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一則消息不脛而走。就是最新規劃的寧馬城際鐵路已經開工了。
動作好快啊!打開新聞一看,原來去年年初開始運作,短短一年就開工了。
相對於原來南京非著名白鬍子改造計劃8號線的進程,此次寧馬城鐵,簡直堪比宇宙速度了。
這向我們傳遞了2個信號。
一是南京和馬鞍山這兩座城市就快速軌道通行問題決定不等鐵道部門了,私了得了。
二是這回是馬鞍山先主動的。
老棕衣之前就南京8號線寫了好幾篇文章,包括中華門的改造等等。
萬事俱備,只欠8號線,中華門地鐵站規劃公示徵詢,證明了兩件事
大家好,我來介紹下,這是8號線潘西,她快來了!
但是這一次,是實錘了。
而最大的亮點,就是招標發起的主體人,就是南京地鐵。
寧馬城際鐵路,實際上就是兩市市民的小交通。老棕衣在日本親身感受過日本強大的城鐵系統。就是通過新幹線(高鐵)、城鐵、私鐵、地鐵等多種軌道交通,串成一個立體化多樣化的,可以提供不同時速不同服務的軌道服務。
舉個例子,我們從馬鞍山到南京,可以坐高鐵,可以坐城鐵;我們從祿口機場到南京主城,可以坐S1輕軌,以後也有可能坐一個私營快線,20分鐘直達新街口。之前老棕衣寫過文章。
從大阪難波的直達,到南京新街口的轉達,聊聊中心商業圈交通問題
這樣有什麼好處呢?那就是可以通過多種交通模式,快速建立大南京灣區。
我們看看日本大阪(接近於南京)的城市朋友圈。
奈良、神戶、京都這些周邊城市,規模沒有大阪大,都是依託於大阪這個國際港進行發展和貿易。
而他們之間通過多種多樣的軌道交通以及高速公路,形成了大阪市中心到這些城市的一小時直達。
南京也一樣如此,南京周邊的滁州、馬鞍山、蕪湖、揚州、鎮江、常州等,交通通勤時間完全可以控制在1小時內,甚至半小時。
這樣一來,華東一體化就會以南京為核心點,快速發展,外來人口會迅速湧入。
當然南京到六合、溧水、高淳的S線們,也完全可以搞私鐵或者快慢車,把通勤時間縮短為半小時。達到主城區的感覺(堵堵車還不止吧)。這樣也加強了南京的城市凝聚力,發揮主城CBD的核心作用。
另外,除了寧馬城際,寧滁城際方面,滁州市也走在了南京前面。
滁州方面早已開工,來安汊河的高架早已矗立,但南京才剛剛籤署委託運營協議,開工還不知道什麼時候。
從某種意義上說,在與安徽軌交對接方面,南京的動作有點滯後。
相對於合肥「霸都」的別稱,南京不能總是老是自稱「古都」吧。
俱往矣,無論你以前再牛,現在還是老老實實向前看吧,擼起袖子加油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