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城市群規劃》全文發布 涵蓋城市範圍、地圖示意圖

2020-12-16 閩南網

  繼去年年底,國務院批覆同意中原城市群規劃後,今年元旦剛過,國家發改委便發布了《中原城市群規劃》(簡稱規劃)全文。

  在中原城市群中,共有30個城市,規劃明確14個城市成為核心發展區,並聯動輻射其他16市。規劃明確五大定位,確定近期和遠期目標。首次提出構建「一核四軸四區」網絡化空間發展格局。

  

區域

看看哪14城市成為核心發展區?

  關於中原城市群的範圍,總共包括30個城市,在這些城市中,分為核心發展區和輻射區。

  根據規劃,中原城市群以河南省鄭州市、開封市、洛陽市、平頂山市、新鄉市、焦作市、許昌市、漯河市、濟源市、鶴壁市、商丘市、周口市和山西省晉城市、安徽省亳州市為核心發展區。

  聯動輻射河南省安陽市、濮陽市、三門峽市、南陽市、信陽市、駐馬店市,河北省邯鄲市、邢臺市,山西省長治市、運城市,安徽省宿州市、阜陽市、淮北市、蚌埠市,山東省聊城市、菏澤市等中原經濟區其他城市。

  規劃指出,本規劃是指導中原城市群發展的行動綱領,是編制相關專項規劃、布局重大項目的重要依據。規劃期為2016—2020 年,遠期展望到2025年。

定位

中原城市群有五個戰略定位

  中原城市群在國家發展的戰略中,共有五個定位,這些定位是著眼國家現代化建設全局,發揮區域比較優勢,強化創新驅動、開放帶動和人才支撐,提升綜合交通樞紐、產業創新中心地位,打造資源配置效率高、經濟活力強、具有較強競爭力和影響力的國家級城市群。

  第一個定位是:經濟發展新增長極。成為與長江中遊城市群南北呼應、共同帶動中部地區崛起的核心增長區域和支撐全國經濟發展的新空間。

  第二個定位是:重要的先進位造業和現代服務業基地。發展壯大先進位造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推動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培育一批位居國內行業前列的先進位造業龍頭企業和產業集群,建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物流中心、國際旅遊目的地和全國重要的商貿中心。

  第三個定位是:中西部地區創新創業先行區。發揮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引領帶動作用,完善區域創新平臺,健全區域創新創業生態系統,深度融入全球創新網絡,促進各類創新資源綜合集成,大力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激發各類創新主體、創業人才的動力活力,努力在創新創業方面走在全國前列。

  第四個定位是:內陸地區雙向開放新高地。完善連接國內主要城市群的綜合運輸通道,構建橫貫東中西、聯結南北方的開放經濟走廊,全面加強與周邊地區和國內其他地區的合作互動;強化鄭州航空港和其他重要交通樞紐的對外開放門戶功能,打造對內對外開放平臺。

  第五個定位是:綠色生態發展示範區。傳承弘揚中原優秀傳統文化,推動歷史文化、自然景觀與現代城鎮發展相融合,打造歷史文脈和時尚創意、地域風貌和人文魅力相得益彰的美麗城市,建設生態環境優良的宜居城市群。

目標

到2020年常住人口城鎮化率超過56%

  在中原城市群的發展中,有兩大目標,一個是近期目標,到2020年,中原城市群整體經濟實力明顯增強,布局合理、功能完善、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的現代城鎮體系基本形成,常住人口城鎮化率超過56%。

  先進位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現代服務業和現代農業加快發展,優勢產業集群不斷發展壯大;交通、信息、能源、水利等基礎設施共建共享、互聯互通水平顯著提升,多層次、一體化的生態網絡基本建成,地級及以上城市空氣品質達標比例、地表水達到或好於Ⅲ類水體比例均完成國家指標;基本公共服務體系一體化水平穩步提升;多層次、立體化的開放平臺支撐體系基本形成,實際利用外資、對外貿易保持中西部地區領先地位,基本建成經濟發展充滿活力、創新能力大幅提升、基礎設施高效互聯、生態環境持續改善的國家級城市群,區域競爭力和國際影響力明顯提高。

  遠期目標是到2025年,現代基礎設施網絡全面形成,城市群一體化發展全面實現,綜合經濟實力和在全國發展大局中的地位快速上升,人口與經濟集聚度進一步提高,帶動全國發展的新增長極地位更加鞏固,參與全球經濟合作與競爭的能力大幅躍升。

格局

構建「一核四軸四區」網絡化空間發展格局

  中原城市群的發展空間布局,是「一核四軸四區」,即核心帶動、軸帶發展、節點提升、對接周邊,推動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合理分工、功能互補、協同發展,促進城鄉統籌發展。

  「一核」當然就是鄭州大都市區。規劃中再次提到,支持鄭州建設國家中心城市,加快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鄭洛新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河南自由貿易試驗區和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建設,強化物流及商貿中心、綜合交通樞紐和中西部地區現代服務業中心、對外開放門戶功能,全面增強國內輻射力、國內外資源整合力。推動鄭州與開封、新鄉、焦作、許昌四市深度融合,建設現代化大都市區,進一步深化與洛陽、平頂山、漯河、濟源等城市聯動發展。

  「四軸」即是依託「米」字形綜合交通網絡,增強沿線城市輻射帶動能力,促進大中小城市合理分工、聯動發展,打造特色鮮明、布局合理的現代產業和城鎮密集帶。

  ——沿隴海發展主軸。發揮陸橋通道優勢,提升鄭州、洛陽、開封、三門峽「一帶一路」建設重要節點城市功能,增強運城、商丘、淮北、宿州、菏澤等沿線節點城市經濟人口承載能力,聯合打造電子信息、汽車及零部件、裝備製造、有色金屬、生物醫藥、能源化工等產業集群,形成具有較強實力的先進位造業和城鎮集聚帶,強化對新亞歐大陸橋國際經濟走廊的戰略支撐作用。

  ——沿京廣發展主軸。依託京廣通道,發揮鄭州的輻射帶動作用,提升邢臺、邯鄲、安陽、鶴壁、新鄉、許昌、漯河、駐馬店、信陽等城市集聚能力,引導食品加工、高端裝備製造、生物醫藥、精品鋼鐵、電子信息、節能環保、現代家居等產業加快集聚,打造溝通南北的城鎮產業密集帶,密切與京津冀、長江中遊城市群等的聯繫。

  ——濟南—鄭州—重慶發展軸。依託鄭(州)濟(南)、鄭(州)萬(州)高速鐵路建設,加速形成綜合運輸通道,強化聊城、濮陽、平頂山、南陽等節點城市和沿線中小城市支撐作用,培育發展裝備製造、能源化工、特色輕工等產業,形成對接成渝城市群、溝通山東半島城市群的城鎮發展帶。

  ——太原—鄭州—合肥發展軸。加快鄭(州)合(肥)、鄭(州)太(原)高速鐵路、跨區域高速公路和城際快速通道建設,推動長治、晉城、焦作、濟源、周口、阜陽、蚌埠等城市擴容提質,加快裝備製造、紡織服裝、食品加工、生物醫藥、汽車及零部件等產業集聚發展,構建連接長江三角洲城市群、山西中部城市群的城鎮和產業集聚帶。

  四區即是,北部跨區域協同發展示範區、東部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西部轉型創新發展示範區、南部高效生態經濟示範區。區域內,突破行政壁壘,創新體制機制,促進省際相鄰城市合作聯動,加快構建跨區域快速交通通道,優化產業分工協作,推動教育、科技、文化、生態等資源共享。打造城市群新的增長區域和開放空間。

交通

支持洛陽機場發揮一類口岸功能,適時開闢國際客運航線

  未來,在中原城市群中,洛陽的地位將逐步突顯,這在河南省委十次黨代會報告中,對洛陽副中心地位的明確,以及對豫西地區的輻射的表述,便可見一斑。此次規劃中,對洛陽的交通發展,又有了進一步的提升。

  規劃指出,加快推進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建設,提升鄭州新鄭國際機場區域樞紐功能,持續改進航空網絡通達性,拓展加密國際航線,構建連接全球重要樞紐機場的空中通道;支持洛陽機場發揮一類口岸功能,適時開闢國際客運航線。

  在綜合交通樞紐建設方面,規劃指出,按照「零距離換乘、無縫化銜接」要求,持續完善鄭州站、鄭州東站和鄭州新鄭國際機場三大樞紐場站功能,建成鄭州南站等一批樞紐場站,加快航空港、鐵路港、公路港三大物流園區建設,將鄭州打造成為國際性樞紐城市。

  規劃提出,推動其他城市發展集多種交通方式於一體的綜合客運樞紐、貨運樞紐(物流園區),建設洛陽全國性樞紐,阜陽、菏澤、商丘、南陽、安陽、許昌等區域性樞紐,以及蚌埠、聊城、邯鄲、新鄉、長治、三門峽、漯河、信陽、運城、邢臺等地區性樞紐,形成布局合理、層級明晰、分工明確的現代綜合交通樞紐體系。鼓勵城際客運公交化運營,推廣「一票式」聯程和跨城市「一卡通」服務,實現城際、城市、城鄉客運協調發展。構建現代貨運物流體系,發展「一單制」聯運服務,拓展空鐵聯運、高鐵快件運輸等組織模式,推動交通物流融合高效發展。

項目

到2020年 我省有一大批「鐵公機」項目完成

  機場。適時啟動鄭州新鄭國際機場三期工程及北貨運區等配套設施建設;完善洛陽、南陽、運城、邯鄲、阜陽、長治等機場功能,有序推進信陽、商丘、邢臺、菏澤、聊城、安陽、蚌埠、亳州、宿州、魯山等機場建設,合理布局建設一批通用機場。

  鐵路。運輸樞紐。完善鄭州鐵路貨櫃中心站功能,建成鄭州南站客運樞紐和鄭州圃田、薛店等物流基地,建成鄭州站至小李莊至圃田聯絡線,規劃建設鄭州高鐵快件物流集散中心;新建濮陽東站、菏澤站、聊城站、許昌北站、周口東站、阜陽西站、長治東站、晉城東站、焦作站、博愛(焦作西站)、平頂山西站、南陽臥龍站、運城北站等高鐵客運樞紐。

  推動安陽、新鄉、南陽、洛陽、阜陽北、信陽、運城西、三門峽等鐵路物流基地建設。

  高速鐵路。建成鄭(州)萬(州)、鄭(州)阜(陽)、太(原)焦(作)、鄭(州)濟(南)、商(丘)合(肥)杭(州)、曲(阜)菏(澤)蘭(考)鐵路;加快推進(北)京九(龍)等高鐵建設,規劃研究聊(城)邯(鄲)長(治)等高鐵,研究寧(南京)西(安)高鐵、呼(和浩特)南(寧)高鐵豫西通道建設可行性。

  城際鐵路。建成新鄭機場至鄭州南、鄭州南至登封至洛陽、焦作至濟源至洛陽城際和鄭(州)開(封)城際延長線;有序建設新鄉至焦作、合肥至蚌埠至宿州至淮北、徐州至淮北至宿州至阜陽等城際鐵路,規劃研究建設鄭州南至開封、開封至新鄉、鄭(州)焦(作)城際雲臺山支線、洛陽至平頂山至漯河至周口至商丘等城際鐵路。

  幹線鐵路。建成蒙西至華中、三門峽經禹州至江蘇沿海港口鐵路,推進運城至三門峽鐵路、邢臺至和順鐵路、菏澤至沛縣鐵路、隴海鐵路三門峽段改線等鐵路建設、焦柳鐵路擴能改造,啟動邢臺—黃驊港複線項目前期工作。

  地方鐵路。穩步推進鄧州至南陽至駐馬店至阜陽等鐵路建設,規劃建設邯鄲至濮陽至潢川、月山至桐柏至隨州、濟源至運城、鶴壁至晉城、伊川至嵩縣至欒川至西峽、鄭州至新鄉至南太行鐵路、南陽至周口至商丘鐵路。

  高速公路。加快推進呼北高速(G59)、荷寶高速(G3511)、青蘭高速(G22)泰安至聊城段、德上高速(G3W)、大廣高速(G45)濮陽至陽新段等國家高速公路主通道建設,規劃建設菏澤至棗莊、林州至焦作、合徐高速固鎮連接線、合肥至霍邱至阜陽、蚌埠至五河、阜陽至淮濱、徐州至淮北至阜陽、明光至定遠至巢湖、石家莊至林州太行山前等一批地方高速公路項目。普通幹線公路。重點加快以一級公路、二級公路為主的普通幹線公路升級改造,力爭打通所有普通國道省際出口;加快推進跨黃河特大橋建設。(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劉江浩

  

相關焦點

  • 中原城市群發展規劃公布 開封新鄉許昌焦作4城納入鄭州大都市區
    ,以後還是鄭州大都市區的中心隊長鄭州副隊長洛陽它是中原城市群的副中心,也將是全國性樞紐將建設成為區域中心城市安陽、商丘、南陽漯河、濟源工業基礎好,將加快產業高端化發展,壯大城市規模《中原城市群發展規劃》全文發布,確立了中原城市群
  • 《中國城市群地圖集》發布
    ,通過研究揭示了城市群形成發育與空間成長的基本規律,提出了城市群空間範圍的識別標準,從推進國家新型城鎮化的政策角度出發,提出建設由五大國家級城市群、九大區域性城市群和六大地區性城市群組成的「5+9+6」的中國城市群空間結構新格局,於2010年和2016年連續兩次發布了《中國城市群發展報告》,進一步結合國家批准實施的各類城市群發展規劃,編制完成了由300多幅地圖組成的《中國城市群地圖集》。
  • 長三角城市群包括哪些城市?長江三角洲城市群名單範圍圖
    長三角城市群包括哪些城市?長江三角洲城市群名單範圍圖  長江三角洲城市群包括三省一市:上海市、江蘇省、浙江省、安徽省,41個地級市。  長三角城市群發展規劃已編制完成。  一名參與長三角城市群規劃編制的消息人士告訴澎湃新聞,長三角城市群規划去年8月基本完成初稿,其後徵求相關部委、地方以及發改委相關司局的意見進行修改,反反覆覆進行了幾輪。  「並不包含所有的地級市,江蘇、浙江、安徽、上海三省一市中哪些城市覆蓋哪些城市不覆蓋,此前爭議很大,現在還未發文,不方便透露。」
  • 中原經濟區規劃正式發布 範圍覆蓋五省
    《中原經濟區規劃》,這是繼國家出臺指導意見後,推進中原經濟區建設的又一重大舉措。河南省委省政府近年來探索提出的「兩不三新」發展路子也上升為中原經濟區規劃指導思想的重要內容,即探索不以犧牲農業和糧食、生態和環境為代價的新型城鎮化、工業化和農業現代化協調發展的路子。
  • 北部灣城市群發展規劃發布 海南6個市縣列入規劃範圍
    南海網、南海網客戶端海口2月17日消息(南海網記者 徐靜涵)日前,國家發改委網站公布了《北部灣城市群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廣西、廣東、海南的15個城市列入規劃範圍,將構建打造「一灣雙軸、一核兩極」的城市群框架。其中,海南列入北部灣城市群發展規則範圍的共有6個市縣。
  • 中原城市群包含哪些城市?中原城市群GDP達6.7萬億
    至誠網(www.zhicheng.com)12月21日訊  中原城市群是國家「十三五」規劃《綱要》明確提出的中西部地區要發展壯大的跨省級行政區域重點城市群之一,也是中西部四大城市群之一。
  • 關中平原城市群全文公開,明確西安國家中心城市地位
    1月15號,關中平原城市群批覆,但因為是批覆導致整體語言比較含糊不清,只是看起來比中原城市群的逼格高不少,但是到底什麼內容也不清楚,而最重要的是,鄭州引以為傲的國家中心城市的地位,而在批覆中沒有提及西安是不是,因此很多人都說西安黃了,後來,又陸續從政府報告裡,隱含提到2035年要建成國家中心城市目標
  • 中部六省城市群規劃,2大超級城市群和6個獨立都市圈!
    未來中國的城市格局必將是由數個核心城市引領的城市群之間的競爭。在此背景之下,幾乎每個省份都規劃有自己的城市群,以省會城市為核心的城市群就是將來代表各省參與全國競爭的精華。中部六省城市群總表兩大超級城市群就是中原城市群和長江中遊城市群,說是超級城市群,指的就是體量。中原城市群包括5個省份30座地級市,國土面積28.7萬平方公裡。
  • 京津冀都市圈包括哪些城市?京津冀一體化城市群地圖
    京津冀都市圈包括哪些城市?京津冀一體化城市群地圖  2010年5月19日,國家發改委地區經濟司官員透露《京津冀都市圈區域規劃》有望今年出臺。國家發改委地區經濟司官員認為,歷經五年時間調研、編制,京津冀都市圈目前已經形成較為完整的區域經濟規劃藍圖,有望成為中國經濟的「第三極」。由於河北一共11地市,為了更好的銜接河北規劃,新的京津冀規劃將涵蓋河北省全部。即包括北京、天津兩個直轄市和河北的唐山、石家莊、邯鄲、邢臺、衡水、滄州、張家口、承德、秦皇島、廊坊、保定11地市。  京津冀都市圈區域規劃3.0版將出爐。
  • 中原城市群以鄭州為中心串聯五省十二市的高鐵大環線已呼之欲出!
    以鄭州為核心城市的中原城市群規劃是落實中部崛起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整個城市群範圍包括了河南、河北、山東、山西、安徽五省的三十座城市。是上升至國家層面的城市群戰略規劃。在國家發改委2016年發布的《中原城市群發展規劃》中,明確指明構建以鄭州市為中心的「米」字型高鐵網絡。相關的幾條線路均列入了河南省十三五交通發展規劃中予以實施。今年正是十三五的最後年,鄭州的大「米」字已是躍然紙上,幾條線路中,進展最慢的鄭濟高鐵也已開工多時,鄭「米」的全線建成已是指日可待!
  • 中原經濟區範圍確定:河南為主體覆蓋5省
    經濟觀察網記者 劉金松 7月23日舉行的河南省十一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八次會議上,河南省發改委主任張維寧透露,國家發改委已啟動《中原經濟區發展規劃》編制工作,中原經濟區的範圍已基本確定,包括5個省、30個市和2縣。
  • 《洛陽都市圈發展規劃》正式發布!範圍涵蓋河南5市這些地區
    12月25日上午,洛陽都市圈一體化高質量發展新聞發布會在省政府新聞辦公室新聞發布廳舉行,正式發布《洛陽都市圈發展規劃(2020-2035)》。 發布會上, 河南省發展改革委黨組書記、主任何雄對該規劃的編制過程以及洛陽都市圈的空間範圍、戰略定位和目標願景等進行詳細解讀。
  • 肖金成: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中心城市與都市圈、城市群
    我們把常住人口規模300萬人以上的城市謂之都市。都市輻射的範圍謂之都市圈,是城市圈的特殊形態。我們知道,城市不論大小,都與周邊地區發生互動關係,可謂之城市圈。城市發展成為都市,其輻射的範圍就應謂之都市圈,不能在地圖上隨意畫一個圈就叫做都市圈。根據研究,城市越大,輻射帶動的範圍就越大,城市質量越高,輻射力就越強。輻射範圍如何計算?一般以城市規模(人口和GDP)、空間距離、聯繫強度綜合計算確定。
  • 河南一雙王炸,中原城市群加入群聊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未來城市FutureCity」(ID:caijingtod),作者:劉益,36氪經授權發布。 但是,在珠三角、長三角和京津冀之外,還有一個城市群,無論在人口還是GDP維度上,都遠勝成渝,卻沒有獲得更多的目光。 它是中原城市群。 2016年12月,國務院將鄭州設為國家中心城市,隨後又正式批覆了《中原城市群發展規劃》。自此,中原城市群正式確立。目前,中原城市群跨越了河南、安徽、山西、山東和河北5個省份,一共包含30個縣市。
  • 國家新規劃一批城市群(事件新聞)
    近年來,中國城市群發展格局加快形成,長江中遊城市群、哈長城市群、成渝城市群、長江三角洲城市群、中原城市群、北部灣城市群等發展規劃均已相繼落地。在此基礎上,日前,國家發改委副主任胡祖才介紹,又有多個城市群規劃將按程序上報國務院。今年,城市群規劃的工作有望全部完成。
  • 中原經濟區地圖出爐 含5省面積比英國還大
    在此次會議之前,安徽、山東、河北、陝西等省紛紛上書發改委,請求將毗鄰地區納入中原經濟區規劃範圍。 據範恆山介紹,為全面推進國務院《關於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設中原經濟區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中各項工作的落實,今年3月底,河南省人民政府向國務院報送了《關於編制中原經濟區發展規劃的請示》,4月初,國務院將此件轉國家發改委,要求有關部門研究辦理。
  • 山西這三個城市,躋身中原城市群,十四五會有「大發展」
    中原城市群,這一個城市群包括了30個左右的城市,城市的數量眾多,講很多省都包含進去,其中有河南、山東以及安徽的一些城市,並且這一次現如今,這裡的三個城市已經進入了中原城市群,並且十四五規劃之中有中原城市群,這三個地方也能夠有一定的好處,而這三個城市就是運城、晉城還有長治。
  • 重磅發布!幾十城氣勢恢宏,河南建設中原城市群實施方案出爐(詳情)
    中原城市群實施方案公布啦未來你的家鄉要大發展6月5日,省委、省政府印發《河南省建設中原城市群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我省加快將中原城市群建設成為全國經濟發展新增長極、全國重要先進位造業和現代服務業基地、中西部地區創新創業先行區、內陸地區雙向開放新高地和綠色生態發展示範區。
  • 中原城市群 要撐起中原崛起的「擎天巨柱」
    經濟學家斷言,21世紀,國際經濟競爭的真正焦點是城市群的競爭力。尤其是當今,隨著經濟全球化和世界範圍內產業結構調整的加速推進,城市群作為先進生產力的主要載體,作用和地位驟顯。建設一個強大的城市群,將成為贏得經濟全球化新形勢下國際競爭的關鍵所在。
  • 珠三角城市群引領中國高鐵規劃和城市群發展的思路
    從先行者的角度珠三角城市群可以引領中國高鐵規劃,也能引領中國城市群發展的思路。珠三角城市群在高鐵規劃和建設方面,也是在中國處於領先地位的。珠三角城市群的高鐵規劃和建設的思路,也代表了中國高鐵發展方向。珠三角城市群的地圖如下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