驪山中的郵遞員:翻山越嶺傳遞黨的聲音

2020-12-23 瀟湘晨報

服務群眾,風雪無阻。資料照片

開欄語

2020年是極不平凡的一年。為多角度展現全省人民一年來萬眾一心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嚴重衝擊,奮力譜寫陝西新時代追趕超越新篇章的生動實踐,今日起,陝西日報開設《我們這一年》專欄,講述這一年裡普通勞動者用汗水澆灌收穫,用奉獻詮釋責任的感人故事,展示他們對新一年的美好憧憬和創造更新更美生活的堅定信心。

今年52歲的舒文藝,是西安市臨潼區郵政局的一名投遞員。

2020年是很不尋常的一年。但這一年中的每個工作日,舒文藝一如既往,背著郵包,騎著摩託車,為住在驪山上的2000餘戶人家投遞郵件。

這2000餘戶人家,分散居住在方圓180平方公裡的大山裡。30餘年來,報紙、信件、包裹等都靠舒文藝為他們送來。

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席捲全球,物流陷入癱瘓,舒文藝照例背上40多公斤的郵包上了山,打通了山裡村民與外界聯繫的通道。一步一個腳印,舒文藝為山裡的村民帶來生活物資、信息和希望。

家住臨潼區仁宗街道莊王村的村民王星星有個一歲多的孩子。「因為疫情防控,我沒法出去買奶粉,外面買的奶粉又送不進來,我急得快哭了!」王星星回憶。情急之下,王星星求助莊王村黨支部書記楊鋒鋒,楊鋒鋒找到了舒文藝。得知這一情況後,已經上了山的舒文藝二話不說,頂著刺骨的寒風,又騎車5公裡返回山下幫王星星取來網購的奶粉。

山區裡,人們居住分散。舒文藝幾乎每天6時多出門,一整天下來,到19時才能跑完所有人家。「山裡住的多是老人,包裹大都是子女從外地寄給家裡老人的物品。」舒文藝稱這樣的包裹為「親情包裹」。疫情期間,這樣的「親情包裹」顯得尤為珍貴。

家住仁宗街道的老人楊根柱,今年70多歲。他的女兒和女婿都在深圳打工,他留在家裡照顧兩個孫子。楊根柱患有腿疾,不能走遠路,為家中購置物品非常不便。「要是沒有老舒,疫情期間,買菜都成了難事。」楊根柱說。

特殊時期,信息的傳遞更顯重要。家住仁宗街道土橋村的退休教師毛玉龍每天到了舒文藝快來送報的時候,便到門口迎著。每當把報紙遞到毛玉龍手中,都能看到毛玉龍的笑容,舒文藝布滿皺紋的面龐也舒展開來。

以前,驪山上都是土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就是舒文藝曾經工作環境的真實寫照。「平時是人騎車,遇到路陡的地方,那就是車『騎』人了。」舒文藝打趣道,「車騎不上去,就把包裹系在車上,再把車扛在肩上。」近年來,隨著土路硬化成水泥路,交通工具已經從自行車換成摩託車,這條路,舒文藝還將繼續走下去。

舒文藝說:「一封信,一份報紙,哪怕路再遠,翻山越嶺我都要送到鄉親手中。因為我的工作是連接山裡山外的紐帶,不僅傳遞信息、物資,更重要的是第一時間傳遞黨的政策。」

一筆一畫,舒文藝認真寫下2021年的新年願望:「我以後要更加努力地幹好投遞工作,傳遞好黨的聲音,服務好山區鄉親。」(記者 李妮)

【來源:陝西日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白雲深處是我家】街腳村黨員活動室:黨的聲音從這裡傳遞
    【白雲深處是我家】街腳村黨員活動室:黨的聲音從這裡傳遞 2020-09-27 19:0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從江縣鬥裡鎮:送戲下鄉傳遞黨的好聲音
    此次活動以宣傳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為主題,文工團演職人員創新編排了系列以脫貧攻堅一線幹部、抗疫醫護人員為原型的歌舞、小品、快板等形式多樣的節目,傳遞黨的好聲音,傳遞脫貧攻堅、疫情防控正能量,受到了廣大群眾的喜愛和歡迎。節目現場馬安村婦聯組織本村表演隊上臺即興表演民族舞蹈蘆笙舞,對演出團的到來表示歡迎和感謝。活動當晚吸引了來自馬安村及周邊村寨的500餘群眾前來觀看。
  • 江南區融媒體中心:傳遞黨的聲音 講好江南故事
    江南區融媒體中心運營滿周年,全網各類稿件曝光量超200萬傳遞黨的聲音 講好江南故事 「融媒體產品必須守正創新,傳播正能量。」「任何一條好的融媒體產品,創作很重要,但更需要精心的策劃。」「融媒體產品必須緊跟時代步伐、緊扣發展主題、緊貼群眾需求。」
  • 解決群眾訴求 傳遞黨的聲音 皋蘭縣「百姓講堂」啟動
    活動中,老年大學志願者帶來的舞蹈《紅巖》《紅棗樹》、太極拳表演、歌曲《熱血頌》引來觀眾拍攝轉發,文化館志願者表演的秦腔《飄彩》、舞蹈《天邊》、歌曲《紅太陽照邊疆》、隴劇《楓落池》選段及現場教學舞蹈《天藍藍》給大家帶來歡樂。
  • 柞水千堂黨課傳遞黨的「好聲音」
    該縣縣委常委帶頭講黨課,所有黨員縣級領導和科級幹部都以普通黨員身份,堅持先學一步,學深一步,積極參加所在支部的學習研討,並紛紛深入分管部門和黨建聯繫點,開展調研走訪,針對黨員幹部的思想狀態和工作實際精心準備黨課講稿,認真開展講黨課活動,確保黨員幹部「聽得進」「有共鳴」,將黨的好聲音傳至神經末梢。
  • 農村大喇叭 傳遞「好聲音」
    原標題:農村大喇叭 傳遞「好聲音」   「我年齡大了,不會用智慧型手機,每天都是通過聽廣播了解國家的大政方針和惠農政策。」
  • 《天國的郵遞員》:金在中、韓孝周演繹唯美愛情,一番浪漫在心頭
    這裡是皇叔電影,我是皇叔,今天給大家介紹一部如童話般的電影——《天國的郵遞員》,由李亨民導演、北川悅吏子編劇,金在中、韓孝周主演。金在中飾演的天國郵遞員申在俊,是天神派往人間傳遞信息、撫平傷痛的靈魂,對逝者思念或怨念深重的人總會一遍遍寫下想說的話,渴望傳遞給天國的人,於是便有了天國郵遞員,他們往返於天國和人間送信,給失去愛人的人們帶來生存的希望。
  • 又一部超期待電影上映,京都動畫災後首部力作,郵遞員用信傳遞愛
    《紫羅蘭永恆花園外傳:永遠與自動手記人偶》講述了作為「戰爭機器」長大的女主人公薇爾莉特伊芙加登,在戰爭中失去雙臂,並與收養她的少佐分離,在裝上義肢後,成為郵政公司一名從事代寫書信工作的 「自動手記人偶」後經歷的故事。這個電影看起來也是讓人非常感動,裡面傳遞了愛與被愛的感情。艾米是一個貴族和貧民亂情生的,生活困窘。
  • 驪山
    君主喜歡驪山是由於驪山的美,遺憾驪山一再讓君主失國。周幽王是距現在最遠的一位。在驪山或遊或宿,往往會讓人想到周幽王之死。不過我不認為褒姒是紅顏禍水,驪山的魔性顯然比女人的魔性要大。資料顯示,周幽王執政之初,鎬京一帶便有川竭和地震,但他卻對這些信息無視無聞,仍不謹慎。在驪山點其烽火,以戲諸侯,褒姒笑了,然而他也失信了。
  • 盤點動漫裡的辛勤郵遞員,當個送信的也很難啊
    她是活波可愛,好奇心旺盛,行動力很強大的傳令員,非常的適合做這份工作,當一名郵遞員就像是在冒險,雖然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和事件,但是完成了就令人開心,任務艱巨又充滿驚喜。
  • 獅山榕樹頭大喇叭播音員:粵語播報十載 傳遞「好聲音」
    獅山榕樹頭大喇叭播音員:粵語播報十載 傳遞「好聲音」金羊網  作者:鄭誠  2019-08-05 他叫鄒銘華,現任群崗社區大塘經濟社黨支部書記。
  • 全國道德模範尼瑪拉木:視信件為生命的郵遞員
    靠步行投送郵件的郵遞員,我國還有15000多名  尼瑪拉木的家在大山深處的雲嶺,儘是險峰深谷。由於交通不便,人們的信件、包裹都要靠郵遞員徒步投送。  23歲那年,尼瑪拉木通過層層選拔,成為一名鄉村郵遞員。她說:「鄉親們時時盼著收到來信,郵遞員在百姓心中是非常好非常重要的工作。」
  • 驪山 - 驪山- 旅遊氣象 -中國天氣網
    驪山位於西安臨潼縣城南,屬秦嶺山脈的一個支脈。最高峰九龍頂海拔1301.9米,山上松柏長青,鬱鬱蔥蔥,遠看形似一匹青色的驪馬,故名「驪山」。驪山也因景色翠秀,美如錦繡,故又名「繡嶺」。每當夕陽西下,驪山輝映在金色的晚霞之中,景色格外綺麗,有「驪山晚照」之美譽。
  • 原來驪山景點名稱竟如此精妙!
    內簷彩繪驪山各主要景點圖案,讓遊人在休息的同時,感悟驪山深厚的文化內涵。捨身崖,在綠閣東側山谷中,有一座孤立的山峰,頂部為6平方米的平臺,寸草不生。山峰四周峻峭,猶如刀削一般。其上刻有「捨身崖」三字。清人周燦《遊驪山東繡嶺記》云:「敬虛和尚易其名曰護生崖。」兩保俱佳,姑妄存之。
  • 驪山上到底有什麼?
    各地封國必須派軍馳援在古代烽火是最有效和最便捷的軍情傳遞方式漢代綠釉陶樓,圖片來源@中國國家博物館漢朝之後進入長達四百年的動蕩時期朝代更迭,民生凋敝驪山在風起雲湧的時代中華清池景區燈會夜景,圖片來源@圖蟲在1982年的施工中意外發現唐華清宮遺址石砌湯池,陶製管道,殿宇柱礎
  • 驪山老母
    驪山老母,一般認為驪山老母的聖誕是農曆六月十三,另外也有七月十二的說法。傳說驪山是老母鍊石補天時的座騎奉命而化,腹出溫泉神湯,沐浴能治百病。驪山上有老母宮,主祀驪山老母。據殿內現存的《創修山路碑》記載,該殿始建於秦,唐初重建,可見驪山老母信仰由來已久。一、驪山老母保西垂,西垂以其故和睦《史記·秦本紀》中記載申侯對孝王說:「昔我先,酈山之女,為戎胥軒妻。生中潏,以親故歸周,保西垂。西垂以其故和睦。」據史家考證,驪山女為戎胥軒妻,正當商、周之間。
  • 長沙仍有178個綠色郵筒 郵遞員每天取兩次信
    近日記者採訪得知,長沙街頭仍有 178 個綠色郵筒在履行著傳遞書信的使命。   郵筒漸成 " 古董 "   通信技術的日新月異,讓人與人之間的交流越來越方便。矗立在街頭的郵筒沒有了往日的 " 輝煌 ",但它們仍在風雨中守望。近日,記者在雨花區車站南路就找到了一個郵筒。
  • 房車微旅行:夕陽下,驪山輝映在金色的晚霞之中,景色格外綺麗
    關於 驪山 的由來,最具有神話色彩的莫過於 驪山 老母補天的故事。傳說中遠古時代,天際崩塌,人間遭難。女媧氏看盡人間疾苦,於是天神 驪山 老母帶著兩個女兒下到凡間,鍊石補天。小女兒化成一匹飛天神馬,載著母親與姐姐飛天入地,最終補好了天上空缺。一條黑色巨龍趁機從被天砸壞的地底鑽了出來,用滔天洪水將大地淹沒。三位女神又轉頭制服惡龍,之後開始鍊石補地。
  • 驪山夕照
    驪山位於西安臨潼縣城南,屬秦嶺山脈的一個支脈。最高峰九龍頂海拔1301.9米,山上松柏長青,鬱鬱蔥蔥,遠看形似一匹青色的驪馬,故名「驪山」。驪山也因景色翠秀,美如錦繡,故又名「繡嶺」。每當夕陽西下,驪山輝映在金色的晚霞之中,景色格外綺麗,有「驪山晚照」之美譽。    上山有臺階路3200多米,先來到驪山半山腰「斑虎石」處,便見兵諫亭,是為紀念西安事變而建。過後,可往西直上山峰至「晚照亭」。
  • 神秘的驪山老母
    驪山老母也稱黎山老母,是一個神秘的存在,在許多故事裡都有她的身影,大破天門的穆桂英,武藝高強的樊梨花,白蛇傳中的白娘子都是她的徒弟,可見她的神通不小,並且極富道德感。那麼,驪山老母到底是個什麼來歷呢?驪山老母第一次出場是「四聖試禪心」,而且這個局其實是觀音菩薩安排的。是她請來驪山老母幫忙的。為什麼要設這個局呢?是為了讓豬八戒好好挑擔子。傳說中驪山老母橫跨多個時代,具有極為強大的法力,並教出各個時代中的英雄女將,如齊宣王的妻子鍾無豔(戰國時代)、薛丁山的妻子樊梨花(唐代)、高君保的妻子劉金定(宋代)、楊門女將穆桂英(宋代)白素貞等,都為驪山老母的門下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