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力推創意方案重塑百年老字號

2020-12-26 東方財富網

  每隔一兩年,「老廣」都會看到這樣的消息:「111歲雲香樓悄然謝客,」「300多年狀元坊老街唯一的戲服廠快撐不住了,」「81歲西濠電影院淪為倉庫。」類似的消息讓廣州市老字號協會秘書長劉建生心生感慨,「老字號是關一家少一家,不好好保護日後難以找回這樣的歷史積澱。」

  這些年來,廣州老字號發展面臨諸多困難:城市更新被迫離開,手工技藝難以傳承,利潤微薄難抵高昂租金等。儘管有老字號積極開拓創新探索新的發展路徑,但仍有部分因經營不善等原因,最終沒落成為追憶。

  廣州決定行動起來。近日,廣州發布《廣州市促進老字號創新發展三年行動方案(2018-2020年)》(下稱《方案》),涉及18個部門單位,從傳承與保護、轉型和升級、宣傳和推廣等方面提升老字號的競爭能力。

  針對老字號轉型升級,上述方案特別提到要推動老字號與旅遊、文化產業融合發展,包括鼓勵老字號企業與旅遊機構合作,將老字號納入「廣州遊」線路,開發廣州特色的旅遊工藝產品等。

  「諸多舉措都直指老字號的發展痛點,有望提振發展信心。」在接受時代周報記者採訪時,劉建生表示《方案》在舊址回遷、租金優惠、融合旅遊發展等方面都有詳細的指引,為此他對重塑廣州老字號集群的輝煌充滿信心。

  廣東老字號工作專家委員會專家委員、廣府文化學者饒原生對時代周報記者說:「《方案》是很好的信號。」他認為,老字號的保護保育和創新發展遇到了最好的時機,但如何借勢盤活老字號這盤棋,接下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百年商廈見證商都歷史

  老字號是廣州「千年商都」的見證者。

  1918年創立的南方大廈是之一。其前身是大新公司,1922年落成時,樓高12層成為國內最早的「摩天大樓」,為當時華南最宏偉、最豪華的商業休閒之地。抗日戰爭期間,該大廈被日機轟炸導致失火,連續燒了四天三夜,全部貨物付諸一炬,大廈僅剩水泥框架。直到1954年修復開業,該大廈以「南方」為名再現。

  20世紀80年代在南方大廈工作的老員工李文就經歷了其輝煌時期。「都說沒來過南方大廈,就像沒來過廣州。」李文說,家裡只要有外地親戚或朋友來,必定會去南方大廈走上一圈。

  1983年南方大廈銷售總額達2.7億元,居全國12大百貨商店之首,成為國內最大的百貨商店。「南方大廈就是廣州『千年商都』的縮影。」見證著南方大廈成為老字號的饒原生對時代周報記者說,彼時南方大廈有諸多創舉,包括開門迎賓和關門謝客的「微笑服務」,成立國內首個24小時便利店等。

  但其沒有因此發展順遂。90年代中期,外資零售巨頭布陣珠三角,本土、外資中小超市也進入了百貨市場,加上廣州城市、商業中心東移,這家守著傳統的經營模式和業態組合的老牌百貨商場開始虧損並一直處於困境。

  對於老字號而言,2000年似乎是一道坎。邁不過去的,只能被時代淘汰。以「小鳳餅」聞名的260年老字號成珠樓,因背負多重債務被迫在2000年9月結業;「素食第一家」菜根香曾獲百萬元改造裝修,卻在2004年謝幕;「三大酒家」之一的大三元酒家也在2000年因拖欠租金結業……

  當然,也有老字號邁過了這道坎。2004年,南方大廈改革重組,引進數碼城項目,在發揮老字號品牌效應下順應周邊市場的發展需要,遏止了不盈利的情況。

  適當減免租金扶持發展

  如何適應時代發展,是老字號企業面對的共同命題。

  「使老字號難以適應發展的痛點是租金。」劉建生對時代周報記者說,樓價高企租金翻倍,原本利潤就微薄的老字號難以承受。兩年前,他曾收到數十份老字號遞交的材料全是關於漲租金。他也曾向相關部門反映問題,但部門也很無奈,表示「老字號減租無法可依,不在優惠範圍內」。

  其次就是停車難。劉建生說,老字號多數集中在舊城區,周邊缺乏停車位,加上城市更新後減少老字號的生存空間,而大型購物商場能提供大量的停車位,消費力自然就此流失。

  無政策扶持,使老字號陷入了尷尬。事實上,政府早有保護老字號的意識。2002年開始,廣州就提出保護老字號的概念,但在很長一段時間都處於概念階段,沒有相關扶持政策,「保護」難以落至實處。同期提出保護老字號的杭州已是成績斐然,2008年杭州清河坊獲評為「中華老字號第一街」。

  《方案》出臺,這一窘況有望緩解。《方案》提到,原址租用直管房的廣州「中華老字號」企業,可採用定向租賃的方式承租,並參照最新公布的商業用房房屋租金標準給予適當的租金減免。 此外,將原址保護老字號納入城市更新年度計劃,在舊城改造中確需拆遷的老字號,除市政公共建設難以回遷外,應按照「拆一還一」「原地段安置」原則保障原址回遷,並儘可能恢復面貌。在不影響道路交通運行的前提下,商業老字號門店周邊道路可設置路內停車泊位。鼓勵在有條件的地方,通過建設公共停車場、安裝立體停車設備等方式解決周邊停車需求。

  「租金、稅收、政策是真正幫助老字號發展的動力。」劉建生說,《方案》出臺前曾在20多個企業單位調研,方案提出的都是老字號發展切實需要的。《方案》出臺後在老字號企業形成較大的積極反響。「近期申報老字號的熱情也高漲了不少。」

  據廣州市老字號協會統計,目前廣州共有122家老字號,以醫藥、餐飲、食品和非遺等為主。超過1/3為醫藥健康類品牌或企業,其次是餐飲食品類,以及非物質文化遺產和生活服務類。

  線上線下打造老字號名片

  除了在錢袋子上扶持,廣州將以官方名義將老字號打造成文化名片。

  類似的做法數年前就開始。當時廣州各區陸續建設「老字號一條街」,融合文化觀光、旅遊購物、休閒消費、經貿洽談等特色,以期讓散落在各地的老字號集聚形成效應。

  《方案》也有同樣的提法。包括將老字號納入「廣州遊」線路,完善和加快北京路和上下九等老字號一條街建設,打造廣府風情和商業氛圍的老字號集聚區。

  但在饒原生看來,在哪裡打造老字號一條街還有待商榷。「歷史上廣州老字號一條街並不在這些地方。而是中山五路與永漢路、第十甫與上下九、長堤與太平南。」尤其是長堤,曾經聚集的老字號就有大三元酒家、大公餐廳、愛群大廈、南方大廈、先施公司、華夏百貨公司、海珠大戲院等。

  「長堤曾是廣州城市形象最驕傲的地方。」饒原生對時代周報記者說,長堤曾媲美上海外灘,商鋪林立、碼頭密布,加上傳統建築特色騎樓街,是老廣州城的商業文化中心,持續繁榮達半個世紀以上。為此,他認為建設「老字號一條街」應當順應歷史,利用已有的歷史文化積澱,舊建築加上傳統老字號的商業氛圍,長堤就是最佳的選擇。「在歷史的基礎上活化,才有傳統文化的韻味。」

  推動發展的外力給足了,老字號也需自我創新。

  以廣州酒家為例,除了傳統的粵式餐飲服務外,打造以粵菜文化為基礎的融合型餐飲品牌開拓年輕化餐飲業務。去年成功上市後實現淨利潤3.4億元,今年廣州酒家進駐白雲機場2號航站樓,宣揚地道的廣府文化。

  在電商迅猛發展的時代,不少老字號企業加強線上線下的融合,擴大市場空間。皇上皇、寶生園等推出線上獨有商品以適應消費者需求,取得不俗的成績。「網上銷售是老字號的發展方向。」劉建生告訴時代周報記者,不久前好幾家老字號企業與蘇寧籤訂了入駐協議,通過整合百貨、手信,在線上擴大老字號的品牌影響力。

(責任編輯:DF370)

相關焦點

  • 普洱茶百年老字號重塑品牌
    12月24日,百年老茶號陳昇福元昌第三家直營旗艦店在西雙版納景洪開業,百年老字號重新走向市場後,面對的不僅是老茶客,也要走向大眾消費市場,培育年輕消費群。年輕大眾消費市場的培育也是普洱茶乃至國內茶行業面臨的問題,且看這個百年老字號是如何打動年輕消費群體的。
  • 廣州百年老字號亮相廣州直播節
    廣州百年老字號亮相廣州直播節金羊網  作者:張豪  2020-06-05 當百年老字號撞上直播電商,會碰撞出什麼樣的火花呢?
  • 三百年老字號同仁堂品牌的新生!
    三百年老字號同仁堂品牌的新生!提起同仁堂,你的腦海中會浮現怎樣的畫面?是紅牆黃瓦的宮殿式門店建築?中藥味瀰漫的老式貨櫃?還是滿頭銀絲的白鬍子老中醫?【同仁堂藥鋪】這塊金字招牌的分量沉在每個中國人心裡。"但願世間人無病,寧可架上藥生塵",揣著這樣的品牌理念,從百草到御藥再到養生滋補品,同仁堂走過了351載徵程。歷經300多年風雨,如今的同仁堂開始轉型了。
  • 百年老字號同仁堂進軍文化創意產業
    百年老字號同仁堂  進軍文化創意產業  11月6日,北京同仁堂集團與圓核經典文化傳媒(北京)有限公司共同出資成立「北京同仁堂圓核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百年老字號正式進軍文化創意產業。  作為具有346年歷史的中醫藥老字號企業,同仁堂一直大力繼承和弘揚著「同仁堂中醫藥文化」這一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近年來,北京同仁堂集團確定了「既是經濟實體又是文化載體」的發展定位,堅持經濟與文化雙輪驅動,與專業文化團體合作推出了電視劇《戊子風雪同仁堂》、京劇《風雨同仁堂》、評劇《風起同仁堂》等文藝作品,為傳承中醫藥文化,挖掘老字號文化,提升品牌影響力,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 百年老字號陶陶居的「年輕化」之路
    近年來,政府和行業組織、企業積極推進的「粵菜師傅」工程和「食在廣州」的品牌文化建設,粵菜老字號也紛紛加入數位化發展、品牌形象重塑等戰略,新科技、新玩法、新創意的持續導入,粵菜再次迎來春天。更有不少線上客流引流至線下門店,百年老字號與百年名築的品牌影響力得到再次提升。
  • 廣州出臺「保護方案」 「原址回遷」新政給老字號派定心丸
    老字號是數百年商業和手工業競爭中留下的極品,各自經歷了艱苦奮鬥的發家史最終統領一行。大部分老字號所處的位置,都是城市的核心區域內的古老建築,或多或少會有日久失修等問題。改造就伴隨著遷徙,很多老字號卻因此陷入困境,甚至步向消失。
  • 「創新力」助力餐飲乘風破浪 百年老字號陶陶居深圳第四站啟幕
    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訊(記者 曹文麗)自2015年陶陶居首次走出老西關至今,陶陶居這個中華老字號在短短5年時間門店數量從1家增至19家。像餐飲行業的其他同行一樣,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曾經一度讓陶陶居這個百年老字號陷入困境。從暫停堂食、緊急啟動外賣到恢復堂食、觸電直播帶貨,再到8月開出全新門店,陶陶居這一路是如何做到快速回血降低疫情對品牌的影響呢?這背後不僅是餐飲人堅毅性格促成的成果,更多是一個品牌的應變力和創新力的力量在支撐。
  • ​@廣州街坊,百年老字號陶陶居總店預計年底開業
    「裝修方案遵循』修舊如舊』。總店內有許多文物,包括滿洲窗、掛件等,每個歷史時期的文物我們都希望能做好保護性修繕,儘可能展現出它的原貌與風採。」正因文物較多,因此重新裝修時間較長,至今已停業2年。作為廣州飲食的一塊金字招牌,陶陶居餐飲品牌目前已經走出廣州,走向全國。在廣州、廈門、深圳和上海一共有19家門店,未來還將在北京開設分店。打造「非吃不可」的名菜挖掘新時代下的好故事老字號如何實現老樹開花,一直是餐飲界熱議的話題。
  • 廣東百年老字號陶陶居首進華東 進駐上海新天地
    日前,廣東的百年老字號陶陶居首次進駐華東,並選擇上海新天地。陶陶居品牌運營方食尚國味集團董事長尹江波介紹,自2015年陶陶居首次走出老西關至今,短短5年時間門店數量從1家增至17家。百年老字號的上海首秀上周六上午,淅淅瀝瀝的冬雨,將南方的陰冷凸顯無疑,路上行人也因此驟減。但在新天地北裡,陶陶居上海首店卻吸引了大批陶粉前來排隊。
  • 康有為題字,魯迅來過,呢間廣州百年老字號發大招啦!
    到清末民初,廣州已湧現出了一批著名的「老字號」茶樓和酒家,成為當時社會各階層娛樂和消費的聚集地,也見證著廣州百年的社會變遷。可惜,這些老字號都日漸落寞,不少因為經營不少等原因倒閉、結業了…… 你還記得他們嗎?
  • 廣州助力老字號品牌出新出彩
    老字號需要通過產品、服務等多方面重塑來挖掘產品內涵,改造產品面向新世代消費者。圖為廣州超級文和友內景。廣州出招活化老字號品牌南方日報記者了解到,廣州市文化廣電旅遊局此次推出的老字號文化遊徑和旅遊精品線路包括了「越荔風情」老字號文化遊徑、「千年商都」老字號文化遊徑,以及老字號中西美食文化一日遊、嘆西關美食賞粵劇文化一天遊、探尋老廣老字號美食二天遊、粵地情懷·全視角廣州日夜遊、尋找歷史記憶·工業一天遊、廣味工業研學遊、老字號非遺文化中醫藥研學遊等。
  • 近200億規模的月餅市場,老字號品牌如何借「芝」圈粉?
    中國的老字號糕點其實還真不少,我們分別看上海、北京、廣州3地老字號品牌在口味上做了哪些升級。上海沈大成:沈大成隸屬於上海杏花樓集團。沈大成創始於光緒六年(1875年)。沈大成創始人沈阿金為集點心與風味小吃之大成,故取店名為沈大成。
  • 在廣州,吃貨必探的百年老字號酒家,最老的有155歲!
    在廣州,吃貨必探的百年老字號酒家,最老的有155歲!> 小布之前在微博上問過大家:吃過這麼多廣州老字號
  • 傳說中廣州百年老字號早茶的「四大天王」!
    有的城市去過一次就足夠,而廣州絕對是值得反覆品嘗的城市。不僅大街小巷隨處可見地道小吃,更有著鼎鼎大名的早茶文化。話說廣州人可以不吃早飯,但不能沒有早茶。「嘆」早茶是人們忙碌一天的開始,喝完早茶,一天才會圓滿。
  • 百年老字號陶陶居又開分店
    (原標題:百年老字號陶陶居又開分店) 經過130多年的發展,陶陶居在食尚國味飲食集團的運籌下
  • 陶陶居西塔國金店開業盛典 百年老字號歷史文化展覽
    (贏網網報導)今天上午,中華老字號陶陶居(需求面積:300-600平方米)迭代升級版在廣州CBD地標建築珠江新城西塔國金天地舉辦了開業盛典。「看小蠻腰,品陶陶居」,這是陶陶居全國第5家門店,也是廣州第3家門店。
  • 餐飲百年老字號,「老」的究竟是什麼?
    不禁讓人反思,百年老字號,「老」的究竟是什麼?是資歷老,品牌老,產品老,還是啃老,衰老,倚老賣老? 在這民以食為天的年代,餐飲是最貼近生活的部分。而想要了解餐飲界的百年老字號,我們還得先從百年老字號開始說起。
  • 廣州百年老字號清心堂經典素食月餅,過度包裝了麼?
    廣州百年老字號清心堂經典素食月餅,過度包裝了麼?
  • 上海人民有口福啦,廣州百年老字號陶陶居空降魔都
    號外,魔都人民對點都德的熱情還未消退真·廣州老字號陶陶居,首店也要來啦!不久將空降在排隊餐廳聖地的新天地北裡要問他家有多厲害?!139歲的陶陶居,算是和蓮香樓並駕齊驅的老字號(現在只剩下陶陶居了,小夥伴們且吃且珍惜啊)「橫空出世」的點都德,都要尊稱他為老前輩了!
  • 廣州老字號月餅今年有咩新意思?
    ……距離中秋節還有半個月,廣州各路月餅新品已經紛紛霸佔了各大超市和商場的顯眼位置,今年廣州幾家老字號更是出盡心思,讓傳統老字號月餅也換上新潮形象,讓月餅市場更能抓住年輕消費者的心。下面就讓廣州日報巡城記者帶你看看今年幾款新潮月餅。 廣州酒家:可樂罐中秋禮盒回頭率槓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