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後「新農人」胡順天:創建廣東省首個新農人人才驛站

2020-12-21 大洋網

 

   2011年回鄉發展,2018年開啟創業新徵程的胡順天,正在「農業策劃諮詢」創業道路上奮力前行。他稱自己為「鄉村事業工作者」,在他看來,鄉村振興不是一朝一夕的工作,必須做好農業企業主、創業者的培訓、服務工作,「久久為功」。

    11月11日,是電商界一年一度的「大日子」,這天上午,廣東省梅州市順天鄉創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胡順天組織農林科院專家和主播「直播帶貨」,助力梅州板蓋坑的雪蓮果銷售。「西陽鎮明山村板蓋坑自然環境得天獨厚,雪蓮果個頭飽滿、晶瑩剔透而且清甜多汁,粗獷的外表之下,藏著一顆小清新、水靈靈的心……」主播們在現場親身體驗、極力推介,氣氛火熱。現場還邀請了粵菜(客家菜)師傅製作雪蓮果美食,充分調動網友的購買慾望。

    「在農村,直播是當下最熱門的快銷方式,但如何才能建立起長效的機制呢?大部分直播網紅來自城市,短暫的直播結束後馬上就要回到城裡,可農村、農民的事業還要繼續,怎麼辦?農村必須要有屬於自己的人才,屬於自己的『網紅』,由內而外去變革、升級。」胡順天對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說。

    事實上,培育新農人網紅、培養一村一網紅等工作,胡順天率領梅州市新農人人才驛站,一直在開展中。11月11日直播結束後,現場還開展了關於「短視頻創作+直播」的實操技巧培訓,授課老師圍繞短視頻時代的內容營銷、短視頻帶貨基本攻略、如何持續打造爆款、視頻拍攝技巧等內容進行授課,讓學員快速掌握短視頻拍攝製作基本技巧以及提高播放量和直播帶貨能力的基本操作思路。

    投身鄉村 獲評「全國農村青年致富帶頭人」

    2011年,胡順天返鄉回梅,加入「客天下」平臺,開啟了與三農事業的不解之緣。受客天下創始人對「鄉鎮城互動融合發展」布局的初心影響,依託這一平臺,胡順天主導建立了梅州首個綜合性農業電商產業園——客天下農電商產業園,致力於上行梅州本地農副產品、打通全國農副產品交互渠道,推動農產品跨區域流通,胡順天由此開啟了自己的「鄉村事業」生涯。

「在農村,由於長期的資源配置不均等、不平衡,創業要下別人十倍的功夫,在不同維度去努力、用心,可以說真的不容易。」胡順天對記者說。功夫不負有心人,2018年,胡順天以鄉村振興服務項目參加全國「創青春」創新創業大賽,獲得全國總決賽銀獎;2019年又被團中央和農業農村部授予「全國農村青年致富帶頭人」稱號。同年,他創建了首個服務新農人及鄉村振興的人才驛站——梅州市新農人人才驛站,培育及引進人才,助力鄉村振興事業落到實處。

    近幾年,胡順天的鄉村事業經歷了「裂變」,向鄉村培訓和創業諮詢等方向拓展。「2020年可以說是新階段的『鄉村振興』發展元年」,胡順天說,自己今年的事業也推進得更快了。作為梅州市新農人人才驛站的運營負責人,今年8月底,胡順天受邀赴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區域改革發展研究所考察學習,圍繞剛柔並濟引才、培育賦能區域的特色人才、建立首都名校人才導入梅州聯動等方面達成初步合作,並籤暑了部分領域的合作書。

    9月19日,他投資打造的「梅州市梅江區扶貧產品(廣州)扶貧館」在廣州市南沙區揭牌,通過旗下「常食叄+」食材體驗館,利用「線上+線下」的運營模式打造消費扶貧示範平臺,讓梅江區扶貧產品進一步走進粵港澳大灣區。記者走訪發現,扶貧館內陳列了梅州柚、客都稻米、客家炒茶、鹽焗雞等「梅」字號農產品,讓消費者可以更加方便地購買到鄉村扶貧產品。在10月28日結束的廣東省第五屆農村電商峰會上,胡順天獲得了「首屆優秀農村電商講師」稱號。

    廣東首個「新農人」人才驛站幫助更多回鄉青年創業

    「投身鄉村事業近十年,實踐和思考得越多,越融入越發現,農村的事業真的是要久久為功。」他曾感慨賦詩一首:「急功近利莫為農,焉能成敗論英雄?順勢為農結碩果,天地人和創未來。」胡順天說,長期以來鄉村的人才、資本等資源處在被掏空和閒置的狀態,如何將中央政策解讀好,結合當地實際情況,適用於不同的企業,接好地氣、事半功倍,就是他想為「新農人」做的事。他創立的梅州市新農人人才驛站、客天下順天鄉創孵化基地、梅州市回鄉青年創業基地,面積達2000-3000平米,是廣東省首個「新農人」人才驛站。

    「這一非盈利性的公共服務平臺是梅州市人才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及梅州市農業農村局委託我司搭建並運營的,主要聚焦梅州三農,以人才及創新為抓手,服務梅州扶貧攻堅、鄉村振興,承載引才引智、信息共享、創新創意、人才孵化、交流對接、平臺智庫六大功能,靶向引進各類優秀人才,為梅州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提供人才、技術、智力和創新支撐。」胡順天介紹。梅州市新農人人才驛站自2019年12月建成運營以來,通過線上線下平臺共舉辦人才培訓、農產品推介、資源對接會等各類活動10多場,累計培訓超9.3萬人次,為鄉村振興及人才培育搭建橋梁。

    「梅州是農業大市,農業資源比較豐富,然而在農村創業不比城市,需要資源和人才、管理全鏈條的支撐,只有真正沉在一線實戰,下田下地,在項目和服務中才能總結出有用的經驗,既成為領頭雁,又能成為當地創業者導師。」胡順天希望可以通過來自各方力量的支持以及自己的努力,培育出有價值的新型農業職業經理人。

    「然而培育品牌IP,不可能一蹴而就,這是一段漫長的路,必須耐得住寂寞,面對一切可能的失敗和挫折,久久為功。」胡順天還認為,未來中國農業的發展要從「農產品-農商品」走向「農資產-農證券」的道路,「農資源可以證券化,服務鄉村的企業也能上市!」胡順天覺得,「城市建設,資產、人才等各方面會更青睞於它。農村資源適度的資產化、證券化,有利於產業由弱變強,獲得更多的青睞,讓農民手中真正有資產,而不是一直處於弱勢,沒有根底和背書。」

    成立人才驛站黨支部 鄉村「新農人」有了「家」      

    2020年10月26日,中國共產黨梅州市新農人人才驛站支部委員會在梅州市順天鄉創管理有限公司正式揭牌成立,這也是梅州市新農人人才驛站成立的首個黨支部。「黨支部的成立,是堅持和完善黨對『三農』工作的領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政治保證,也是更好發揮黨組織的戰鬥堡壘作用和共產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作為梅州市新農人人才驛站黨支部書記,胡順天說,「黨支部的成立,對我們來講是一劑『強心針』。通過發揮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充分調動新農人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接下來,將把新農人人才驛站打造成梅州鄉村振興青年黨員的『家』,讓新農人更好地投身到鄉村振興事業中去。

    胡順天說,離開城市,投身於鄉村事業,他感到非常榮幸。「人活著不只是為了物質,物質只是微乎其微的一部分,能夠參與家鄉的鄉村發展,做力所能及的事,覺得非常有成就感。在鄉村振興的事業上,我們一定程度上是開荒牛,不管成敗,經歷的過程是收穫的過程。」他也希望更多年輕人,甚至中年人帶著夢想和資源來到鄉村創業、生活:「山河遠闊,歸田園居,我在鄉下等你!」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 馮秋瑜

廣州日報全媒體圖片記者 馮秋瑜

廣州日報全媒體視頻記者 馮秋瑜

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 蔡凌躍

相關焦點

  • 廣東80後「新農人」胡順天:建特色人才驛站 助有志青年振興鄉村
    原標題:廣東80後「新農人」胡順天:建特色人才驛站 助有志青年振興鄉村   2011年回鄉發展,2018年開啟
  • 后稷故裡「新農人」
    「我們與交大附小共建『農科研學勞動實踐教育基地』,就是想引導學生們了解農業、學習農作、珍惜糧食,培養他們的動手能力,幫助他們開闊眼界、增長知識。」提起創建研學基地的初衷,菲格莊園創始人方瑜侃侃而談。 這位來自浙江金華的80後小夥兒與楊凌淵源頗深,2017年,方瑜作為浙江商會代表赴楊凌參加農高會。
  • 【山中青年】80後「新農人」蔡文君的「幸福計劃」
    這一切的改變,都得從一個叫蔡文君的人說起。蔡文君,80後「新農人」,磐安「我的幸福計劃」總設計師,浙江品尚道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2012年,為了改變貧窮落後的面貌,盤峰鄉引入工商資本參與鄉村發展,鼓勵各界人士投身鄉村建設,蔡文君就是其中的領頭雁。
  • 《2020年新農人調研報告》:模式創新+人才培育成拼多多農產品上行...
    1新農人迎來高速發展期《報告》認為,新農人已經成為農產品上行的重要力量。同時,也給「新農人」賦予了明確含義,新農人即是指促進和帶動農產品上行發展的農業電商人才,主要具備四點技能:一是懂農產品種植技術;二是建立農產品品牌意識;三是擁有基本財務知識;四是懂營銷、物流和供應鏈常識。
  • 《2020年新農人調研報告》:模式創新+人才培育成拼多多農產品上行...
    1新農人迎來高速發展期《報告》認為,新農人已經成為農產品上行的重要力量。同時,也給「新農人」賦予了明確含義,新農人即是指促進和帶動農產品上行發展的農業電商人才,主要具備四點技能:一是懂農產品種植技術;二是建立農產品品牌意識;三是擁有基本財務知識;四是懂營銷、物流和供應鏈常識。
  • 【山中青年】80後「新農人」蔡文君的「幸福計劃」
    「兩山」理念提出15周年之際,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廣網特別策劃了大型融媒體系列報導《山中青年》,今天推出第九篇《蔡文君:讓農民「做個幸福的人」》。  這一切的改變,都得從一個叫蔡文君的人說起。蔡文君,80後「新農人」,磐安「我的幸福計劃」總設計師,浙江品尚道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2012年,為了改變貧窮落後的面貌,盤峰鄉引入工商資本參與鄉村發展,鼓勵各界人士投身鄉村建設,蔡文君就是其中的領頭雁。
  • 瞭望|未來如何培養強農興農的新農科人才?——專訪華中農業大學...
    「雙一流」建設學科,在全國第四輪一級學科評估中,還有7個學科進入A類學科,這些都是建設新農科的底氣所在文 |《瞭望》新聞周刊記者 李偉「宏農學,揚國光」,華中農業大學(下稱「華中農大」)因農而生,視培養農業農村現代化需要的高素質人才和研發高水平科技成果為初心和本分,面對新時代鄉村振興的新考卷,正加快建設新農科,培養契合新農科內涵的一流創新人才
  • 瞭望|未來如何培養強農興農的新農科人才?——專訪華中農業大學...
    「雙一流」建設學科,在全國第四輪一級學科評估中,還有7個學科進入A類學科,這些都是建設新農科的底氣所在文 |《瞭望》新聞周刊記者 李偉「宏農學,揚國光」,華中農業大學(下稱「華中農大」)因農而生,視培養農業農村現代化需要的高素質人才和研發高水平科技成果為初心和本分,面對新時代鄉村振興的新考卷,正加快建設新農科,培養契合新農科內涵的一流創新人才
  • 整合資源 培養新農人
    11月12日,賓縣農產品融媒體孵化中心掛牌成立,標誌著賓縣新聞媒體在融合發展中又邁出了堅實的步伐,中心將著力打造成融媒助農創新示範基地。  賓縣農產品融媒體孵化中心將全方位實現線上直播帶貨與線下展示體驗同步推進,將賓縣農業產品資源和成熟的直播經驗有機結合,深度整合產品供應鏈資源、媒體平臺資源以及品牌資源,全力打造同時兼具產品展銷、直播帶貨、網紅電商人才孵化於一體的「融媒助農創新示範基地」。
  • 「新農人空間站」在聖地蓮花基地成立,培育「新農人」
    峨眉山下首個「新農人空間站」成立特別值得一提的是,10月26日,在有關政府部門的指導支持下,聖地蓮花基地創新成立四川洪雅首個「新農人空間站」。全球城市形象大使選拔賽創始人張如君、聖地蓮花生命科學院院長李丹妮以及10名來自不同國家的全球城市形象大使共同啟動成立儀式。
  • 新農科建設全面展開
    本報北京12月5日訊(記者 萬玉鳳)「百校千項」,從微觀層面實施新農科研究與改革實踐,涵蓋五大改革領域、29個選題方向,新農科建設從「試驗田」走向「大田耕作」。「北京指南」對全面建設發展新農科、全面深化高等農林教育改革作出了全局性、系統性、前瞻性回應,涵蓋一個理論基礎研究板塊和4個人才培養要素改革板塊,覆蓋人才培養各環節,著眼解決長期制約高等農林教育發展的重點難點問題,探索麵向未來高等農林教育改革的新路徑新範式,注重分類發展、特色發展、內涵發展,重在實踐,推動「真刀真槍」、實實在在的改革。
  • 留洋碩士志當「新農人」
    留洋碩士志當「新農人」 2021-01-13 09:43:19   來源:滁州網
  • 《超級新農人》為農業「牛人」搭臺展絕技
    正於每周日晚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農業農村頻道黃金檔播出的《超級新農人》,是全國首檔大型「新農技能」挑戰節目。節目在全國農業現代化比較發達的城市,通過特別設置的新農推薦人和發掘人的幫助,走到田間地頭,尋找身懷絕技的農業「牛人」們,為觀眾進行農業技術的風採展示和技能挑戰。
  • 共青城裡的「新農人」
    □□  本報記者施維  8月19日,郝春在朋友圈裡發了一張圖片,寫著「加在一起兩百歲的五個新時代農民使出洪荒之力搬了一萬多斤稻穀。種糧不易,且行且珍惜。」照片上,天色大黑,幾個人背靠著運糧車大汗淋漓、全身溼透,卻笑意盈盈。  郝春,70後生人,目前是江西東方錦程現代農業有限公司負責人。
  • 信陽市溮河區80後「新農人」:心有鴻鵠志 腳沾泥土香
    同時,我們結合疫情防控形勢,開展了線上下單、線下配送,採取『公司+農戶』的合作模式,聯合有『水果說』『菜鳥驛站』『車庫水果』『水果君』等平臺,打開了市場新銷路。」陸松說。信陽市青楚生態科技有限公司是兩個80後「合伙人」的產業——畢業於內蒙古農業大學的碩士研究生武森陽和畢業於河南科技大學的陸松。
  • 首屆新農人獎在雲南頒出 平谷桃農榜上有名 北京惟一
    新京報訊(記者 李傲)昨日上午,在農業農村部和「中國農民豐收節」組織指導委員會的指導下,由新電商平臺聯合11所中國高校舉辦的首屆新農人獎頒獎典禮暨新農人論壇在雲南昆明召開。會上對12個典型項目和科技應用帶頭人進行頒獎,其中作為北京地區唯一的獲獎人,來自平谷區的嶽巧雲獲得新農電商成長獎。頒獎典禮現場。
  • 浙江桐廬「新農人」:青春作伴好還鄉
    而這一切,都要從桐廬深化國家級「結合新型城鎮化支持農民工等人員返鄉創業試點示範縣」創建工作說起。近年來,桐廬持續開展多渠道、多形式、多層面的創業服務,大力推進特色農業、電子商務、「全域旅遊+」創業,極大激發了在外務工人員返鄉成為「新農人」的熱情。2018年,桐廬縣新創辦市場主體9992家,其中第一產業354家,第二產業2133家,第三產業7505家,帶動就業約3.6萬餘人。
  • 中國新農人調查:已突破百萬人 來自大學生白領等
    新農人,大多是有著鄉愁的那些人。鍾文彬還記得自己故鄉浙江臨安夏夜的蛙鳴,還有漫山遍野的竹林、茶葉。不過,爺爺奶奶相繼去世後,他回老家的次數變得屈指可數。村邊新建了個電鍍廠,汙染了水土。他說,自己的故鄉在心裡,實際上已經回不去了。「農青F4」中,其他3人都是直接和土地打交道,只有鍾文彬不是。他曾考上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後退學,又考上浙江大學。
  • 【典型經驗】學校農學院實施三項工程 培養複合應用型新農科人才
    【典型經驗】學校農學院實施三項工程 培養複合應用型新農科人才 青島農業大學農學院以培養複合應用型新農科人才為目標,借新農科建設東風,緊緊圍繞創建和諧穩定的學生隊伍一條主線,把握常規工作有亮點、創新工作有特點兩個指導思想,著力實施「521」思想引領工程、「合力育人
  • 以強農興農為己任,全面推進新農科人才培養 浙農林大獲批5項教育部...
    中國教育在線浙江站訊(記者 陳昊昱 通訊員 陳勝偉)近日,從浙江農林大學獲悉,教育部辦公廳公布了關於新農科研究與改革實踐項目立項名單,對407個新農科研究與改革實踐項目予以立項。浙江農林大學獲批承擔5個項目,獲批數量居全國高校第三。  據介紹,2019年浙江農林大學承辦了全國涉農高校召開新農科建設安吉研討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