盜墓大案判決:有人綽號祖師爺 文物填補考古空白

2020-12-11 中國新聞網

庭審現場。圖/遼寧省朝陽市中級人民法院官方微博

被追回的玉豬龍。

勾雲形玉佩。

民警展示盜墓者使用的金屬探測儀。資料圖片

  近日,遼寧省朝陽市中級人民法院對「11·26」特大盜掘古文化遺址、古墓葬案第一批案件作出一審判決,以盜掘古文化遺址、古墓葬罪分別判處姚某某、王某某等5名被告人無期徒刑,判處李某某、杭某某等25名被告人有期徒刑15年至3年不等,並處罰金。判決追繳被盜文物54件,其中一級文物29件、二級文物13件、三級文物10件及一般文物2件。判決沒收非法出土文物226件,包括一級文物67件、二級文物78件、三級文物75件、一般文物6件。

  抓獲犯罪嫌疑人175名

  2014年底,朝陽市紅山文化遺址保護區現大批盜墓痕跡,多處古墓葬群、古文化遺址遭到嚴重破壞,大量珍貴文物被盜。

  公安部高度重視,將此案件立為部督案件。經過進一步縝密偵查,一個龐大的作案網絡輪廓更加清晰——10個團夥既相對獨立又緊密聯繫,活動呈專業化、鏈條化,盜墓、轉運、收藏、倒賣一條龍,涉及7省份10多個地市。

  該案系新中國成立以來追繳被盜文物最多、單案抓獲犯罪嫌疑人最多的案件。

  2015年5月,在公安部統一指揮下,遼寧公安機關會同北京、天津、內蒙古等6省區的公安機關,出動1000多名警力,同步開展抓捕行動,抓獲犯罪嫌疑人175名,追回涉案文物1168件,其中一級文物125件,二級文物86件,三級文物200件,一般文物757件,價值逾5億元。

  一號人物綽號「祖師爺」

  盜掘者也在不斷更新犯罪手段,他們掌握大量考古知識的同時甚至利用起了不少科技手段。據辦案民警介紹,此案一號人物姚某某有著「祖師爺」的綽號,博覽考古等方面書籍,「他在確定古墓葬、遺址位置方面經驗豐富,可以脫離羅盤儀的輔助,直接根據山脈河流走勢和日月星辰位置,就可以進行大體定位。」

  專案組民警介紹,許多其他盜掘古墓葬的骨幹分子,都是姚某的徒弟或者是姚某團夥的成員。「2號團夥成員王某就是姚某的徒弟。在姚某的指導下,王某等6人找到並盜掘了位於遼寧省建平縣一處紅山文化古墓,造成嚴重破壞。」專案組民警說。

  這10個團夥中,除了有姚某、王某這樣利用傳統風水知識尋找盜挖遺址地點的,還有一些人已經開始使用高科技設備進行盜掘。

  7號團夥中的核心成員李某,原本在黑龍江五常做探測儀生意。一次偶然的機會,他結識了盜墓團夥成員,便開始進入「盜墓圈」。許多盜墓團夥都從李某這裡買設備,每臺設備售價18000元左右。還有的團夥已經從盜掘發展到有固定銷售渠道。

  追回文物填補考古空白

  盜墓團夥成員中還包括4名考古工作人員,其中一名參與搶救性挖掘的技工挖到珍貴文物玉豬龍後,支開了民工,私下藏匿並與另一名考古工作人員將其作價320萬元出售。玉豬龍是紅山文化的典型器物,被認為是龍的最早雛形。這些考古人員監守自盜並將其出售,致使珍貴文物流失。凌源市某村村主任也因為參與倒賣文物身陷囹圄。

  「如果不是專案的告破,這些珍貴的文物很可能已經流落民間,甚至流失到海外。」國家文物進出境審核遼寧管理處處長張桂蓮說,「這次追回的文物從新石器時代到清代都有,很多文物是首次發現,填補了多項考古空白。」

  ■新聞連結

  盜墓史上的四大門派

  看過《鬼吹燈》、《盜墓筆記》的都知道,盜墓有四大門派,目前正在熱映的電影《尋龍訣》中的男主角就是摸金派。

  1、摸金派

  摸金派出自三國時期曹操設置的摸金校尉。摸金派主要有這樣幾個規矩:其一,雞叫之後就不再摸金;其二,進入墓室後在東南角點一支蠟燭。蠟燭熄滅,就意味著「鬼吹燈」。一旦蠟燭熄滅,必須立即撤退。其三,秉持做事留有餘地的原則,進入墳墓只能拿走一兩件東西;正宗門徒會佩戴摸金符。

  2、發丘派

  發丘派的起源比摸金派稍晚,他們主要也是依靠風水和星象之學確定墳墓方位,但是在技術上比摸金派要差一些。發丘派一般以當鋪掌柜或者古董商人的身份作為掩飾;注重合作,行事穩妥,利用團隊的力量和周密的計劃行動;一般不出手,一旦出手,必然是重大項目;據說正宗發丘派都會有祖傳的一枚銅印,上面刻有「百無禁忌」字樣。

  3、搬山派

  搬山派的歷史很早,所謂搬山派,就是以強力取勝,往往以「開喇叭」的方式進行盜墓,打通墓葬使其通風,從而降低進入墳墓後的風險。但是,這種做法會對墓葬有極大的破壞。因此,這種方式為其他幾個門派所不齒。

  4、卸嶺派

  卸嶺派最大的特點是鼻子特別靈敏。他們將鐵釺插入地下,憑藉帶出的土壤氣息,就可以對地下墳墓中的情況做出比較準確的判斷。

  北京晨報綜合報導

相關焦點

  • 姚玉忠被抓3年後,西北盜墓「祖師爺」也入獄,追繳文物1100餘件
    說起當代的盜墓賊,許多人絕對會想到的是姚玉忠,姚玉忠在盜墓界那絕對是響噹噹的人物,有著「關外第一高手」的美譽,而且此人極為的囂張,聲稱自己可以成功挖掘秦始皇陵,還叫囂10個考古專家也比不上他。2014年姚玉忠被成功抓獲了,自此這個被盜墓界尊稱為「祖師爺」的人物成功的進了監獄,當然了盜墓界可不止姚玉忠一尊大神啊,就在姚玉忠被抓的3年之後,也就是2017年,另外一個盜墓祖師爺也被成功抓住了。
  • 山西盜墓大案、青海都蘭特大盜墓案接連破獲
    今年來,山西盜墓大案、青海都蘭特大盜墓案接連破獲,引起了很大的社會關注。儘管國家加大對文物犯罪的打擊,但盜墓案卻屢屢發生。其背後的頑疾何在?又如何防範盜墓?盜墓大案涉案文物數量多、犯罪人數眾多今年上半年,山西公安機關打掉了盤踞在山西聞喜地區十多年、以侯氏兄弟為首的「盜墓涉黑」犯罪集團,追繳被盜文物2895件,其中國家一級文物達24件。
  • 盜墓界的「祖師爺」,看不起考古專家,曾說:洛陽鏟上不了臺面
    因此不少人鋌而走險,喪盡天良的盜掘墓穴,盜墓這個行當由來已久,傳聞曹操還是盜墓鼻祖,史料記載:「又梁孝王,先帝母昆。而操率將吏士,親臨發掘,破棺裸屍,略取金寶」,設置發丘中郎將與摸金校尉,四處盜發墓穴充當軍餉。歷朝歷代都將盜墓定為重罪,不過依舊抵擋不了盜墓賊的光臨,究其原因是墓穴中的陪葬品太過誘惑。
  • 此人外號「盜墓祖師爺」,30年非法獲利5億,被抓時說了一句狂言
    此人外號「盜墓祖師爺」,30年非法獲利5億,被抓時說了一句狂言盜墓,是指非法進入他人墳墓,作出一些違法行為的事情。從古至今,這種現象就沒有停止過。據考古資料記載:盜墓自春秋時期之後日益盛行。現如今,國家文物局在打擊文物犯罪方面尤其是盜墓上更是重拳出擊,採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但即便如此,也還是有不少的盜墓賊為了巨大的利益,仍然不惜鋌而走險,幹著非法的勾當。今天,小編就給大家說一說一個有關盜墓賊的事跡。這是一個自新中國成立以來,所犯罪行最嚴重的盜墓賊,他盜竊了無數的珍貴文物,在盜墓界可謂是知名人物,有著「盜墓祖師爺」的外號。
  • 盜墓界的「祖師爺」,一幹就是30年,臨刑前說:7億文物,足夠了
    盜墓界的「祖師爺」,一幹就是30年,臨刑前說:7億文物,足夠了文/清歡看了這麼多盜墓的影視作品,相信大家對這個行業也有了一定的了解了。在那些電視中,盜墓的人都非常帥氣,首先是演員本身的顏值高,然後就是在墓中場景的特效做得很炫酷,讓人覺得古墓十分神秘,同時覺得盜墓的人都非常厲害。最主要的是,盜墓作品中的主角跟真實的盜墓賊不一樣,因為他們或多或少都帶著一些正義感。劇裡的場景刺激,讓觀眾的情緒此起彼伏,盜墓的主角多才多藝,知識淵博,似乎什麼樣的困境都能被他們化解。
  • 湖北鄖縣發現一塊猿骨化石,它是珍貴文物,填補考古史上三個空白
    考古工作者稱為「鄖西猿人」,這個猿人洞也成為我國第五個發現猿人化石的地方。  1989年,考古工作者無意間又發現一塊頭骨化石,由於這塊化石已經殘破變形嚴重,從科學的角度,根本不具備研究價值。按照正常的程序,這塊頭骨化石的命運,只能是被遺棄在某個倉庫的角落,或者被丟掉。
  • 歷史上的盜墓大案:河南洛陽的唐恭陵,19件國家一級文物!
    #唐恭陵#說到歷史上的盜墓大案,一定少不了震驚中外的唐恭陵盜墓大案。1998年1月30日夜,以張少俠為首的六個盜墓賊將恭陵哀皇后墓炸開,製造了震驚中外的「2.15」恭陵文物被盜大案。大唐皇家墓葬工程質量優良,使他們1月21日夜第一次盜墓的計劃暫時受阻,幾人當夜無功而返。反覆商議後,他們決定運用爆破技術進行盜掘。
  • 盜墓倒賣文物,28人獲利千萬,被判刑,現實可不是《盜墓筆記》
    《盜墓筆記》在網上可以說是非常流行了,青銅門的秘密,長白山的神話等等真的是很吸引人。而小說的爆火也就有了拍攝該題材改編的影視作品。上山下海的「四大派」,一段又一段奇特的經歷,這可真引起了不少人的關注。包括那摸金校尉常用的黑驢蹄子。
  • 填補中國冶金考古的一個重要空白 考古專家田偉帶您走近西吳壁遺址
    12月12日,由運城博物館主辦的絳縣西吳壁遺址發掘專題講座如期舉行,考古專家田偉帶領大家走近西吳壁遺址。西吳壁遺址位列2019年全國十大考古發現之一,地處絳縣古絳鎮西吳壁村南,面積約110萬平方米,兼有史前及夏、商、周等時期遺存,其中以夏商時期的冶銅遺存最為重要。
  • 樓蘭古墓被盜後的又一大案,盜墓「九層妖塔」背後的故事
    為什麼會說到九層妖塔呢,因為它和上述我們提到的十大考古發現中「青海都蘭吐蕃墓群的發掘」有關。在青海都蘭縣熱水鄉分布著2000餘座古墓,其中血渭一號大墓是古墓群中最耀眼的存在。大墓命名為血渭原因很簡單,墓群坐北朝南,背靠血渭山,面向察汗烏蘇河及血渭草原。
  • 新疆尉犁考古大發現,出土七百多件唐代木牘,填補了歷史記載空白
    十九世紀末,瑞典探險家為了進行考古調查,進入我國新疆地區進行挖掘,在新疆尉犁縣境內發現烽火臺遺址。該寺坐落於尉犁縣的沙漠地帶,東距營盤古城47公裡,東距樓蘭古城233公裡,屬孔雀河烽火龍群。考古學家說,孔雀河烽火群共有11個烽火小組,沿孔雀河北岸呈西北—東南方向,距庫爾勒市與營盤古城約150公裡。
  • 《內蒙古歷史沿革地圖集》填補空白
    本報訊 《內蒙古歷史沿革地圖集》發布會日前在呼和浩特市舉辦,該書的問世填補了內蒙古歷史地圖研究的空白。    《內蒙古歷史沿革地圖集》由內蒙古自治區測繪地理信息局組織,內蒙古大學、內蒙古師範大學、內蒙古社會科學院、內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學術機構從事中國古代北方民族史、蒙古史以及內蒙古地方歷史和考古研究卓有成就的13位學者負責編撰,內蒙古自治區地圖院製作,中國地圖出版社出版。書中地圖共計79幅,包括序圖、歷史沿革地圖和地名索引三部分。
  • 考古發現的3件文物,一個不起眼的灰陶杯,樣子跟馬克杯一模一樣
    說起考古,想必大家都不陌生,不過有部分人將它與盜墓混為一談,在他們眼裡,兩者都是掘人古墓。實際上,兩者在本質上還是有很大差別的。考古的前身為金石學,最早可追溯到北宋時期。而盜墓出現得更早,最早參與盜墓的人便是曹操設立的發丘中郎將。
  • 民間盜墓第一人,專家表示,挖馬王堆必須得靠他
    而恰好,任全生對盜墓這門技能,可謂充滿天賦、無師自通。任全生後來因為不慎導致一份戰國帛書流向海外,而陷入自責,於是退出盜墓行業。上個世紀70年代,考古工作者無意中發現馬王堆漢墓,在漢墓挖掘過程中,遇到了不少技術方面的難題,如果處理不慎,會對漢墓中的文物造成不可逆的破壞,而這些技術方面的難題,當時的考古隊裡幾乎無人能解決。
  • 盜墓四大門派祖師爺都是誰?
    俗話說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每一行都供奉一位祖師爺,比如編織業供奉賣過草鞋的劉備,理髮業供奉耍大刀的關羽,乞討業要供奉要過飯的朱元璋。由此可見每個行業都有抱大腿的癖好,下面咱們就講講盜墓供奉的祖師爺都有誰。
  • 28座煉爐填補雲南冶金史空白
    2019年初,經國家文物局審批,由雲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四川大學歷史文化學院等組成的聯合考古隊從10月開始,對雲南省金平苗族瑤族傣族自治縣的雲南春秋戰國古礦冶煉遺址——龍脖河遺址展開了近兩個月的勘探、發掘工作,其考古成果對研究我國西南地區青銅時代的礦冶、鑄造技術等提供了依據。
  • 「關外盜墓第一高手」根據山河走勢和星辰位置可定位古墓
    專案組民警介紹,姚玉忠在紅山文化盜掘「圈」裡有著祖師爺級別的地位,人稱「關外第一高手」。盜墓分子在「硬體」方面更是「武裝到了牙齒」。在「張獻忠稀世寶藏案」中,文物盜掘分子駕駛船隻,身穿專業潛水設備對江底的珍貴文物進行盜掘。一號特大盜掘案中,有些犯罪分子甚至通過違法渠道僱用或購買先進的三維立體成像儀進行360度無死角探測,使盜墓作案時間更短,盜掘成功率更高。
  • 考古就是盜墓?考古與文博人四十米的大刀已經向你跑來
    對於有人對你這個專業有什麼誤解,考古與文博專業肯定榜上有名,大家一提考古,首先想到的大部分可能就是盜墓筆記。重要的事情說三遍,考古不是盜墓,考古和盜墓不是一回事,考古是正經活兒,大家一定要記住!近幾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好像對於收藏文物有了很大的興趣。
  • 「人點蠟,鬼吹燈」,考古家在盜墓現場,還真發現了這奇怪的一幕
    不過這也讓考古學家非常的頭疼,漢墓非常的有價值,不僅僅是文物本身的價值,還有很大的歷史價值。漢墓的歷史價值是十分的高的,考古學家在漢墓中發現了不少珍貴的古籍,有的甚至改寫了歷史,例如西漢時期的馬王堆古墓、漢廢帝海昏候的王陵,這些古墓中有著大量珍貴的文物,千年不腐朽的辛追夫人,還有失傳千年的儒家古籍。若是這些古墓被盜,損失的可就大了。這些古墓為什麼沒有被盜呢?在盜墓賊中,流傳著這樣的一句話,那就是「人點蠟,鬼吹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