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彈丸小國的華人很緊張,新加坡前期疫情好,第二波為何嚴重?

2020-12-10 泥腿看客

新加坡第一波疫情防控,被西方樹「典範」,能否躲過第二波疫情?

在東南亞以華人為主小國新加坡,一直以來以富裕發達而聞名,也成為國人移民的理想之地。近年來,通過媒體資料看到,很多富人以及娛樂圈的名人都移民新加坡。

新加坡國家雖然小,但卻是一個富有而發達的國家,新加坡還善於「以小搏大」,在世界上還有話語權,也是成為西方國家中的一員。去過新加坡旅遊的人或許能感受到這個國家尤如人間天堂,不過這個「人間天堂」現在卻要面臨著第二輪疫情的「洗禮」,有些喜歡或者移民新加坡的人可能要緊張了,為什麼這樣說呢?

據外媒資料顯示,新加坡迎來的疫情增長期。據4月23日世界各國疫情來看,新加坡確診數字是已達11178人。僅過了半個月就過萬,這對於彈丸小國來說壓力很大。

如果新加坡疫情與歐洲比還是少,但新加坡可是彈丸小國,面積很小,人口密度很大,如果感染人不進行控制,就會傳染更多的人。

曾是西方典範

當我國抗擊疫情時,亞洲其他國家也有人感染,有的國家迅速對我國進行封控。當時新加坡就出現了感染人數,但確診人數不多,而且增長緩慢。於是新加坡就成為西方人眼中典範。

因為新加坡這個國家實際上就是一個大城市,因此無法進行封城,但當我國封城時,西方就以人權和自由為名抹黑我國,而表揚新加坡不封城,而且防控的很好,疫情還基本得到了控制。

其實西方人這種以意識形態的眼光對比中西方的防控,簡直就是喪失人性。我國實施封城才是為確保人民的生命。而西方不封城不進行嚴格隔離,這種所謂的自由,實際上就是謀害生命。現在有些西方人已經轉變這種看法了,認為我國才是真正確保民眾的生命。

以上囉嗦了兩句,主要說新加坡之所以當時確診人數當時很少,新加坡那時還沒有封城,但新加坡加大了防控力度,確保了一些人治癒率。最主要的還是當時西方國家感染的人較少,來往新加坡的也少,因此新加坡感染率低也屬正常。

如今變數很大

但現在卻不正常了。當歐洲和美國等地區暴發疫情後,新加坡的苦日子就來了。有些生活在歐洲和美國的新加坡人就往回跑,但新加坡總不能不收留,這些人就把疫情帶入國內。還有些新加坡人到歐美國家旅行的,還有些外籍勞工者。據網絡新聞看到,新加坡一工人宿舍內發生外籍工人被感染的事情。

目前新加坡並沒有封城,現在新加坡還要面對無症狀感染者。第一波疫情時,新加坡對無症狀的感染者還沒有進行管控,直到近段時間才把無症狀者列入傳染人群。據說這些傳染率更高。

在第一波次疫情防控中,新加坡政府主張老百姓不用戴口罩,主要為了留給醫療人員用。但這種措施實際上造成了一些人被傳染。當第二波疫情來後,新加坡政府分發了可以循環戴用的口罩,因為疫情數字增加,而且人員流動性大,不得不採取戴口罩的措施。

雖然新加坡不封城有自己的難處,但如果不封城,對民眾活動放任自流,對於國外來的無症狀感染者不注意,那必將進行大規模的傳染。

封城雖然對經濟有影響,但卻是有效的做法。不過新加坡並沒有這樣做,如果只戴口罩,不採取更為嚴厲的措施,新加坡感染人數還將增加。因為美國現在確診人數已經增至84萬多,主要還是美國最初沒在乎,在我國疫情防控時,竟做些抹黑我國的事,錯過了最佳的疫情防控期,致使疫情不斷蔓延,再加上2019年的存量,數量還將增加。

歐洲國家也是如此,新加坡應該看到歐美國家的疫情數字不斷增加的現狀。現在新加坡已經迎來第二波疫情,而且變數很大。就如網上有文章說,美國的5種類型的病毒都佔全了,新加坡到底有幾種?目前無人知道。但唯有更為嚴格的防控隔離,才能阻擋住第二波疫情的到來。

西方也無語

對於新加坡第二波疫情出現疫情數字增加的問題,那些曾經誇新加坡的西方國家媒體也無語了。雖然無語,他們也不會死心,有些頑固的西方媒體,依然抱著意識形態思維看待疫情,全然不顧民眾的生死。

比如在戴口罩問題上居然還帶有意識形態,最讓人不理解,戴與不戴是你生命安全的事,還和意識形態掛鈎。西方人認為只有病人戴口罩,健康人不戴。後來美國人和義大利人終於認識到口罩的重要性。有的國家卻沒有意識到,比如丹麥,在面對如此嚴重的疫情,丹麥還挑選6000名志願者,3000名戴口罩,3000名不戴口罩,想搞個對比試驗,以此讓民眾戴口罩。恐怕3000個丹麥人要成「小白鼠」了。

在我國全力抗疫期間,世衛組織多次提醒各國要借鑑我國防疫經驗,利用好防疫的「窗口期」,但西方國家不聽,認為不應該學習我國封城的經驗,而世衛組織認為,恰恰我國經驗是最管用最有效的措施。難怪有大V說,即使我國那些治理疫情弱的官員,到西方國家搞防疫都會成專家甚至部長級領導。

新加坡並沒有當好西方人眼中的「樣板」,因為新加坡太小了,如果疫情人數繼續增加,對新加坡將是沉重打擊。

現在新加坡人也已經廣泛戴口罩了,如果再進一步嚴格限制民眾的活動,或許還能控制住疫情。

圖片來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

相關焦點

  • 新加坡彈丸小國,為何能坐擁2所超級大學
    新加坡彈丸小國,為何能坐擁2所超級大學?新加坡不少事業都是依賴政府輸血的,本地人長時間習慣且依賴於這種模式,人才兩極化很嚴重,一方面家境好走了新加坡精英教育的,認識有不少本地人,從小拿著政府獎學金讀書的,但是精英教育培養主體並不是理工科人才。另一極更是魚龍混雜了,理工學院來的,衝擊金法醫失敗掉去工科的,悲催的是,本地男性腦力最巔峰時期還要拉去服兩年義務兵役。
  • 通行漢語,華人佔比超過74%,為何新加坡反而親近美國?
    引言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中國漢字目前也流產世界,而中國漢語也更是被幾個國家都列入到了考試科目中,其實拋開中國本身語言就是漢語之外,新加坡人也會說漢語,因為新加坡華人本地佔比有74%,要說有這麼多的華人,我國和新加坡應該非常友好才對,但是實際上新加坡更加的親近美國多一點
  • 比新加坡發達的國家大把,為何中國那麼多名人偏要爭相移民「彈丸小...
    李連杰在新加坡武吉知馬的豪宅然而,在世界名人們移民新加坡的同時,也出現了唱衰新加坡的論調。比如,新加坡樓市過去三年多持續下跌、去年第三季度新加坡GDP環比下跌1.9%、沒有李光耀的新加坡正在衰落等負面消息紛紛爆出。那麼,李連杰和趙薇移民新加坡是正確的選擇嗎?比新加坡發達的國家大把,哪些因素促使他們選擇這個彈丸小國?
  • 小國移民好處多,潤泊城移民不會錯
    小國移民好處多,潤泊城移民不會錯 2020-03-27 15:03:35   來源:網絡
  • 這個以華人為主的小國,共有華人400來萬,春節習俗和我國一樣
    在東南亞地區有一個小國,面積都沒有香港大,人口也沒有香港多,但它卻是以華人為主的國家,華人佔了當地人口75%以上。這個小國就是新加坡,一個經濟發達、人均收入高的富國,也許是同宗同源吧,中國人很喜歡去這個國家。
  • 面積不到新加坡1/2的地中海小國:為何如此富裕?
    我們平常說新加坡是一個彈丸之地,新加坡還有720平方公裡呢,這個島國的面積還不到新加坡的一半。如果說新加坡是彈丸小國,那這個國家米粒小國了。該國的人口也不到新加坡的1/10,大約48萬左右,這是一個如假包換的小國。可是該國的人均GDP卻達到了2.7萬美元,是一個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這個小國為何如此富裕呢?地理位置好。
  • 彈丸小國新加坡怎麼逆襲?被迫獨立後,靠嚴格治理成小城大國典範
    20世紀80年代中後期,本地出口貿易反超轉口貿易,  貿易發展成為新加坡經濟增長的"第一引擎"。繼而新加坡政府實施工業軟化,大力發展金融、信息資訊等貿易關聯服務業,打造經濟增長的"第二引擎"。    新加坡歡迎投資移民,只需要購買250萬新元的政府債券即可獲得永久居民的身份資格,但額外要求申請人應具備經商背景。  這事實上是一種富商篩選機制,對富商而言,投資移民新加坡成為資本保值增值的商業活動,一舉兩得。最終富商和新加坡政府兩者各得其所,商界精英集聚新加坡。
  • 日本為何出現「第二波疫情」?
    日本為何出現「第二波疫情」?羊城晚報國際評論員 錢克錦最近幾天,日本的新冠病毒疫情突然嚴重起來。截至8月2日,該國已經連續五天每日新增病例超過一千,東京大阪和衝繩三個地區尤其嚴重,衝繩已經出現病床不足的狀況。
  • 新加坡十大富豪,9個都是華人,為何新加坡當年卻選英語當母語?
    最近新加坡十大富豪公布,首富依然是海底撈的老闆張勇,第二富豪也是剛剛移民新加坡的李西革。李西革是中國最大呼吸機廠家邁瑞醫療的老闆,資產也超過了150億美元。今年以來李西革的身價是一路暴漲。新加坡在經濟總量上跟香港並駕齊驅,不過人口卻比香港還有少一兩百萬,新加坡的人均GDP比香港還高。其實去過新加坡的人就知道,這裡街上見到的人幾乎都是華人。其實新加坡有7成的人口都是華人,其他的人口才佔了3成。不過有一個問題就是華人人口如此多,但是新加坡的母語卻是英語。當年李光耀曾經說過,選擇英語當母語,是做得最正確的一個決定。李光耀為何如此說呢?
  • 華人在美國受歧視,特別是疫情下更嚴重,為何有些華人不願回國?
    在美國生活的華人,為何受到歧視也要留在美國?找準原因並不難寫這篇文章並不是對華人有看法,沒有得罪之意,畢竟血液裡流淌著華夏血液,而且大部分華人對祖國有著很深感情,有些還為國家做出了貢獻。疫情在全球爆發後,部分生活在美國的華人選擇回國,有的甚至感染後還要回來,比如重慶那一位。
  • 新加坡不如中國一個市,為何還那麼牛?
    了解新加坡之前,先看一組數據:2017年,有3200多萬中國遊客前往新加坡旅遊度假,成為新加坡第一大客源國。同時,至少為新加坡帶來了200億人民幣的旅遊收益。2017年,新加坡GDP總量約2.1萬億人民幣,不如深圳GDP總量高,且土地面積不及深圳龍崗一個區。新加坡是個島國,一沒省市之分,二沒城市之分,全國就是一座城。城裡居住著500多萬居民,其中有300多萬華人;這些華人多半來自福建,其餘還有廣東、海南等地的。
  • 新加坡是由華人組建的國家,獨立後為何不回歸祖國?
    新加坡共和國(簡稱:新加坡),是東南亞的一個島國,於1965年正式獨立。是亞洲較為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是多元文化的移民國家,也是全球最國際化的國家之一。新加坡人口560多萬,當然並不全是華人,其中華人佔75%,馬來人佔13%,印度人佔10%。
  • 全球疫情daily速報(4.22)丨美國入冬可能迎來第二波更嚴重疫情...
    美國:入冬可能迎來第二波更嚴重疫情;美國在未來60天暫停移民;華盛頓州無家可歸者大量確診美疾控中心主任警告:美國入冬可能迎來第二波更嚴重疫情美國疾控中心主任羅伯特·雷德菲爾德21日表示,美國入冬可能迎來第二波更嚴重的疫情,由於流感季與新冠疫情重疊,可能給醫療系統造成「無法想像」的壓力。
  • 「第二波疫情」越來越嚴重 歐洲「禁足令」呼之欲出
    鑑於疫情日益嚴重,法國總統馬克龍將於當地時間28日宣布旨在遏制疫情惡化的新措施。人民視覺供圖  歐洲地區新冠肺炎確診感染病例近期持續呈指數級增長,「二次疫情」來襲兇猛如虎。為防止局勢失控、醫療體系崩潰,再度實施「禁足令」恐將成為歐盟多國政府無法避免的艱難選擇。
  • 疫情最嚴重的國家:不是中國義大利,卻是這個人口只有3萬的小國
    中國的疫情得到了有效的防治,義大利變成了全球疫情最嚴重的國家之一。截止目前,義大利已經確診人數高達14955人,昨日新增人數2547人,但從確診人口佔比來說,疫情最嚴重的國家卻不是義大利,更不是中國,而是一個很少被人提起的小國。這個小國,不僅有著天空之城的稱號,更是很多旅遊愛好者心目中的聖地。
  • 華人佔總人口74%的新加坡,為何如此親近美國,而遠離中國?
    相信有很多國人對於新加坡這個國家都抱有著一種「血濃於水」的觀念,很多的國人對於新加坡這個國家有著一種親近感,也相信新加坡對於中國會更加友好。確實,新加坡是一個由華人為主體的國家,據統計顯示,華人佔新加坡總人口的比例高達74.4%。
  • 疫情下的新加坡華人生活:佛繫到罰款管控,口罩難買,食品限供
    三言財經採訪了一個新加坡籍的當地華人家庭,通過一家三口人在疫情下的生活,了解新加坡目前的生活、工作狀況。戶外活動場所也被禁止使用軍先生、青女士和Marisa是在新加坡工作、生活將近30年的華人家庭,他們向三言財經講述了2020年疫情之下的新加坡。
  • 2019新加坡工作生活水平怎麼樣?經濟發展人均GDP世界排名多少?
    如果說美加澳新是大多數人移民的目的地,那麼新加坡則是少數人的夢。一直以來,新加坡就以其高昂的入籍門檻,聞名世界。不過,由於有著稅收方面的便利。無數歐美富豪們也對其趨之若鶩。希望能夠獲得它好用又避稅的護照。那麼,2019新加坡的工作生活水平怎麼樣?
  • 小國智慧丨漫天烽火燃遍歐洲大陸,為何彈丸小國瑞士能獨善其身?
    即便多山的環境對陸軍極不友好,像瑞士這樣的彈丸之地對於德意志空軍引以為豪的「閃電戰」來說,也是小菜一碟。三、「彈丸小國」獨善其身的秘訣二戰時期,由於世界反法西斯聯盟對其嚴苛的經濟封鎖,德意志在對外貿易方面剩下的選項沒有多少。為了維持國內人民的生活和戰爭的需要,從鄰近的中立國家進口必需品幾乎成為希特勒的唯一選擇。
  • 小國大空軍——新加坡
    新加坡是一個彈丸小國,國土面積只有724平方公裡。如果大家對這720多平方公裡沒啥概念,那就請搜搜自己所在城市或者家鄉有多大。 但就是這國土面積很小,人口約570萬(2019年估值)的小國,卻有著一支規模和實力都不俗的空軍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