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回鄉發展,2018年開啟創業新徵程的胡順天,正在「農業策劃諮詢」創業道路上奮力前行。他稱自己為「鄉村事業工作者」,在他看來,鄉村振興不是一朝一夕的工作,必須做好農業企業主、創業者的培訓、服務工作,「久久為功」。
11月11日,是電商界一年一度的「大日子」,這天上午,廣東省梅州市順天鄉創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胡順天組織農林科院專家和主播「直播帶貨」,助力梅州板蓋坑的雪蓮果銷售。「西陽鎮明山村板蓋坑自然環境得天獨厚,雪蓮果個頭飽滿、晶瑩剔透而且清甜多汁,粗獷的外表之下,藏著一顆小清新、水靈靈的心……」主播們在現場親身體驗、極力推介,氣氛火熱。現場還邀請了粵菜(客家菜)師傅製作雪蓮果美食,充分調動網友的購買慾望。
「在農村,直播是當下最熱門的快銷方式,但如何才能建立起長效的機制呢?大部分直播網紅來自城市,短暫的直播結束後馬上就要回到城裡,可農村、農民的事業還要繼續,怎麼辦?農村必須要有屬於自己的人才,屬於自己的『網紅』,由內而外去變革、升級。」胡順天對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說。
事實上,培育新農人網紅、培養一村一網紅等工作,胡順天率領梅州市新農人人才驛站,一直在開展中。11月11日直播結束後,現場還開展了關於「短視頻創作+直播」的實操技巧培訓,授課老師圍繞短視頻時代的內容營銷、短視頻帶貨基本攻略、如何持續打造爆款、視頻拍攝技巧等內容進行授課,讓學員快速掌握短視頻拍攝製作基本技巧以及提高播放量和直播帶貨能力的基本操作思路。
投身鄉村 獲評「全國農村青年致富帶頭人」
2011年,胡順天返鄉回梅,加入「客天下」平臺,開啟了與三農事業的不解之緣。受客天下創始人對「鄉鎮城互動融合發展」布局的初心影響,依託這一平臺,胡順天主導建立了梅州首個綜合性農業電商產業園——客天下農電商產業園,致力於上行梅州本地農副產品、打通全國農副產品交互渠道,推動農產品跨區域流通,胡順天由此開啟了自己的「鄉村事業」生涯。
「在農村,由於長期的資源配置不均等、不平衡,創業要下別人十倍的功夫,在不同維度去努力、用心,可以說真的不容易。」胡順天對記者說。功夫不負有心人,2018年,胡順天以鄉村振興服務項目參加全國「創青春」創新創業大賽,獲得全國總決賽銀獎;2019年又被團中央和農業農村部授予「全國農村青年致富帶頭人」稱號。同年,他創建了首個服務新農人及鄉村振興的人才驛站——梅州市新農人人才驛站,培育及引進人才,助力鄉村振興事業落到實處。
近幾年,胡順天的鄉村事業經歷了「裂變」,向鄉村培訓和創業諮詢等方向拓展。「2020年可以說是新階段的『鄉村振興』發展元年」,胡順天說,自己今年的事業也推進得更快了。作為梅州市新農人人才驛站的運營負責人,今年8月底,胡順天受邀赴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區域改革發展研究所考察學習,圍繞剛柔並濟引才、培育賦能區域的特色人才、建立首都名校人才導入梅州聯動等方面達成初步合作,並籤暑了部分領域的合作書。
9月19日,他投資打造的「梅州市梅江區扶貧產品(廣州)扶貧館」在廣州市南沙區揭牌,通過旗下「常食叄+」食材體驗館,利用「線上+線下」的運營模式打造消費扶貧示範平臺,讓梅江區扶貧產品進一步走進粵港澳大灣區。記者走訪發現,扶貧館內陳列了梅州柚、客都稻米、客家炒茶、鹽焗雞等「梅」字號農產品,讓消費者可以更加方便地購買到鄉村扶貧產品。在10月28日結束的廣東省第五屆農村電商峰會上,胡順天獲得了「首屆優秀農村電商講師」稱號。
廣東首個「新農人」人才驛站幫助更多回鄉青年創業
「投身鄉村事業近十年,實踐和思考得越多,越融入越發現,農村的事業真的是要久久為功。」他曾感慨賦詩一首:「急功近利莫為農,焉能成敗論英雄?順勢為農結碩果,天地人和創未來。」胡順天說,長期以來鄉村的人才、資本等資源處在被掏空和閒置的狀態,如何將中央政策解讀好,結合當地實際情況,適用於不同的企業,接好地氣、事半功倍,就是他想為「新農人」做的事。他創立的梅州市新農人人才驛站、客天下順天鄉創孵化基地、梅州市回鄉青年創業基地,面積達2000-3000平米,是廣東省首個「新農人」人才驛站。
「這一非盈利性的公共服務平臺是梅州市人才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及梅州市農業農村局委託我司搭建並運營的,主要聚焦梅州三農,以人才及創新為抓手,服務梅州扶貧攻堅、鄉村振興,承載引才引智、信息共享、創新創意、人才孵化、交流對接、平臺智庫六大功能,靶向引進各類優秀人才,為梅州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提供人才、技術、智力和創新支撐。」胡順天介紹。梅州市新農人人才驛站自2019年12月建成運營以來,通過線上線下平臺共舉辦人才培訓、農產品推介、資源對接會等各類活動10多場,累計培訓超9.3萬人次,為鄉村振興及人才培育搭建橋梁。
「梅州是農業大市,農業資源比較豐富,然而在農村創業不比城市,需要資源和人才、管理全鏈條的支撐,只有真正沉在一線實戰,下田下地,在項目和服務中才能總結出有用的經驗,既成為領頭雁,又能成為當地創業者導師。」胡順天希望可以通過來自各方力量的支持以及自己的努力,培育出有價值的新型農業職業經理人。
「然而培育品牌IP,不可能一蹴而就,這是一段漫長的路,必須耐得住寂寞,面對一切可能的失敗和挫折,久久為功。」胡順天還認為,未來中國農業的發展要從「農產品-農商品」走向「農資產-農證券」的道路,「農資源可以證券化,服務鄉村的企業也能上市!」胡順天覺得,「城市建設,資產、人才等各方面會更青睞於它。農村資源適度的資產化、證券化,有利於產業由弱變強,獲得更多的青睞,讓農民手中真正有資產,而不是一直處於弱勢,沒有根底和背書。」
成立人才驛站黨支部 鄉村「新農人」有了「家」
2020年10月26日,中國共產黨梅州市新農人人才驛站支部委員會在梅州市順天鄉創管理有限公司正式揭牌成立,這也是梅州市新農人人才驛站成立的首個黨支部。「黨支部的成立,是堅持和完善黨對『三農』工作的領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政治保證,也是更好發揮黨組織的戰鬥堡壘作用和共產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作為梅州市新農人人才驛站黨支部書記,胡順天說,「黨支部的成立,對我們來講是一劑『強心針』。通過發揮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充分調動新農人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接下來,將把新農人人才驛站打造成梅州鄉村振興青年黨員的『家』,讓新農人更好地投身到鄉村振興事業中去。
胡順天說,離開城市,投身於鄉村事業,他感到非常榮幸。「人活著不只是為了物質,物質只是微乎其微的一部分,能夠參與家鄉的鄉村發展,做力所能及的事,覺得非常有成就感。在鄉村振興的事業上,我們一定程度上是開荒牛,不管成敗,經歷的過程是收穫的過程。」他也希望更多年輕人,甚至中年人帶著夢想和資源來到鄉村創業、生活:「山河遠闊,歸田園居,我在鄉下等你!」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 馮秋瑜
廣州日報全媒體圖片記者 馮秋瑜
廣州日報全媒體視頻記者 馮秋瑜
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 蔡凌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