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封,一個著名的八朝古都,到今已有4100餘年的歷史,先後有夏朝,戰國時期的魏國,五代時期的後梁,後晉,後漢,後周,宋朝,金朝等在此定都。開封是世界上唯一一座城市中軸線至今從未變動過的城市。遙想當年,宋朝時的開封(東京),乃是世界第一大都市,天下嚮往。記錄其繁華的《清明上河圖》也流傳至今。
(美麗的開封)
開封著名的景點有很多,大多都可以比較客觀的還原宋朝時都城的風格,比如開封府,當年,在北宋時一共有183位府尹,今天的開封府,還原了當時的整體布局,建築顯得莊重大氣,以府門,正廳,議事廳,梅花堂為中軸線,周圍建設有明禮院,潛龍宮等五十餘座大小不一的殿堂,反應了輝煌的大宋文化和當時的國家機構。很多建築風格,和景區的表演,都能在相關的史料中找到出處。
(開封夜景)
此外,按照《清明上河圖》所描繪的場景建的清明上河園,更是開封代表性的景區,更加直觀生動的還原了宋朝的建築風格,風土人情,百姓生活。毫不誇張的說,這是一副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為研究宋朝的市井,民風,飲食,住房,提供了有力的證據。逛一圈以後就大概能知道那個時候的人的衣食住行是怎麼樣的。
(清明上河園)
除此之外,在開封還有很多以古建築為主題的景區,景觀。他們都訴說著這個古城的故事,神秘而又動人。可是,真正作為八朝古都,能傳承至今的,卻不是這些建築,而是開封菜為代表的開封飲食文化,這又是為什麼?
(開封建築)
原來,開封因為地處黃河下遊,在歷史長河中,黃河的泛濫都讓這個城市受到了很大的損失,加之一部分古建築年久失修,今天的開封除了州橋遺址和一部分鐵塔外,其他的歷史建築都已經是後人根據歷史資料新建的了,所以,已經不能算是真正意義上的歷史古蹟了。但是,作為飲食文化,很多開封菜背後都有深厚的歷史故事,反而作為古都的代表,流傳到了今天。
(開封小籠包)
靠著八朝古都的積澱,北宋京城的人文薈萃,讓開封的飲食文化源遠流長。開封菜也因此成為了豫菜的代表和發源地,同時,一千多年的沉澱和積累,讓開封菜品種繁多,共分為宮廷菜、官府菜、寺院菜、市肆菜四大體系,比起現在能看到的建築,開封菜則更加將古都曾經的文化保護,流傳,發展了下來。
(鯉魚焙面)
所以,來到了開封的小夥伴,除了逛景區,一定要品嘗一下開封菜,點一條黃河鯉魚,吃一籠包子,在味蕾的觸碰中,品味一個古城的韻味,感受一個古城的文化。那麼,我們國家還有哪些古城的文化,是在靠飲食不斷傳承的呢?歡迎大家一起評論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