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際網路的飛速發展,極大地改變了人類的生活模式,比如電商的存在,讓我們足不出戶就能掏盡天下物品。比如美團,餓了麼等外賣平臺的存在,讓我們足不出戶就能吃上各餐館的飯菜。
美團是個團購的網站,它後來抓住契機,成功轉為了外賣平臺,並在外賣市場佔據了很大的份額,餓了麼背靠阿里巴巴也成為了外賣行業不可忽視的後勁力量。
而餓了麼其實阿里巴巴收購的,公司原先是80後張旭豪創立的。
上海交通大學畢業的張旭豪和他的幾位同學,一同創辦的餓了麼。他們還是學生的時候,那時候還沒有外賣這東西的存在,他們上完課夜深人靜的時候,就想吃外面熱騰騰的飯菜。張旭豪很好地捕捉得到了,這會是個市場。那會是09年,張旭豪就這樣走上了創業這條路。
創業初期,資金是他們最大的問題,他們就四處籌錢。資金的問題,讓他們吃了很多的苦。
資金有限,自然不能燒錢推廣,於是他們選了一家餐館試營業。他們公司為一家公司做外賣服務。效果很是不錯,於是吸引了更多的餐館加入他們,他們的外賣業務也就火爆了起來。
業務量上來了,人手就不夠用了,張旭豪甚至自己親自上陣送外賣。而且他們的工作時間不是一般地長,有時一天只能睡不到5個小時。
在員工們的努力和張旭豪的帶領下,他們的規模起來了,口碑起來了,還在15年融資成功。京東、大眾點評後續也加入到了融資的隊伍中來。18年,阿里巴巴正式收購餓了麼。張旭豪就這樣經過幾輪融資和收購套現了665億。
這是多麼大的一筆數字,而張旭豪得到的還不僅僅是這筆錢。他現在是餓了麼的董事長,也是馬雲的私人助理。公司在阿里巴巴強大的資金支持下,發展更為迅猛。
張旭豪通過餓了麼,實現了自我財富的積累,也實現了公司的發展。他做了很明智的選擇。
在資本的運作下,美團已成一家之大,如果繼續與自己一己之力,如何跟著強大的資本抗衡?
唯有與阿里巴巴合作,他的心血才能在資本的世界繼續餓了麼的外賣之路。
古語有云,識時務者為俊傑,每個創業者在創業之初肯定是懷揣著夢想的,夢想是如此純粹,可是現實是骨感的,如何在資本市場中存活下來,是必須要考慮的問題。遵循市場規則,尊重資本遊戲規則,方能走得更遠。
張旭豪,一名80後,如此年輕就成為胡潤富豪榜中的一員,創立餓了麼,發展餓了麼,強大餓了麼。給了我們啟示,也給了我們思考,願每位創業者都能走出自己的陽關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