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之心的恩戈馬咖啡——蒲隆地的發展歷程故事

2021-02-17 咖啡工房

點擊關注 | 每日精品咖啡文化雜誌咖啡工房

昨日小編詳細看了有關非洲咖啡產區的相關書籍,了解到有著[非洲之心]之稱的蒲隆地咖啡這個國家,於是今日小編就把我所了解的分享給大家~~

 蒲隆地的咖啡約在1930年代由殖民母國比利時所引進栽種,但蒲隆地並沒有種植咖啡的歷史背景,但肥沃的沃土加上絕佳的生長環境條件,而後又加上2012年卓越杯的舉行,這十年來讓越來越多農民開始種植這種作物,並且蒲隆地的精品豆擁有酸甜感與細緻的香料變化。

 蒲隆地屬東非共同體(EAC)與大湖地區(GLA)的成員國,原名為烏隆迪,位於中非洲內陸,國土小巧且擁有起伏綿延的丘陵美景,是中非洲與東非的十字路口,也是偉大尼羅河跟剛果河的分水嶺,歷來有【非洲之心】的稱號,首都布松布拉位於壯闊的坦幹伊喀湖的河畔,這座大湖也是蒲國與剛果及坦尚尼亞的自然邊境,蒲隆地地勢高,海拔變化大,最底處700公尺海拔最高處的伊亞山有2670公尺,以農立國。

蒲隆地的咖啡約在1930年代由殖民國比利時所引進栽種,當地人原本並無飲用咖啡的習慣,因此一開始在早年的時候有不少的農民抗拒種植,在殖民政府的剝削下,早期的咖啡品質不是很好,且長久以來的種族問題,以及生產者對收購者(包括水洗場)的不信任,從而嚴重阻礙了咖啡品質的提升,1993年,來自世界銀行與國際貨幣基金的專案輔助為蒲隆地咖啡產業帶來了轉變契機,但直到了2016年9月,蒲隆地的咖啡業的發展才進入新的階段。鼓與咖啡是蒲隆地當地文化的重要表徽。蒲隆地國家咖啡執行單位ARFIC(National coffee Regulation Authority)特別將咖啡命名為[恩戈馬咖啡(NGOMA COFFEE)],當中的NGOMA就是鼓的意思。在內戰摧殘的與缺乏資金、技術等因素下,國際市場對蒲隆地咖啡的印象一直都停留在(價格不貴、品質普通)的非洲豆,蒲隆地是一座無出口港的內陸小國,與其他領土遼闊的產地國比起來,地理上有更容易抵達咖啡水洗場的優勢;但產地資訊不夠透明化、內陸運輸成本昂貴與出口手續的複雜也是一直限制咖啡的發展的一個缺點。

世界銀行與國際貨幣基金會的援助專案,成為了蒲隆地朝向精品咖啡的重要契機。專案有兩大策略:一是廣設咖啡水洗場(Coffee Washing Station,簡稱CWS),二是全面增加咖啡樹的栽種總量。2007以前所有的咖啡水洗場與後段日曬處理場都隸屬官方,因國營的緣故,效率極差,生豆的品質也是良莠不齊,也正如此,當時的蒲隆地咖啡在國際上的評價未曾提高,外界只給予(品質一般的非洲豆),好在2007年之後,政府鼓勵私立咖啡水洗場與後段日曬處理場,這才有了咖啡的一個轉折點。2011年,卓越咖啡組首度在蒲隆地舉辦標準咖啡評比,才引起了國際關注,並在2012年卓越杯,才徹底改變蒲隆地咖啡的命運。這個產區位於北方接近烏幹達的邊境高山區,是蒲隆地咖啡的精華產區,最著名的產區有卡揚薩與恩戈吉,兩地的海拔都在1700公尺到2000公尺之間,3、4月開始進入主要雨季,採收後的7月進入乾季,年均溫在18~19℃,夜晚的低溫延續到清晨,是豆香與緊實的豆體密度的主要原因。二、奇閏度(Kirundo)&布給希拉(Bugesera)奇閏度相當於靠近烏幹達邊境,這兩區的咖啡產量較低,海拔約在1400~1700公尺之間,咖啡受卡揚薩產區影響,已逐漸往生產精品批次靠攏,且有水洗場在卓越杯競賽下決賽的佳績。

三、慕印尬(Muyinga)&布耶魯(Bweru)這兩個區在東方與東北方,海拔約1800公尺,慕印尬離坦商尼亞的國境較近,但風味已略於卡揚薩,因氣候較溫和且卡揚薩的酸較明亮而富有變化。四、吉帖尬衉(Gitega)&奇裡密羅(Kirimiro)位於國土中部高海拔山區,年均溫也低,約在12~18℃,年雨量較低,僅在1100公裡左右,也造成產量較低的情況。五、布幫薩(Bubanza)&慕密瓦(Mumirwa)這這兩個區位於烏幹達與剛果共和國邊境,海拔由較低的1100公尺到海拔的2000公尺,年雨量僅在1100公裡,低海拔處在年均溫約在20℃,影響了咖啡的品質,高海拔處有機會產出精品咖啡,但雨量的分布與不足影響了這個產區的產量。首先先將果實放入大水槽,以浮力篩選出密度好的果實,未熟成或過輕的撈掉,接著進入機器去除果皮與果膠層,就可進入發酵槽發酵約18小時;第二天將已發酵過一輪的果實倒入乾淨的水中,繼續發酵約18個小時,合計大約為36~48小時;之後將果實再倒入清洗渠道以乾淨的清水刷洗乾淨,最後在根據情況進行第二次浸泡或直接進入乾燥程序,便是[雙重水洗髮酵法]。乾燥的第一階段要遮陰風乾,並避免於炙熱陽光直接的曝曬,含水率由剛離開的發酵槽的高溫度降至40%以下,接著移到棚架自然日曬,讓含水率自18%再緩慢降到11%。

|   蒲隆地咖啡所面臨的的挑戰

一、咖啡果實收售價不夠透明化。咖啡生產者缺乏合理的果實收購價資訊,缺乏有透明拍賣與公眾交易站這種體制,且[日批次]與生產者的直接連接低,咖農與賣家沒有交情,很難直接在莊園採購。二、與烏幹達的風味形象重疊。兩地皆以波旁種為主,但烏幹達有話題性,有以傾國之力支持的咖啡政策,對於多數消費者來說,烏幹達比蒲隆地好記且選購的誘因更高,蒲隆地咖啡必須讓自已的風味特性更獨特,才能更好的市場定位。馬鈴薯缺陷味在東非以烏幹達與蒲隆地最容易出現,而造成這種缺陷風味,多數專家認為是當地的病蟲害,也有一派認為是由不正當處理法引起病菌侵襲,雖可能僅有一小批生豆感染這種缺陷味,卻造成整批杯測品質下滑,導致顧客拒夠。以上就是小編分享的蒲隆地咖啡的發展歷程故事喲~   ~

免責聲明:本文部分圖片來源網絡,網站部分內容如圖片、我們會尊重原作版權註明出處,但因數量龐大,會有個別圖文未來得及註明,請見諒。若原作者有任何爭議均可與網站聯繫處理,一旦核實我們將立即糾正,由「咖啡工房」整理編輯,轉載請註明,本文意在傳播咖啡文化,若侵權請告知刪除,謝謝~!

相關焦點

  • 非洲咖啡產國蒲隆地咖啡故事 蒲隆地非洲之心咖啡衝煮風味描述
    蒲隆地,一個位於非洲的小眾咖啡產國,前街咖啡一直有上架一支來自布隆地的非洲之心。前街通過杯測發現蒲隆地的咖啡豆對比埃塞和肯亞的咖啡豆,蒲隆地咖啡的酸質沒有想埃塞產區的清新透徹,也沒有肯亞產區醇厚的果汁感。接下來前街就來說說蒲隆地咖啡。
  • 咖啡產區指南|蒲隆地非洲之心
    >蒲隆地蒲隆地是一個非常優美的內陸國家,位於形勢陡峭的東非裂谷之上,地形複雜,坦幹依客湖東岸突然高聳起來的壯麗山脊是非洲兩大河流尼羅河水系與剛果河水系的分水嶺,素有「非洲之心」的優美稱號。蒲隆地「非洲之心」通過比利時人的引入,布隆廸從1930年開始種植咖啡,品種與鄰國盧安達一般多半都是波旁系列品種,咖啡生長在海拔 1750至 2000 米的高山上。路透納產區布隆廸的咖啡生產型態與衣索比亞較接近,以小農生產居多,將各自採收好的成熟漿果送至處理場統一處理。
  • 非洲國家蒲隆地的自行車騎手
    最近看了一部記錄片,是關於非洲國家蒲隆地自行車騎手的,我從中獲得了對非洲的另一個角度的認知——非洲的社會經濟發展狀況。不知作為人類起源的大陸,非洲為什麼能在很大程度上保持原始狀態,受到的現代工業和現代經濟影響很小,至少不像其他大陸在較短時間內翻天覆地的變化。
  • 咖啡產地 | 非洲的心臟—蒲隆地,咖啡產區和風味特徵簡介
    蒲隆地,位於非洲內陸,全國土地面積僅有2.8萬平方公裡,但以農業為主要收入的人民卻高達90%,其中就咖啡為最大宗。 | 種植歷史 咖啡於20世紀20年代比利時殖民時期就來到了蒲隆地,從那時起一直是該國的主要出口產品,在1933年的時候規定每名農民都必須要照料至少50棵咖啡樹。等到蒲隆地獨立了以後,咖啡的生產才開始轉為私營。
  • 單一原產咖啡豆-非洲咖啡-蒲隆地咖啡豆
    精美的蒲隆地單一來源咖啡具有乾淨,細膩的味道,具有豐富的醇厚度和酸度,根據杯測記錄。咖啡評測表明,蒲隆地咖啡有甜漿果味道,花香和漿果般的芳香。蒲隆地的咖啡種植區蒲隆地地處尼羅河-剛果分水嶺的內陸,是東非和中非之間的一個丘陵起伏的小國,位於盧安達、坦尚尼亞和剛果民主共和國之間。出口的蒲隆地咖啡的質量已經與其鄰國盧安達的咖啡進行了比較。
  • 時小刻非洲遊丨蒲隆地:熱情好客的「山丘之國」
    紅網時刻記者 陳彥兵 綜合報導蒲隆地共和國(簡稱蒲隆地),位於非洲中東部赤道南側的內陸國。北與盧安達接壤,東、南與坦尚尼亞交界,西與剛果(金)為鄰,西南瀕坦噶尼喀湖。蒲隆地是一個農牧業國家,經濟以農業為主。境內多高原和山地,大部由東非大裂谷東側高原構成,全國平均海拔1600米,有「山國」之稱。
  • 蒲隆地咖啡豆蒲隆地咖啡與肯亞咖啡衣索比亞咖啡有何不同?
    蒲隆地蒲隆地政府允許私人建立咖啡豆洗滌廠,使蒲隆地咖啡產業真正擁有轉折點,這家私營加工廠在國際客戶的建議下,很快意識到只有高質量才能得到更高的價格,並願意學習和改進操作流程。。卓越咖啡組織的資本在蒲隆地持有標準咖啡評級,這引起了更多國際關注,當地農民發現,咖啡可以帶來現金,改善生活質量,接受了專家和政府的指導,根據世界銀行的援助計劃,蒲隆地政府通過索Jess在全國咖啡產區建立了175家洗滌廠。。卓越杯不僅改變了咖啡小農的命運,也讓蒲隆地咖啡進入精品咖啡產業的大門。
  • 科普| 除了肯亞和埃塞,非洲還有什麼咖啡國家?
    在咖啡館中我們比較常見的衣索比亞以及肯亞都是比較具有代表性的非洲咖啡豆。那麼除了這兩個咖啡產國之外,非洲還有什麼地方種植產出咖啡呢? 下面就來為大家分享一下關於非洲咖啡的那些產國吧。 衣索比亞是非洲阿拉伯種咖啡的主要生產國之一,出產全世界最好的阿拉伯種咖啡。
  • 原汁原味的非洲風情文化 感受蒲隆地的大鼓秀
    圖為蒲隆地演員向遊客展現非洲特色的舞蹈昨日,一場由蒲隆地國家大鼓團在園區浣溪沙舞臺的大鼓舞表演,拉開了世園會蒲隆地活動周的序幕,也給遊客帶來了來自非洲的激情與歡樂。蒲隆地駐華大使加松祖,省文化廳副廳長劉寬忍等共同欣賞表演。作為全球最優秀的打擊樂團體之一,蒲隆地的鼓手們自上世紀60年代就開始在世界範圍內進行巡迴演出。昨日的世園會浣溪沙舞臺上,一陣蒲隆地特有的民族吆喝聲後,只見一名蒲隆地歌手手持本國已有千年歷史的傳統樂器——「烏木杜麗」晃晃悠悠躍上舞臺。此時,他身邊的其餘十幾位「黑珍珠」開始緩緩地跳起民族舞蹈。
  • 非洲觀察 | 平息的只是蒲隆地政變,非洲大湖區動蕩依舊
    其實所謂「一直太平」,無非國內乃至歐美主流傳媒對這個面積不大、人口密度卻大得驚人的非洲大湖區國家缺乏關注罷了,事實上這個國家的街頭動蕩早自4月26日便已開始,而總統之所以出國,也是應非盟、東部非洲共同體(EAC)等多個地區性組織的邀請,去坦尚尼亞經濟首都三蘭港參加旨在討論蒲隆地政治危機的區域峰會,孰料境外討論尚無結果,自家後院卻起了偌大一把火。
  • 蒲隆地總統:中國和蒲隆地的合作「堪稱典範」
    新華社布瓊布拉2月6日電(記者邢建橋)蒲隆地總統恩庫倫齊扎6日在首都布瓊布拉接受中國媒體採訪時表示,中國對蒲隆地來說不僅是一個合作夥伴,中國在蒲隆地最困難的時期一直支持蒲隆地人民,中布兩國合作「堪稱典範」。  恩庫倫齊扎對中國給予蒲隆地的支持和長久以來在國際社會為蒲隆地伸張正義表示感謝。
  • 咖啡小白進階3:感受咖啡迷人的酸,科普非洲產區咖啡特色
    本文經「 咖啡工房」授權轉載,原標題《咖啡小白進階Level 3 | 感受咖啡迷人的酸,非洲產區咖啡特色》作者:咖啡工房 ,未經允許請勿轉載咖啡小白進階Level 3 , 開始接受酸的咖啡,分辨各種酸,體會酸度,從咖啡小白進階Level 1 進階 咖啡小白進階Level 2 ,慢慢開始喜歡喝非洲豆
  • 蒲隆地經歷10多年內戰 開始走上和平發展之路
    新華網布瓊布拉(蒲隆地)8月26日電 蒲隆地議會第一大黨「保衛民主力量」領導人皮埃爾·恩庫倫齊扎26日在布瓊布拉宣誓就任蒲隆地總統,任期5年。從而標誌著這個經歷了10多年內戰的中非小國正式結束過渡期,開始走上和平發展的道路。  蒲隆地位於非洲中東部,人口約700萬,主要由胡圖和圖西兩個民族組成。
  • 足球地理——蒲隆地竟然還跟德布勞內有關
    一.蒲隆地是怎樣的國家?打開非洲的行政區圖,我們卻發現蒲隆地非常不顯眼。 蒲隆地的國土面積狹小,但是不到3萬平方公裡的國土上卻擁有1000多萬人口,人口密度高達300多人每平方公裡。除了人口密度大之外,蒲隆地地處內陸,沒有出海口且地形以山地為主,交通基礎設施極其落後,這使得該國發展經濟十分困難。
  • 為傳承蒲隆地傳統文化而努力
    導 讀 蒲隆地有豐富的口頭文學遺產,包括故事、傳奇、詩歌、歌曲和謎語。此外,「伊比蒂託斯」以及這類故事中所傳遞的道德觀念至今仍令蒲隆地人津津樂道。物質和非物質文化遺產都是蒲隆地人的驕傲。對世界來說,蒲隆地鼓可謂舉世聞名,因此,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非物質世界遺產。蒲隆地的其他文化習俗同樣受到世界各地人們的尊重,特別是舞蹈和服裝。
  • 你好~蒲隆地
    如果不是被派到 蒲隆地 工作,我可能永遠都不會來 非洲 吧,可能也就人云亦云了吧。身邊的朋友都說我瘋了,年紀一大把突發奇想地要出國,還一下躥到了非洲 。從使館辦完籤證的時候,感覺像立了生死狀,大有奔赴前線的視死如歸,現在想來,真的是強行加戲。大半夜, 一個人大包小裹的奔赴 非洲 ,去機場的路上被司機笑話:「那麼多好地方不去,去 非洲 ,,你肯定不是 北京 人,去那地方。。。」
  • 蒲隆地共和國國家概況
    (INTWARI)、蒲隆地爭取民主與和解黨(PDR)、蒲隆地爭取發展自由聯盟(ALIDE)、蒲隆地爭取民主和發展新同盟(NADEBU)、蒲隆地爭取和平與發展聯盟(UPD)等。經濟作物佔耕地面積的10%,主要有咖啡、茶葉、棉花等。畜牧業原較發達,現逐年衰退。天然牧場7277平方公裡,佔全國面積的28.2%,畜牧業生產總值佔國內生產總值的5%。【服務業】 近年來,服務業發展較快,2016年產值約佔國內生產總值的39.5%。【交通運輸】 無鐵路。公路:各類公路總長13600公裡。首都布瓊布拉為交通樞紐。
  • 世界咖啡地圖 咖啡豆種植基地分布圖 全球產區咖啡味道描述
    咖啡種植帶分布在地球的北回歸線和南回歸線之間。南美洲、中美洲、亞洲、非洲及幾個咖啡種植島(夏威夷和牙買加)均位於熱帶和亞熱帶地區,那裡氣候炎熱而溼潤。南美洲和中美洲咖啡產量約佔世界供應總量70%。亞洲和非洲咖啡產量約佔世界供應總量20%。咖啡種植島咖啡產量約佔世界咖啡供應總量10%。
  • 非洲鮮為人知的大城市,純天然的「花園城市」,與我國關係很要好
    巡遊天下,探索旅行足跡,發現山河之美。歡迎大家關注【八品巡府】,為你帶來世間奇妙之事。本文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你眼中的非洲,是什麼樣的呢?非洲,位於亞洲的西南面,東瀕印度洋,西臨大西洋,北隔地中海與歐洲相望,大致分為北非和撒哈拉以南非洲。而關於非洲,你對這個大陸最深刻的印象是什麼呢?是黑人?是貧窮落後?
  • 詳解非洲產區咖啡豆特點非洲不同產區精品咖啡豆處理方式風味區別
    雖然公平地說,來自非洲的咖啡豆在整個大陸廣泛種植,並且在許多地區甚至野生。[味道的特徵:迷人的果酸]作為咖啡的發源地,非洲咖啡在整個咖啡行業中的地位舉足輕重。雖然咖啡的商業種植在全球已有數百年的發展,時至今日非洲不知凡幾的野生咖啡品種依舊是咖啡研究者們心中最大的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