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中國經濟迅速騰飛,一躍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中文熱」隨之也在世界各國風靡起來。我們的近鄰——日本和韓國就有很多重點高中和大學把中文設為必修課;泰國的教育部也要求全國中學開設「中文」必修課並增設「中文高考」;因新型肺炎疫情肆虐曾向中國求助的義大利也把中文設為高考必考科目;一向自詡「全球老大」的美國也有四個州把中文設為必修課;尋求經濟復甦的俄羅斯則在2020年將中文納入大學入學考試科目……
漢語有多難學
漢語在各國盛行,讓備受幾十年英語「折磨」的國人不由開始想像「外國人學習中文的樣子」。親愛的同胞們,請相信一句名言「天道好輪迴,蒼天饒過誰」,外國人學漢語吃的苦頭可比我們學英語多多了。
首先,中文屬於表意文字,很多漢字是無法通過字形知道讀音,對於學習者來說,學習中文需要同時記住字形、字音和字義;其次,中文的語法並不像印歐語系有明確的語法規則,它主要靠語序和虛詞構建,但是,卻沒有固定的一一對應的搭配規則;再次,中文使用時需要考慮文化因素,即使能夠讀出一句話中的每一個字,若是沒有文化支撐,也無法理解句子的意思;最後,中文還有聲調之說,一個讀音有四個聲調,還不包括輕聲。所以在學習中文時,還要會辨別聲調和讀準聲調。
面對學習漢語的「四座大山」,一份外國人的學習心得充分詮釋了「心酸」的心路歷程,讓人捧腹。
為什麼外國人學漢語不亦樂乎
既然漢語學習如此艱辛,為什麼世界各國依舊大力推行、百姓依然樂此不疲?拋開少數高大上的理由,正如國人學習英語的初衷,外國人甘願吃苦學習中文最大的原因就是可以提高收入。英國有專門機構做過調查,中文已經成為最受需要的語言,進而也成為求職者最有利的語言。在美國,部分中國企業已經要求求職者投遞簡歷時需出示HSK(漢語言水平考試)等級證書。
「嚇哭」中國網友的中文試卷
提到語言等級證書,無數國人一定想到了英語四六級考試,這個中國高校在大學階段為學生設立的語言考試,真的難壞過不少人。不過,值得欣慰的是「天下學校都一樣」,外國的學校還更勝一籌。美國紐約布魯克林區FDR高中出的一張中文期末考卷,不僅把學生難倒了,「漂洋過海」到了大洋彼岸,還把中國網友「嚇哭」了。先不提會不會做,能把字讀全的都不多。【考卷參考答案見文末】
看過美國高中的漢語期末試卷,接下來再感受一下澳大利亞高考中的中文試題。在澳大利亞,漢語已經是官方第二大語言,中文早已是高考必考科目。不過,澳洲教育部門為「中文考試」還真的做到了「因材施教」。為了保證考試的公平性,試卷分成A、B卷,分別針對有中文背景和沒有中文背景的學生。這樣「人性化」的設置,造成的後果就是:中文非母語的考生徹底崩潰,中文是母語的考生懷疑人生。接下來,一起感受一下來自澳洲的兩種難度的中文試卷。
中文非母語初級聽力
看來蘭蘭同學真的是一位熱愛學習的孩子,而且還有成人之美的優良品德。
中文非母語中級作文
作文給出的「背景材料」真的很具有中國特色,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大學生確實是十分稀缺和高人一等的存在。
中文非母語中級口語測試
這種口語測試,不僅考查「說漢語」的能力,還考研學生對問題的思考深度。
中文為母語聽力測試
中文為母語的考生在考卷的聽力部分一下就看出了難易程度,篇幅很長。同時,還能注意到,短文還提出了一個在中國社會流行的現象「重男輕女」。
中文為母語閱讀理解
錢鍾書老先生的《圍城》出現在外國人的中文考試卷上,這不只是在簡單的考中文, 還需要學生對中國文化有深度了解。
中文為母語作文題
《刮痧》是通過真實故事改編的電影,講述了古老的中醫在西方不被理解,進而造成各種矛盾衝突的故事,具有典型的中國特色文化。至於《媽呀,中國》,也許聽說的不是很多,我們可以從「百度百科」了解一下,作者是兩位北美華人,歌曲講述了對中國的複雜感情。
通過以上外國人出的中文試卷,可以發現國外在教授中文時,不只是做文字輸出,還蘊含了更多的文化內涵。美國高中的中文試卷考題幾乎都是文言文字句,這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瑰寶。澳洲的中文考卷亦是如此,《圍城》、刮痧、「重男輕女」思想等都是中國曾經流行的文化或者思潮。
再看權威性極高的《牛津英語詞典》,具有中國特色文化的專用詞語也越來越多,目前已經超過兩百個,譬如kongfu(功夫)、TaiChi(太極)、Confucius(孔子)、Laozi(老子),甚至就連lianghui(兩會)也被外國人漸漸熟知和使用,我們常用的貨幣單位Yuan(元)也時常被外國人用來表示Money(錢)。
從而,可以發現中國在國際的影響力越來越大,中國文化正在廣受世界人民的歡迎和學習,這也是我們民族自信、文化自信的最強表現。為此,我們國人更應當好好學習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諸如文言文、古詩詞等。同時,傳遞積極向上的正能量,向世界輸出優質的中國文化,給世人展現一個和諧美好的新中國。這些都在你我肩上,讓我們一起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