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在馬路上的老人無人扶,不到一米的電動車和行人,見狀趕緊駛離

2020-12-24 燕趙記錄者

事發河北,在一條車輛川流不息的馬路上,一位老人顫顫巍巍地想過馬路,就在老人進入到機動車道的時候不慎摔倒了,倒地不起!

只見距離老人摔倒不到1米的電動車與行人,見狀立即駛離倒地老人。在老人倒地期間,來來往往的行人和車輛還有一旁的幾個在旁邊聊天,卻無人上前幫扶;直到一名騎車女子急忙停車上前查看,撥打了急救電話,最終老人被送醫院,視頻終止也無人扶。

老人在馬路上摔倒竟無人扶,是現在社會的道德缺失還是人們不敢扶呢?小編覺得人之初性本善,當我們最開始看到這類情況的時候肯定是本能地上前扶起老人了,當大家看到那麼多因為在馬路上或者其他地方,因為扶了老人而惹得一身麻煩的新聞後,大家的自我保護意識增強了,變得「膽小慎微」了,以至於到了現在的遇到這類情況都本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想法。

就像上面說的,距離僅一米的距離人們都是趕緊離開,說的這裡,小編想說:社會的進步需要正能量,希望有更多的好人好事在社會上湧現出來,我相信這類「沒人扶」的事件也將不復存在了,大家說是不是呢?歡迎留言說說您遇到這類情況後,您會怎麼做呢!

相關焦點

  • 八旬老人拄拐乘車,好司機停車扶過馬路(視頻)
    原來,19日上午,張女士乘坐613路公交車時,有一位拄著拐杖的老人乘公交車時行動不便,駕駛員發現後主動攙扶他下車,還扶老人穿過車流不息的馬路,這件事一直讓張女士很感動,在家人的提醒下,她特意給613路隊打了這通表揚電話。根據張女士提供的信息,通達分公司613路隊工作人員抽取監控,發現這個好心的駕駛員正是劉順。
  • 河北一老人馬路前不慎摔到,2分鐘內路人無動於衷,現場畫面揪心
    什麼時候老人跌倒後都不敢去搭把手,或者停車去扶一下了,什麼時候人性變得如此冷漠無情?近日12月11日河北石家莊一老人摔倒後,2分鐘內多人路過卻無人問津。監控畫面中可以看到老人的腿腳並不是很好,走起路來還一瘸一拐的,在老人走到路口的時候不慎跌倒,可是卻無人攙扶,老人在跌倒的時候旁邊剛好有一輛電動車,電動車車主見老人跌倒後匆匆離去,生怕老人會訛上自己。
  • 中學生騎車時撞倒老人,老人被其送醫救治,疑似腦出血
    路口如虎口,馬路不是遊樂場,所以千萬不能在馬路上隨意嬉戲,筆者每次走在路上都能看見有些學生在騎車嬉鬧,他們騎得很快,把路人都給嚇得夠嗆,有的車見了也趕緊減速避讓,因為一旦把他們撞倒了那後果是很嚴重的,最近在廣西來賓市就發生了一起因兩名初中生因在路上騎車嬉戲而撞倒了一名老人的事故。
  • 【見聞】南門菜場附近,一老人摔倒無人敢扶……
    今天我途經南門菜場前,只見一位老奶奶倒地不起,身側車輛和路人來來往往,卻無人敢扶......過了一會兒,兩名男子將老奶奶扶起,所幸老人家並無大礙。 猶記得那年馬年春晚小品《扶不扶》,引發國人熱議,結尾那句令小編記憶頗深:「這人倒了咱不扶,這人心不就倒了嗎?人心要是倒了,咱想扶都扶不起來了。」 這個爭議性問題,眾市民表示:扶是必須的,擔心是難免的!
  • 美女善意扶老人,不顧別人勸說,我們到底該不該扶老人
    從小父母和老師就會教育我們要助人為樂,在大街上,如果看到過馬路的老奶奶或者是躺倒在地的老人,一定要去幫助他們,但是現在很多老人會利用年輕人的這種善良做一些損壞別人利益的事情,他們會假裝倒地,然後年輕人在扶他的時候,他就會訛上這位年輕人,使得本來的好心好意變成了違法犯罪。
  • 亡人事故案例警示 | 開車上路,如何避讓非機動車和行人?
    在很多城市或城鄉結合部都有摩託車和電動車,即使在禁摩的廣州還有眾多的電動車在馬路上亂踹,它們改變的速度比行人自行車快,如果避讓不及,造成的傷害比前面兩種更大。 哪些地方要特別注意避讓?同事顧老闆對避讓行人有一套心經:「要避讓行人基本上就是慢行,如果是非斑馬線聰明的行人會站著不動,基本上很慢很慢的通過。如果斑馬線,就行人過了再駕駛通過。」如果在中間車道或者左右兩邊有障礙物阻擋視線,一定要慢起步,得知安全了方可加速 前進。2預留足夠的空間如果在行駛的車道上有行人、自行車和電動車等,預留足夠的空間給他們,然後再快速駛離。
  • 一老人從輪椅上摔下來,無人敢扶!
    昨天下午13:30左右,在淮安市淮陰區金潤城門口,一名女市民發現一坐在輪椅的老年人跌倒在地,但是女市民沒有敢去扶,而是選擇打120、110報警求助,周圍群眾說,騎自行車路過的人也曾停下看幾眼,然後又騎車走開。
  • 老人過馬路突然倒地站不起來,好在4輛警摩為他築起安全牆
    5月16日傍晚,成都都江堰市文薈路與柏條河北路中段路口,一名年近七旬的老人在過馬路時,突然摔倒在了人行道上。老人幾次試圖撐起沒能成功,一旁的老伴兒手足無措。不過,沒走幾步,便一個踉蹌正面倒在了路上。見狀,身後的老伴兒快步走到了身旁。老人試圖側身自己撐起,但用手撐了幾次都沒撐起來,一旁的老伴兒試圖將其拉起也沒有成功。而這時,其倒地路口後方的交通信號燈由紅轉綠,後方有車駛來。正在這時,監控畫面中,閃著警燈的4輛警用摩託車出現了。
  • 又現「扶不扶」?好心司機扶起老人反被冤枉,人的善良經不起傷害
    幫助他人,本來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從小學開始,老師就教導我們要尊敬老人,扶老人過馬路,遇到別人有困難要主動幫忙。後來,隨著一個又一個「扶不起」的案件出現,我們都在糾結,遇到老人摔倒或者被撞,到底該不該扶?而「扶老人被冤枉」的事件,仍在發生。
  • 今後行人過馬路闖紅燈不走人行橫道等要罰款
    路口新增了一些標誌標語雖然整治行動還沒正式開始,但最近,在一些路口和非機動車道,都能看到一些豎在路口或噴塗在地上的標誌標牌。在延安路上的幾座人行天橋附近,最近幾天就豎立起了「過街行人,請走天橋」的標誌牌,在環城北路的一些非機動車道和人行道口,地上噴塗黃色的「紅燈請勿越線」幾個大字。
  • 駕車轉彎疏於觀察 斑馬線上撞倒行人
    近日,在三臺城區發生一起事故,因駕駛員駕車過程中疏於觀察道路情況,在斑馬線處撞倒兩名行人。2020年11月20日18:04許,毛某某駕駛一輛四輪電動車行駛,行駛至北泉路與會仙路交匯處左轉彎時,將正在通過人行橫道的行人孫某某、向某某撞倒,致孫某某(老人)輕微擦傷,發生事故後,毛某某駕駛車輛直接駛離現場。
  • 趕緊擴散!綿竹交警對行人闖紅燈開罰單啦!已查處100餘起......
    下午3點,我們在回瀾大道綿竹圖書館路口紅綠燈處看到,還亮著紅燈時,一名大姐就迫不及待地拉著她的好友衝向街對面,隨後在快速行駛的車流中穿行,不到十米的距離,兩人一路上走走停停躲避行駛的車輛,完全沒有意識到處在危險之中
  • 鄉間小路發生車禍,轎車為規避側身翻倒,老人見狀卻就地躺下
    鄉間小路發生車禍,轎車為規避側身翻倒,老人見狀卻就地躺下本文為小編原創,圖片均來源於網絡。導語:在某條鄉間小路上,一位老人騎車突然從小道衝上大路,導致迎面而來的麵包車避做出緊急避讓,側身翻到了路邊的溝裡,本想去查看麵包車情況的老人,被一名騎著三輪車的人教了幾句話之後,居然走到自己的電動車邊,就地躺了下來。7月23號,某條鄉間小路上的一處監控拍下了這一場特殊的車禍。
  • 臺灣馬路上幾乎見不到電動車?緣由竟然是這樣?
    臺灣馬路上幾乎見不到電動車?緣由竟然是這樣?大家都知道,在之前的時候我國很多省份出臺了限摩令。那是因為摩託車太多,導致交通出現問題。後來電動車不斷流行,不僅僅因為價格便宜而且環保衛生頗受大家歡迎。這時候如果你細心觀察的話極有可能會發現這樣一個問題,那就是臺灣很少能看見電動車,反而確實堵塞交通的摩託車,那這是為什麼呢?首先第一點,那就是臺灣沒有限摩這一制度。我國基本上是從2000年時候開始限摩的,後來就是杭州再後來到了2004年的時候廣州也開始限摩。等到了2015年的時候我國近兩百個城市開始推行限摩令。
  • 臨沂:馬路中央隔離欄被開豁口,車輛行人來回穿梭險象環生
    「好好的中央隔離欄竟然被人為的開了兩道口子,不少行人在豁口處橫穿馬路,更有一些車輛在此涉險逆向掉頭,實在是太危險了!」3月5日上午,記者來到沂州路與金雀山路交會處發現,該處南側200米左右的馬路中央隔離欄的確遭到破壞,隔離欄出現兩個約2米寬的豁口。記者觀察,不到10分鐘的時間內,就有8輛小轎車5輛電動車為抄近道,在豁口處涉險掉頭,還有不少市民也從豁口中橫穿而過。
  • 老人摔倒撞傷頭部,扶不扶?這2個佛山街坊給出了她們的答案
    街頭遇到老人摔倒,扶還是不扶?
  • 老人帶孩子過馬路不遵守交通規則,出事故了算誰的?
    路口處,一名老人吃完飯領著六歲的孫子去上學準備橫穿馬路,導致孫子頭部被一輛渣土車碾壓當場身亡。老人抱著屍體在路邊跪地痛哭,現場慘不忍睹。不管是機動車還是行人,如果在馬路上行走就必須遵守交通規則,這是每個人都要做到的事情,並且不分男女老少網友評論:網友:我最不放心我婆婆帶孩子。她常用語就是「沒有事,他不敢撞!」 就因為她老這麼說。我毅然辭職。自己帶。並且不會讓她單獨帶我孩子。
  • 八旬老人外出鍛鍊,眼鏡丟失迷路馬路中央
    原標題:八旬老人外出鍛鍊,眼鏡丟失迷路馬路中央 華龍網1月24日16時15分訊 17日早上6點左右,家住巴南區的黃女士在優躍城附近的公交車站等車上班時,看到一位老人在馬路中間來回穿梭。那個地方是個路口,平時上下班高峰期車很多,她擔心老人發生意外,趕緊上前去將老人扶到路邊。隨後由於聯繫不上老人家屬,就趕緊打了報警電話求助。 巴南區蓮石派出所民警趕到現場時,老人正坐在冰冷潮溼的路沿上,走到跟前一看,發現老人無法站立起身,語言表達也含糊不清,也沒有攜帶任何證件。加上當時六點多,天還沒怎麼亮,眼見老人凍得瑟瑟發抖,民警立即將老人扶到車上休息。
  • 這樣過馬路,要不得!
    大多數騎自行車、電動車的市民在過馬路時,會主動下車推行穿過斑馬線。在不遠處的白沙大道西與勝利路交叉的路口處,斑馬線旁設有專門的非機動車道,供來往的非機動車使用。督導組在觀察中發現,當人行橫道綠燈亮起時,等在一旁的行人、自行車、電動車等紛紛向馬路對面湧去,有些非機動車並沒有走專門的非機動車道,也沒有下車推行,而是人車混行通過斑馬線,存在不少安全隱患。
  • 緊貼車身橫過馬路,誤入盲區的悲劇!請教會老人這些交通安全常識!
    緊貼車身橫過馬路,誤入盲區的悲劇!請教會老人這些交通安全常識!監控視頻記錄全過程11時50分許,原本走在人行道上的老人在路邊觀察了一會兒後,踏入了機動車道。隨後,老人沿著機動車道一直向前走。此時,路口車輛正在排隊等候通行。老人緊貼著公交車右側向前走,行至路口準備越過車輛橫過馬路,綠燈亮起,車輛起步。頃刻間,老人被捲入車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