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遊泳初學者如何克服恐懼心理

2020-12-25 百家號

心理是人在接觸事物中所反映出來的內在適應過程。遊泳者心理是遊泳者遊泳過程中影響學習遊泳的一個重要因素,是遊泳學習的關鍵。人類生活在陸地上已經習慣了重力的作用,而遊泳是在水裡進行的一種活動,人類在水裡活動時的大約體重是在陸地上的三分之二,處於一種半失重狀態,身體平衡穩定感覺的刺激要強於機體感覺和運動感覺。初學者因不了解水的特性,不適應在水中的活動,會特別想要保持身體平衡,反射導致肌群高度緊張,身體產生不協調甚至痙攣,從而引起心理變化和情緒複雜化,產生恐懼感和學習障礙。而體驗過嗆水、溺水情況的初學者,更會加劇心理負擔,產生怕水心理,導致學習瓶頸的出現。如何讓遊泳初學者克服恐懼心理,更快掌握遊泳技能?我結合自己二十五年的遊泳教學經驗,歸納整理,為遊泳教學和初學者學習提供一些建議,供大家參考。

    一、了解水中力學原理    在水中只有運用浮力的支持,利用反作用力,同時克服水的阻力才能使身體漂浮或向前移動。所以,在這種特殊的環境下,初學者在水中活動,大多要採用俯臥或是仰臥的身體姿態,活動時身體要儘量放鬆、舒展,同時運用腿、臂、呼吸共同協調配合,完成各種泳姿,在不斷的平衡調節中前進。

    二、營造氣氛,培養學員學習興趣    激發初學者遊泳興趣是初學者積極學習遊泳的內在動力。教師要予以正確的引導,保護初學者學習積極性,同時讓他們能夠正確看待和認識遊泳過程中可能會出現的不良反應,使初學者有充分的思想準備。營造快樂和諧學習氣氛也是教學的關鍵,教師要創造一個輕鬆愉悅、和諧安全的教學氛圍,營造良好的教學環境。可採用陸上趣味練習、水中遊戲等方式來緩解初學者緊張的情緒。教師還可多做示範,為學員展示標準優美的遊泳動作,讓他們形成直觀感受,從而樹立自己努力的目標。在整個教學進程中,教師應採用保護與幫助教學法,儘量減少學員嗆水、喝水的情況,降低學員學習過程中因動作不當或缺乏保護而帶來的身心不適感,避免其在學習過程中產生心理陰影。

    三、為學員提供安全良好的環境    一個安全舒適的教學環境對初學者來說非常重要,也是提高教學質量的物質保證。要儘可能選擇安全規範、環境良好、設施齊備、水溫適宜的遊泳場所。對初學者的教學,水溫在24~26℃最為適宜,水溫低於22℃容易引起肌肉痙攣,水溫高於28℃,會增加胸悶感。初學時選擇在水溫適度環境下學習,有利於技術的快速掌握。如果選擇在戶外遊泳,應注意選擇在水質無汙染、水流速度緩等,有專人看守的戶外遊泳場所。在教學水域的選擇上可以採取淺水、深水互換教學。淺水中進行遊泳教學,初學者能夠通過水中的站立,主動掌握身體平衡,增強穩定感,減輕心理壓力。深水中的教學也必不可少,對遊泳技術的提高有極大的促進作用。人體在深水中浮力會增加,遊起來會感覺更加輕鬆。因此,學員通過一段時間的學習以後,有了一定基礎,教師就可以採用深水區的教學了。深水區教學要注重安全保護措施,也要注意適度、適量。

    四、科學系統分層學習    教師應先教初學者熟悉適應水環境,加強「水感」的訓練。「水感」是人體在水中,水對身體摩擦力、阻力、浮力感覺的統稱。「水感」好的人掌握遊泳技術也快。加強水感的練習對初學者非常關鍵,初學者只有通過循序漸進的教學,逐步了解水的特性,找到在水中的感覺,才能逐漸消除在水中的恐懼心理,適應水中活動。教師要教會學員採用正確的肢體動作,讓身體在水中找到穩定感和平衡感。教學方法是先在齊腰深的水中學習走、跑、跳,再採用陸上水中相結合的方式學習嘴鼻呼吸方法,最後在水中學習團身浮體和直體滑行的水中漂浮動作,讓初學者儘快熟悉水性。「水感」訓練掌握後再根據泳姿的難易程度進行訓練。建議可先從仰泳學起。因為仰泳泳姿為仰臥水面,對呼吸動作的掌握較簡單,嗆水、喝水的機率會小很多,初學者因嗆水、喝水所帶來的不適感少了,恐懼心理也會減少。同時,人體在水中,水會對胸肺產生壓力,會出現胸悶、呼吸不暢等不舒適的感覺,這些感覺會加速初學者緊張情緒,使初學者產生恐懼害怕心理。採用仰泳的仰臥姿勢,能減少對胸腔正面的壓力,胸悶、喘不過氣現象消失,不適感減輕,恐懼心理也就隨之降低。

    五、因人而異,因材施教    人與人之間存在很大差異,無論在身體運動狀況還是心理適應能力上,都有很大的區別。在教學前,要根據初學者年齡、性別、體質、心理等方面存在的差異,制訂教學計劃。在教學實施過程中要因人而異開展教學。比如,對待少兒學員,多採用激勵競爭的方法,滿足他們爭強好勝的心理,激發他們學習的興趣;對待成人學員多採用講解示範的方法,滿足他們追本溯源的心理,加速技術的掌握。成年男性學員心理承受能力較好、力量較足,教師可先選擇蛙泳進行教學;成年女性學員和少兒學員心理承受能力較弱、力量較差,可先選擇仰泳進行教學。總之,教師要根據學員的特點運用不同教學方法,遵循「循序漸進、因材施教」的原則,使遊泳教學更加科學化、趣味化。

相關焦點

  • 「教練,我家孩子怕水,能學會遊泳嗎?」克服恐水心理要講究方法
    教了11年遊泳,見過太多太多對水有恐懼心理的初學者,所以今天很嚴肅的講講面對恐水,我們要怎樣克服它。 也希望通過此文跟同行的遊泳教練們交流一下經驗。 總結了一下三類恐水人群:幼童初學者、成年初學者、深水區恐水者。 這三種人群雖然同樣有對水不同程度的恐懼,但是實際情況卻不同,所以在克服方式上,我們不能一概而論。
  • 如何克服恐懼心理?
    小編認為只有敢於承認自己的弱點,才能對症下藥真正去克服自己的不足與恐懼。認識恐懼的危害            恐懼是個人心理、精神感受到緊張、壓迫的一種情感狀態,以至於人們總是本能的選擇去躲藏、逃避恐懼「對象」。
  • 如何克服心理恐懼?掌握這4個心理技巧很管用
    原標題:如何克服心理恐懼?掌握這4個心理技巧很管用   心理恐懼症,是在可怕的場景下產生的一種十分緊張的情緒反應,很多人正在遭受著心理恐懼的困擾,在遇見可怕的事的時候,會出現極端的焦慮的反應。如何克服心理恐懼呢?接下來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如何克服心理恐懼呢?
  • 遊泳教練培訓機構:當遊泳教練需要什麼?克服對水的恐懼
    遊泳教練培訓機構:當遊泳教練需要什麼?克服對水的恐懼遊泳教練需要什麼面對什麼?水。而對水的恐懼,任何人都有,也可以克服。克服對水的恐懼的第一步就是改變想法,換一種想法,把對水的恐懼換成能在水中浮起來的想法,對水的恐懼能減半並且增加自信感。雖然對水有恐懼感,但不嚴重的人即使感覺不適也能適應遊泳。對水的恐懼相對嚴重的人會感到浮力,雖然對水的恐懼減少,但是還存在不安因素,比如會產生「浮在水面的時候該怎麼辦」等種種想法。
  • 如何克服恐懼心理?
    小編認為只有敢於承認自己的弱點,才能對症下藥真正去克服自己的不足與恐懼。認識恐懼的危害            恐懼是個人心理、精神感受到緊張、壓迫的一種情感狀態,以至於人們總是本能的選擇去躲藏、逃避恐懼「對象」。
  • 如何克服恐懼心理與緊張狀態?
    消除緊張、恐懼心理的方法多種多樣。下面,介紹幾種通過巧妙調整情緒來衝淡緊張和恐懼心理的有效辦法。 正確看待你說話的對象 關於克服當眾怕羞的心理,卡耐基先生最有經驗,而在他的眾多經驗中,最基本的經驗就是:你要假設聽眾都欠你的錢,正要求你多寬限幾天,你是神氣的債主,根本不用怕他們。 正確看待你的聽眾,不僅可以克服不安的情緒,而且有助於建立勇氣和自信。
  • 克服恐懼心理的五個小技巧
    恐懼和勇氣是一對反義詞,戰勝恐懼需要勇氣。有勇氣的人並不是沒有恐懼心理,其實他們也害怕過,只是他們的害怕被自身的勇氣戰勝了而已。如何克服恐懼心理,讓自己變的更勇敢呢?以下五種方法可以讓你在生活中變得更勇敢。   1.敢於接受批評。人最大的敵人就是自己(重複三遍),勇於讓自己接受批評和經受失敗的考驗,能提升勇氣,克服恐懼感。必要時,不妨大膽進行自我批評,因為做得不好的地方永遠有提高的空間。
  • 口吃如何治-怎麼克服口吃心理恐懼
    口吃如何治-怎麼克服口吃心理恐懼,嶽帥老師在多年幫助口吃患者矯正口吃的教學經驗中提出:許多患者都幻想,要是我沒有過去的體驗,要是我能把過去的難堪經歷通通遺忘,我就沒有了心理負擔,我說話自然會流利,這是事實。黃先生的關於口吃後果的恐懼,實際上就是所有的人(包括正常人),在臨場說話前所表現出來的怯場心理。
  • 實用心理學丨人為什麼會恐懼,怎樣克服自己的恐懼心理?
    大多數人都會有自己恐懼的事物,在很多情況中都會生出恐懼的心理,雖然恐懼的對象不同,但是恐懼是所有人類都會有的情緒。恐懼的情緒通常是人們深陷於某種危險情境,企圖擺脫而又無能為力的時候,這個時候,人們的內心就會產生擔驚受怕的情緒體驗。
  • 恐懼是如何產生的?我們該如何克服它
    恐懼是如何產生的?我們該如何克服它!我們內心與大腦裡的恐懼,並非是無緣無故產生的,所有的恐懼是基於我們現階段面對的事情和對未來可能或者不可能發生的事情,進行的一種擔憂與過度擔憂……有了這些,我們內心便湧現出了恐懼,進而焦慮、惶恐不安、心神不寧、坐立不安、甚至是寢食難安。
  • 體育:初學者如何學習遊泳
    導語:遊泳提供有氧運動和手臂,核心和腿部力量建設的組合。因為你在水中,你是浮力的,這可以消除對關節的任何衝擊。當你開始一個遊泳項目時,你可能會發現很難完成一圈,即使你已經健康,你也會非常氣喘籲籲。這是因為當你的臉在水中時遊泳需要控制呼吸,這需要時間來學習。
  • 自由潛初學者常見心理問題及輔導
    綜合自己的親身經歷,這篇論文將分為兩方面來探討自由潛水初學者常見的心理問題。一方面是環境因素帶給初學者的恐懼心理,另一方面就是初學者面對技術難題時產生的畏難情緒。潛意思豐富多彩到我們難以想像又捉摸不透,潛意識成了人的本能欲望以及與之相關的被壓抑的情感、意向的貯存庫,它具有強烈的心理能量,總是伺機滲透到意識領域,以求得滿足,從而構成了人類一切活動的總源泉。   四、暴露療法   針對不同的恐懼心理障礙,我們可以採取暴露療法來解決初學者在學習時各種因素造成的心理恐懼。
  • 有勇氣,並不表示恐懼不存在,而是敢面對恐懼、克服恐懼
    一個人有勇氣,不等於恐懼就沒有了,而是要敢於面對恐懼並且克服恐懼。有勇氣跨越成功的障礙,戰勝恐懼的人,才是真正的強者。我們應該給生命注入勇氣,然後無所畏懼地去嘗試,雖然嘗試的結果不一定是理想的,但勇敢的人生一定是輝煌的。
  • 狗狗天生會遊泳?直接丟進水池,小心狗主子對水產生恐懼心理
    但是說到狗狗鍛鍊,鏟屎官們首先想到的就是帶狗狗出去遛彎,其實帶狗狗去遊泳也是一個不錯的運動方式。提到狗狗遊泳有的鏟屎官要說了,狗狗不是天生就會遊泳嗎?就比如之前獸醫小明的一位朋友帶狗狗去遊泳,朋友覺得狗狗本來就會於是直接把狗狗丟進了遊泳池裡,導致狗主子嗆了不少水,還對水產生了恐懼心理。那麼狗狗真的天生會水嗎?
  • 如何幫助孩子緩解恐懼心理
    >如何幫助孩子緩解恐懼心理2011-11-02 12:27:53出處:其他作者:佚名    到了學齡階段,各種害怕心理都可能產生,如:怕雷電、流血、兇惡的動物、恐怖的電影鏡頭等。  首先,幫助孩子克服恐懼感的方法很多,傳授科學知識,教孩子正確認識各種自然和生活現象,是一種最好的辦法。告訴孩子他所恐懼的那種事物究竟是什麼。
  • 如何幫孩子克服焦慮和恐懼心理?澳洲出版商出了這套書
    假如你以為只有成年人才會「真正的焦慮和恐懼」,那麼你是否知道,成年人心理癥結的根源來自哪裡?這些癥結正是來自於Ta的原生家庭,根植於Ta的童年。 心理學中對不同年齡階段的恐懼是這樣總結的: 嬰兒期——陌生人恐懼 幼兒期——分離焦慮和環境恐懼(1歲左右出現,持續至幼兒園後期) 小學期——現實危險恐懼(如天災,意外,壞人,疾病,藥物等) 中學期——個人比較與社會認同焦慮
  • 實用心理學丨人為什麼會恐懼,怎樣克服自己的恐懼心理?
    大多數人都會有自己恐懼的事物,在很多情況中都會生出恐懼的心理,雖然恐懼的對象不同,但是恐懼是所有人類都會有的情緒。恐懼的情緒通常是人們深陷於某種危險情境,企圖擺脫而又無能為力的時候,這個時候,人們的內心就會產生擔驚受怕的情緒體驗。
  • 克服恐懼感的第一件事是「承認自己的恐懼」
    在自卑的人群裡,有為數不少的人之所以自卑,是因為內心總是對一些事物產生恐懼心理,而且無法克服。比如有的人對寫字比較恐懼,只要在人多的時候寫字就會手發抖,還有的人對黑暗恐懼,只要在黑暗的環境下,就會後背冒汗;有的人則一上臺講話就會非常恐懼,原本準備好的內容竟然一個字也講不出來。
  • 4 個步驟幫你克服「倒立」的恐懼,一定要試試
    倒立可以測試你心理上和身體上的界限,令瑜伽練習變得更有意思。每個人在練習瑜伽時,都希望可以倒立。倒立是第一個考驗你心理和身體界限並挑戰你的弱點的體式。
  • 如何克服自卑心理?
    如何克服自卑心理?自卑的本質就是缺乏自信,自卑心理在個體的心理發展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自卑心理的引起是有多種原因的,例如:性格的差異、身材、相貌、家庭環境、智力水平、單親家庭,在人際交往活動中的成功與失敗的體會等。適度的自卑能使個體產生超越的動機,去追求進步,但是如果自卑發展到妨礙個體正常生活和工作時,就成為了一種心理障礙,嚴重地影響了個體的社會交往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