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賣假貨、釣魚詐騙……網絡二手交易平臺繁榮之下隱憂頻現

2021-01-16 中國江蘇網

隨著「網際網路+」延伸至各個領域,傳統的跳蚤市場也由大街小巷轉入網絡中,尤其防疫期間,網絡二手交易平臺的活躍度也加速提升,但記者了解到,二手交易平臺繁榮之下隱憂頻現:買賣假貨、盜版網課、內容涉嫌色情低俗、釣魚詐騙、非法銷售「贓物」等亂象不斷。對此,江蘇省消保委近期開展了網絡二手交易市場消費調查,於1月14日發布調查報告。據悉此次調查對象涉及閒魚、轉轉、閒轉、拍拍、58同城、找靚機、花粉兒、心上、只二、紅布林、萬表、愛回收在內的12個全品類和非全品類二手交易平臺。

銷售商品魚龍混雜 違禁信息頻頻出現

雖然絕大多數平臺均有二手交易規則,但商品信息五花八門,明確禁止發布的信息和商品在平臺上仍頻頻出現,甚至部分平臺涉嫌默許售假。問卷調查結果顯示,17.1%的消費者遇到過「假貨、盜版」問題;10.2%的消費者曾遭遇「出具涉假鑑定報告」問題,其中消費者買到的假冒偽劣物品包括手機、化妝品、口罩、衣服、鞋子等。

體驗調查發現,12個二手交易平臺均明確規定禁止發布假冒商品信息,否則平臺將做下架產品、限制交易、封禁帳號等處理。但是,部分平臺該規定尚未落實到位,銷售假包、假表、假鞋等現象依然存在,甚至還有平臺面對售假行為姑息縱容。在閒轉、花粉兒、轉轉等多個二手交易平臺,商品銷售頁面商家直接標明「高仿」「復刻」等字樣。體驗人員在閒轉平臺諮詢售賣假貨問題時,平臺客服回答稱有假貨可以舉報,但如果賣家註明是假貨、高仿,買家不介意就行,還表示一般正品不會在此平臺購買。

與此同時,在體驗調查中,仍然發現盜版網課、盜版影音、低俗漫畫、名牌產品空瓶等相關信息,甚至有二手交易平臺成為色情交易引流平臺。另外,電子菸、藥品等在二手交易平臺也仍然存在。雖然部分平臺屏蔽了藥、醫療器械、煙、槍枝、野生動物等關鍵詞,但換個搜索方式或直接瀏覽頁面依然會出現相關信息推送。

二手交易套路多 超九成用戶有過糟心經歷

調查顯示,超過93%的消費者表示在二手交易中遇到各種各樣問題,其中信息不透明、實物與照片不符問題佔比最高。正是由於購買前的信息不透明或隱瞞帶來買家收到的物品與展示不一的結果,這也是消費者遇到最多和最明顯的問題。還有近三成消費者反映二手交易退貨難的現象。

同時,廠家直銷、零售商售賣、個人代銷等職業賣家,已大量充斥全品類二手交易平臺。「一方面影響消費者購買體驗,閒置交易變了味,另一方面,職業賣家打著二手閒置的名義賣一手產品,逃避相關法律法規例如七天無理由退貨等規定,嚴重損害了消費者的合法權益。」省消保委監督部主任趙鑫指出。

值得注意的是,調查發現,有47%的消費者是通過私下轉帳的方式和其他方式進行交易。私下交易大大增加了買賣雙方的交易風險,特別是近期有關騙子故意發布低價商品,要求加微信或QQ等推送釣魚網站假連結讓買家付款,隨後拉黑跑路事件以及買家利用P圖造假打款,賣家誤以為真發貨等烏龍事件頻頻見諸新聞報導。本次體驗調查中,仍有部分平臺的賣家故意引導消費者脫離平臺進行線下交易。

奢侈品等二手平臺回收、鑑定服務待提高

奢侈品、電子產品類二手平臺的寄賣、回收服務備受消費者關注,但有消費者反饋,選擇平臺定價後,如果對平臺定價不滿意,商品可能會被動售出,甚至還有平臺規定如果賣家未在一定時間定價,將喪失物品所有權,類似規定極易引發消費爭議和糾紛投訴。比如,只二寄賣規定,由賣家自主定價,若7日內未給定價,將默認放棄物品所有權,交由平臺處理;紅布林寄賣服務中規定,鑑定後24小時內賣家不定價將由平臺定價,如選擇極速/中速變現,價格調整也都將由平臺操作。

調查發現,奢侈品類二手平臺鑑定資質不一,有些平臺有合作的第三方鑑定機構,也有些平臺只有自己的鑑定機構。萬表、心上明確表示由第三方鑑定機構或第三方認證鑑定師鑑定,其中一方稱由深圳國家中檢檢測且出具電子檢測報告,另一方稱由中國檢驗認證集團認定的鑑定師鑑定,其餘3個平臺紅布林、花粉兒、只二稱有自己的驗真鑑定機構、團隊,或由從事十年以上鑑定工作的鑑定師鑑定。

同樣,電子產品類二手交易平臺回收業務也存在估價低、消費者在交易過程中缺乏自主權等爭議。平臺在APP頁面註明定價分別是依據自主研發系統+市場價格、大數據+市場行情,但具體價格區間、報價明細沒有公示,消費者缺乏衡量標準,再加上平臺鑑定均是平臺自有的鑑定中心定價,平臺處於主導地位。

明確平臺責任 建議儘快出臺相關標準

調查顯示,超一半的消費者認為二手交易平臺存在「溝通不暢、售後服務差」問題。「消費糾紛能否得到妥善解決是備受廣大消費者關注的維權重點,塑造良好的消費救濟機制有助於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規範二手交易平臺的發展。」趙鑫表示,二手平臺均應當進一步完善售後服務機制,提高智能客服關鍵信息識別技術,提升人工客服糾紛解決效率,探索智能監管模式,創新科學有效的關鍵信息識別系統,從源頭妥善化解糾紛,依法配合有關部門進行行業治理。其次,針對職業商家充斥平臺情況,應當參照執行7天無理由退貨等售後服務,以避免職業賣家打著二手閒置的名義逃避7天無理由退貨規定,損害消費者合法權益的情況,確保買賣雙方公平交易,維護電商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加強信息發布審核」「建立用戶評價機制」成為消費者票選最高的建議及訴求。江蘇省消保委建議,在《電子商務法》的基礎上,儘快出臺二手交易平臺相關標準,進一步完善包括信息發布、用戶資質審核、退換貨規則、資金安全及消費者權益保護等相關內容,加強對行業監管和違法行為的約束,提升行業管理水平。二手交易平臺除了加強監督管理,還應建立紅黑榜,違法違規用戶平臺公示、取消資格等規定,對銷售假冒偽劣商品的賣家予以封號等處罰,建立完善的處罰機制。

江蘇經濟報記者 朱夢笛

相關焦點

  • 買賣假貨,釣魚詐騙……閒魚、拍拍、閒轉等12家二手交易平臺將被...
    來源:中國消費者報把不用的東西在二手平臺轉賣已經成為年輕人一種新的生活方式但由於門檻過低、管理不到位頻頻出現買賣假貨、盜版網課、內容涉嫌色情低俗、釣魚詐騙、非法銷售「贓物」等亂象來看一組權威調查江蘇省消保委近日開展網絡二手交易市場消費調查,選取包括閒魚、轉轉、閒轉
  • 二手平臺淘貨網絡詐騙頻發,小心誤入「殺魚盤」
    假裝賣家在正規二手平臺發布低價熱銷物品的信息,誘導買家脫離平臺、線下聯繫,點擊虛假連結付款,這種網絡詐騙有一個專屬名詞叫作「殺魚盤」——二手平臺淘貨,小心誤入「殺魚盤」
  • 別踩二手交易平臺的「坑」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近年來,隨著網際網路二手交易平臺的飛速發展,不少人在網上買賣日用百貨、數碼產品、家居用品等閒置物品。防疫期間,網絡二手交易平臺活躍度更是加速提升。但一些平臺上有賣家趁機出售過期食品、假酒假包等,影響惡劣。
  • 平臺監管不到位 小心!別踩二手交易平臺的「坑」
    近年來,隨著網際網路二手交易平臺的飛速發展,不少人在網上買賣日用百貨、數碼產品、家居用品等閒置物品。防疫期間,網絡二手交易平臺活躍度更是加速提升。但一些平臺上有賣家趁機出售過期食品、假酒假包等,影響惡劣。如何避免網際網路二手交易平臺成為「假劣貨集市」,成為業界關心的話題。
  • 四中微動漫 | 在二手交易平臺買到假貨怎麼辦?
    四中微動漫 | 在二手交易平臺買到假貨怎麼辦?點擊了解「在二手平臺買到假貨怎麼辦」案情介紹原告法官提示目前,二手閒置物品網絡交易平臺上的普通賣家和經營者較難分辨,買家在購物時也應當擦亮眼睛謹慎選擇,同時增強證據意識、法律意識,及時利用平臺規則及法律武器維護自身合法權益,不讓二手平臺成為經營者規避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避風港」和躲避違約責任的「擋箭牌」。
  • 中國二手物品市場不斷擴大 網絡二手交易平臺迅速崛起
    近年來,隨著中國二手物品市場不斷擴大,網絡二手交易平臺迅速崛起。「二手經濟」是通過平臺來進行交易的商業模式,也是當前中國平臺經濟發展的一種新模式。2016年以來,中國的二手商品交易開始逐漸興起,隨著大型網絡平臺和電商巨頭的加入,在線二手交易市場在國內迅速發展。中國網際網路經濟研究院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底,我國閒置物品交易規模已達5000億元,並以每年30%以上的速度增長。
  • 二手交易平臺市場火爆背後「暗流洶湧」
    調查動機  隨著共享經濟模式深入社會生活各個方面,專門進行閒置物品交易的二手交易電商平臺也迅速發展。不過,有業內人士認為,二手交易平臺的出現,本意是促進共享經濟的發展,但快速發展之下監管機制的不完善導致弊病叢生,加上信息不對稱的頑疾,不少二手交易平臺淪為售假平臺和滋生詐騙的溫床。
  • 怎樣在二手交易平臺放心交易?專家教你怎樣躲過那些「坑」
    來源:檢察日報網絡二手交易:怎樣躲過那些「坑」門診問題:二手交易賣家算不算「銷售者」?交易遇到問題,該如何維權?怎樣才能在二手交易平臺放心交易?拿到手後發現賣家承諾保真的化妝品是假貨時,多數買家都會因證據不足陷入維權的「死胡同」;買家收到貨後,會借著退貨的機會掉包……如何在拍拍、閒魚、轉轉等網絡二手交易平臺上真正安心交易,成為買賣雙方亟待解決的問題。二手交易賣家算不算「銷售者」?二手交易平臺的安全問題由來已久。
  • 二手交易平臺現回收共享單車,平臺方:嚴禁買賣,發現將報警
    不過,近期有人發現在二手車的交易平臺上,有人公開叫價2000元回收摩拜單車,另外在二手平臺上ofo只賣99元。昨天(12月18日)北京晨報記者在相關二手平臺上已經查詢不到買賣信息,記者採訪了幾家二手車交易平臺,均表示嚴禁共享單車在平臺上買賣,如果發現將立即報警。
  • 趕集網等二手交易平臺亂象頻發:以次充好 吞吃押金
    惡意砍價 以次充好 吞吃押金 二手交易平臺亂象頻發隨著移動網際網路的發展,二手物品交易的跳蚤市場從線下轉移到了線上。然而,看似雙贏的交易方式背後卻隱藏了不少「坑」。汕頭大學學生小餘在趕集網上看到,原價2000多元的捷安特自行車只賣400多元,賣家還是「發燒友」,小餘興奮不已。「發燒友賣的貨肯定沒錯。」
  • 二手交易平臺 開啟斷舍離新生活
    如今,乘著共享經濟的東風,具有共享精神的網絡二手交易平臺也得到了更多關注。  剛需之下 誰領風騷  二手交易對人們來說其實並不陌生。從前的舊貨市場、跳蚤市集隨著網際網路的發展逐步轉戰到網絡各論壇、貼吧,再到現在的各類二手交易平臺。二手交易市場一直以來也是網際網路企業競相爭奪的重要版塊。
  • 二手交易及其平臺目前保持火熱,但是你真的了解二手交易嗎
    網絡科技的發展近年來的勢頭是越來越猛了,在這個網購興起的時代,大家已經習慣了從聯網上面買自己需要的東西,大到冰箱,洗衣機,小到化妝品,零食,甚至是一個掛鈎都能去網購,當然了在網絡上購買商品除了淘寶天貓,京東,還有一些二手交易平臺的興起,在這些平臺上面有時候只需要花費原價一半不到的價格就可以買到一件品相和質量差不多的商品
  • 二手交易平臺現野生保護動物交易
    畫眉鳥戴勝鳥隨意買賣9月8日,記者在閒魚APP上搜索關鍵字「鳥」時,看到廣東清遠有一賣家正在出售野生畫眉鳥。商品介紹欄顯示,該畫眉鳥為生鳥,從山上剛抓下來沒多久,售賣價格為320元,支持同城或郵寄交易。記者查詢了解,畫眉鳥屬於國家「三有」保護動物,禁止個人隨意捕捉、飼養和買賣。
  • 二手交易平臺 買方賣方都要警惕
    二手交易平臺 買方賣方都要警惕網絡二手交易平臺受到很多買賣閒置物品的買家及賣家的青睞,為了保障交易安全,正規的網絡二手交易平臺都有自己應對機制,但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許多不法分子想方設法鑽空子,規避正常交易流程,實施詐騙,滿滿的套路等著毫無防備的買家
  • 「淨網2020」二手交易平臺的那些貓膩,您知道嗎?
    "讓閒置物品遊起來",隨著經濟和網絡的迅速發展,在線二手交易確實受到了越來越多人的青睞,為大家帶來了諸多實惠與便利。但是,這個時候實惠和風險也是結伴而來案例簡要回顧2020年3月17日,市民鄭某向我局報案稱:2019年11月24日,其在「閒魚」二手交易平臺先後被詐騙總計
  • 二手物品交易平臺藏陷阱 買家、賣家都可能被坑
    原標題:二手物品交易平臺藏陷阱 買家、賣家都可能被坑   隨著移動網際網路的發展,二手物品交易的跳蚤市場從線下轉移到了線上。然而,看似雙贏的交易方式背後卻隱藏了不少「坑」:賣家故意引導買家脫離平臺交易實施詐騙,買家收貨之後找藉口向賣家惡意砍價……究竟是買賣雙方誠意不夠、還是平臺本身存有漏洞?
  • 公務機買賣那裡去?二手公務機交易平臺上線
    4月15日下午在展會現場,民生租賃舉辦「中國公務機聯盟-二手機交易平臺」上線新聞發布會。此款平臺將匯集亞洲地區最全面,最真實的二手飛機交易信息,為買賣雙方搭建透明,健康,可持續的交易平臺。 民生租賃上線二手公務機交易平臺   據民生租賃人士介紹,「中國公務機聯盟-二手機交易平臺」依據2014年9月民生租賃開發的「中國公務機聯盟」網站和APP進行改版提升而成。
  • 淨網2020 二手交易平臺 買方賣方都要警惕
    二手交易平臺 買方賣方都要警惕網絡二手交易平臺受到很多買賣閒置物品的買家及賣家的青睞,為了保障交易安全,正規的網絡二手交易平臺都有自己應對機制,但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許多不法分子想方設法鑽空子,規避正常交易流程,實施詐騙,滿滿的套路等著毫無防備的買家
  • 「防範365」線上交易日漸發達,二手平臺謹防有假!
    隨著二手交易平臺的出現在線交易閒置物品成為購物的優選但網絡帶給我們便利的同時也潛藏著陷阱和不安全因素也潛藏著陷阱和不安全因素如今,在網上買賣自己的閒置物品,是個環保又實惠的時髦事兒但隨著二手買賣網上交易的日益普及,各種問題也湧現出來……導致消費者對平臺信任度下降。個人網購二手物品時,一定要在官方指定的溝通軟體上聊天,並且不要輕易相信對方發送的改價連結。如果遭遇詐騙請及時報警並在平臺上舉報。二手交易平臺上的騙子,通常會用哪些手段呢?
  • 二手票務平臺靠譜嗎?
    隨著演出市場進一步繁榮,網際網路技術加快普及應用,為買賣雙方創建自由交易環境的二手票務平臺也開始野蠻生長。據了解,二手票務平臺自稱匯聚主辦方、各級票務公司和個人閒置等票源,票品由賣家自行定價和供應,平臺本身不對票品定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