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前後,正是東北可以採山野菜的季節,老爸老媽前天就回老家了,說是為了吃山菜,昨天打電話說已經吃了好幾種了,山芹菜餃子也吃上了!
沒想到的是老媽回去的那天晚上,老公也拿回來山野菜了,是同事送的。我還沒下班就接到這傢伙的電話,問我山野菜怎麼吃。我知道他可能根本都不認識,更別提怎麼吃了,就告訴他等我回家處理吧。回到家裡,就看到桌子上堆著刺嫩芽、貓爪子、猴腿兒菜,都是我老家山上常見的,還非常新鮮,可能剛從山上採下來不久。這麼多山菜一下子也吃不完,分門別類的整理好,有的就焯了晚餐蘸雞蛋醬吃,有的留著第二天炒著吃。
我整理山菜的時候,老公就在廚房裡準備其他的菜,對於老婆能認識這麼多的山野菜,那傢伙似乎見怪不怪,好像認為這是天經地義就該如此的事,虛榮心驅使我得意洋洋滴問老公:「怎麼樣,娶個從小在農村長大的媳婦有好處吧?最起碼她能知道你拿回來的山野菜是什麼,怎麼吃!」老公很配合:「那是啊,老幸福了!」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原諒俺這麼愛自誇,因為啊,俺嫁的老公姓王,我便成了傳說中的「王婆」!
看見這些山野菜就讓我感到很親切,小時候每到山菜下來的季節,除了上學,有時間就往山上跑,那個時候沒有汙染,隨便上哪座山,都能採一堆野菜回來,媽媽說家裡沒菜了,跑到屋後的山腳下就能採一把山白菜回來熬湯。稍微走進山裡深一點,不一會兒就能採一大筐回來,吃不完的就餵豬,那個時候真是讓人懷念啊!現在可不行嘍,由於汙染和過度放牧,想要採山菜,得要走出老遠老遠,到更深遠的山林裡去才能採到了。
這個就是刺嫩芽,我沒見過香椿樹是什麼樣子的,但我想大約跟刺嫩芽很像吧,都是長在帶刺的枝頭上的嫩芽。也就2、3天的工夫,嫩芽就長老了,長老了就不能吃了,所以叫「刺嫩芽」。這幾年都沒時間回老家,所以也沒有親自拍到刺嫩芽長在枝頭的樣子,上面的圖片是我從網上搜的,下面的就是我自己拍的了,已經整理好了的,焯過水就可以吃了,涼拌、蘸醬、炒、做餡,怎麼吃都很美味。我從小到大最常見的吃法就是蘸醬,將刺嫩芽焯熟了,炸點雞蛋醬蘸著吃。這次為了照顧兒子的口味,我做了刺嫩芽炒雞蛋。
刺嫩芽炒雞蛋:
原料:刺嫩芽300克,雞蛋2-3個
調料:色拉油、蒜末、胡椒粉、鹽、雞粉個適量,少許生抽
做法:
1. 從山上採下來的刺嫩芽是這樣子滴;
2. 把根部我們叫做「褲」的東西掰掉;
3. 摘好的刺嫩芽洗乾淨;
4. 方開水鍋裡焯一下;
5. 浸泡於冷水中;
6. 炒制前撈出瀝乾水分;
7. 雞蛋打散備用;
8. 熱鍋熱油匠雞蛋滑熟後盛出備用;
9. 用鍋內的底油爆香蒜末;
10. 放入刺嫩芽翻炒,加一點點生抽和胡椒粉調味;
11. 倒入炒好的雞蛋炒勻;
12. 最後加鹽和雞粉調味後即可出鍋。
美食心得:
1. 刺嫩芽焯水的時間不要太長,燙一下變色後即可撈出,如果蘸醬吃就要焯至熟;
2. 撈出浸入冷水多泡一段時間,即可以保持其綠色,也可去除其苦澀之味;
3. 也可將其切碎後與雞蛋同炒,我喜歡整棵的,更能吃出其原有風味;
(以下文字來源於網絡)
刺嫩芽別名龍年木、鵲不踏、刺老鴉、楤木芽,原產於我國,主要分布在我國、日本、朝鮮和俄羅斯的西伯利亞等地區,目前主要分布在我國的東北,生長於長白山海拔450-1200米的玄武巖臺地上,一年只能採摘一茬,採摘時間1—2天。
刺嫩芽喜生長在溝谷、陽坡、土壤肥沃、潮溼或半陰的雜木林、闊葉林、混交林、次生林中或生長在林緣,灌木林、溝邊等地。幼芽水分大而柔嫩,有獨特的清香味,營養成分豐富,含有大量的微量元素和多種維生素,其中包含8種人體必須的胺基酸,蛋白質含量較高,是普通家種蔬菜的十幾倍,具有健體強身、調節神經、祛風除溼和延年益壽之功效,是藥食兼用的山野菜,更是不可多得的美味佳餚。
刺嫩芽的嫩芽為食用部分,食用方法多樣。可以生食、炒食、醬食、做湯、做餡,或加工成不同風味的小鹹菜。它味美香甜,清嫩醇厚,野味濃鬱,是著名的上等山野菜,被譽為「山野菜之王」。多年來,一直是出口的主要野菜品種之一,而且供不應求,深受國內外廣大消費者的稱讚,可稱得上是「美味山珍」。
這個是另外一種山野菜,我們叫做「貓爪子」,大約覺得它長得像貓爪子?這個蘸醬吃也很好吃。哎!好懷念兒時可以上山採山菜的時光啊,此時我的心已經飛回了家鄉!
(本文來自:百度寶寶知道 金山茶)
————————
世界很複雜,百度更懂你
關注寶寶知道超級頻道,了解備孕、懷孕、育兒更多精彩內容:專家直播、日刊知識、胎教電臺、兒童故事、動畫片,還有寶媽們最愛的社區圈子!寶寶知道與千萬媽媽在一起,科學孕育,為愛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