四通八達,為人民生活提供了有力保障。

「之所以將企業落戶山陽,就是看中了這裡便捷的交通。」位於山陽高新區的豐源公司負責人沈毅說,「隨著福銀高速公路、丹寧高速公路、西武高鐵穿境而過,山陽直接融入西安半小時經濟圈、武漢2小時經濟圈,為我們企業發展、產品外銷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條件。」

隨著脫貧攻堅的持續深入,山陽縣還實現了水泥路「村村通」,徹底打通了群眾出行的「最後一公裡」,讓百姓出行徹底告別了「山高路遠,望到屋走到哭」的歷史,幸福感獲得感前所未有。

家住山陽縣楊地鎮海螺殿村的劉大禮,在縣城的電子廠上班。「以前去縣城,要先步行到鎮上坐車,進一趟城需要花費大半天時間。」劉大禮說,「隨著去年村上通村路、通組路全部修通硬化,還通了直達縣城的班車,現在按點在村口坐上班車一個半小時就能到縣城,十分便利。」

交通條件的改善,只是山陽縣完善基礎設施的一個縮影。70年來,特別是「十一五」以來,在黨的政策指引下,隨著電網、通信、農田水利、飲水工程、城市建設等一批城鄉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的開工建設和投入使用,為山陽經濟社會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和強勁動力。

從一窮二白到百花齊放 產業結構不斷優化

新中國成立初期,山陽百業待興。

山陽縣委、縣政府歷屆班子立下愚公志,步步為營、艱苦奮鬥,依託資源、依靠科技,一張藍圖幹到底,形成了目前一二三產融合發展的強勁勢能。

截至2018年年底,山陽縣地區生產總值實現147.95億元,較1949年增長了1137.1倍。其中,第二產業佔比從2000年的27.2%提高到2018年的57.1%,第三產業佔比達30%,二三產業結構持續優化,已成為縣域經濟發展的新動能。

金秋時節,藍天白雲。走進山陽高新區,一幢幢現代化的工業廠房拔地而起,車間裡機器轟鳴、工人們揮汗如雨……一片繁忙景象。

金川封幸公司成功破解了黃姜清潔生產世界性難題,成為國家行業生產標準;豐源公司萬噸氮化釩產能穩居全球第一;五洲公司釩行業清潔生產關鍵技術榮獲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陝西必康製藥有限責任公司完成資產重組成為商洛首家A股上市企業……

「一礦獨大」的歷史早已逝去,70年來,山陽工業經歷了從無到有,從弱到強,從分散到聚集,從礦業經濟到百花齊放的艱辛歷程,目前,已形成現代材料、現代中藥、綠色食品、清潔能源、電子信息「五大工業」骨幹產業,實現了釩、水電鎂、黃姜皂素、中藥材、農產品加工五大循環產業鏈條。

受「八山一水一分田」地理條件的限制,新中國成立初期,山陽農業發展緩慢,結構單一,生產技術落後,農業生產完全靠天吃飯。

70年來,隨著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政策落實,山陽農業由以往的分散經營,向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專業大戶、家庭農場等新型經營主體轉變,農業生產區域布局不斷優化,特色產業優勢日漸彰顯。

截至2018年年底,全縣建成千畝以上中藥材基地45個、林果基地54個,千箱中蜂養殖基地21個,萬畝有機茶園3個,畜禽規模養殖場78個,標準化食用菌大棚1500個,特色農產品面積達65.6萬畝,年加工農特產品5.2萬噸,銷售收入11億元。

秦嶺最美是商洛,無限風光在山陽,這裡不負「詩和遠方」。僅今年「十一」黃金周,山陽縣就實現旅遊總收入2.24億元。

70年歲月荏苒,山陽已建成4A級景區2個、3A級景區4個、國家特色小鎮1個、中國最美休閒鄉村1個,央視《記住鄉愁》《美麗中國鄉村行》《樂遊天下》等欄目多次走進漫川古鎮、天竺山、法官原鄉等景區進行專題拍攝並播出。

從土坯房到小洋樓 民生福祉不斷改善

「多虧了黨的好政策,讓我從山溝裡搬了出來,過上如今的好日子!」提起家裡現在的生活,山陽縣漫川關鎮板廟村搬遷戶何善真一臉喜悅,「以前住在兩三公裡外的溝上,以種地為生,生活很艱難,我現在搬了下來,不僅生活方便了,還在村上的企業當庫管員,一月能拿2500元的工資。」

走進板廟村搬遷安置點,一幢幢現代化的樓房錯落有致、整齊劃一。每逢茶餘飯後,何善真和村民們便會不約而同地圍聚在小區中央的文化健身廣場上,或拉拉家常,或散步健身,十分愜意。

何善真一家生活的變化,是山陽縣大力實施民生工程的一個縮影。70年來,山陽縣始終堅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堅持新增財力向民生領域傾斜,織密網、保基本、兜底線,努力使發展成果普惠群眾,著力提高人民群眾的幸福指數,全縣群眾「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的美好願景正在一步步變為現實。

全縣僅有1所初中,6所完小、116所初小,共有學生5418人,教師184人。一支粉筆、一塊爛黑板、幾盞煤油燈,在廟宇、祠堂裡完成教學……這是70多年前山陽教育的真實寫照。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70年來,山陽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教育事業,堅持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先後投入近百億元,用於改善辦學條件,現如今一座座現代化的學校如雨後春筍般拔地而起。目前,全縣有普通高中、職業高中、初中、小學、幼兒園、特教學校等各級各類學校192所,在校學生70134人,教師總數達5190人。多媒體黑板、投影儀、電扇空調等設施成為每間教室的標配,各級各類學校實現了教學用房樓房化、部室建設標準化、學校布局特色化、校園環境園林化。

70年來,山陽衛生健康事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從僅有的1所縣衛生所,到現在已建起了覆蓋縣、鎮、村(社區)三級醫療機構,共開放病床2065張,能夠全面開展基本醫療、中醫適宜技術、婦幼保健、疾病預防、公共衛生等醫療技術服務。

70年來,山陽社會保障體系不斷完善,社會保障和救助支出每年超過3億元,保障水平提高了300多倍。現如今,「鰥寡孤獨」由國家供養,機構從無到有,規模從小到大,管理從粗放到精細。目前,全縣已建成養老機構226個,養老床位達4700個,其中農村互助幸福院185個、床位1800張,日間照料中心20個、床位400張,敬老院14個、床位2200張。老有所養、老有所依,滿足了群眾的養老需求。

從深度貧困到整縣摘帽 邁向全面小康社會

脫貧攻堅是最大的政治責任、民生工程和發展機遇,也是最難啃的硬骨頭。

山陽是秦巴山區集中連片特困縣、國家扶貧開發重點縣、革命老區縣、深度貧困縣。

黨的十八大以來,山陽縣委、縣政府以脫貧攻堅統攬經濟社會發展全局,聚焦解決「兩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將2.58萬戶9.85萬人鑲嵌在扶貧產業鏈條上,堅持系統推進、靶向施策、精準發力、合力攻堅,打出了一套脫貧攻堅的「組合拳」。

貧困群眾居住條件不斷改善。全縣12437戶52679人享受易地扶貧搬遷政策,遷入新居;6148戶20289人實施危房改造,住上安全房屋。

村居基礎設施逐步提升。全縣239個村(社區)通村路、動力電、通信、網絡、標準化村衛生室全部建成,農村飲水安全全部達到國家要求,戶戶用上照明電,鄉村面貌煥然一新。

為了實現貧困群眾早日脫貧,王閻鎮衛計幹部兼口頭坪村黨支部書記李長慶,2017年因連續3周忘我工作,在口頭坪村開展精準扶貧工作時突發心臟病,經搶救無效不幸逝世。他展現了一名共產黨員關鍵時刻靠得住、衝得出、頂得上的先鋒形象,被追授為全省優秀共產黨員。而他只是山陽眾多扶貧幹部中的一員。

2017年6月2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山西省太原市主持召開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座談會,山陽縣委書記張國瑜作為我省唯一參加會議的縣委書記在會上向習近平總書記匯報了脫貧攻堅工作。全縣廣大黨員幹部群眾為之振奮,舉全縣之力、聚全民之智,努力打贏脫貧攻堅戰,以實際行動回報習近平總書記的囑託。

截至2018年年底,山陽縣退出72個貧困村,減貧1.73萬戶6.76萬人,貧困發生率降至17.79%。今年年底,山陽縣計劃退出貧困村57個1.23萬戶3.88萬人,預計貧困發生率降至1.34%,將實現整縣脫貧摘帽目標。

70年披荊斬棘,70年成就輝煌,70年展望未來,70年砥礪奮進。山陽,正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再接再厲、再啟新程,綻放前所未有的光芒。

編輯:王瑜

相關焦點

  • 山鄉巨變換新顏 豐陽奮進著華章
    70年來,特別是「十一五」以來,在黨的政策指引下,隨著電網、通信、農田水利、飲水工程、城市建設等一批城鄉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的開工建設和投入使用,為山陽經濟社會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和強勁動力。從一窮二白到百花齊放 產業結構不斷優化新中國成立初期,山陽百業待興。
  • 治蜀興川七十載 砥礪奮進鑄輝煌—新中國成立70周...
    治蜀興川七十載 砥礪奮進鑄輝煌—新中國成立70周...砥礪奮進鑄輝煌—新中國成立70周年四川經濟社會發展成就系列之一》編者按2019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為全面客觀反映新中國成立以來四川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顯著成就,四川省統計局開展了四川經濟社會發展成就系列分析。
  • 距離交房時間只剩兩個多月 山陽縣豐陽明珠工地仍未動工
    業主:距離交房時間只餘兩個月,卻發現工地還未動工  10月26日上午,家住山陽縣的寧女士向華商報-二三裡反映稱,2019年12月,她在豐陽明珠三期買了一套135可一直等到了10月,工地還是沒有開工,證還沒有辦下來,不知道要等到何年何月。」寧女士無奈地說,「我娃再一年多時間就上幼兒園了,我實在等不及了,就申請退款。如今已經提交退房申請快一個月了,再三催問他們卻遲遲不給退款。」
  • 【津門裡巷】壯闊七十年 奮進新時代
    【津門裡巷】壯闊七十年 奮進新時代 2019-09-29 16:5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安陽 奮進七十年 古都展新顏
    現場花絮    安陽高質量發展成就展示催人奮進    □記者 王慧敏 劉雲麗 李揚 李杉    萬裡鵬程守初心,七十春秋擔使命。新中國的70年,是安陽這座有3300多年的建城史、500多年建都史的古城發展最快的70年、變化最大的70年、人民生活最幸福的70年。
  • 山陽縣豐陽花園小區1169戶業主用上了暖氣
    11月23日,家住山陽縣豐陽花園小區南區的王女士激動地說。山陽縣豐陽花園小區建於2009年,1169戶居民分布在南北院落,在當時屬於全縣規模最大、配套設施最為完整的花園式小區,十餘年寒冷的冬季依靠自建的小鍋爐進行取暖。去年冬天以來,山陽縣積極推行國家取締燃煤小鍋爐政策,將該小區小鍋爐取締。
  • 湖北大學舉行多彩活動 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
    湖大高等人文研究院主辦第六屆中國文化發展論壇,以「新中國文化發展七十年:回顧與展望」為主題,回顧新中國70年的光輝歷程、總結70年來文化建設的成績經驗。新聞傳播學院承辦中國新聞史學會外國新聞傳播史研究委員會2019年會,回顧與展望新中國成立70周年以來的國際新聞傳播。
  • 「甘甜中國夢,共愛一個家」——甘家口街道慶祝新中國成立七十周年...
    人民網北京8月16日電(馬健) 今天上午,在祖國即將迎來七十華誕之際,由甘家口街道與人民日報社《諷刺與幽默》報聯合主辦的「甘甜中國夢,共愛一個家」——甘家口街道慶祝新中國成立七十周年主題嘉年華活動在中央電視塔廣場隆重舉行。
  • 山陽縣豐陽網吧收留未成年人上網 家長強烈譴責
    山陽縣豐陽網吧長期收留未成年人上網,毒害下一代,場面觸目驚心。孩子今年15歲了,每天無心學習,就想著打遊戲,對家長的勸導無動於衷。今天又跑沒影了,我就去他常去的豐陽網吧找,一進門,場面觸目驚心,天啊,十幾歲的孩子坐在電腦前聚精會神的玩著遊戲,而且不斷有孩子進去到大廳和包間,我隨便擋住了兩個孩子問了下年齡,一個6歲,一個13歲。當筆者到前臺問服務員為何網吧收容未成年人上網時,她們支支吾吾,極力掩飾。
  • 威寧石門鄉:新營苗寨話今昔 山鄉巨變換新顏
    2015年10月,得益於脫貧攻堅政策,總投資2700餘萬元的項目款投向新營苗寨,項目在拆除舊房的原址上重新設計建設統規統建。苗寨在外觀設計上融入了苗族風俗文化元素,既體現古代苗族文化風貌,又彰顯現代建築文化氣息,並有了寨名「新營苗族風情小康寨」。2016年12月,新營苗寨建成並整寨搬遷入住,水、電、路、訊等基礎設施一應俱全。
  • 新中國成立七十年 金華經濟社會大變樣
    2019年,是新中國70周年華誕,是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的關鍵之年,每個城市都發生了天翻地覆的巨變。我們生活的這個城市,也正以一種嶄新的面貌出現在大家面前。   1949年的金華是什麼樣子?新中國成立70年以來,金華又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 親情中華瑞福新章——慶祝新中國成立七十周年浙江青田石篆刻作品...
    9月7日,「親情中華·瑞福新章」——慶祝新中國成立七十周年浙江青田石篆刻作品展首展開幕式在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舉行。中國僑聯副主席齊全勝,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書協副主席陳振濂,省僑聯黨組書記、主席連小敏以及青田縣委副書記、縣人民政府縣長周和平出席活動並致辭。
  • 商洛山陽縣安居工程難質量問題一籮筐
    記者實地採訪時了解到,豐陽花園小區不僅是山陽縣目前最大的居民住宅小區,還是山陽縣委縣政府授予的「安居工程示範小區」、「山陽首席經濟適用房標準示範小區」、「山陽縣地標建築」,該小區建設面積的40%為政府配套建設的經濟適用房性質,有居民質疑此項惠民保障工程是否存在「偷工減料」和政府部門「監而不管」的問題。
  • 新中國成立七十年消費市場蓬勃發展
    新中國成立七十年以來,延安市深入貫徹國家一系列經濟政策,優化消費市場環境、深化消費結構調整,加快消費市場轉型升級,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消費需求,消費市場蓬勃發展。
  • 山陽豐陽明珠無證違規售樓
    業主:距離交房時間只餘兩個月,卻發現工地還未動工10月26日上午,家住山陽縣的寧女士向華商報-二三裡反映稱,2019年12月,她在豐陽明珠三期買了一套135平米的房子,房屋總價為60餘萬元,當時交了20萬元預付款,籤訂了「豐陽明珠(三期)認購書」。
  • 新中國成立七十周年紀念郵票名稱+圖案+種類介紹
    中國郵政定於2019年10月1日發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七十周年》紀念郵票1套5枚,小型張1枚。在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之際,中國郵政發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七十周年》紀念郵票,展示70年來我國在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等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  郵票設計採用壁畫的構圖特點和連票的設計形式,既莊重大方,又風格清新。
  • 湖南省文化館舉行新中國成立七十周年美術書法攝影展
    「不忘初心---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七十周年美術書法攝影展」在湖南省文化館開幕。湖南省政協原副主席譚仲池(右二)等領導出席並觀看展覽。展出書法作品具有秀美、雄壯、樸拙、簡淡等藝術特徵。展出攝影作品記錄了新中國成立70年來的社會發展成果。紅網時刻9月27日訊(記者 湯紅輝 通訊員 廖曉菲 楊張陽)27日,「不忘初心---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七十周年美術書法攝影展」在湖南省文化館開幕。湖南省政協原副主席譚仲池等領導出席。
  • 獻禮國慶,海陵區文藝演出謳歌時代華章禮讚身邊典型
    中國江蘇網10月3日泰州訊(顏懷明 申富山)崢嶸七十載,鳳城兒女齊奮進;築夢新海陵,英模榜樣在身邊。9月29日下午,由泰州市海陵區委、區政府主辦,海陵區委宣傳部、海陵區文體旅局承辦的「祖國頌,海陵潮」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文藝演出在泰州梅蘭芳大劇院精彩上演。
  • 驚豔現場大型焰火晚會黑河,獻禮新中國成立70周年!
    點擊播放 GIF 1.1M國慶節快樂「輝煌七十載 綻放新時代」——黑河市慶祝新中國成立一起跟著封面記者再次感受這份焰火帶來的激情視頻時長1′47″無WiFi亦可觀看本次活動以「輝煌七十載 綻放新時代」為主題,分為「壯麗七十年」、「奮進新時代」、「闊步復興路」三個篇章。
  • 輝煌七十載 築夢新時代|小東門街道舉行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主題...
    輝煌七十載 築夢新時代|小東門街道舉行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主題集會 2019-09-30 14:4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