蟹卡頻頻「卡」住消費者,業內人士建議螃蟹最好買實物

2020-12-17 騰訊網

現代快報訊(記者 邱驊悅)近日,「蟹卡套路」成為熱點話題。有網友爆料,稱自己使用蟹卡消費時遭遇「提貨難」「短斤少兩」等情況。現代快報記者發現,目前電商平臺中蟹卡銷售紅火,但消費者遭到不良商家坑害的情況屢見不鮮。業內人士建議,部分蟹卡確實存在價格虛標等問題,買螃蟹最好買實物。蘇州市陽澄湖大閘蟹協會會長胡建國表示,希望國家能夠制定相關標準,讓市場更有秩序,更加規範。

電商:蟹卡紅紅火火,價格虛虛實實

蟹卡又稱「紙螃蟹」「蟹券」,是商家售賣給消費者的大閘蟹交換券。由於存在提貨難、短斤少兩等問題,蟹卡多年來飽受消費者的吐槽,今年也是如此。

10月份是螃蟹上市旺季,蟹卡的銷量一路高升。在某電商平臺中,蟹卡的價格從幾百元到上千元不等,價值最高的蟹卡甚至賣到了8888元一張。不過相比這種高價蟹卡,售價兩三百元的蟹卡明顯更受歡迎。某電商平臺的數據顯示,目前銷量最高的蟹卡是一款標價198元的「陽澄湖大閘蟹」禮券,已有約1.2萬人購買、收貨。

現代快報記者看到,不少蟹卡都標著「1688型」「2688型」「3588型」等字樣,但實際售價只有三四百元。有網友表示,稍不注意還以為自己撿了大便宜,用幾百元買了上千元的螃蟹。

用價格差吸引消費者的套路不止這一種。某電商平臺中,一款名為「陽澄湖鎮螃蟹」禮券標價600元,包含8隻螃蟹,其中公蟹每隻4.5兩、母蟹每隻3.5兩。由於該店鋪有滿減活動,能夠「活動價滿600元減362元」,再算上其他的優惠,標價600元的螃蟹實際只需要支付215元就能買到,乍一看非常誘人。

這樣的價格看似非常划算,但實際真的如此嗎?

吐槽:紙螃蟹短斤少兩,還不如去菜市場

現代快報記者注意到,就在這款「陽澄湖鎮螃蟹」禮券的評論區中,有不少消費者在吐槽,問題主要集中在兌換來的螃蟹存在「短斤少兩」。

記者看到,不少消費者都自備了電子秤,在發現自己兌來的螃蟹重量和網上不符後,他們紛紛曬出了螃蟹的「瘦身照」。一名消費者曬圖評價道:「好不好大家看吧,我買的是4.5兩的,收到的最大的才142克,最小才60克,我的天啊,沒有兌換的親們抓緊退吧……」

還有一名消費者更直接,把螃蟹連同快遞紙箱稱重,結果顯示8隻螃蟹加上紙箱才1300克。這名消費者吐槽說,1300克除以8,每隻螃蟹才160克,折算每隻才3兩,「我買的是4.5兩一隻的公蟹,3.5兩一隻母蟹,這怎麼算都達不到購買的重量,我吃個寂寞啊?」

這名消費者說,自己就是想吃大螃蟹,才選擇網上購買蟹卡,結果遭遇這種情況,以後「絕對不會再到網上買螃蟹了,不如自己去菜市場」。

相比這些兌換了「瘦身螃蟹」的消費者,網友「老兔子」覺得自己更倒黴——他買了張蟹卡,但到最後,「螃蟹腿都沒看到一隻」。

「老兔子」告訴記者,自己原本沒想買蟹卡。今年8月,他在某電商平臺一家名為「蘇州大閘蟹養殖基地」的店鋪中購買了「1988型」大閘蟹精裝禮盒,裡面包含「5.0兩10隻大閘蟹」。結果等拿到了快遞,「老兔子」拆開一看傻了眼。寄來的哪是大閘蟹禮盒,只有一張薄薄的蟹卡。

客服表示,8月份還沒到大閘蟹上市的季節,都是發的蟹卡,等上市後會第一時間給他安排發貨,「坐在家裡等就行,包滿意。」

「我買螃蟹是要去送禮的,現在螃蟹都沒有,還怎麼送?」無奈之下「老兔子」只得耐著性子等待,結果到了9月底,他發現自己購買的大閘蟹禮盒已經下架,蟹卡上的提貨微信二維碼也掃不出來。

終於到了10月大閘蟹上市的季節,客服玩起了拖延法,一問就是「物流很堵容易死蟹」,一直拖著不發貨。兩個多月過去,「老兔子」仍沒等到自己買的10隻螃蟹,「他(店家)這樣不斷拖延下去,不知道要等到什麼時候才是個頭。」

10月15日,現代快報記者在相關電商平臺進行搜索時,發現已經找不到這家名為「蘇州大閘蟹養殖基地」的店鋪了。

業內人士:螃蟹最好買實物

業內人士劉先生透露,蟹卡最初是為了方便消費者買蟹出現的。消費者為了準時吃到螃蟹,採用會員制提前預約等方式,在螃蟹上市前向商家提前付款,從而獲得蟹卡。這樣一來,只要等到螃蟹上市的季節就能最早嘗鮮。但隨著時間的推移,蟹卡逐漸變了味。

最早售賣蟹卡時,就有一些商家因為自身經營不善跑路,或攜款潛逃,這使得蟹卡的價值存在不確定性,存在一定風險。現在很多消費者購買蟹卡是為了送禮,蟹卡幾經轉手,風險也是有增無減,經常會出現蟹卡還在不斷轉手流通,但商家已經倒閉的情況。

為了迎合部分人送禮的心理,現在市面上的蟹卡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價格虛標,類似「1688型」「2688型」的所謂型號就是由此誕生的。「我們賣螃蟹的都知道,哪有幾隻螃蟹能賣到上千元的,太假了。」劉先生認為,這樣的虛標實質是一種擾亂市場行情的行為,虛標的高價蟹卡會導致螃蟹行情不穩定,同時對消費者來說是一種欺詐。

目前行業內對價格虛標的蟹卡尚無良好應對措施,他建議,消費者還是優先購買實物,「能吃到嘴裡的螃蟹才是真的」。

消保委:消費蟹卡要當心,儘量選擇有售後保障的平臺

10月15日,江蘇省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工作人員告訴現代快報記者,近幾年螃蟹上市時,他們確實接到不少針對蟹卡的投訴。

記者在消保委網站看到,2019年10月15日,崑山消保委巴城分會就接到了市民購買蟹券,卻遭遇「提貨難」「假蟹券」等問題的投訴。消保委提醒消費者,購買蟹券時要多加留心,儘量在實體店購買,「如需要在網購平臺購買,請通過有售後保障的平臺購買。」

在今年大閘蟹剛上市時,蘇州工業園區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也發文提醒消費者,購買大閘蟹時要選擇正規市場、大型超市,選擇官方網站或經過交易平臺認證過的網店購買。

文章中提到:一方面,消費者不要貪圖便宜購買遠低於市場價的大閘蟹;另一方面,因大閘蟹屬於鮮活易腐品,不適用網絡七日無理由退貨,消費者在購買前要看清網站關於大閘蟹的退換貨條款規定,儘量選擇售後服務完善的商家。

大閘蟹協會:問題確實存在,希望國家制定相關標準

蘇州市陽澄湖大閘蟹協會會長胡建國告訴記者,協會也注意到了相關報導,「不良商家售賣蟹卡欺騙消費者的情況確實存在,新聞曝光出來是件好事。」

△《陽澄湖大閘蟹農產品地理標誌使用管理辦法實施細則(試行)》

協會新聞辦負責人姚水生透露,在協會今年制定並實施的《陽澄湖大閘蟹農產品地理標誌使用管理辦法實施細則(試行)》中,對蟹卡、蟹券都做出了明確規定。

其中特別指出:協會會員自製的卡券,必須印有農產品地理標誌、公司名稱、聯繫方式、詳細地址、產地、標明規格型號及提貨方式等信息。蟹券一經售賣長期有效,當年蟹季不得早於12月底結束。同時需要保證提貨渠道暢通,不得出現短斤少兩現象,發貨必須與標明的規格型號一致。

姚水生告訴記者,協會對商品質量非常重視,凡是發生消費者投訴或被媒體曝光的會員,都要自覺接受協會和有關部門對所涉事項進行的調查和核實。一旦確定相關企業違反了《管理辦法》,協會將根據所涉事項的情節輕重和影響程度,對會員處以警告、嚴重警告、罰款(違約金)、會員級別降級以及開除會員資格等措施。

針對市面上諸多不良商家渾水摸魚,用套路坑害消費者的情況。胡建國表示,「希望國家能夠制定相關標準,讓市場更有秩序,更加規範。」

(編輯 吳嫣然)

相關焦點

  • 網購「螃蟹卡」商家拒絕兌換,還關門跑路?央視揭開蟹卡套路……
    最近網上就有不少人,稱自己被網上賣的那種禮品蟹卡給套路了,不僅提貨難,而且缺斤少兩嚴重。這種蟹卡又被稱為"紙螃蟹"、"蟹券",是商家售賣給消費者的大閘蟹兌換券。因為螃蟹本身是生鮮食材,消費旺季都集中在秋冬季節,所以就有商家整出了這樣的禮品卡,讓用戶可以提前買卡,等到季節成熟時,再進行兌換。也就是這種平時你看不見、摸不著的原因,讓不少奸商鑽了空子。
  • 「紙螃蟹」難換真螃蟹 預付費蟹卡到底便宜了誰?
    近年來網上購蟹逐漸流行,為了能一飽口福,許多人選擇在螃蟹上市前就買好商家推出的蟹卡蟹券,但卡券兌蟹難、商家超發空轉現象多、消費者投訴維權難等問題也在大閘蟹消費市場上廣受爭議。實際上,螃蟹卡券是一種典型的預付費式消費,由於受季節、使用「窗口期」等影響,螃蟹卡券比一般的預付費式消費存在更大的風險。官方加強行業監管的同時,消費者也需要注意仔細甄別。
  • "紙螃蟹"產業鏈調查:多方可從蟹卡蟹券中漁利
    大閘蟹最好的食用季節在10月下旬,因此商家會把貨壓到10月下旬和11月發貨,但消費者往往認為中秋、國慶吃螃蟹最好,因此兌貨高峰會集中在10月上旬。顧敏傑舉例說,假設一家企業在預計總產量後發行了5萬張蟹券,按1天捕撈量幾千份計算,需要2個月左右發完貨,但如果訂單都在1個月內要求兌換,就會出現貨源不足的現象。
  • 「提貨難 發貨拖 螃蟹瘦」蟹卡滿天飛 商家銷售有套路
    消費者:我不太會用那個先進設備,我覺得不太方便,需要預約,然後各種登錄,覺得它送來的實物和螃蟹卡上(標註)的有差,感覺就是一個買家秀和賣家秀吧。記者:過來的蟹不太好的話您會找客服申訴嗎?消費者:不會,太麻煩了。
  • 蟹卡背後的水有多深?
    眼下正是吃螃蟹的時節,這個時候各大電商平臺都會湧現出一大批琳琅滿目的蟹券、蟹卡,也就是俗稱的「紙螃蟹」,一張卡片對應相應分量的螃蟹,什麼時候想吃什麼時候兌換。 而不少消費者則會買來送人。過去流行送月餅券,現在『紙螃蟹』正在成為中秋、國慶主打禮品。
  • 大閘蟹禮券亂象:500元蟹卡標價4888,99%陽澄湖蟹屬冒名頂替
    遇到配送高峰是一方面,還有很多時候消費者發現自己購買的卡券兌換不了,記者在某投訴平臺搜索,2019年10月至今,一年中有近50起關於螃蟹卡券的投訴。一位消費者告訴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記者,自己買的蟹券在兌換中,就遇到了虛標規格、缺斤短兩的問題。
  • 「蟹卡」滿天飛 型號價格傻傻分不清
    記者以「螃蟹、券、卡」為關鍵詞,在幾個主要電商平臺搜索,各類蟹券蟹卡應有盡有,且卡券上面一般都用大號深色加粗字體標註著1888、2688、3588等字樣。乍一看,誰都會以為這是蟹卡售價, 難怪有人會說吃不起。
  • 央視曝光蟹卡騙局,買卡原來是在買「期貨」?
    近日,央視揭露螃蟹卡的各種套路上了熱搜。金秋十月正是吃大閘蟹的好季節,無論在實體店還是電商平臺,螃蟹都成了熱銷品。可在這些大閘蟹上市之前,各種蟹劵、蟹卡之類的 「紙螃蟹」的賣的比真螃蟹還火熱,價位從幾十元到數百元直至幾千元不等,而且銷量非常高。
  • 連吃三天大閘蟹被送醫院,蟹卡消費套路多……還能好好吃蟹嗎?
    總結一下就是,螃蟹好吃,但要限量哦~ 購買蟹卡貓膩多 吃大閘蟹的季節,用大閘蟹聊表情誼的朋友也很多,但大閘蟹畢竟得現買現吃,所以蟹卡代替活蟹就方便許多。不過,購買蟹卡的時候還需要擦亮眼睛,因為其中貓膩也在變多。
  • 「蟹卡」商家套路多:先賣券後兌換、提貨難、蟹瘦繩子湊
    秋風起,蟹腳癢,魚蟹肥美,吃蟹正當時。被稱為「紙螃蟹」的蟹券、蟹卡近來銷售火爆,但消費者在兌換實物過程中卻遭遇種種「套路」:提貨難,電話預約聯繫不到商家,網站預約經常是已預約滿,嚴重缺斤短兩,蟹瘦繩子湊等問題。
  • 正視蟹卡期貨化、金融化的雙重風險
    記者注意到,市場上佔據主流的蟹卡基本上來自食品公司或銷售公司的批量生產。據業內人士透露,蟹卡超發、空轉現象非常普遍,導致消費者兌換困難。而同樣值得關注的是,紀檢監察機關近年來查處的黨員幹部、公職人員違規收受螃蟹和「紙螃蟹」的案例也不在少數。(中新社)雙節將近,蟹卡與生俱來的風險,正在不斷累積和發酵。
  • 兌付螃蟹卡,商家發來1兩重的小螃蟹
    記者看到,4隻公蟹稍大一些,最大的一隻稱出來是142.2克,而4隻母螃蟹明顯更小,重量最輕的僅63.2克。由於螃蟹卡是朋友送的,張女士不好意思詢問朋友「1688型」螃蟹到底是什麼標準、值多少錢,但她認為,市面上的大閘蟹母蟹一般是2.5兩到4兩,公蟹更大一些,1兩重的螃蟹實在是低於預期太多。
  • 業內人士揭秘:短斤少兩,控制提貨
    方先生:「還是同樣的問題,總共4斤的螃蟹只有3.2斤,母蟹只有二兩多,我懷疑我買的幾張卡都是這種問題。」實際上,有很多網友在中國之聲的微信和微博裡留言,缺斤少兩,提貨困難是消費者遇到的共性問題。低價蟹券圈錢套路:短斤少兩,控制提貨江蘇當地一位經營螃蟹的商家說,按理說,蟹券跟現貨的價格,應該基本上是一致的,螃蟹賣多少錢,蟹券就賣多少錢,但送禮的市場上,追求的是讓商品顯得更有檔次,因而就會有商家投市場之所好,卡券上標註2588型,但實際售價卻只有兩百塊錢。
  • 蟹卡上的「2688」「3588」是型號還是價格?傻傻分不清
    中國經濟周刊-經濟網訊 據央視財經,近日,記者走訪調查了「蟹卡」商家的營銷套路,總結如下。套路①:型號還是價格?傻傻分不清!記者以「螃蟹、券、卡」為關鍵詞,在電商平臺搜索發現,各類蟹券蟹卡上面一般都標註著「1888、2688、3588」等字樣。
  • 中秋消費市場之大閘蟹:陽澄湖蟹缺席,卡券預售火爆
    不過市場上仍有多種螃蟹可供選擇,方便實惠的「蟹卡」也成為消費新潮。陽澄湖大閘蟹缺席中秋西風響,蟹腳癢,又到了食蟹好時節。不過蘇州陽澄湖大閘蟹行業協會新聞辦主任姚水生告訴新京報記者,今年陽澄湖大閘蟹將於9月23日正式開捕,因此無緣中秋餐桌。
  • 輿情梳理|紙螃蟹難變真螃蟹 綁蟹繩充斤兩 大閘蟹背後套路橫行...
    東方網發表《莫讓「紙螃蟹」越矩橫行》稱,「紙螃蟹」的風行導致蟹卡超發、空轉現象普遍,還存在非法謀利現象,給消費者帶來隱患。由於「紙螃蟹」是以提貨券代替實物商品,利用現代物流送禮行賄,更具有隱敝性。不要讓「螃蟹券」成為「腐敗券」,不讓「紙螃蟹」越矩橫行。 三是關注長三角區域聯合推動大閘蟹產業發展以及電商平臺推動制定大閘蟹電商銷售標準。
  • 「紙蟹」橫行套路深!半斤蟹券、提貨三兩、爆倉跑路……坑你沒商量...
    、蟹卡也是滿天飛,不過商家的營銷套路卻讓消費者連連吐槽。   9月21日,陽澄湖開湖捕撈,而蟹券買賣早在幾個月前便已開始。但你是否想過,真金白銀買來送人情的蟹券,可能只是一張「紙螃蟹」,縮水嚴重,甚至根本提不到真正的大閘蟹?   去年買的券,今年想兌換,發現店沒了,蟹跑了。
  • 陽澄湖大閘蟹已上市市民購便宜蟹卡普遍遭遇提貨難
    市民裘女士日前致電12345市民熱線求助,稱她在某電商平臺購買了一張蟹卡,銷售頁面稱9月23日起可兌換,預約提貨。裘女士想著國慶假期嘗鮮。可沒想到,掃描提貨二維碼,未來一個月「已約滿」,無法預約提貨。詢問天貓店客服人員,對方以「供不應求」將其打發。類似情況不在少數,市民們反映買來的蟹卡普遍遭遇提貨難。真的如此緊俏?
  • 紙蟹雖好,提蟹傷神,這家企業因侵犯消費者權益被上海市金山區市場...
    雖說今年的大閘蟹來得似乎更晚一些,但大閘蟹禮品券、提貨券等「紙螃蟹」卻早已是「未捕先紅」。紙螃蟹雖然便利,可卻有不法商家「眼前道路無經緯」,在提蟹時隨意設置一些條件或以小充大等,讓消費者勞神費力,最後被市場監管部門依法處理,落得「皮裡春秋空黑黃」。
  • 「紙螃蟹」橫行 「2688」「3588」是型號還是價格?
    眼下正是吃螃蟹的好時節, 一個個五花大綁的大閘蟹成了市場上的寵兒,各類蟹券、蟹卡也是滿天飛,不過商家的營銷套路卻讓消費者連連吐槽。  1 蟹卡滿天飛型號價格分不清  記者以「螃蟹、券、卡」為關鍵詞,在幾個主要電商平臺搜索,各類蟹券蟹卡應有盡有,且卡券上面一般都用大號深色加粗字體標註著1888、2688、3588等字樣。乍一看,誰都會以為這是蟹卡售價, 難怪有人會說吃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