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快報訊(記者 邱驊悅)近日,「蟹卡套路」成為熱點話題。有網友爆料,稱自己使用蟹卡消費時遭遇「提貨難」「短斤少兩」等情況。現代快報記者發現,目前電商平臺中蟹卡銷售紅火,但消費者遭到不良商家坑害的情況屢見不鮮。業內人士建議,部分蟹卡確實存在價格虛標等問題,買螃蟹最好買實物。蘇州市陽澄湖大閘蟹協會會長胡建國表示,希望國家能夠制定相關標準,讓市場更有秩序,更加規範。
電商:蟹卡紅紅火火,價格虛虛實實
蟹卡又稱「紙螃蟹」「蟹券」,是商家售賣給消費者的大閘蟹交換券。由於存在提貨難、短斤少兩等問題,蟹卡多年來飽受消費者的吐槽,今年也是如此。
10月份是螃蟹上市旺季,蟹卡的銷量一路高升。在某電商平臺中,蟹卡的價格從幾百元到上千元不等,價值最高的蟹卡甚至賣到了8888元一張。不過相比這種高價蟹卡,售價兩三百元的蟹卡明顯更受歡迎。某電商平臺的數據顯示,目前銷量最高的蟹卡是一款標價198元的「陽澄湖大閘蟹」禮券,已有約1.2萬人購買、收貨。
現代快報記者看到,不少蟹卡都標著「1688型」「2688型」「3588型」等字樣,但實際售價只有三四百元。有網友表示,稍不注意還以為自己撿了大便宜,用幾百元買了上千元的螃蟹。
用價格差吸引消費者的套路不止這一種。某電商平臺中,一款名為「陽澄湖鎮螃蟹」禮券標價600元,包含8隻螃蟹,其中公蟹每隻4.5兩、母蟹每隻3.5兩。由於該店鋪有滿減活動,能夠「活動價滿600元減362元」,再算上其他的優惠,標價600元的螃蟹實際只需要支付215元就能買到,乍一看非常誘人。
這樣的價格看似非常划算,但實際真的如此嗎?
吐槽:紙螃蟹短斤少兩,還不如去菜市場
現代快報記者注意到,就在這款「陽澄湖鎮螃蟹」禮券的評論區中,有不少消費者在吐槽,問題主要集中在兌換來的螃蟹存在「短斤少兩」。
記者看到,不少消費者都自備了電子秤,在發現自己兌來的螃蟹重量和網上不符後,他們紛紛曬出了螃蟹的「瘦身照」。一名消費者曬圖評價道:「好不好大家看吧,我買的是4.5兩的,收到的最大的才142克,最小才60克,我的天啊,沒有兌換的親們抓緊退吧……」
還有一名消費者更直接,把螃蟹連同快遞紙箱稱重,結果顯示8隻螃蟹加上紙箱才1300克。這名消費者吐槽說,1300克除以8,每隻螃蟹才160克,折算每隻才3兩,「我買的是4.5兩一隻的公蟹,3.5兩一隻母蟹,這怎麼算都達不到購買的重量,我吃個寂寞啊?」
這名消費者說,自己就是想吃大螃蟹,才選擇網上購買蟹卡,結果遭遇這種情況,以後「絕對不會再到網上買螃蟹了,不如自己去菜市場」。
相比這些兌換了「瘦身螃蟹」的消費者,網友「老兔子」覺得自己更倒黴——他買了張蟹卡,但到最後,「螃蟹腿都沒看到一隻」。
「老兔子」告訴記者,自己原本沒想買蟹卡。今年8月,他在某電商平臺一家名為「蘇州大閘蟹養殖基地」的店鋪中購買了「1988型」大閘蟹精裝禮盒,裡面包含「5.0兩10隻大閘蟹」。結果等拿到了快遞,「老兔子」拆開一看傻了眼。寄來的哪是大閘蟹禮盒,只有一張薄薄的蟹卡。
客服表示,8月份還沒到大閘蟹上市的季節,都是發的蟹卡,等上市後會第一時間給他安排發貨,「坐在家裡等就行,包滿意。」
「我買螃蟹是要去送禮的,現在螃蟹都沒有,還怎麼送?」無奈之下「老兔子」只得耐著性子等待,結果到了9月底,他發現自己購買的大閘蟹禮盒已經下架,蟹卡上的提貨微信二維碼也掃不出來。
終於到了10月大閘蟹上市的季節,客服玩起了拖延法,一問就是「物流很堵容易死蟹」,一直拖著不發貨。兩個多月過去,「老兔子」仍沒等到自己買的10隻螃蟹,「他(店家)這樣不斷拖延下去,不知道要等到什麼時候才是個頭。」
10月15日,現代快報記者在相關電商平臺進行搜索時,發現已經找不到這家名為「蘇州大閘蟹養殖基地」的店鋪了。
業內人士:螃蟹最好買實物
業內人士劉先生透露,蟹卡最初是為了方便消費者買蟹出現的。消費者為了準時吃到螃蟹,採用會員制提前預約等方式,在螃蟹上市前向商家提前付款,從而獲得蟹卡。這樣一來,只要等到螃蟹上市的季節就能最早嘗鮮。但隨著時間的推移,蟹卡逐漸變了味。
最早售賣蟹卡時,就有一些商家因為自身經營不善跑路,或攜款潛逃,這使得蟹卡的價值存在不確定性,存在一定風險。現在很多消費者購買蟹卡是為了送禮,蟹卡幾經轉手,風險也是有增無減,經常會出現蟹卡還在不斷轉手流通,但商家已經倒閉的情況。
為了迎合部分人送禮的心理,現在市面上的蟹卡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價格虛標,類似「1688型」「2688型」的所謂型號就是由此誕生的。「我們賣螃蟹的都知道,哪有幾隻螃蟹能賣到上千元的,太假了。」劉先生認為,這樣的虛標實質是一種擾亂市場行情的行為,虛標的高價蟹卡會導致螃蟹行情不穩定,同時對消費者來說是一種欺詐。
目前行業內對價格虛標的蟹卡尚無良好應對措施,他建議,消費者還是優先購買實物,「能吃到嘴裡的螃蟹才是真的」。
消保委:消費蟹卡要當心,儘量選擇有售後保障的平臺
10月15日,江蘇省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工作人員告訴現代快報記者,近幾年螃蟹上市時,他們確實接到不少針對蟹卡的投訴。
記者在消保委網站看到,2019年10月15日,崑山消保委巴城分會就接到了市民購買蟹券,卻遭遇「提貨難」「假蟹券」等問題的投訴。消保委提醒消費者,購買蟹券時要多加留心,儘量在實體店購買,「如需要在網購平臺購買,請通過有售後保障的平臺購買。」
在今年大閘蟹剛上市時,蘇州工業園區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也發文提醒消費者,購買大閘蟹時要選擇正規市場、大型超市,選擇官方網站或經過交易平臺認證過的網店購買。
文章中提到:一方面,消費者不要貪圖便宜購買遠低於市場價的大閘蟹;另一方面,因大閘蟹屬於鮮活易腐品,不適用網絡七日無理由退貨,消費者在購買前要看清網站關於大閘蟹的退換貨條款規定,儘量選擇售後服務完善的商家。
大閘蟹協會:問題確實存在,希望國家制定相關標準
蘇州市陽澄湖大閘蟹協會會長胡建國告訴記者,協會也注意到了相關報導,「不良商家售賣蟹卡欺騙消費者的情況確實存在,新聞曝光出來是件好事。」
△《陽澄湖大閘蟹農產品地理標誌使用管理辦法實施細則(試行)》
協會新聞辦負責人姚水生透露,在協會今年制定並實施的《陽澄湖大閘蟹農產品地理標誌使用管理辦法實施細則(試行)》中,對蟹卡、蟹券都做出了明確規定。
其中特別指出:協會會員自製的卡券,必須印有農產品地理標誌、公司名稱、聯繫方式、詳細地址、產地、標明規格型號及提貨方式等信息。蟹券一經售賣長期有效,當年蟹季不得早於12月底結束。同時需要保證提貨渠道暢通,不得出現短斤少兩現象,發貨必須與標明的規格型號一致。
姚水生告訴記者,協會對商品質量非常重視,凡是發生消費者投訴或被媒體曝光的會員,都要自覺接受協會和有關部門對所涉事項進行的調查和核實。一旦確定相關企業違反了《管理辦法》,協會將根據所涉事項的情節輕重和影響程度,對會員處以警告、嚴重警告、罰款(違約金)、會員級別降級以及開除會員資格等措施。
針對市面上諸多不良商家渾水摸魚,用套路坑害消費者的情況。胡建國表示,「希望國家能夠制定相關標準,讓市場更有秩序,更加規範。」
(編輯 吳嫣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