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小吃即為金陵小吃,位列中國四大小吃之首。去南京旅遊,美食是不可忽視的一項,南京一直都是美食與美景缺一不可。並且南京有眾多美食街,很多美食都隱藏在小巷中,今天我們就帶大家一起看看南京的美食街。
夫子廟
作為吃貨來南京,不得不提的就是夫子廟。夫子廟位於秦淮河畔,是由東晉學宮擴建而成,其中夫子廟前的大照壁全長110米,是全國照壁之最。目前夫子廟連同其周邊已經發展成集小吃、夜市、南京民俗、秦淮風光於一體的夫子廟秦淮風光帶。如同一個巨大的廟會一般,有眾多小吃,每天這裡都聚集著眾多的外地遊客和當地人。
小吃街不需門票,但是要想進夫子廟需要買一張門票,成人30元一張。夫子廟內主要還是一些孔夫子相關歷史文化建築的介紹,還有一些民俗的體驗活動,大概半個小時就能逛完出來,第一次來南京對此感興趣的遊客應該進來看看。30元門票還包含夫子廟民間藝術大觀園,在夫子廟後門出口對面就是,裡面展覽著一些民間藝術品,雖說並不大,但是逛逛也用不了多長時間,反正門票包含,不看白不看,感興趣的人可以進來看看。
烏衣巷
烏衣巷在夫子廟西南數十米,過了橫跨秦淮河的朱雀橋就到了。烏衣巷是一條幽靜狹小的巷子,景色不錯人也比較少,適合拍幾張照片。巷子也比較小,一般情況下三五分鐘就能逛完,所以如果既然來到了夫子廟,完全可以抽個三五分鐘來逛一下。
老門東
除了夫子廟,老門東也是吃貨忘不了的地方,並且這裡環境不錯、小橋流水,還匯聚了很多老字號的小吃。除了蔣有記、雞鳴湯包等老字號,還有藍老大糖藕粥、徐家鴨子、司記豆腐腦等讓吃貨流口水的南京美食,此外還有臺灣名小吃蚵仔煎等等。
當年朱元璋把南京城分成三部分,西北是兵營,東部是皇宮,南部為居民區,所以穿過老門東就走進了老城南傳統民居的生活,這裡老街小巷,讓人們迅速感受到老城南的風貌。
南京小吃
首先要推薦的還是南京的鴨子,南京吃鴨子吃的是非常多的,有數據統計每年南京能吃1億多隻鴨子。南京有關鴨子的小吃也種類繁多,南京板鴨、南京桂花鴨、南京鹽水鴨,都是當地有名的小吃,除此之外還有鴨血粉絲湯、鴨油酥燒餅,在南京只要看多與鴨子有關的小吃絕對沒錯。其實,就連大名鼎鼎的北京烤鴨,也是當年朱棣遷都時,從南京遷過去的。不過隨著時代的發展,北京烤鴨與南京的烤鴨已經不盡相同,北京的烤鴨講究高端大氣、皮脆肉嫩,需要非常好的片鴨師傅。但是南京烤鴨則更加平民化,皮並不脆是軟的,就算是打包帶回家,冷吃也是沒問題的。所以可見南京和北京的同一隻烤鴨,發展成了高端和親民兩種不同的方向。
南京的灌湯小籠包也非常出名,前幾年《我不是藥神》裡面的名場面,王傳君吃湯包那場戲,就是在南京拍的,據說王傳君為了表現出病人對食物的渴望,這場戲硬生生的吃了40個湯包,才拍出了這場讓觀眾看完都流口水的這場戲。《藥神》火了之後,很多人慕名來到這家包子鋪,在能仁裡小吃街,一家不起眼的居民區小店,但這裡的食客非常多,都是附近的居民,濃濃的市井煙火氣息,更能讓人感受到地地道道的南京人的生活日常。感興趣的小夥伴可以來探尋一下。
南京是美食和美味缺一不可,作為六朝古都,南京的文化可謂是源遠流長。民以食為天,在歷史文化中美食文化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南京的小吃不僅在有名的夜市、飲食街,還有許多隱藏在大街小巷中,我們在有名的小吃街吃完,更要勇於去發現隱藏的小吃,很多看似簡陋,連名字都沒有,但是很多人排隊,那就肯定沒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