柿餅較軟,味道較甜。柿餅對健康身體有什麼作用?來看看華東理工大學食品藥品監管研究中心副主任劉少偉教授怎麼說。
柿餅
柿餅是柿子的主要加工產品。與柿餅貯藏時間短相比,柿餅解決了這一問題。秋天的柿子豐收了,柿子的皮剝下來後慢慢變幹,直到柿子慢慢變軟,柿子逐漸變成深褐色,表面也出現了一層白霜,這時柿餅就可以開始吃了。
有營養
柿餅含糖量高,可以為身體補充能量。如果你有低血糖的症狀,柿子派可能是救星。而柿餅的甜味,也會讓我們吃起來,改善心情。
柿餅中也含有一定量的胡蘿蔔素。這些胡蘿蔔素具有抗氧化作用,對眼睛也有保護作用,能緩解視覺疲勞,增強免疫力。
柿餅富含硒,硒是一種具有抗氧化特性的礦物質,是我們身體健康所需要的營養素之一。
柿餅的表面有一層白霜,中醫稱之為柿子霜。柿子是一種中藥,對口腔潰瘍有很好的療效。如果你有口腔潰瘍,你可以在潰瘍表面塗上一層柿子面霜,不僅可以減輕疼痛,還可以促進潰瘍表面的癒合。
柿餅上的白霜是什麼?
柿餅上的白霜其實是柿餅製作工程中天然形成的糖霜,並不是防腐劑,是可以食用的。收穫的柿子削皮後進行晾曬,晾曬過程中柿子內部的水混著糖滲到了果實表面,當水分蒸發後,糖結晶積累到表面就形成了白霜。
這層白霜裡的主要成分就是葡萄糖,葡萄糖屬於甜度較低的糖,低於果糖,所以吃起來並不是非常甜。
柿餅上的白霜是加了防腐劑?
柿子本身的含糖量很高,做成柿餅後其含糖量會進一步增加。高糖、高鹽都具有一定的防腐效果,因此柿餅無需再加防腐劑。
因此,網上所說的「柿餅上的白霜是加了防腐劑」的說法是不正確的。
白霜是不是越多越好?
不一定!
白霜的多少取決於多種因素,包括柿子的含糖量、晾曬的溫度和溼度以及不同的製作工藝。白霜,也就是果實內析出的糖結晶,所以含糖量高的柿子容易出霜。
自然形成的白霜是需要足夠的晾曬時間的,晾曬不足的話,水分未完全蒸發糖分較難結晶,白霜就會較少。
溫度低時會「出霜」,而溫度升高時,這層白霜可能因為溫度高而融化,也就是平常所說的「回霜」。所以,一般冬天買到的柿餅一般白霜多一些。
如何鑑別白霜是不是人工撒的?
通常人們喜歡挑選柿霜多的買。但是,柿餅的優劣並不能用白霜的多少來評價,而且由於消費者的偏好,現在有些不法商人還會以此做手腳。
比較常見的造假方式是在表面沾一層澱粉或滑石粉,一方面避免糖霜吸潮,一方面可以讓柿餅更白,更漂亮。
識別的方法也相對簡單:
摸:在選購柿餅的時候用手輕輕的摸一下柿餅上的白霜,一般來說,正常分泌出的白霜應該是乾燥、質感細膩的抖:買的時候您不妨輕輕抖動一下柿餅,如果一抖就掉粉的極可能是人工上的霜;嘗:用手沾上一些白霜放到舌尖嘗一嘗,正常的葡萄糖末它會有一種淡淡的甜味,口感也比較細膩,而如果是人工上霜的一些粉狀物則會粗澀帶苦。柿餅能多吃嗎?
雖然柿餅很好吃,但你也要注意攝入量的問題。柿餅屬於寒性食品,而且含糖量比較高,一天的食用要控制在五塊以內。而柿餅的含糖量較高,糖尿病人儘量少吃柿餅。
【來源:第一財經廣播】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