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祝魏明倫從藝七十周年,川劇《變臉》裡的「水上漂」和「狗娃」又...

2020-12-25 川觀新聞SCOL

四川在線記者 李婷 攝影報導

「張打鐵,李打鐵,打把剪刀送姐姐,狗娃沒姐姐,剪刀送爺爺……」12月22日晚,由川劇名家魏明倫創作的川劇《變臉》在四川省川劇院上演。這場演出是「魏明倫藝術生涯七十周年系列活動」子活動之一,同時也是復排版川劇《變臉》繼直播後再度與觀眾見面。

水上漂身懷「變臉」絕技,隻身駕舟,浪跡江湖。他從人販子手中買下狗娃,爺孫倆相依為命,其樂融融。後來,水上漂發現狗娃並非男孩,大失所望,又不忍趕走,便收其改作小幫工暫留身邊。狗娃生性好奇,因偷看「變臉」秘密釀成大禍,不得已跳船逃走。川江某城男旦梁素蘭主演《捨身崖》,玩友師長率部捧場。戲園內外人頭攢動,混亂中人販子拐走了高家孫少爺天賜,又抓回狗娃嚴加看守。狗娃身背天賜逃出虎口,暗送「水上漂」作孫兒,惹出一樁綁票案,給「水上漂」帶來殺身之禍……

2020年,恰逢魏明倫先生藝術生涯70周年。為此,四川省川劇院演出由魏明倫編劇,謝平安執導,任庭芳任復排導演,熊憲剛、郭子涵等主演的川劇《變臉》。「我覺得狗娃很可憐,但也很勇敢。」郭子涵飾演狗娃,今年上五年級,她說自己家裡的爺爺奶奶在她小時候就看過《變臉》,對其中的狗娃記憶猶新,這次她飾演狗娃,家人也非常開心。

魏明倫,劇作家、雜文家、辭賦家,國家一級編劇。1941年生,四川內江人。童年唱戲謀生,業餘自修文學。改革開放以來,寫出九臺大戲。《易膽大》《四姑娘》《巴山秀才》三獲全國優秀劇本獎。《潘金蓮》引起全國討論,波及港臺歐美。《夕照祁山》以高雅文學性獲得文壇關注。《中國公主杜蘭朵》在北京與佛羅倫斯歌劇院的《圖蘭朵》同時公演,傳為中西文化磨合的佳話。《變臉》選段,載進人教版中學九年級語文教科書。撰寫駢體碑文《金牛賦》《飯店銘》《會堂賦》《華夏陵園》《廊橋賦》等六十餘篇,在當地廣為流傳。

相關焦點

  • 「巴蜀鬼才」魏明倫:從藝七十周年 我的根在川劇
    「我的根就在川劇!我現在八十歲了,但是思想、思維還很年輕,我還想為川劇繼續寫出好作品!」12月22日,由省文旅廳主辦,四川省藝術研究院承辦的「魏明倫藝術生涯七十周年」系列活動在成都啟動,這位譽滿文壇的「巴蜀鬼才」也滿懷深情地回憶了自己從藝七十年的心得感受。
  • 視頻|復排版經典川劇《變臉》到底怎樣?彩排對公眾開放,首批觀眾...
    飾演「狗娃」小演員彭菀蘅,她清亮高亢的嗓音激起了不少觀眾的陣陣掌聲,而飾演「水上漂」爺爺的熊憲,將觀眾帶入到跌宕起伏的故事中,有些情節裡,演員還「潛伏」在觀眾身邊,從臺下走到臺上,給不少年輕戲迷帶來了驚喜,劇目接近尾聲時,不少戲迷掏出紙巾簌簌流淚。
  • 從藝70周年的「巴蜀鬼才」魏明倫:我遺傳了川劇基因,還想為「她...
    四川在線記者 李婷79歲的巴蜀鬼才魏明倫,是觀眾眼中的川劇名家,是朋友身邊的「九齡童」,大家開玩笑說歡迎他加入「80後俱樂部」——不知不覺,當年9歲登臺的魏明倫,如今在藝術海洋裡已徜徉了70周年。「我還真想為川劇再做一次表演!」
  • 魏明倫:川劇是我的根本
    魏明倫藝術生涯70年系列活動在成都舉行 魏明倫:川劇是我的根本 川劇的絕妙、它的豐富,它的天然蜀籟、地道風味,早已經化入了我的潛意識。就連我的荒誕的思維方式,筆下的這點幽默,都是來自川劇的遺傳基因。」  12月22日上午,在「魏明倫藝術生涯七十周年」系列活動啟動儀式現場,著名劇作家、辭賦家、雜文家魏明倫現場發言,深情闡述他與川劇的「血緣」關係。  魏明倫7歲學戲,9歲登臺,臺上扮生淨末醜,臺下修詩詞歌賦。
  • 「魏明倫藝術生涯七十周年」系列活動在成都啟動
    全國20餘著名藝術家及專家學者線上祝福魏明倫藝術生涯七十周年12月22日,由四川省文化和旅遊廳主辦,四川省藝術研究院承辦的「魏明倫藝術生涯七十周年」系列活動在成都啟動。本次系列活動包括川劇《好女人·壞女人》、川劇《變臉》2場戲劇演出、魏明倫藝術生涯與當代戲劇發展研討會、數字電影《巴山秀才》首映等。活動將持續至23日。魏明倫是新中國培養的優秀作家。他7歲學戲,9歲登臺,臺上扮生淨末醜,臺下修詩詞歌賦。畢生寫戲著文,歷盡艱辛蹉跎。劇作、雜文、碑賦,三箭齊發,力透紙背。反思歷史、反抗封建、反對專制,「三反」思想,直擊人心。
  • 魏明倫藝術生涯70年系列活動開啟,首場川劇陳巧茹主演
    今(12月21日)晚,由「巴蜀鬼才」魏明倫操刀編劇、「二度梅」陳巧茹領銜主演,梅花獎得主王超、川劇名家蔡少波聯合主演的新版川劇《好女人·壞女人》上演,為接下來的「魏明倫藝術生涯七十周年系列活動」拉開序幕。
  • 魏明倫紀念藝術生涯七十周年:八十歲後,我還想再寫一部川劇
    這是魏明倫的70年藝術生涯。12月22日早上,「魏明倫藝術生涯七十周年系列活動」正式啟動。在這隆冬季節,成都文藝界濟濟一堂,中國文聯副主席董偉、中國戲劇文學學會會長李東才、戲曲文學理論家朱恆夫、原四川省文聯主席李致等嘉賓齊聚現場,慶賀魏明倫從業70年。
  • 7歲學戲9歲登臺 魏明倫藝術生涯70年系列活動在成都舉行
    12月22日上午,在「魏明倫藝術生涯七十周年」系列活動啟動儀式現場,著名劇作家、辭賦家、雜文家魏明倫現場發言,深情闡述他與川劇的「血緣」關係。魏明倫7歲學戲,9歲登臺,臺上扮生淨末醜,臺下修詩詞歌賦。畢生寫戲著文,劇作、雜文、碑賦,三箭齊發,力透紙背。
  • 陳巧茹18年後再演川劇《好女人·壞女人》開啟「魏明倫藝術生涯70...
    封面新聞記者 荀超「金錢迷世界,財神坐高臺,寓言演奇怪,外星飛碟來……」12月21日晚,由著名劇作家魏明倫創作,「二度梅」陳巧茹領銜主演,梅花獎得主王超、川劇名家蔡少波聯合主演的新版川劇《好女人·壞女人》,在成都新聲劇場上演,這也是魏明倫藝術生涯
  • 戲劇、雜文、碑文之後 魏明倫將出對聯集,還打算再寫一部戲劇佳作!
    封面新聞記者 荀超魏明倫,當代戲曲中一個繞不開的代表性符號。他7歲學戲,9歲登臺,從藝70年來,在川劇、雜文、辭賦三大領域取得了豐碩成果,成績卓越。2020年,正值魏明倫藝術生涯70周年,為表達對他的尊重和敬仰,總結其創作經驗,研討其藝術成就,進一步促進川劇藝術振興,由四川省文化和旅遊廳主辦,四川省藝術研究院承辦的「魏明倫藝術生涯與當代戲劇發展研討會」,於12月23日在成都召開。當天上午9點,研討會在四川省藝術研究院院長陳淳的主持下正式開始。
  • 川劇劇本《變臉》曾入選中學教材 魏明倫創作
    著名川劇小生藍光臨曾上百次演繹《情探》,並贏得了戲迷和專家的一致肯定。如今已經79歲高齡的藍光臨聊起《情探》依舊神採飛揚,一段段唱詞脫口而出,他認為,《情探》是一折《紅樓夢》式的好戲,其文學性堪稱川劇之首。  押韻對仗 化用名句  詞句如詩如畫讓戲迷陶醉  「絕妙啊,絕妙!」
  • 成都川劇「變臉妹」吳菁菁在杜拜表演川劇變臉
    原標題:成都川劇「變臉妹」吳菁菁在杜拜表演川劇變臉   2019年2月2日至9日,第二屆杜拜中國龍廟會在世界時尚之都阿聯杜拜舉行。成都川劇「變臉妹」吳菁菁表演川劇變臉受到觀眾歡迎。
  • 趙季平、魏明倫、沈鐵梅、陳智林同臺「頭腦風暴」 「名人話川劇...
    11月3日上午,作為第四屆川劇節重要活動之一,「名人話川劇——川劇傳承發展論壇」在成都舉行,魏明倫、沈鐵梅、陳智林、趙季平四位藝術家妙語連珠,縱論各人心目中川劇的藝術特色,並為其傳承發展建言獻策。作為一位具有國際聲譽的音樂家,中國音樂家協會名譽主席、陝西省文聯主席趙季平與川劇緣分不淺,其夫人張寧佳曾是成都市新都川劇團演員,主演神話川劇《芙蓉花仙》上千場,此外他還曾為魏明倫編劇、吳天明導演的電影《變臉》配樂。趙季平認為,川劇昆、高、胡、彈、燈五種聲腔具有鮮明的地域特色,其中最為獨樹一幟的就是高腔。
  • 演川劇變臉 謀人生變臉(圖)
    張利軍是個90後,也是太原為數不多的川劇變臉演員之一。別看他年紀小,他已經從藝11年,表演變臉也已有6個年頭  昨日,在太原某活動的慶典演出中,一名年輕演員的變臉表演,得到臺下觀眾的陣陣喝彩。這位演員叫張利軍,是個90後,也是太原為數不多的川劇變臉演員之一。
  • 「魏劇丹青—復聖軒文化傳媒藝術總監段昭南繪魏明倫川劇畫展」
    今天早晨一睜眼就看到了戲劇大家魏明倫先生的簡訊:文旅部公布「慶祝建黨100周年舞臺藝術精品創作工程」重點扶持作品名單,川劇《巴山秀才》入選「百年百部」復排計劃。百年百部」傳統精品復排計劃。從全國範圍內遴選100部已經受時間和人民檢驗的優秀舞臺藝術作品,側重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的藝術精品,進行重點打磨、提升。魏明倫為中國戲劇家協會副主席「巴山鬼才」,當時的報導:《巴山秀才》我看過十幾場。八十年代看戲後是等待魏明倫出來。後來他來了美國,不住飯店,住我家,為的是方便做飯。
  • 「變臉」失誤「腐蝕」川劇?藝術應該包容而開放
    近日,一段「川劇變臉」的視頻在網上火熱傳開,這「火」的原因卻有些尷尬,表演者在「變臉」過程中接連失誤,最終捂臉離場。成都市川劇研究院著名青年演員康勇稱,川劇變臉是國粹,更是國家二級文化機密,該表演者的失誤從直觀形式上洩露了川劇變臉特殊道具的組合程序,嚴格講是對川劇這項非物質文化遺產藝術名片的「腐蝕」。
  • 「巴蜀鬼才」魏明倫 獨樹「鬼幟」追古今
    魏明倫的家在成都市中心一幢26層高的 復 式 單 元裡。留在美好記憶裡的純粹是劇本。是文學寶庫裡與唐詩宋詞並列的戲曲經典劇本。我輩熱愛莎士比亞、莫裡哀、易卜生、契可夫的劇本,多從閱讀獲取。有幾位看過這些名著原汁原味的舞臺演出?我早年就對曹禺的《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爛熟於心,背誦如流。但改革開放之前,我竟沒有看過一次曹禺話劇的舞臺演出。現在才看了幾場。說實話,我看現場演出,反而沒有當年閱讀曹禺劇本那種擊節三嘆,妙不可言之感!
  • 八十歲後渴望再寫一部川劇
    這是魏明倫的70年藝術生涯。12月22日早上,「魏明倫藝術生涯七十周年系列活動」正式啟動。 在啟動儀式現場,年近八旬的魏明倫滿臉笑容,緩步走至臺上,依舊披著那條標誌性的大紅色圍巾,他從口袋裡掏出一份事先擬好的講稿,鄭重地一字一句念道:「川劇是孕我的胞胎,養我的搖籃,哺我的乳汁,育我的課堂。她與我形影相隨長達半個世紀,結下了千絲萬縷的血緣關係。
  • 著名舞蹈家陳愛蓮逝世 魏明倫悼念東方舞蹈女神
    著名舞蹈家陳愛蓮逝世 魏明倫悼念東方舞蹈女神她的母親就是因胃癌去世。1952年,在新中國舞蹈事業發展之初,陳愛蓮被選入中央戲曲學院附屬舞蹈團,從此投身中國古典舞事業。直到今年9月,陳愛蓮還親自指導陳愛蓮舞蹈學校的教學和演出。「東方舞蹈女神」陳愛蓮去世,80歲仍出演黛玉 魏明倫悼念11月21日,封面新聞從著名劇作家魏明倫處獲悉,有著「東方舞蹈女神」美譽的著名舞蹈藝術家陳愛蓮,於今晨(2020年11月21日)零點45分病逝,享年81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