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說的太多,等不及翻譯,援意中國專家直接飆英語

2020-12-12 北晚新視覺網

30日據媒體報導,遠離家鄉、漂洋過海、深入疫區……這裡是逆行海外的中國醫療隊成員們親手記錄的《萬裡馳援》。

來自遠處的歡呼

到義大利的第7天

醫療隊來到意北摩德納

摩德納大學醫院收治了大量新冠患者

醫療物資緊缺

醫護壓力很大

他們出現時

現場響起掌聲

遠處病房大樓的窗口

也傳來醫護人員的歡呼

急得直接飆英語

防控經驗

重症救治方案

醫護人員如何防護

老年患者注意事項……

摩德納新冠救治小組想問的太多

中國專家想說的也太多

一分一秒都不想耽誤

非醫療專業的義大利語翻譯節奏慢

醫療隊領隊陳正方

急得用英語直接開講

「欣慰」

「第一次去貝加莫醫院

醫護人員缺防護物資

這一次給他們送去一些口罩、防護服

他們非常歡迎和感謝

上次我們提的建議

他們明顯都採納了

醫護人員的防護得到了明顯加強」

米蘭的街上

人們不再上街聚集

變化正在發生……

不擅長的事:努力讓視頻更漂亮

宣傳防疫知識

專家組嘗試了很多辦法

直播解答留學生的問題

網上一小時,十來個人準備了兩天

直播時,大家坐得很齊整

慌亂的小手略帶緊張

他們錄製的

新冠防控《赴意專家知識堂》系列視頻

在義大利語平臺上翻譯推送

周醫生說:

「我們努力讓視頻更清晰,背景更漂亮」

印象最深的事:義大利醫生的敬業

「義大利的醫生非常敬業

在相對比較艱苦的條件下

完成了非常大的工作量

他們在很用心地治療這些新冠病人」

在周華眼中

疫情面前

醫生不分國籍

恪盡職守

守望相助

是共同的醫者仁心

「相知無遠近,萬裡尚為鄰」

從2月底開始

中國向多國派出醫療專家組

他們帶去了抗擊疫情的「中國經驗」

也傳遞著來自中國的善意與擔當

延伸閱讀:

義大利疫情為何如此嚴重?中國援意醫療專家道出一個重要問題!

當地時間3月18日,第二批中國援意抗疫醫療專家組一行抵達米蘭。3月22日,中新社記者獨家連線第二批中國援意抗疫醫療專家組組長、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常務副院長裘雲慶。

裘雲慶透露了當前義大利疫情防控面臨的最大問題:很多人沒有檢測,傳染源還沒被發現!

裘雲慶認為,目前義大利每日新增患者數量不斷上升,這說明傳染源還沒有被發現,這是當前義大利疫情防控面臨的最大問題 。

裘雲慶說,因為檢測試劑和檢測人員力量不夠,導致很多人沒有檢測,所以發現不了傳染源。這就導致社區、人群當中有很多密切接觸者,甚至是病人,沒有被很好地管控起來。他們不斷地傳染,這是最大的問題。

裘雲慶表示,目前控制義大利疫情的當務之急是控制傳染源,儘可能從源頭上切斷傳播,建議對可疑患者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隔離、早治療。

「要把所有有傳染性的人找出來,用方艙醫院的方式把他隔離起來,才不會造成傳染,這是最最重要的手段。光靠增加救治隊伍、救治資源,不控制傳染源,效果很差。」

來源:北晚新視覺綜合 央視 中新網

流程編輯:TF021

相關焦點

  • 翻譯專家:外語詞直接嵌入中文使中文失去純潔性
    翻譯專家:外語詞直接嵌入中文使中文失去純潔性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翻譯協會副會長、外語中文譯寫部際聯席會議專家委員會首席專家黃友義說,這種現象不符合國際慣例,可以通過兩種方法將這些外語詞「化」為中文使用。  現在,許多外語詞直接嵌入中文,使得中文失去了純潔性。黃友義說,國際慣例對外語詞都是「化用」的,而不是直接嵌入。
  • 為義大利加油,盼望中國援意專家平安歸來 | 古稀書畫達人創作「抗...
    義大利尤為嚴重,中國首批援意專家,於3月12日專機抵達羅馬。拙筆記其瞬間。」3月23日晚,古稀書畫達人蔣雲龍在微信朋友圈曬出近作《中意兄弟 鐵哥友誼》。   「近期,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呈現擴散態勢,義大利確診人數快速增加。這幅畫的創意是:『義大利加油,中國支持你!』」昨天上午,蔣雲龍對前來採訪的記者說。
  • 景區混搭「神翻譯」傷不起!大學生專家團糾錯「中國式英語」
    不忍直視的「中國式英語」,讓太原科技大學外國語學院的學生「坐不住」了,他們利用暑期做了一件有意義的事,走進景區,「揪」出英譯錯誤,並以「規避山西省文化旅遊英語翻譯錯譯及文化缺失現象」為題開展深入研究。
  • 為什麼援意專家組多位專家來自四川?與汶川大地震有關
    12日晚,央視《新聞1+1》關注義大利疫情,白巖松連線四川省衛健委黨組書記沈驥,介紹四川專家馳援義大利的相關情況。3月12日,中國9名醫療專家從上海飛赴羅馬,其中5人來自四川。更重要的是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時,義大利的紅十字會以及醫學會派了14名急救專家駐紮在四川綿陽的重災區,為搶救傷員做了長時間工作,我記得有約900名傷員在義大利專家的指導下轉危為安。所以四川人一直抱著感恩的心,這次三名援意專家都是主動報名、主動請纓,覺得在危難的時候要有一份回饋和回報。
  • 我想做一名英語翻譯,該如何入手?
    (友情提示:英語翻譯分筆譯和口譯,這裡只討論筆譯,並且是以當前翻譯公司常見的實用性文體(例如合同、標書、產品說明書、簡歷、新聞稿、論文等)的筆譯為主,口譯和文學性翻譯敬請跳過。)很多人英語不錯,想兼職做英語翻譯,但不知道該如何入手。我先說下我的從業經歷,希望能起到借鑑作用。
  • 擔心AI翻譯搶飯碗!00後英語系新生入學兩天想退學
    昨天,中國傳媒大學生英語系新生寫給校長廖忠祥的一封信引起了各大高校學生的廣泛討論。這名新生在信中說,人工智慧正在「入侵」翻譯領域,自己的夢想馬上就會毫無價值,因此想要轉系轉專業。在信中,她同時建議學校取消外語專業。
  • 翻譯專家楊卓林:讓學習英語改變命運傳奇英語的使命
    楊卓林:貴州大學英語專業校友,掌握六個國家語言,傳奇英語高級合伙人,曾在美國、法國、澳大利亞、義大利等國遊學。參與中國國際大數據博覽會、貴洽會等國際會議國家領導人的陪同翻譯工作。英語翻譯專家和外國友人王警之:楊老師,你是在什麼樣的背景下,進行英語教學呢?
  • 近百名翻譯專家齊聚重慶 共議「中國政治話語的對外翻譯與傳播」
    >   中新社重慶11月25日電 (記者 韓璐)第三屆中央文獻翻譯與研究論壇25日在重慶舉行,來自中央編譯局、中國外文局、天津外國語大學、四川外國語大學等機構和高校的近百名專家學者參加論壇。
  • 英語翻譯:談資訊時代的翻譯
    可以說文化全球化是人類不同文化群體互相包容吸收,互相理解認同的過程,同時也給翻譯跨越文化障礙造成極大的方便。過去我們討論翻譯中的文化差異問題比較多,Andre Lefevere說根據奈達的「動態對等」理論,「凡是陌生的,不同的,或『別人的』都應歸化到譯入語和譯入語文化中去,以使譯入語讀者能馬上理解。」
  • 足球英語翻譯的四種常見文體
    懂英語的足球教練可能對賽後分析接受起來更容易點。當然對於能翻牆看國外YouTube視頻的教練而言,他們會直接看英語的戰術分析視頻。這類翻譯目前也是以英譯中為主。3、足球教案翻譯對於有興趣擔任外國足球教練的翻譯或者自己成為教練的人,那麼足球教案是不可不打交道的,甚至是每個工作日都要去涉及。簡單理解,外教要去上訓練課,訓練課上什麼內容呢?
  • 「降龍十八掌」英語咋說 金庸小說翻譯太難了!
    「現象級金庸體」陷翻譯難報導稱,金庸60多年前寫的「現象級」暢銷書很少有人翻譯,在英語世界冷冷清清。金庸的著作難翻譯是翻譯界公認的,據稱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獨特的「金庸體」語言半文半白間雜律詩,四字格和成語典故比比皆是,感覺像是傳統話本小說,同時,大師作品裡文化深奧,語言獨特,意境難以捉摸,令許多人望而生畏。
  • 300個中國相關詞彙的權威英語說法,告別四六級神翻譯
    1帶有中國特色的詞彙不會翻譯無論是四六級考試,CATTI翻譯考試,還是MTI翻譯碩士考試中,帶有中國特色詞彙的翻譯,是一定會考到的。選擇題不會還能蒙,但翻譯不會恐怕只能靠想像力了。所以每年的四六級考試,翻譯部分都是大型翻車現場。
  • 英語四六級翻譯題頻現中國風 考生紛紛「神翻譯」
    14日,全國大學英語四、六級改革後首次在國內各高校同時開考,因為聽力、閱讀、翻譯三個部分都有改動,不少考生大呼不適應。同時,此次四、六級大刮「中國風」,眾考生網上吐槽「山水畫、文人墨客、四大發明」怎麼翻譯啊?新題型和新風格苦了第一批前來迎戰的「小白鼠」們。
  • 「一米黃線」翻譯成「1M yellow」贛州機場現中國式英語
    贛州黃金機場的旅客安檢通道旁,擺放著一塊中國式翻譯的提示牌。  贛州市民王先生:贛州黃金機場內一些提示牌中的英語翻譯錯漏現象隨處可見,這不僅給外國友人帶來極大的不便,也有損城市形象。走近仔細一看,發現下面的英文竟然翻譯成「pleas wait behind the 1M yellow」,且先不說語法錯誤,就連第一個單詞「please」(請)竟然被寫成了「pleas」,少了一個字母。
  • 何時開始有的語言翻譯,歷史上第一個翻譯英語的人又是誰?
    可問題是,如果跟著旅行團還好,有人翻譯能幫助很好的溝通;自己一個人可就寸步難行嘍,畢竟人生地不熟是小事,聽不懂又說不清楚才是真的麻煩,簡直會急死個人,想要愉快的玩耍更是不可能的了,小編也不由得想,現在想和外國人溝通都這麼需要翻譯,古代的中國是如何開始「翻譯英語」這一高難度事情的呢?讀者朋友們知道古代第一個開始翻譯英語的人是怎麼做到的嗎?
  • 這個計程車司機愛「飆英語」 說再不瘋狂就真的老了
    2月18日中午,孟繁珂在動物園接到了一名乘客,像往常一樣,他先跟乘客用英語打招呼並詢問目的地。「哇,師傅,你英語說得好好呀!」坐在副駕駛的乘客張餘轉過頭,驚訝地望著這位「語出驚人」的計程車司機:穿著一身藍色西服,雙手嫻熟地握著方向盤,嘴上說著流利的英語。「師傅,我英語不好,你說的也只能聽懂一兩個單詞,而且很久沒說過了。」
  • 能翻譯英文小說的農民只能拾破爛養活自已,現在學英語過時了嗎?
    近日,在網上看到一篇報導,說的是一個叫袁英慧農民的事,袁英慧1990年上的職業高中,這麼算來她屬70年代的人。她自學英語有二十多年的時間,現在可以無障礙閱讀英文報刊書籍,翻譯完成了一部英文小說《失蹤者》(原名《The Lost》)。
  • 記者會上沒有中文翻譯,伊朗記者手足無措,而李楠直接英語回答!
    中國男籃紅隊終於在今天拿下了亞運會金牌,時隔多年之後中國男籃再次奪回了亞洲冠軍。記者會上沒有中文翻譯,伊朗記者手足無措,而李楠直接英語回答!在賽後的發布會上,伊朗的媒體記者抱怨沒有配備英語翻譯,在這樣的情況下中國男籃主教練李楠則非常霸氣,他直接用英語回答了現場媒體的提問,他表示贏球對於中國籃球往前走是跨了一大步!
  • 公園英語標識翻譯普遍不簡潔
    由市外辦牽頭,組織中外專家、媒體記者等組成的聯合督查小組對全市近20個市政公園及主題公園的雙語標識情況的現場檢查基本令人滿意,中外專家紛紛支招建立公園最常見用語翻譯庫讓公園標識有據可依。 實地觀察了近20個公園雙語標識後,聯合督查組的中外專家認為,目前大部分英文譯寫都基本可以理解,只有兩個問題最為集中:一是部分翻譯不符合英語表達習慣,多數公園都有一些類似「溫馨提示」的標識,但翻譯也是五花八門,有的是「kindly notice」 有的是「warm remind」,外國專家艾倫認為,在國外提醒遊人相關注意事項的標識就是「Notice」,深圳大部分的標識普遍存在翻譯不夠簡潔的問題
  • 日本發布2020奧運口號,三個英語單詞,難倒翻譯專家!
    東京奧運組委會主席森喜朗(Yoshiro Mori)說:「我想再次明確一下,我們不會考慮取消或者推遲這次運動會。」截圖來自谷歌翻譯可見日方的本意是:感動讓我們團結起來。估計日本人是先寫好日文再翻譯成英語的。換句話說,日方想在英文中找一個能表示「感動」的單詞,最後確定為「emo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