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彭共和國(英語:The Gabonese Republic;法語:La République Gabonaise),簡稱:加彭,位於非洲中部西海岸,橫跨赤道線。東、南與剛果(布)相連,北與喀麥隆接壤,西北與赤道幾內亞毗鄰,西瀕大西洋,海岸線長800公裡。國土面積26.8萬平方公裡。首都是利伯維爾。官方語言為法語。民族語言有芳語、米耶內語和巴太凱語。
加彭全國共有人口203萬(2017年)。有40多個民族,主要有芳族(佔全國人口40%)、巴普努族(佔22%)等。受長期殖民統治影響,居民50%信奉天主教;20%信奉基督教新教;10%信奉伊斯蘭教;其餘信奉原始宗教。
公元12世紀,班圖人從非洲東部遷入,在奧果韋河兩岸建立了一些部落王國。15世紀,葡萄牙航海者抵達該地區。18世紀淪為法國殖民地。1911年被轉讓給德國。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復歸法國。1958年成為「法蘭西共同體」內的自治共和國。1960年8月17日宣告獨立。萊昂·姆巴任首任總統。自從1960年8月17日脫離法國統治獨立以來,加彭共和國共經歷了3屆總統的統治。
1、早期歷史
遠在古代,加彭境內已有人類活動。10世紀時,班圖人已在加彭境內定居。
15世紀以前,在沿海地區和奧果韋河兩岸形成了一些部落酋長國。居民從事耕作、採集和狩獵。
2、殖民入侵時期
約1472年,葡萄牙殖民者來到加彭海灣地區。由於這個海灣的地形,很象當時葡萄牙水手穿的外套-葡語為gabao,加彭由此得名。繼葡萄牙之後,荷蘭、英國和法國殖民者接踵而至。
從15世紀末到19世紀,加彭成為歐洲殖民者掠獲黑奴的重要場所。1845年從加彭海灣運往古巴和巴西的奴隸達1.8萬人。殖民者還從加彭掠奪象牙、烏木等產品。
1839年,法國海軍軍官布埃·維約美以欺騙方式同沿海酋長丹尼斯籤訂協定,取得了加彭海灣南岸地區的主權。
1843年布埃-維約美又從另一個酋長路易斯手中取得海灣北岸地區的主權。法國人在北岸地區使用獲釋奴隸修築堡壘,設立居民點。
1848年法國人將該地命名為利伯維爾,意即自由城。
1875年和1880年,法國探險家P.-P.-F.-C.S.de布拉柴兩度進入加彭,極力擴展法國勢力,後來法國佔領了整個加彭。
1881年,利伯維爾一度成為法國在赤道地區的行政中心。
1882年,法國政府頒布法令,設立包括加彭和剛果的法屬剛果殖民地。
1886年,加彭和剛果分為兩個領地。
1910年1月,加彭、中央剛果、烏班吉-沙立和查德4塊殖民地合併為法屬赤道非洲。
法國殖民當局佔領加彭後,將加彭的土地租讓給特許公司經營。這些特許公司實行壟斷貿易、強迫當地居民採集天然橡膠、象牙和烏木供出口。此外,還強迫居民繳納各種捐稅。加彭人民不斷爆發反抗法國殖民統治的鬥爭。
3、國家獨立鬥爭時期
20世紀初,科莫河和恩古涅河流域的芳人和米特索格人,曾多次舉行起義,遭到殖民當局的鎮壓。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加彭人民在加彭民主同盟等民族主義政黨的領導下開展了爭取民族獨立的鬥爭。
1953年,加彭礦工和林業工人舉行大罷工。
1956年,加彭爆發全國性的群眾運動,要求加彭獨立。法國政府被迫改變其殖民統治政策。
1957年1月根據法國政府頒布的《海外領地根本法》,加彭取得了半自治共和國的地位。
1958年11月根據戴高樂政府頒布的《第五共和國憲法》,加彭成了法蘭西共同體內的自治共和國。
1960年7月5日,法國同加彭籤訂了移交共同體權力的協定,同年8月17日加彭宣布獨立。
4、獨立後的加彭
1961年2月,加彭舉行總統和國民議會選舉,加彭民主同盟總書記L.姆巴當選為總統 (1961~1967)。
1964年2月,加彭陸軍發動政變,法國出兵幹預,政變失敗。
1967年11月,姆巴總統病故,副總統H.O.邦戈接任總統。
1968年,執政黨加彭民主同盟改名為加彭民主黨,邦戈任總書記。
1974年4月20日,加彭共和國同中國建立外交關係。
1979年邦戈連任總統。邦戈政府實行一黨制,強調民族團結和國家統一,反對部族主義和地方主義。邦戈執政以來,政局比較穩定,經濟發展較快。在經濟上實行開放政策,大量吸收外國資本,促進經濟發展。加彭對外奉行不結盟和國際合作政策,反對帝國主義的侵略和幹涉,支持南部非洲人民的解放鬥爭。主張通過對話和協商,謀求世界和平,實行睦鄰友好政策。
1990年3月改行多黨制,政局一度動蕩,但奧馬爾·邦戈和執政的加彭民主黨仍保持對政權的控制。
1998年,奧馬爾·邦戈蟬聯總統。
5、現代時期的加彭
2003年,參眾兩院聯席會議通過憲法修正案,取消對總統連任次數限制。
2005年,加彭舉行總統選舉,奧馬爾·邦戈以79.18%的得票率蟬聯總統。
2009年6月,奧馬爾·邦戈總統在西班牙病逝。8月,加彭舉行新一屆總統選舉,奧馬爾·邦戈總統之子阿里·邦戈當選總統,10月就職。反對派質疑選舉結果,在少數城市發動騷亂和暴力示威活動,被當局平息。
2011年底,加彭舉行立法選舉,阿里·邦戈領導的加彭民主黨獲得國民議會95%的席位,2013年12月又以較大優勢贏得地方選舉。
2014年6月,阿里·邦戈總統同加反對黨、總統多數派政黨領導人以及3名獨立人士籤署了《社會契約憲章》,致力於改善民生、消除貧困和社會不平等。
2016年8月,加彭舉行總統大選,邦戈總統勝選,反對派候選人、前非盟委員會主席讓·平不服,首都等地暴發騷亂,讓·平並將選舉結果上訴至憲法法院。9月24日,憲法法院確認邦戈勝選。27日,邦戈宣誓就職。
2017年3月至5月,加彭舉行「全國包容性政治對話」,形成多項政治對話成果,包括總統大選和議會選舉改為兩輪多數制、修改選舉法等重要內容。
2018年4月,加彭憲法法院決定解散國民議會,由參議院代行國民議會功能。新一屆國民議會於2019年1月選舉產生,共143個席位,其中加彭民主黨98席。
2018年5月,加彭總理恩貢戴遞交政府辭呈,邦戈總統組成以恩貢戴為首的新政府。
2018年10月,加彭立法選舉順利舉行,執政黨加彭民主黨以絕對優勢勝選。10月下旬,邦戈總統在沙烏地阿拉伯出訪時因病緊急就醫,隨後赴摩洛哥拉巴特休養。
2020年7月16日,加彭總統府宣布,總統邦戈任命國防部長奧蘇卡出任新一屆總理。奧蘇卡成為加彭首位女性總理。
本文發布於世界歷史網的文章,如有轉載,請註明原文摘自於世界歷史網:http://www.shijielishi.com/jiapeng/lishi/1002.html,註明網站地址;否則,禁止轉載;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