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年前,將「餓了麼」賣給馬雲,套現665億的張旭豪,現在怎麼樣?

2020-12-21 騰訊網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更何況我國是一個美食大國,飲食是人們常常談論的話題。但是隨著人們的生活節奏逐漸加快,出門尋找美食成為一種「奢望」。然而隨著外賣平臺的出現,不用出門,只要拿出手機輕輕一划,就可以吃遍全城美食。可以說外賣是「懶人們」的福音了。

為了爭奪外賣市場,美團外賣和餓了麼兩個巨頭打得不可開交。很多人認為餓了麼能夠與美團競爭,是因為背靠阿里巴巴。但餓了麼並不是馬雲一手創辦的,而是一個年輕人以665億元的價格賣給了馬雲。這個人就是餓了麼的創始人張旭豪。

張旭豪的風雨「外賣」路

張旭豪出生在上海的一個商人家庭,從小在父親的薰陶下,他也學到了許多經商的知識。2008年時,還沒有專門的餐飲外送平臺,訂餐還需要打電話,十分麻煩。張旭豪敏銳地嗅到了餐飲外送的商機,於是他和舍友們決定開發網絡訂餐系統,也就是餓了麼。

創業之初,幾個人東拼西湊,甚至把學費搭上,才把啟動資金湊齊。後來他們談下了一家餐飲店的外賣業務,用來「打頭陣」。但是由於資金不足,僱不起人手,張旭豪和舍友們經常「輪番上陣」,騎著小電驢滿大街的送外賣。一連輪轉幾個月,基本每天只睡四五個小時。

經過一年多的經營,餓了麼慢慢地積累信譽和人氣,業務開始多了起來。在當時的創業大潮下,餓了麼作為一家較為成功的大學生創業公司,也開始引起了許多投資行業大佬的注意。

餓了麼迎來機遇和挑戰

2010年,智慧型手機開始興起,張旭豪便抓住了這一機遇,在移動端添加了外賣平臺。由於點餐更加方便,很快就受到消費者的歡迎,餓了麼的發展又向前邁出了一大步。

智慧型手機帶來了機遇的同時,也帶來了競爭對手。同年,觀望許久的美團開始進軍外賣市場。美團外賣的「來勢洶洶」,讓張旭豪這個年輕的團隊毫無招架之力。餓了麼的市場份額不斷被擠壓,業績也開始出現了下滑。

為了搶回市場,張旭豪團隊也四處奔波尋找新的融資。2015年8月,中信產業基金和華聯股份給餓了麼投下了6.3億美元融資。有了新的融資,餓了麼也迎來了新的發展。到了2017年,餓了麼的業務已經覆蓋全國2000個城市,用戶量高達2.6億,員工規模擴大到了15000多人。

2018年,就當所有人以為張旭豪會帶領餓了麼團隊,走向新的徵程時,張旭豪做了一個出人意料的決定,他將餓了麼以665億元的價格賣給了阿里巴巴。

對此,餓了麼的其他合伙人大為不解,但張旭東認為他們的團隊還太年輕,管理經驗跟不上餓了麼的快速發展,而且面對發展勢頭十分強勁的美團,餓了麼需要管理經驗豐富和資金雄厚的團隊。毫無疑問,阿里巴巴是最好的選擇。

當然,阿里巴巴也沒有「辜負」張旭豪的期望。2020年11月,阿里巴巴發布的9月份季度業績顯示,餓了麼口碑營業收入達到了88.39億元,同比增長29%,日均付費會員數量同比增長45%。不僅如此,其業務範圍還擴大到生鮮、雜貨和鮮花等多個品類。事實證明張旭豪當初的決定沒有錯,如今,餓了麼得到了穩健而快速的發展。

而張旭豪在賣掉餓了麼之後,也沒有「另起爐灶」,而是留在了餓了麼繼續擔任董事長,與其他合伙人一起繼續守護餓了麼成長。2020年11月,年僅35歲的張旭豪以55億元財富位列白手起家富豪榜第34位。

張旭豪從一個年輕的創業者,一路拼搏到今天的成績也是不容易。當面對強大的對手,張旭豪審時度勢,將餓了麼「交付」給更為強大的阿里巴巴。

背靠大樹好乘涼,餓了麼確實迎來了新的起點。如今,美團外賣的發展仍然強勢,餓了麼能否分得更大的「蛋糕」,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相關焦點

  • 2年前,把「餓了麼」賣給馬雲,套現665億的張旭豪,如今怎樣了?
    隨著現在經濟水平的提升及現代生活的壓力,人們對於時間越來越敏感,特別是當代年輕人,為了節省時間,在吃飯方面,更多的是選擇外賣來節省用餐時間,在這「網際網路」時代,有了更多的選擇方式,目前國內最大的兩大外賣平臺是「餓了麼」及「美團」。而「餓了麼」是阿里巴巴旗下的平臺,但它的創始人並非馬雲,而是名為張旭豪的年輕人。
  • 2年前,把「餓了麼」賣給馬雲,套現665億的張旭豪,現在怎樣了?
    目前在我國大家最熟悉的兩大外賣平臺,無非就是「美團」和「餓了麼」,幾乎佔據了國內外賣市場近80%的份額。首先就是美團旗下的「美團外賣」,在外賣剛開始火熱的時候,作為美團創始人的王興,就迅速抓住商機,在外賣領域站住了腳跟。而相比於「美團外賣」,「餓了麼」因為背靠阿里巴巴這個大靠山,成長的速度也同樣突飛猛進。
  • 將餓了麼賣給馬雲,套現650億離場,那個「外賣小哥」後悔了嗎?
    將餓了麼賣給馬雲,套現650億離場,那個「外賣小哥」後悔了嗎?隨著科技的發展,我們的生活越來越便捷了。從網際網路普及之後,我們國內誕生了不少的巨頭企業,百度、騰訊、阿里等等,行動支付、外賣等越來越多功能開始走進我們的生活。
  • 那個把「餓了麼」賣馬雲,套現665億的外賣小哥,如今怎樣
    中國目前最火的兩大外賣恐怕就要屬美團和餓了麼了,其中美團出現的時間要比餓了麼要早一點,美團隨後也出現了許多的新功能,這些創新都吸引著無數的顧客,又將美團推向了另一個高度,完全顛覆了以前的發展模式
  • 張旭豪將餓了麼賣給阿里,套現了665億後,現在他去了哪裡?
    現在餓了麼的市場份額雖然還沒有超越美團,可是在國內的外賣市場能夠美團掰手腕的也只有餓了麼,拿餓了麼跟美團來比較可能是會有一些差距,畢竟美團生態系統完善的比餓了麼好太多了,餓了麼只是專注於外賣的平臺,美團不管在金融、交通還是跑腿等上面都有著業務,餓了麼的這些業務全部都是在支付寶這個平臺上面的
  • 80後「餓了麼」創始人,將公司賣給阿里,套現665億,他後來怎樣
    比如美團,餓了麼等外賣平臺的存在,讓我們足不出戶就能吃上各餐館的飯菜。美團是個團購的網站,它後來抓住契機,成功轉為了外賣平臺,並在外賣市場佔據了很大的份額,餓了麼背靠阿里巴巴也成為了外賣行業不可忽視的後勁力量。而餓了麼其實阿里巴巴收購的,公司原先是80後張旭豪創立的。
  • 年少成名的餓了麼前創始人,套現665億後,如今過得怎樣?
    要想財富自由還是要看網際網路,曾經風光一時的餓了麼創始團隊,在被阿里收購後,躬身而退。外賣需求的放大,造就了這個團隊的風光。當人們有選擇的定外賣時,這個需求便釋放出巨大的能量。當時的餓了麼和美團,成為了最後的大贏家。而其中餓了麼的前創始人張旭豪,更是通過自己的努力,成功套現立場。
  • 餓了麼,摩拜創始人的功成身退的背後,譜寫時代華章的普通人
    現在餓了麼的老闆是馬雲,但他的創始人本是上海交通大學的一位名叫張旭豪的研究生。上學期間做實驗做的晚,吃飯成了新麻煩,於是便和幾個同學一起創立了餓了麼。很快,餓了麼便在上海獲得一定名氣,他們成功了。而後,他甚至放棄了去香港理工大學進修的機會,和小夥伴一起把餓了麼做強做大。他張旭豪生於1985年,上研究生期間不過二十來歲。創立餓了麼才24歲。到了2018年,馬雲95億美元全資收購了餓了麼,之後餓了麼的市值直線飆升。
  • 阿里正式「吞併」餓了麼,創始人出局,換上了馬雲親信
    8月2日餓了麼更新股權信息,法定代表人張旭豪正式宣布出局,變更為王磊。張旭豪是餓了麼的創始人,王磊是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是馬雲的親信。同時餓了麼的企業類型變更為非自然人投資或控股的法人獨資,算正式被馬雲阿里帝國吞併了。
  • 中國送外賣最牛的2人,他是富三代身家55億,他是富二代財富530億
    他覺得這裡面有機會啊,就和同學康嘉還有其他2位舍友一起想在外賣上做些文章,軟體學院的葉峰也覺得挺有前途,就加入進來,一起在校園裡創立了一家在網上叫外賣的平臺,名字很接地氣——餓了麼?後來的廣告是「餓了麼:餓了別叫媽」。這是中國最早的網上外賣平臺。後來有報導在描述他們創業艱難時說,錢是大家湊的,連學費都用上了。
  • 阿里巴巴「吃下」餓了麼 補全最後三公裡配送網絡
    4月2日,阿里巴巴集團、螞蟻金服集團與餓了麼聯合宣布,阿里巴巴已經籤訂收購協議,將聯合螞蟻金服以95億美元對餓了麼完成全資收購。收購完成後,餓了麼創始人兼CEO張旭豪將出任董事長,並擔任阿里巴巴CEO張勇的新零售戰略特別助理,阿里健康原CEO王磊將在交割完成後出任餓了麼CEO。王磊此前曾任淘點點事業部負責人,有著豐富的本地生活服務實戰經驗。
  • 餓了麼3.5億美元融資,外賣O2O寡頭洗牌大幕掀起
    1月27日下午,餐飲外賣O2O「餓了麼」正式對外宣布E輪融資情況,與此前傳言的3.5億美金相符,值得注意的是本輪融資是來自中信產業基金、騰訊、京東、大眾點評以及紅杉資本的聯合投資。餓了麼官方表示,除了資本層面,還將與投資方達成深度戰略合作。
  • 務實的上海:餓了麼、大眾點評等十多家獨角獸賣身北京杭州
    3月3日,餓了麼創始人張旭豪開始改口,並不關心公司股權分配比例,用戶認可才是最重要的。此前,有多家媒體報導,餓了麼將被阿里巴巴全資收購,金額高達95億美元。這家在外賣市場上血拼了10年的公司,在去年吞下百度外賣後,和眾多上海網際網路公司一樣迎來的是賣身結局。
  • 百度外賣、餓了麼合併!你的優惠券可能又要少了...
    百度外賣要「嫁」給餓了麼啦!8月24日,餓了么正式宣布收購百度外賣。據了解,阿里為此次餓了麼收購百度外賣提供融資支持,收購達成後,百度外賣將暫時保持獨立運營,高層及公司架構不變。據比達諮詢2017年Q1外賣市場報告,餓了麼市場份額36.5%,美團外賣33%,百度外賣17.3%。合併完成後餓了麼+百度外賣市場份額將超過50%。
  • 阿里為何95億美元收購餓了麼?美團外賣得值200億美元
    阿里為何95億美元收購餓了麼?美團外賣得值200億美元   阿里巴巴將全資收購餓了麼,餓了麼的估值為95億美元,預計交易會在2018年第二季度完成。2017年,阿里巴巴與螞蟻金服還聯手對餓了麼增資4億美元,阿里系對餓了麼的持股達到32.94%,已取代餓了麼管理團隊成餓了麼最大股東。   DonG解讀   阿里完全收購餓了麼,意味著接下來會著力重點進軍餐飲市場,作為阿里產業鏈布局裡面不可獲取的核心環節。談幾點看法!
  • 最聰明的美女創始人,將企業「賣給」王興,套現15億後,現狀如何
    之前我們都是通過自行車來通勤的,現在我們的出行方式很多,公交車、地鐵、輕軌、小汽車等等,而且現在只要有條件的都會買一輛汽車來代步。所以現在的自行車普及率很低,基本上已經成為了鍛鍊的工具,不過在特定的環境下,自行車還是有著一定作用的。現在的共享單車是比較火熱的,已經成為了「新四大發明」之一,確實一時間出現了好幾家大型的共享單車公司,不過他們現在的境遇也是不一樣的。
  • 馬雲套現430億,目前持股僅佔4.8%,那麼他會失去阿里話語權嗎?
    可以說現在阿里巴巴的市場價值已經超過了7000億美元,這個驚人的數字出現以後,馬雲見到股市狀態這麼好,於是立刻套現。馬雲這個人眼光不能說不好,自從2019年11月份開始,他就一直在有目的有選擇地減少自己手中的股份。據市場統計,馬雲現在已經將自己手中持有的阿里巴巴股份逐步減少,目前看來減少的2.3386億股份已經為馬雲套現了足足有430億人民幣。
  • 被餓了麼合併,百度外賣還是要做我吃不起的外賣平臺
    在西二旗吃上三裡屯送來的brunch今年 8 月,估值 60 億美元的餓了麼合併了估值 5 億美元的百度外賣,又花 3 億美元買了百度地圖、搜索、百度糯米等資源。阿里巴巴給餓了麼提供了融資支持,百度也通過換股成了餓了麼的股東。合併之後,百度外賣成了餓了麼的全資子公司。餓了麼想通過買百度外賣來補全自己在高端餐飲領域的布局,但對於百度外賣而言,首先要解決的問題則是花在物流上的人力成本。始終降不下來的物流成本,也是百度外賣被賣掉的原因之一。百度外賣在這次發布會上展示的新物流系統,就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人力成本。
  • 張穎對話張旭豪:跟「巨頭」相處的故事,還有香港大排檔裡的...
    這次的主角是張旭豪,創立於 2009 年的餓了麼,是觀察網際網路發展的一個極佳樣本。餓了麼無疑是中國最受矚目也最有價值的初創公司之一。有媒體曾指其是時代精神高度凝聚的符號:創業熱潮、O2O 風口、殘酷競爭與補貼大戰、巨頭格局下的合縱連橫、以及一個「成功」的創業故事。創業之初,張旭豪和合伙人需要吭哧吭哧蹬著車,挽起袖子送外賣。
  • 餓了麼還是「惡了麼」?假冒商鋪何時休
    近日,有上海網友發帖控訴自己在餓了麼平臺上遭遇山寨「鼎泰豐」,被多收了一半餐費的經歷,其向餓了麼投訴至今沒有說法。 當事人李先生向觀察者網表示,5月27日他在餓了麼平臺上下單鼎泰豐,選擇了系統推薦的第一家店鋪,在等餐過程中,李先生發現配送路線非常可疑,接著李先生查詢店鋪經營執照發現,其經營地址指向了橫跨半個城市的另一家店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