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很多人把STEM教育和創客教育混為一談。兩者除了都是培養綜合科學素養能力的教育,但是兩者還是有嚴格界限的。下文由格物斯坦小坦克來為二者做個辨析。
一、兩者的起源不同,但都需要社會的共同參與
STEM教育來自於美國國家科學文員會,後來出現在美國大學以及K-12的報告和文件中。創客一詞由來已久,隨著近年來開源軟硬體、3D印表機、網際網路等技術的成熟與普及,創客門檻大幅降低,教育工作者希望藉此培養更多具備創客意識的學生,提升將想法變現的能力。因此,創客教育由社會文化性因素引發,後被引入教育體系並受到重視。
二、STEM教育強調跨學科,創客教育則強調創造
STEM教育強調跨學科,強調不同學科(科學、技術、工程、數學)的整合。
創客教育的核心是創造,雖然會涉及不同的學科知識,但是其本身不強調學科, 跨學科是根據需要的選擇,而產品的創造性才是核心。
三、兩者都強調真實情境問題,但創客教育問題主要來自學生
STEM教育和創客教育都傾向於指向真實情境問題的解決。大多數情況下,STEM教育的問題多來自教師的設定和引導, STEM教學過程往往會提供綜合的複雜情境問題,由學生運用多學科知識開展不同側面的學習。
創客教育中的問題更傾向於學生自己提出,創客教育是幫助學生將想法變成現實,而不是讓所有學生探索相同的問題。
四、創客教育強調真實作品的產出,而STEM關注動手實驗
創客教育強調學生設計和製作自己的作品或產品。
STEM教育雖然注重實踐,關注動手實驗,但是不強調學生一定要有自己的實體性產品。
五、兩者都關注學生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培養,但是側重點不同
STEM除培養學生綜合解決問題的能力外,更強調培養學生跨學科的多元思維。
創客教育則更看重學生獨立創造思維力的培養,學生需要有自己的創意,並努力實現。
六、師生角色定位不同,方向一致卻各具特色在STEM教學中,教師更多扮演教學設計者、活動組織者、知識傳授者和學習引導者角色。教師角色多元,且需要不同教師相互配合,共同引導學生完成具體的學習項目。學生則是積極的參與者,獨立參與整個項目,或是在小組合作中共同學習跨學科的綜合知識。
在創客教育中,學生更傾向於獨立創造者。他們需要有自己獨特的想法,並藉助有效的手段加以實現。在此過程中,學生雖然也會和其他成員合作,但是為了實現不同的創意,教師則扮演著支持者的角色,不會過多幹預學生的想法,不需要預設太多具體的問題及講授固定的知識體系。
綜上所述, STEM教育是圍繞科學、技術、工程與數學學科知識與能力開展的,著重提高學生的STEM素養,優化學業成績,進而為創新型人才的成長奠定基礎。而創客教育旨在應用創客理念重塑教育,強調通過動手操作將創意的想法變成實實在在的作品,在創造的過程中學習。你明白了嗎?如果喜歡請點讚並關注格物斯坦小坦克吧,定期為您發布教育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