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報讀書會|「養」出蔣方舟的媽媽尚愛蘭,要來杭州講作文課

2020-12-14 錢江晚報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張瑾華

蔣方舟的媽媽是誰?坊間傳說,蔣方舟就是她媽媽的「金手指」,點石成著名作家的。

蔣方舟自己也說過,小時候,她媽媽連哄帶騙地,讓她寫作文,小小年紀,一個「正在發育」的專欄,就寫到了當時的《南方都市報》,一戰成名。

蔣方舟媽媽對於蔣方舟的重要程度,有點像著名鋼琴家郎朗的爸爸,都是有執念的人。

不同的是,蔣方舟的媽媽尚愛蘭,自己也是個作家,當年也曾是著名網絡寫手。她曾在小學、初中、高中擔任語文教師,常年致力於青少年寫作研究及教育。曾在《南方都市報》等報刊開設專欄,並出版小說《永不原諒》,散文集《數字美人》《蔣方舟的作文革命》等。

不久前,蔣方舟的媽媽尚愛蘭總結30年教學經驗,專門為7—12歲的孩子精心撰寫了一本作文指導書,名叫《作文課》。

蔣方舟7歲開始寫作,9歲出版散文集《打開天窗》,16歲當選中國少年作協主席,18歲被清華大學破格錄取,23歲出任《新周刊》副主編。本書作者尚愛蘭結合培養女兒蔣方舟的心得,及多年一線語文教學經驗,揭示「作文的真相」,這位成功的媽媽到底會如何揭示」作文的真相」呢?

關於寫作的杭州爸媽們,還有小朋友自己,不妨來11月23日的錢報讀書會來聽一聽,尚愛蘭的「作文經」,有沒有別出心裁的地方呢?

「不要用拼音代替漢字!

「不要在什麼都沒有教會孩子之前,先教會他們畏懼字數。

「有個愛好,就有了作文的半壁江山。

「好好地寫寫個人經驗,比任何華麗麗的辭藻都要有效……」

這些話,都是尚愛蘭的經驗之談。她說,「這些經驗是我多年積累所得,不斷完善,並被證明是行之有效的。」

至於寫作的目的到底是什麼呢?她說,「其實懂得寫作,是為了自我表達和與人交流。」

小學生如何寫好作文?好作文到底什麼樣?《作文課》直擊小學生作文的痛點、難點,用豐富的真實教學案例揭開作文的真相,提供針對小學生作文的「綜合解決方案」。

每個孩子都有語言表達的潛力,家長與老師應珍視每個孩子不同的潛能和才華,保護他們稚嫩的寫作衝動,鼓勵孩子自發閱讀與想像,而不要先入為主地以篇幅字數、好詞好句、作文規範等規則限制孩子的創造力。

錯過了童年,就再難寫出童年的故事。培養寫作能力給了孩子們一種記錄生活、記錄人生的途徑。在提高寫作水平的同時,《作文課》一書也將為孩子們記錄自己的多彩童年提供得力的幫助。

尚愛蘭這樣介紹自己的這本《作文課》——

「在我的這本書中,有三個樣本:「文文」「依依」「銘銘」。文文是男孩,有一定的閱讀積累,思維活躍,他的發現對老師也有不少啟發;依依是女孩,喜歡唯美的故事,寫的東西比較細膩輕柔;銘銘也是男孩,在作文方面沒有太多準備,基本上是帶著空白的大腦來的……當然這種空白是假性的,只要被喚醒,他也很能寫嘛!

「如此設置樣本,可能會引得一些人不滿:憑什么女孩的文風就要細膩,要溫柔?但我實在不能兼顧更多,比如還要照顧一下性別平衡什麼的。

「雖然樣本只有三個人,但他們是我教過的所有學生的集合……這本書中,我們的師生對話,全部都不是我編造的、虛擬的、假想的,而都是教學過程中真實的對話實錄。」

11月23日下午3點,錢報讀書會邀請尚愛蘭在單向空間杭州樂堤港店,來杭州上一堂「作文課」,也許下一個蔣方舟,就在來參加這場錢報讀書會的家長的孩子們中間噢。

搶先讀

不了解植物,怎麼寫「我喜愛的植物」(節選)

對於「我喜愛的植物」這個題目,銘銘信心滿滿:「我已經想好了。」

我問:「你準備寫什麼植物呢?」

銘銘說:「松樹,或者梅花……」

哦,敢情是「松梅竹菊」等幾種被提到次數最多的植物。大概在他的腦子裡,已經有了一篇作文的模板吧:

在白雪皚皚的冬天,青松依然蒼翠挺直,它堅強的品格,永遠值得我學習……

在白雪皚皚的冬天,梅花依然鮮豔綻放,它堅強的品格,永遠值得我學習……

世界上難道只有這幾種植物?

世界上難道有什麼植物是不討人喜歡的嗎?

答案是:世界上已知的植物有三十八萬餘種,人對所有植物都是有感情的。

依依說:「我要『以花喻人』!」

我說:「那你準備寫什麼花?」

依依說:「寫蓮花,是花中君子。」

她也看好了例文,腦子裡已經自信滿滿地有了模板。

我說:「可是,花有很多啊,就像人各有不同……」

我正好在看有關植物的資料,存了很多圖片,就打開圖邊看邊說:「我覺得豆蔻是少女,含羞草、丁香都屬於少女;垂絲海棠、流蘇、玉竹是中國古典仕女;夕顏花夜晚無人時才開放,月見草月明之夜才現身,她們都是神秘的世外美人;虞美人顏色血紅,有悲劇色彩,是虞姬的化身。」

有關花的傳說格外多。我還搜索到一種「龍女花」,傳說世上只有一朵。是龍王女兒的化身,她看到雲南大理寺的和尚正在修行,便動了凡心,但和尚不為所動,用劍一刺,她就入地,生成此花。我想:這朵花,這麼著急,扎地生根,回不去龍宮了,一直在原地傷心地開放。過去這麼多年,就算和尚回心轉意,也老死了。只有龍女花年年開放。比起人來,花既長情,又長壽。

一旁的銘銘插話說:「花不一定都是女的……水仙花就是男的,他覺得自己很美,在水中照,掉到水裡死了;還有,曼陀羅花是魔法師,如果有人拔它,它就尖叫,聽到的人不是死了就是瘋了……」

我很奇怪:「你從哪裡知道的?」

銘銘說:「遊戲裡有。」

文文說:「還有『七葉一枝花』『雪地一枝蒿』……」

這也是遊戲中出現的寶物吧?它們不僅名字奇異,而且能療傷治病,起死回生,也算是身懷絕技的花草了。

我說:「其實,以花喻人,沒有規定都只能說好的品格。

比如凌霄花,你可以說它攀高枝,用盡手段,野心勃勃,顯赫招搖;夾竹桃,外表妖豔,心狠手毒;還有更毒的『見血封喉』和『斷腸草』呢。」

和孩子們一起看了很多花的介紹後,我再問:「你喜歡什麼植物呢?」

文文說:「風信子。」

依依說:「鬱金香。」

銘銘說:「繡球花。」

我覺得自己提供的圖片有某種誤導,很容易讓人喜歡外形美豔並帶有傳奇色彩的花。這樣很片面。植物就是植物,有花有樹也有草,還有苔蘚和綠藻。「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嘛,每種植物都值得被人喜歡,甚至連雜草也可以在作文裡喜歡一下。

我個人其實不喜歡「我喜愛的植物」這個題目。「喜愛」這個詞,用於植物身上,容易厚此薄彼,打壓一個抬舉另一個,這種文風不好;「喜愛」也太人類角度了,植物如果有感情,人家還不喜歡人類呢!

我說:「你們說喜歡風信子、鬱金香、繡球花……寫成作文的話,大概能寫多長?」

文文想了想,說:「只能寫幾句。」

我說:「對啊,你喜歡植物的樣子,不一定能寫好作文。你沒親眼見過,和這種植物沒有交集,沒有故事,沒有聯繫,你對它就談不上有什麼感情。」

最後,文文選擇了寫艾草,銘銘選擇了寫蒲公英:

每個夏季,我都會專門挑一片有蒲公英的原野,盡情地吹蒲公英,吹個夠,然後再看著它們隨風飛揚。

風一吹動,蒲公英種子就會紛紛離開媽媽,飛到其他地方安家落戶。它們不怕艱難困苦,飛到哪兒就在哪兒生根發芽、開花結果。

我想到:長大以後我也要離開爸爸媽媽的懷抱,去尋找自己的土地,自強自立地創造幸福生活。

依依選擇了寫紫薇:

如果說豆蔻是花中少女,流蘇是花中仕女;夕顏是花中的世外美女,虞美人是花中的妃子,那麼,紫薇就是花中的格格。

這是怎麼聯想出來的?是因為《還珠格格》中的格格叫「紫薇」嗎?

我家住在護城河邊,一到初夏,就能看到很多紫薇花開放。你看她,頭頂著紫色的花朵,身穿著綠色的裙子,風一吹,她就搖動枝條,格外美麗。紫薇又叫痒痒樹,沒有樹皮,特別光滑,手一摸樹,她就全身都動起來,笑得咯咯響。

紫薇很美麗,裝點我的家鄉。我喜歡她,也希望像紫薇花一樣,做一個樂觀愛笑的人。

寫完作文,依依說:「那個薰衣草的圖,我想再看看,是哪裡的呀?」

在我搜集的圖中,薰衣草田的攝影效果很好,一望無際;紫藤園也不錯,花朵鋪天蓋地,非常夢幻。我查了一下資料,

一個在中國的新疆,一個在日本的足利公園。依依又看了一遍圖,看來是真喜歡紫色的花朵,她說:「嗯,我長大了要去看。」

劃重點:「好寫」和「寫好」是兩回事

每當孩子寫不出作文,找不到題材的時候,就有大人「體恤」地提示哪些內容好寫:寫寫你的「鉛筆」「文具盒」「書包」「書桌」「檯燈」……不是因為它們值得寫,而是因為它們剛好就在視野範圍之內,好寫。

依依有一次很苦惱,因為被大人指定寫好寫的題材:掃地。我問:是家裡新買了機器人掃地機麼?不是;是去掃雪地麼?也不是。只是拿最普通的掃帚,用一掃一掃的機械方法,掃家裡的一塊瓷磚地。她寫完掃地,又被要求寫「洗衣服」「疊被子」「買菜」……都是家庭主婦覺得好寫的內容,不是小學生感興趣的。

不要自以為是地布置「好寫」的題目,給學生指點「好寫」的事物。

我甚至認為,一到春天,就指點學生寫「春暖花開」;一到秋天,就寫「果實飄香」,也不是什麼好主意——這些常識人人都知道。

所謂好寫,無非是眾所周知的內容。

而這些,恰好不是好作文需要的。

相關焦點

  • 作文並不只寫 「快樂的事」 蔣方舟媽媽帶來的《作文課》給家長不...
    杭州日報訊 如果列一個家長孩子最頭疼的事情清單,「作文寫什麼」一定排名靠前。家長們有時候也沒底氣去吼孩子,常規做法是去書店抱一堆名言警句經典範文回來,最終卻把作文練習變成了背誦練習。日前,把女兒蔣方舟成功培養成作家的尚愛蘭帶著她的新書《作文課》來到杭州單向空間,與小朋友和家長們見面,試圖用自己30多年的教育經歷解讀作文到底應該怎麼寫。尚愛蘭曾在語文教學一線任教30餘年,她倡導的作文理念,是觀察不同孩子的不同狀態對症下藥。
  • 錢報讀書會|2020最後一場錢報讀書會,和蔣方舟一起遙望「南十字星」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張瑾華2020年收官的一場錢報讀書會,會有些特別。所有錢報讀書會的朋友們,將與青年作家蔣方舟一起,當一回星際漫遊客,遙望宇宙中的那一顆「南十字星」。對著宇宙星辰,你,會想些什麼?
  • 一周文化講座|尚愛蘭與女兒蔣方舟:作文的真相
    本周六下午,新世相讀書會邀請秦昊與著名作詞人姚謙、好妹妹樂隊的經紀人奚韜一起,來為大家分享這本新書。北京|作文的真相時間:11月3日(周日)14:00-16:00地點:朝陽區七聖中街12號愛琴海購物中心3層單向空間嘉賓:尚愛蘭(作家、教師)、閻連科(作家)、蔣方舟(作家)、楊美俊(北京市西城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
  • 蔣方舟身在倫敦淡定回復「方舟子打假」:別理他
    於是立馬有網友評論感嘆,「同是方舟,要同舟共濟啊」;另有網友開玩笑說,「你們都是舟字輩,要有難同當」。沒想到,蔣方舟尚未等來「同舟共濟」、「有難同當」的時刻,方舟子倒先向她開戰了。從7月31日下午開始,方舟子一直發微博質疑青年作家、《新周刊》副主編蔣方舟曾經的文章是其母代筆,這一消息一出,就鬧得網絡上一片沸沸揚揚,然而身在倫敦,享受奧運的當事人蔣方舟,對此事的回覆是短短六字:不回應,別理他。
  • 錢報讀書會|阿來來到西湖邊:《雲中記》裡的42種植物你識得嗎
    8月9日下午,在剛剛結束的2020春風悅讀盛典上獲得白金圖書獎的著名作家阿來,帶著他從藏地,從雲中而來的智慧光芒,做客錢報讀書會。來杭州的這幾天,只要一有空,他就在西湖邊遊走,對著各種植物、小花小草竹林荷花,拍了又拍。
  • 蔣方舟:東京一年,青年作家蔣方舟重新起航
    每每這回,蔣方舟表面的淡然,其實內心裡不是沒有想過「我該做什麼,我要做什麼,大家都在說些什麼」的問題,但她內心很明確,自己不想被輿論和環境綁架,自己想要回最初那個熱愛寫作,好好生活的作家。跟拍的日本攝影師,在鏡頭中感覺也把自己當成是朝鮮來的女孩子,看起來見識不多,孤獨,無助,土氣,甚至帶點兒可憐。
  • 錢報讀書會|南極北極:跟著土摩託週遊世界
    浙江24小時-錢江晚報通訊員 馬正心1月19日晚,錢報讀書會聯合大屋頂文化,邀請長居北京的袁越攜新作《土摩託看世界:行走在世界之巔》進行一期別開生面的錢報讀書會。本次錢報讀書會設在黃龍萬科中心的星商匯客廳這個周末晚上,袁越講一講從南極到北極、從古巴到斯裡蘭卡的有趣經歷,一起來感受旅行的意義。
  • 路橋街道:「媽媽客廳讀書會」的神奇魔力
    10月的一個周末,一節「一位媽媽當老師、兩位媽媽當助教、六七位孩子當學生」這樣別開生面的心理教育課程在學生陳恕家客廳進行著。這是一節什麼樣的課?想要讓孩子學習到什麼?為什麼地點選在家裡?據了解,這節課是路橋小學四年級學生陳恕的媽媽梁栩備的課,這個教學行動,還有一個特別溫暖的名字——「媽媽客廳讀書會」。
  • 錢報讀書會|「輕騎兵」路內:十七歲的姑娘是男孩們的路標
    浙江24小時客戶端-錢江晚報記者 陳淡寧 通訊員 馬正心7月7日晚上7點30分,錢報讀書會·華雲文化咖在杭州兩岸藝術中心舉行。此次讀書會的主角,是錢江晚報全民閱讀周刊的老朋友,作家路內。·讀書會開始了,現場的燈光卻滅了。大屏幕上開始放映董子健主演的電影《少年巴比倫》的片段。而《十七歲的輕騎兵》正是這部電影的前傳。《十七歲的輕騎兵》裡收錄了路內從2008—2017年近九年時間裡寫的13個短篇小說。
  • 錢報讀書會|熊培雲的尋美記,回望我的兩次孤獨美國之旅
    而現在,終於到了要和他們說再見的時候。寫完這篇後記的最後一個字,我將徹底失去對這本書的控制。用法國思想家羅蘭巴特的話說是「作者死了」。剩下的一切,一本書有著怎樣的意義和命運,只能交給讀者和時間。」「若干天前偶然讀到德國戲劇家布萊希特的一首短詩,講的是「我」停在路邊看司機換輪胎。
  • 錢報迎新讀書會|當我們遙望海德堡,更期待新一年的詩和遠方
    邀請來蔣方舟收官了2020年的最後一場錢報讀書會,今年的錢報讀書會,進入歲末終曲了嗎? 別急,愛閱讀的朋友們,我們還將奉上一場歲末大戲——錢報迎新讀書會。 以閱讀的名義,讓我們一起辭別一言難盡的2020年,迎接充滿希望的2021年吧。
  • 季琦蔣方舟高空"會晤"
    季琦也表示看過蔣方舟的文章,思想和文筆成熟感到很吃驚,與蔣方舟小女孩的外表對不上,而蔣方舟也表示特別喜歡反差感,希望別人「想像我是一個光頭的中年男子」,這腦洞大的小編都有點跟不上了,要不說成功人士總有那麼點跟別人不一樣的地方。
  • 都被看作天才,為什麼小謝爾頓如此開心,而蔣方舟是討好型性格?
    《小謝爾頓》截取了謝爾頓9歲後的生活片段,謝爾頓因為智商超群,初中課程已經滿足不了他的學習速度,因此要跳級進入高中學習。九歲的兒童進入高中,與周遭的環境格格不入,謝爾頓沒有一個朋友,謝爾頓的媽媽為此感到十分擔心,在去送謝爾頓上學的路上鼓勵謝爾頓去結交一些朋友。
  • 春風薦書29|錢報讀書會:錦瑟無端,什麼是記得什麼又是值得
    今天,錢報讀書會向春風榜推薦了以下三本書。錢報讀書會給讀者拋出的問題是:錦瑟無端思年華,當你回首漫漫人生路,什麼是你的記得,什麼又是你的值得?這是一位錢報讀書會的讀者的肺腑之言。這是命運之書,二十六年等待後,80後作家徐海蛟以文字為永逝的至親鋪就一條重生之路;這是坦誠之書,他以至誠筆觸寫下一代人的顛沛流離,寫下少年的羞恥與哀傷;這是和解之書,越過千山與人海,在文字裡放下成見,與生活言和。或許你打開這最樸素的文字,才會明白為什麼這本書讓很多人落淚了。
  • 錢報讀書會|寫《思想史》的彼得·沃森要來跟你談談20世紀
    現在,機會來了,錢報讀書會和譯林出版社一起,把這個寫作胃口大得驚人的英國人請來了。10月15日晚上7點,杭州單向空間樂堤港店,彼得·沃森將攜新書《20世紀思想史》,與浙江大學副教授範昀一起,與讀者面對面,暢談。
  • 21堂作文課愛上寫作文
    新書速遞  廣州日報訊(全媒體記者 吳波)近日,散文大家梁衡新書《梁衡的21堂作文課
  • 蔣方舟:我們對張愛玲的迷戀,夾雜著同情與遺憾 | 獨家策劃
    蔣方舟:不知道。鳳凰網文化:因為張愛玲有一部小說叫《封鎖》。蔣方舟:是一個短篇小說。鳳凰網文化:對,這個小說當時講的就是上海有一次公路被封鎖了。鳳凰網文化:你之前好像跟我說過,你有一次來香港正好去的是宋以朗家?蔣方舟:對,我上次來香港的時候,特別有幸去了宋以朗的家,因為他的父親宋淇是張愛玲的文學遺產的繼承人,所以他當時給我看了很多張愛玲的手稿,還有她的照片。
  • 螃蟹哥:他為什麼要專程坐高鐵來參加這個讀書會
    螃蟹哥:我們一家三口的廣州長隆野生動物世界遊玩攻略儘管賣螃蟹很忙,可每周在歸真坊和簡美薈的兩場樊登讀書會還是照常進行中,分別已經連續舉辦了43期和6期了,且讀書會氛圍越來越好,能量越來越聚集。賣蟹就賣蟹,開茶餐廳就開茶餐廳,我們為什麼要堅持做樊登讀書會了?其實目的很簡單,就兩點,一是給參加讀書會的朋友提供有價值的內容,大家一起讀書、分享和成長。二是搭建一座主動的橋梁,幫助大家做連接,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