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歲男孩身高不足150公分,原因在哪?醫生:養好1個器官個子不愁

2020-12-24 中醫院徐醫生

生活中,一些家中會定期給自己的小孩測量一些身高,看看他們的發育情況,如果能夠正常發育的話,當然不用擔心,不過有些家長往往就會發現自己家的小孩比別人家的要矮上許多,可能還會因此有擔憂的情況。最近就有家長問醫生,自己家的消耗已經10歲了,個子才140公分,是不是不正常?

其實通常來說10歲的兒童應該在150公分的身高,假如說升高達不到可能是孩子發育的年輕段的時候嗎,家長沒有配合以合理的方法來促進他們的生長發育,所以最後就會導致孩子個子長不高,身材矮小不僅會影響孩子的個人自信,還可能導致孩子以後的工作學習都受到影響,下面我們就來看一下有哪些原因會導致孩子個子不高吧!

這些原因,或是孩子長不高的原因,儘早改正

1. 缺少一定的鍛鍊

現在小孩從小學開始就在內卷,往往有做不完的作業,每天白天在教師學習一天,下班後還要去一些興趣班,即使回到家也要寫一堆作業來,往往缺少玩耍運動的時間。其實孩子在發育的時間段的時候還是需要一定的鍛鍊的,通過合理適量的鍛鍊方式可以幫助小孩更好的發育生長促進骨骼的生長,同時還可以增強抵抗力,而那些只會讓孩子一味地做題目的家長往往就會發現自己孩子雖然成績好了,卻會出現個子矮、近視等,所以說要確保孩子一定的鍛鍊時間,保證他們的發育。

2. 適當的曬曬太陽補鈣

其實升高還和孩子體內的鈣元素吸收有關係,許多家長只會給孩子餵一些鈣片,其實這些鈣在進入人體後並不會被孩子完全的吸收,想要保證孩子可以補充足夠的鈣,維生素D也很關鍵,這時候有一個不錯的補鈣方式,那就是讓孩子多曬太陽,這樣體內的維生素D充足了,孩子也會吸收較多的鈣,這樣就可以促進骨骼的發育,個子也會長得高一些。

3. 保證營養平衡,適當的養脾

對於孩子來說,想要保證個子高,比較關鍵的一點就是要注意每天的飲食要營養豐富,不過光營養豐富還不夠,確保營養搭配的平衡,這樣才能讓孩子吸收到所需的養分長高。不過建議家長還要注意孩子的,因為脾這個器官往往決定了我們的營養攝入,假如脾不好的話,即使補充足夠的原因物質,也往往不能吸收,所以這也是到導致孩子個子不高的原因之一。

生活中一些家長會覺得自己小孩選擇個子矮,以後一定會猛長,其實這是一種錯誤的想法,因為有時候一些身高問題也是疾病的問題,假如不能及時的治療的話,可能就會導致孩子一輩子個子不高!例如「生長激素缺乏、垂體發育異常、家族性矮身材、特發性矮身材、心因性矮小、骨病甚至顱內病變或者腫瘤等疾病,因此發現孩子個子不高后,即使進行一些鍛鍊、飲食的調整也沒有效果,最好就要到醫院進行一些詳細的診療,避免是疾病的影響。

相關焦點

  • 2020年兒童標準身高表出爐,1-18歲都能看!你家孩子身高達標了嗎
    為此,陳阿姨愁得不得了。而現實生活中因為身高問題影響擇偶或工作的人,還真不在少數。根據《中國兒童身高管理現狀調研報告》數據顯示,我國約有54.2%的兒童當前身高水平未達到遺傳身高,尤其東部地區的未達標率更高。所以說,孩子的身高問題已演變成社會化問題。
  • 14歲男孩1年長18公分,醫生驚嘆:堅持這個好習慣,個子不發愁!
    俊俊今年14歲,上初二,或許是青春期發育加持,加上爸媽的用心調理,俊俊今年一年長了18公分,從班上個頭很矮的同學一躍成為班上個頭最高的幾個學生之一了,加上俊俊長相比較好看,班上很多大大小小的活動都願意讓他作為班級代表,他的自信心都提高了不少。
  • 8歲女孩身高1米35系性早熟:長大身高最悲催
    接診的矮身材科主任蔡惠英發現,冉冉雖然只有8歲,但骨齡已經到了11歲,乳房也2度發育,診斷為性早熟。此外,B超發現,冉冉的子宮也變大了,而且有卵泡產生了,不是這個年齡該有的。這意味著用不了多久,冉冉就將來月經,接著骨骼發育慢慢定型,骨骺閉合,再也不會長個子了。「如果不幹預,冉冉的身高將不會超過1.5米。」
  • 父母平均身高不到160,兒子卻長到183公分,醫生:因為這些好習慣
    父母平均身高不到160,兒子卻長到183公分,醫生:因為這些好習慣大家不難發現,現在孩子的平均身高相較之前,已經有了一個很明顯的提升,但是各位家長還是希望自家的孩子能夠長得更高一點,其實孩子的身高有一大部分原因是基因決定的,但是這也不證明父母如果平均身高不高的話,孩子就會比較的矮
  • 12歲男孩1年長15釐米,兒科主任:堅持這個好習慣,個子不發愁
    童童今年剛滿12歲,剛剛上初一,今年入學新生體檢的時候,童童已經有167公分了,是班上數一數二的大高個,長得高高壯壯的,老師和家長都十分喜歡他,尤其是一些運動會代表呀,表彰會已經交流會,都喜歡叫上他去參加,堪稱班級「門面擔當」了。
  • 女孩8歲身高1米4,醫生:警惕「性早熟」,家長3種行為要停止
    「性早熟」指女孩8歲前、男孩9歲前出現「第二性徵發育」,用大白話說,就是孩子發育早了。孩子10對以前身高增長突然加速,往往是性早熟的信號,這類孩子前期「突飛猛進」,等到了真正該發育的年紀卻「後勁不足」,生長發育的規律被打破,很容易過胖或過矮。
  • 7歲男孩身高從1.13米長到1.24米,醫生:這半年父母只做了3件事
    說到孩子的身高,很多父母都很重視,畢竟孩子個子矮小,不僅導致心理髮育不健康,還會影響以後的工作生活。家長們都知道,影響孩子長個子的因素,除了遺傳,還有後天的因素,主要包括營養、運動和睡眠。一部分家長會有疑問,我家孩子不缺營養啊,每天牛奶鈣片不缺,可個子還是長得很慢,為什麼會這樣子?其實,營養現在的孩子都不缺,主要是看吃進去的營養,孩子脾胃是否能吸收和利用,因為脾胃主要是從吃進去的食物中提取營養物質,再輸送到身體的其他器官,如果脾虛胃積食,孩子吃再多的營養也是於事無補,吸收不了,自然個子沒法長。
  • 3歲寶寶身高體重表 3歲男孩標準身高體重是多少
    3歲寶寶身高體重標準3歲男孩標準身高體重是怎麼樣的呢?怎麼樣才知道寶寶的生長發育是否健康呢?小編一下歸納了一些,希望對爸爸媽媽們有幫助。3歲男孩標準身高體重小寶寶身高標準公式:小寶寶年齡×5+75判斷方式:正常情況3歲男寶寶身高約在91.1-98.7之間,女寶寶約在90.2-98.1之間。身高超過標準的百分之十或者是低於百分之十的就算不正常。
  • 2020年新版「兒童身高標準」出爐,10歲身高140,怎麼長的
    所以,現在的家長尤其注重孩子的身高問題,因此在選擇結婚對象的時候,首先就排除了矮個子。 2020年版「兒童身高新標準」出爐,10歲身高140,看看你家的娃達標沒
  • 24歲小夥身高1米38 「性早熟」會讓孩子停止長個
    浙江在線12月18日訊 據《青年時報》報導 省兒保內分泌科的實習醫生小夏這兩天遇到了一件尷尬的事。查房時,她一般會習慣性地先問,「小朋友,你幾歲了?」結果,路過50號病床時,她聽到一個男孩用鎮定的聲音回答道,「24歲。」「咦?比我還大?」這是小夏第一次在兒保遇見竟然比自己還大的「小」病號,讓她竟不知接下去該說啥好。
  • 2歲11個月,身高89公分,想打生長激素被拒絕了,留下4個建議
    2歲快11個月,身高89公分,體重20公斤。抽血驗尿做了8項檢查,就是生長激素,甲亢之類的,都沒問題。但是這個身高,是屬於個子是中等偏矮,是正常的,雖然是正常的但是作為父母還是希望孩子能高一點我們疑惑可不可以打生長激素,醫生說打生長激素是要醫學上需要注射,才可能卡了,就說除非你缺乏生長激素,不然不給你亂來的,不是說你不滿意孩子的身高,就可以的。建議我們在飲食上調養孩子的腸胃,避免挑食厭食,好好鍛鍊,身高就可以追上來了,同時孩子調理上給我們4點建議。
  • 7歲女童身高僅111釐米 醫生說孩子患的是矮小症
    □本報記者 高明興 實習生 李海燕17歲小文婧身高僅有111釐米  7歲的小朋友活潑可愛,正是討人喜歡的年齡。但同齡的小文婧卻不能和小夥伴們一樣,盡情揮灑童年的快樂。山大齊魯兒童醫院病房內,看著瘦小的女兒,小文婧的母親泣不成聲。  小文婧今年7周歲,但身高只有111釐米,體重也只有15千克。
  • 2020年「兒童身高標準表」,10歲中等身高140cm,你家娃達標了嗎
    了解孩子的身高,絕對不是簡單的「攀比」,跟其他孩子攀比身高沒有一點意義,了解孩子的身高還可以側面了解孩子的身體發育情況和健康情況,如果孩子的身高不達標,要及時查明原因,避免錯過最佳治療時間。2020年兒童身高標準,10歲的中等身高為140cm今年夏天的時候帶著寶寶去媽媽家住了一段時間,小外甥女時常過來玩,小外甥女2010年生人,如今已經10歲了,看起來是個大姑娘了,身高快150公分了。
  • 3歲前是長個子的黃金期,爸媽做到這5點,寶寶將來不愁大長腿!
    為什麼3歲前是長個黃金期?青春期是長高的一個黃金期,爸媽都知道,小南就略過不提。重點說說爸媽可能忽略的「3歲前」吧。先說說寶寶身高增長的規律。出生時寶寶身高大概是50釐米,0-1歲嗷嗷叫著竄個子,6個月內的寶,正常情況下每個月增幅2.5 釐米以上;6-12個月每個月增幅1.5釐米m以上,綜合一下,1歲內年平均增幅為20-25釐米。1-3歲就慢下來了,每年增幅8-10釐米,3歲後更慢,每年增幅為5-7釐米。下一波長個子高峰期,就要等到青春期了。
  • 2020年新版「兒童身高標準」出爐,10歲身高140,你家孩子達標沒
    標準為96.8釐米; 10歲,女孩身高標準為140.1不得不說,現在孩子發育的太好了,小小年紀就有個大個子!為什麼要把3歲、10歲和15歲單獨拿出來呢?這是因為,孩子成長過程中,有兩個身高快速生長的「黃金期」:3歲前和青春期。
  • 8歲女孩身高不達標,媽媽犯愁,醫生:只因身體三部位的這些特徵
    「我家女兒今年8歲了,可是身高卻才剛過1米,是不是身體有什麼毛病?」聽到婉婉的話,張醫生就仔細看著她的女兒,並抓住女孩的手仔細端詳一番,緊接著說道。「身體毛病倒是不至於,孩子的身高跟基因、後天環境等有很大關聯。不過你家女兒有3處問題需要引起重視。
  • 杭州14歲男孩急哭,身高恐難超155釐米!別再以為孩子只是「晚長」
    孩子的身高,可是每個當媽的「心頭大事」。最近每到周末,就有不少家長帶著孩子趕到醫院報到。前些日子,國家發布了《中國居民營養與慢性病狀況報告(2020年)》。報告顯示,我國18-44歲男性和女性的平均身高分別為169.7釐米和158釐米,與2015年相比分別增加1.2釐米和0.8釐米。
  • 男孩晚於這個時間睡覺,身高比同齡人矮了10公分,家長一定要重視
    可是呢,孩子又只有6歲,讓他一個人在家,夫妻倆的確不太放心。於是,兩人便決定讓孩子每天放學後直接去餐館,就在那裡寫作業、吃晚飯,等他們忙完了再一起回家。可是,飯館吵吵鬧鬧的,哪是做作業和學習的地方呢?因此,每次回到家中,兒子的功課都沒做完,再加上需要夫妻倆輔導,這一來二往的,每天孩子都會拖到11點之後才睡覺。結果時間長了,就影響了孩子的身高。
  • 男孩15歲身高1米9,媽媽擔心找不到女友,為啥180的男生更受歡迎
    小李1米67,丈夫1米8,孩子今年才15歲已經1米9了。別的家長想著法子讓孩子長高,但小李卻為兒子長得太高而發愁。她擔心孩子20歲身高會超過2米,將來找不到媳婦。雖然男孩個子高好找媳婦,但太高的話並不受歡迎。很多女性擇偶時傾向於找1米8的男性,但1米9的卻不在考慮範圍。
  • 人體器官捐獻協調員,「多年之後依然記得15歲男孩捐獻器官救了5...
    受訪者供圖新京報見習記者 彭衝 編輯 左燕燕 校對 吳興發多年以後,劉源仍能清晰地記起,自己協調一名15歲男孩捐獻器官的場景。因為腦膠質瘤,男孩做了幾次手術,效果都不理想,已經出現腦死亡。但當孩子父親站在自己面前時,劉源還是開不了口,只聽著這位父親回憶男孩和家人的感情,還有考卷上的一個個好成績。到了飯點,兩人來到一家涮肉館,要了一瓶二鍋頭。幾杯酒下肚,孩子父親紅了眼眶。「我知道你要說什麼,我不反對。孩子得這個病沒辦法,我們都努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