邂逅中國傳統文化 體驗感知國學六藝

2020-12-21 冀臺聯

2020年10月29日下午,來自河北師範大學的同學和國際留學生們慕名來到【冀臺聯文化產業園】河北非遺文化研學體驗創新基地,開展了為期半天的國學六藝傳統文化體驗活動。此次活動貫穿漢服體驗、拜孔子、投壺、射箭以及古兵器文化等多項學習體驗內容。

首先大家對園區的陶藝、農耕文化、布藝、中醫藥、剪紙、古典民族器樂、射箭等十二個功能場館進行參觀了解,駐足欣賞眼前的非遺體驗項目,感受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

中國一直是一個注重禮儀的國家,自古以來中國被稱為禮儀之邦,在漫長的歷史長河的流逝下,沉澱裡許多優秀的文化。漢服文化便是這其中的一項。活動伊始,同學們集體穿上中國傳統漢服,俯首作揖拜孔子,感受和體驗中華民族傳統禮儀。

活動期間,園區老師為大家普及了射箭技藝。同學們從陌生到熟悉,很快都進入了狀態,躍躍欲試。射箭的姿勢、投壺的動作,都深深地吸引著大家的注意力。

古代冷兵器

中國古代兵器種類繁多,古有"十八般兵器之稱",可以說都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兵器的產生和發展與當時的政治、經濟、文化、軍師、信仰等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園區老師帶領同學們參觀了傳統古兵器,並且為大家講解國學六藝中關於御方面的知識。從中國傳統文化的視野下對古代兵器產生和發展、兵器分類、兵器的政治意義的解讀,使之更透徹的了解中國兵器的發展史及傳統文化的輝煌。

此次活動,大家既了解了禮儀、漢服以及射箭的相關歷史,同時也享受到了學習過程的樂趣。冀臺聯文化產業園希望通過這種方式,能讓更多的國人和外國友人近距離地接觸中國傳統文化,在親身體驗中感受中華傳統文化的魅力。

相關焦點

  • 再來孔子六藝城,感覺大不同
    國學熱比這個夏天的熱浪還熱。曲阜孔子六藝城7月份接待70多個研學團隊,接待量創新高。全市文化旅遊強市發展大會後,景區的基礎設施、體驗項目煥然一新,來這裡旅遊感覺大不一樣。
  • 「傳承國之六藝 續寫晉江精神」晉江市第二屆青少年六藝嘉年華圓滿...
    12月13日,作為晉江市文化產業周系列活動之一「傳承國之六藝,續寫晉江精神」晉江市第二屆青少年六藝嘉年華,在晉江五店市傳統街區成功舉行。本次活動由中共晉江市委宣傳部、共青團晉江市委員會主辦,晉江市青年聯合會、晉江市青年商會承辦,中國郵政儲蓄銀行晉江市支行、晉江五店市傳統街區運營有限公司協辦。嘉年華活動得到了金冠食品、小樣小乳酸、內蒙古沙漠肉蓯蓉有限公司、聽雨軒漢服館、祥雲匯館、鳳非飛藝術工作室、悟弓堂、茉優美學畫室、晨希足球俱樂部、潮希少兒體能中心、星工場藝術學校、唔哎嘶琴行、建旅國際等商企同仁、合作夥伴的鼎力支持。
  • 每天一點國學:四書五經六藝是什麼,古人死讀書嗎
    首先要說的國學內容廣泛,知識駁雜。包括儒家,道家,法家等等諸子百家各種思想。即便窮極一生也很難做到樣樣精通,即便是所謂的「國學大師」往往也只是在某些方面有突出。國學看上去很高大上,離我們日常生活很遠,但作為普通人,了解一些國學常識,卻是非常有必要的。至少能讓你在和朋友交談的時候,能有更多的談資;在和孩子交流的時候,傳遞更多的正能量。更關鍵的是,了解國學,能讓我們更加高雅,在面對生活的困難時更加從容自信。
  • 馬一浮以六藝統攝國學
    六經統攝諸道術  在學術上,馬一浮以六藝論見稱於學界,即通過詮釋六經來闡發義理。六藝論的框架可通過《泰和宜山會語》中《論六藝該攝一切學術》《論六藝統攝於一心》兩篇文章得到展現。在《論六藝該攝一切學術》中,他分兩部分來論述:一、六藝統諸子;二、六藝統四部。
  • 傳統文化六藝之射術
    提及傳統文化,人們首先想到的是琴棋書畫,說到六藝了解的人就不多了。六藝是周王官學要求學生掌握的六種基本才能,如同我們現在的孩子必須要學習語數外一樣。六藝起源於周王朝,唐代隨著科舉制的產生而逐漸消亡,分別指禮、樂、射、御、書、數。
  • 與中國傳統的「六藝」相似,西方文化中也有「七藝」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從春秋戰國時代的「百家爭鳴」開始走向成熟,一直綿延不斷,傳承至今。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儒家確實在中華文明中佔了很大部分,在漫長的封建社會,佔據了主流文化地位。在儒家文化中,有所謂的「六藝」之說,有兩種說法,一種是指儒家的六種經典:《禮》《詩》《書》《樂》《春秋》《易》;另一種是指儒家提倡的六種技藝:禮,樂,射,御,書,數。
  • 六藝、雅文化、匠人精神……「明方教育」想把中國傳統文化教育帶...
    六藝、雅文化、匠人精神……「明方教育」想把中國傳統文化教育帶進中小學校 作者:郝方舟 發布時間:
  • 弘文習武知儒養心 孟府「六藝拳」帶你體驗「動」起來的儒家文化
    在濟寧鄒城,有人就根據儒家禮、樂、射、御、書、數這六藝,鑽研出了一套「六藝拳」,讓人們在休閒與學練中就能感受傳統儒家文化的魅力所在。「第三節,射,拉弓射箭、左右開弓、羿射九日、百步穿楊。」每天早晨,在鄒城孟府門前,伴隨著悠揚的音樂,孟慶峰都要把自己所創的這套「六藝養生拳」練上幾遍。
  • 解讀丨傳統文化如何進入現代生活
    中國傳統文化進入現代生活,是研究歷史文化的人一直以來的期待。但傳統文化是個龐雜的範疇,以前並不這樣籠統的標稱,而是研究哪一部分就用這一部分的內涵加以標稱。如經濟史、政治史、法律史、宗教史、哲學史、藝術史、文學史等,都是研究歷史文化的一個個具體領域,或一個方面。把傳統文化單標出來,是對傳統和現代作了一個區隔。中國從傳統走向現代的過程,是一個很長的歷史過程。
  • 用英文詮釋傳統文化新魅力,51Talk助力中華少年說北京複選活動
    當一群少年通過用英語講述中國故事的方式,向世界展現中國的傳統文化,英語這門國際語言也擁有了更接地氣的傳播方式。2020年7月26日,由在線青少兒英語教育品牌51Talk等承辦的"中華少年說·戰'疫'好榜樣"複選活動北京站在中國當代知名藝術機構-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舉辦。
  • 80後唐海波創辦六藝堂專注書畫教育 欲將傳統文化推向國際
    華聲在線4月27日訊 他是一個土生土長的80後長沙伢子,帶著雷鋒家鄉人民的質樸,默默耕耘在教育培訓行業裡,生活形形色色,他毅然選擇了清貧,並以弘揚中國傳統文化充盈自己的書畫事業。他表示,十多年前傳統的培訓學校是服務於孩子,他現在做的模式更主要的是將家長的學習納入到課程中來。為了讓家長跟孩子共同成長,六藝堂秉承弘揚傳統文化精神,把孔孟之道立為文化核心,開設免費的國學課程,家長在送孩子參與培訓班的同時,可以利用碎片時間學習提升自己,為孩子做榜樣,營造家庭學習的氛圍。
  • 躬行體驗發揚傳統文化,國學之子大語文課走進孔廟國子監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在世界範圍內都是寶貴的珍寶和財富。然而傳統文化有些時過境遷,於今不同。對於優秀傳統文化的發揚,首先要讓更多的人知曉它。如果只是「紙上談兵」很有可能就會銷聲匿跡,優秀傳統文化的中斷是整個民族的損失。
  • 文化深度體驗 與國學大家遊學臺灣
    從他們和善的面容上,從容的腳步中以及淡然的舉止間,我們都能輕易的感受到中華傳統文化的烙印。本次國學文化體驗遊,以「體驗+遊學」的方式,跟著國學大家、臺灣土生土長的龔鵬程老師,翁玲玲老師一起走進臺灣中華文化薈萃之地——臺北、宜蘭、桃園,去探尋我們臺灣同胞的淡定從何而來?去探尋中華文化在寶島臺灣的發展歷程……☞臺灣臺北+宜蘭+桃園,國學深度六日遊行程主要節點。
  • 孔子六藝城·孔子故裡園門票免費啦~~
    面向曲阜市民免費開放,旨在回饋廣大市民對孔子六藝城·孔子故裡園景區的關心厚愛。在免費活動期間,景區將向市民送出惠民「大禮包」,在保留景區原有的常態化項目之外,遊客還可在景區參與「真槍實彈 等你來戰」特價促銷、「舞革弄影」皮影親子互動、「百味中國」特色小吃品鑑、「領略中華技藝」非遺展演、「大國學,小課堂」傳統文化啟蒙、六藝樂舞快閃等主題鮮明、內容新穎、形式多樣的群眾性文化活動。
  • 中國教育電視臺推出《國學公開課2020》讓優秀傳統文化點亮春節螢屏
    2020年春節,中國教育電視臺本著「創新不泥古,繼承不離宗」的思想,連續四年用國學守護我們民族的詩與遠方,潛心打造《國學公開課2020》,九場國學大餐包含《託起明天》、《詩意中國》(上、下)、《春滿神州》、《匠心傳承頌中華》、《幸福中國年》、《古韻國風》、《潑墨中華情》、《讓世界充滿愛》、《四海童樂鬧元宵》,在春節期間鬧中取靜,讓觀眾靜心於國學文化的「琴棋書畫劍,詩酒茶花香」,在「詩與遠方」中再次感受祖國優秀傳統文化的永恆魅力
  • 傳統文化不能簡單等同於國學
    近日,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專家、中央文史館館員、中國崑劇古琴研究會會長田青受邀做客深圳市民文化大講堂,圍繞主題「傳統文化與當代中國」,結合自身豐富的調研經歷解析優秀傳統文化的內容、保護現狀,以及之於當代中國建設的重要性。 「文化自信應該有一個基礎,那就是文化自覺,歸納為四句話:第一是各美其美,第二是美人之美,第三是美美與共,第四是世界大同。」
  • 感知中國-讓傳統民族文化融入烏蘭巴託的夜
    "感知中國"——中國內蒙古文化旅遊周於9月4日至8日在蒙古國烏蘭巴託舉行。此次活動由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中國駐蒙古國大使館、中國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蒙古國教育文化科學體育部主辦。中國內蒙古自治區黨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白玉剛;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三局副局長凌厲;中國駐蒙古國大使邢海明;蒙古國教育文化科學體育部部長朝格吉勒瑪;蒙古國人民黨總書記阿木爾白斯古楞;烏蘭巴託市副市長恩和圖日;以及蒙古國總統辦公廳、文化機構;中國駐蒙古國大使館;烏蘭巴託中華文化中心等相關領導應邀出席。
  • 七彩藍田漢文化體驗園在福建龍巖盛大啟動
    七彩藍田倪董事長尊重傳統、大膽創新,在全新打造的漢文化舞臺上隆重啟動了這一開創未來、見證歷史的漢文化項目。  倪董事長在啟動儀式上說:「弘揚漢文化,復興大中華,實現文化強國的中國夢,要從我做起,從當下做起。」此件事情的從一個想法,到落地、實施,倪董事長付出的極大的精力與心血,以超前的眼光站在了文化復興的前沿。
  • 廣西近千名師生體驗傳統民俗 感知壯鄉非遺文化
    原標題:廣西近千名師生體驗傳統民俗 感知壯鄉非遺文化   學生體驗竹竿舞。 鍾欣 攝 俞靖 攝   5月2日,由廣西南寧山豐原研學機構聯合北京廣西文化藝術促進會、廣西駱越文化研究會舉辦的「守望非遺文化研究旅行」活動在廣西南寧市劉圩鎮田野牧歌山豐原研學基地舉行,來自南寧市的近千名中小學師生現場體驗民俗活動,感知壯鄉「非遺」文化。
  • 泰安新泰市:推廣國學經典,傳承傳統文化
    齊魯網·閃電新聞12月24日訊為推廣國學經典,傳承傳統文化,新泰市文旅局舉辦尼山書院國學講堂專題講座。來自各城鄉書房管理員、各鄉鎮街道文化站站長和部分中心村的文化中心管理員齊聚文化公益大講堂,集中觀看了中國政法大學教授錄製的國學推廣視頻,隨後資深講師以《致良知·大學問》為主題進行現場授課。講師用富有哲理的語言,鮮活生動的案例,深入淺出的講解了推廣國學的重要意義,詮釋了做人、做事的真諦,令現場人員受益匪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