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上海人的「下飯」菜:八寶辣醬

2021-02-27 影像上海



失傳的上海辣火醬


其實新一代上海人,十有八九不知道什麼是辣火醬。這種用鮮辣椒磨成的漿,加糖鹽醃製的土醬,小時候吃臭豆腐時,是一定要澆一點的。別看它紅得嚇人,其實鹹鮮得很,以今天上海的重口味標準,實在是一點也不辣,一點也不油。

雖然辣火醬失傳了,不過大浪淘沙,這道老上海名菜——上海辣醬,還是頑強地活了下來。

讓外地人摸不著頭腦的是:全中國人說起辣醬,都是指辣椒做的調味料,偏偏在上海,辣醬是一道土菜。它原本是用肉丁(雞丁)、豆乾、水發香菇為主料,加上辣火醬、醬油,半炒半煮出來,看上去糊成一團、又鹹又鮮又甜、微有小辣的上海人下飯菜。因為賣相不佳,上不得臺面。除了下飯,只能充當麵條的澆頭,哪裡當不得起年菜之名?

八寶辣醬的由來


不過,這道菜的命運和逼格,在上世紀40年代初被徹底改變了。當時九江路上曾有一家叫同龢的江西菜館,在上海辣醬上,加了一個漂亮的蝦仁蓋子,頓時麻雀變鳳凰,蓬蓽生輝高大上起來。在形色上下完功夫,同龢的大廚繼續努力,他們深知江南人士在晚清之後,偏愛「八」這個數字,特意將原來上海辣醬的簡單配料,改成了八種,起了個吉祥如意的名字——八寶辣醬。於是,這道本來沒什麼品的下飯菜兼面澆頭,就和八寶飯、八寶鴨、四喜烤麩一起,成為上海人春節必燒的年菜之一。

味道接地氣,名字高大上,賣相更是——深紅醬紫一點梅,油膩之上蝦如雪。從此,這道八寶辣醬,就成了雅俗共賞,經久不衰的上海名菜。

最早同龢館的八寶是指:蝦仁、雞肉、鴨胗、豬腿肉、肚子、開洋、幹香菇和筍丁,在炒制時,要用到上海的醬油和辣火醬。不過隨著這道菜的普及和演變,如今這八寶辣醬到底要用哪八寶,其實並沒有定數。但各種配方裡往往少不了豬肉、豆乾、花生米、幹香菇、蝦仁與青豆。至於用什麼辣醬來燒這道名菜,當年的辣火醬肯定是沒有了,更重口味的川湘辣醬和各地的豆瓣醬成了替代品。

口味的微妙變化,八寶的變通組合,讓這道老上海菜,總能歷久彌新!

八寶辣醬

特色:口味豐富,鮮香微辣


主料:梅花裡脊肉3兩,香乾4塊,蝦仁2兩,水發香菇5朵,嫩竹筍一根,去皮花生1兩,胡蘿蔔半根,青豆兩把

輔料:辣椒醬、豆瓣醬、糖、鹽、料酒、醬油

TIPS:

●  八寶的選擇,各家各有不同,不過豬肉(或者雞肉)+香乾+蝦仁+筍+花生,這五樣最經典。我本人不吃內臟,所以沒用肚子和鴨胗,喜歡的可以在基礎5樣食材上添加。豬肉全瘦的也行,我個人更喜歡微微帶肥的梅花裡脊肉。

●  辣醬的選擇,這是個問題,老上海的辣火醬是醃製時間很短的辣醬,色澤火紅(但不是很辣),有種鮮活的味道,做八寶辣醬是絕配,但現在基本買不到了。川湘等各地的豆瓣醬是長時間發酵製成的,味道濃鬱,但鮮活味不足。所以我個人的選擇是,將發酵時間很短、鮮鹹的火紅鮮辣椒醬與長時間發酵的深沉豆瓣醬組合使用。

●  料理的要點,八寶辣醬是上海濃油赤醬的經典菜式,在烹飪時,要注意炒煮結合,文武火併用。

一份好吃的八寶辣醬,會讓你覺得澆面都可惜!

最後

「 再來一碗飯!!」

相關焦點

  • 上海年菜八寶辣醬裡的辣火醬,到底是什麼
    別看它紅得嚇人,其實鹹鮮得很,以今天上海的重口味標準,實在是一點也不辣,一點也不油。雖然辣火醬失傳了,不過大浪淘沙,這道老上海名菜——上海辣醬,還是頑強地活了下來。讓外地人摸不著頭腦的是:全中國人說起辣醬,都是指辣椒做的調味料,偏偏在上海,辣醬是一道土菜。
  • 八寶辣醬的「腔調」
    怎麼上海人把調味品也當作菜來賣啦?這就說來話長了。如今人們下館子,雖然名為「吃飯」,但實際上大家往往是奔著品嘗美味佳餚去的,至於到底席間是不是還要吃上一碗米飯,已經相當地不重要了。但在本幫菜發展的早期階段,如何才能更好地「下飯」,卻是上海廚師首先需要考慮的問題。
  • 上海人的「下飯」
    今朝阿拉要講的,不僅是「下飯」,而且是「下飯」當中,上海人最歡喜「過飯」的小菜——有了它們,起碼飯好多吃兩碗!紅燒肉,特別是外婆的紅燒肉,一定是要首推的「下飯」。上海人做紅燒菜的統一特徵,是「一手醬油瓶,一手糖罐頭」——紅燒肉,這道著名的本幫菜,就充分體現了「濃油、赤醬、口感甜」的特點。
  • 上海名菜八寶辣醬竟然是用這八種食材做的,原來我一直沒吃對...
    「八寶辣醬」。第一次去本幫菜館的人,往往會看著菜單上的「四鮮黃醬」、「八寶辣醬」發呆,他們往往會堅定地認為:醬不是調味品嗎?怎麼上海人把調味品也當作菜來賣啦?但在本幫菜發展的早期階段,如何才能更好地「下飯」,卻是上海廚師首先需要考慮的問題。在清末民初的中下層上海市民眼裡,如果一道菜不能使人食慾大開地「下飯」,那麼這道菜多少是有些「洋盤」的。
  • 八寶辣醬——上海名菜
    八寶辣醬是上海地區傳統名菜,色澤豔麗光亮,鮮辣辛香。它是由炒辣醬改良而來的。「八寶辣醬」味道辣鮮而略甜,十分入味,大受食客的歡迎。
  • 第八味 | 《上海十二味》之八寶辣醬
    在上海,本幫菜奠定了這座城市的味覺之本也是流淌在人們血液中的溫暖記憶有一道經典菜餚伴隨人們走過多年歲月詮釋著人生百態它點亮了上海人的生活更體現了人們對生活情調的追求一碗八寶辣醬世相人生,五味雜陳皆現於此細細品來變化萬千
  • 八寶辣醬
  • 上海媽媽教你「八寶辣醬」家常做法,鹹甜鮮辣,醬香濃鬱!
    八寶辣醬是上海很有名的一道本幫菜,八寶辣醬是炒醬改良而來,色澤豔麗光亮,味道鮮辣而略甜,既能下飯又下酒,用料豐富多樣,口味鹹甜鮮辣,醬香濃鬱、膩而不糊。竹筍20克香乾2塊去皮熟花生米25克青豆10克老抽10毫升白糖10克海鮮醬10克辣醬
  • 八寶辣醬可伴面
    八寶辣醬真是蘇州人的一味痴好。可拌麵,寬湯幹挑皆適宜。
  • 八寶辣醬拌麵條、砂鍋牛大骨,迎新季的上海美食多多
    作為新世紀又一個10年的開端,2020年承載著更多人對於未來的美好期望。一年中美好的開始,對於國人來說通常從一桌美食開始。新年吃什麼?去哪兒吃? 東郊賓館行政總廚孫志湧推薦:八寶辣醬拌麵條 推薦理由:八寶辣醬是上海傳統名菜,正宗上海味道,色澤豔麗,滋味鮮辣
  • 【上海美食節】八寶辣醬拌麵條、砂鍋牛大骨,迎新季的上海美食多多
    作為新世紀又一個10年的開端,2020年承載著更多人對於未來的美好期望。一年中美好的開始,對於國人來說通常從一桌美食開始。新年吃什麼?去哪兒吃?來看看上海知名酒店的行政主廚們分享推薦的迎新年特色菜品吧~東湖賓館行政總廚俞馮興推薦:砂鍋鮑魚紅燒肉推薦理由:色澤紅亮,汁濃味厚,鹹鮮味甜,質地軟糯。食材的搭配講究。
  • 有特色的八寶辣醬,嫩而不膩的醬鴨,歡迎來美麗的上海旅遊吖
    不過這也抵擋不了圓圓想跟大家分享美食的激動心情啊,好啦,今天圓圓來跟大家分享上海的其它的美食哦,小夥伴們要控制自己的口水,不讓它留下來哈。第一個美食是醬鴨啦,醬鴨可是由於它的色澤而出名的哦,圓圓第一次吃醬鴨的時候覺得黑溜溜,一看就不好吃了。
  • 從小吃到大,上海人喜愛的下飯菜.
    以前,濃油赤醬是本幫菜的象徵,那也是物資匱乏年代上海人的小心思,這樣就能吃一點菜,吃很多飯,填啊波了肚子,也不費菜。真是節約到了每一筷子。
  • 八寶辣醬的做法,你學會了嗎
    八寶辣醬是上海地區傳統名菜,色澤豔麗光亮,鮮辣辛香。它是由炒辣醬改良而來的。炒辣醬是個普通家常菜,以前在飯攤上供應,由於色深味濃,很適宜下飯。
  • 上海老飯店,本幫菜源頭〈 1460〉
    -刀板香筍殼魚--小清新南瓜球-上海老飯店是上海市的一家餐館,原名「榮順館」,由上海川沙人張煥英創建於清光緒元年(1875年),地處「海上明園」豫園旅遊區內。以經營上海本地風味菜為特色。有「品味源頭上海菜,駐足百年老飯店」之美譽。飯店外觀為飛簷翹角仿明清風格,緊鄰外灘、南京路步行街及新天地等景點。上海老飯店作為上海菜的發源地,由國家級大師主理,以選料精細、風味醇正著稱。著名菜餚有油爆河蝦、蝦子大烏參等。百年風雨,滄海桑田,老飯店在數代有志之士的共同努力下成就了注目的輝煌,成就了當年乾隆皇帝為其題下的「榮順堂」。
  • 記憶裡的上海味道:上海老飯店
    「上海老飯店」原名「榮順館」,始創於清光緒元年(1875年),屈指算來已有140多年的歷史了。老飯店的創始人是浦東川沙人張煥英,原是個廚師。1875年,他在南市新北門內城隍廟西首一條叫舊校場路的小馬路上,租下了一幢年久失修的小樓,開了一家小飯館,取名「榮順館」。
  • 「上海本幫菜第一人」去世 致敬大師回味本幫菜
    原標題:"上海本幫菜第一人"去世 致敬大師回味本幫菜   7月28日凌晨兩點,被譽為「上海本幫菜第一人」的李伯榮老先生在浦東仁濟醫院與世長辭,享年84歲。希望老先生一路走好,也感謝您為舌尖上的上海做出的貢獻。
  • 上海菜的秘密,老克勒都勿一定儕曉得!
    一塊紅燒肉只有手節頭噶小上海人可以從初一吃到十五~你無法想像,上海人對糖醋小排的愛~這道菜酸甜入味,據說是張愛玲愛吃的。上海人有一種 " 不辣的辣醬 ",到今朝,依然是很多老上海必點的下飯,這就是 " 八寶辣醬 "!
  • 本幫菜不是甜的!上海人摸摸自己的良心,媽媽做的菜放糖不要錢?
    先聽陳師傅說,八寶辣醬到底有哪八寶:八寶,是四葷四素。所以,看到有剛上來就冒油的八寶辣醬,退貨退貨啦!材料選得好,醬汁調得妙,火候掌控得巧,一盤八寶辣醬真的能顛覆你對辣醬的所有固有印象。香到連攝影師都想放下相機,直接開吃!來來來,攝影師辛苦,請吃八寶辣醬蓋澆飯!最後我們自己還打包了份,回去繼續拌飯!
  • 上海人餐桌上必備的下飯菜!
    上海人懂得吃、講究吃,即便是盆頭小菜也不馬虎。要論上海人喜歡的「開胃菜」,少數數也有30多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