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宅家,天天宅家,雖然知道疫情終將會過去,但誰也無法預測那是哪一天。這段時間對於我來說,每天最大的困擾就是吃什麼。不知為何,我的腦海中閃現兩個字:潛艇。我們現在所處的情況,與長期航海的潛艇乘員多多少少有些類似,他們如何解決呢?這段時間,我們的鄰居日本的疫情最為嚴重,不如就來看看戰前戰後日本潛艇的夥食。
▲從豪華遊輪變為「恐怖遊輪」的「鑽石公主」號。因船上多人感染,現在日本成了中國之外感染新冠病毒最多的國家。
所謂的潛艇,其最大的特點是能夠隱匿水中,悄悄接近目標,殺對手一個措手不及。因此它的命運就是必須長時間隱藏在水中。正如電影裡看到的一樣,二戰時期的潛艇艇內非常狹窄,通道只能勉強通過一個人,所以不論是過去還是現在都儘可能地利用所有儲存空間。浪費空間的東西都不能帶入艦內,像是有芯捲紙裡的芯也要取出來。
此圖描繪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德國海軍U艇上船員的住所,正在寫東西的士兵的左邊是一大堆麵包,右邊是蘋果,頭頂上的吊床裡還堆積著麵粉等袋裝食物。天花板上還吊著火腿和燻肉。看著完全就像是食品庫,但這就是艇員們的起居地。
日本的潛艇大致也是類似情景,雖然沒想著在艇內吊蘿蔔或鹹三文魚,但不難想像,他們應該也做出相應的努力。比如在長期航海時,按順序吃掉堆放在通道上的大米。
以下資料(前海軍大佐泉雅爾)記錄了太平洋戰爭中日本海軍潛艇的狀況:「1942年,根據德日協議,我們在印度洋方面進行破交作戰,我海軍第2潛水隊和第5潛水隊的潛艇在結束為期一個月的戰鬥後就進入檳城港。入港後艇員們就立刻登陸,在基地的娛樂室裡伸開手腳休息,這是他們唯一的樂趣,但一起合作的德國艇員卻拿起球拍打網球。
1943年8月,德國海軍護送贈與日本的U-511抵達吳港,經歷了3個月的航行,全體艇員沒有露出一絲疲倦,並且士氣旺盛。在參觀了他們的艇內後才明白,他們這種不知疲倦的根源完全來自於日常飲食。主食是黑麵包,二十天內吃的東西、二十天以後吃的東西和三十天以後吃的東西都有所變化,副食有足夠的薩拉米香腸、奶酪和黃油等,生鮮蔬菜主要有洋蔥、土豆和檸檬,另外還服用維生素」。 (註: U-511 是希特勒向盟國日本贈送的禮物,艇長為弗裡德裡希 ·施泰因霍夫上尉,出使德國的 野村直邦中將也搭乘該艇一同回國。到達日本後, U-511 改名呂 500 ,成為潛水學校的訓練潛艇。)
▲前身是德軍U-511的日本海軍潛艇呂-500號。
在追尋日本潛艇的歷史時,能從中發現潛艇的飲食情況。 日本海軍擁有潛艇要比水上艦艇晚得多。第一批潛艇是 1905 年運送到橫須賀後組裝的 5 艘美國造潛艇,接著又從英國購買了 2 艘。 1906 年,神戶川崎造船所製造了 2 艘國產潛艇,其中一艘在日本十分出名,即犧牲了佐久間艇長等 14 名乘員的第 6 號潛艇( 1910 年 4 月,在山口縣新湊海域訓練時沉沒)。
在現在看來,第6號潛艇竟在水深不足16米的地方罹難,此事讓人覺得不可思議。但實際上並不奇怪,當時各國潛艇還處於研發階段,性能還有很多不足。隨著生產技術的不斷提升,大正中期的日本海軍把千噸以上的一等潛艇劃分為伊號,下面的二、三等潛艇根據噸位大小分為呂號和波號。
▲伊-39號潛艇下水儀式。
在潛艇不斷發展同時,為潛艇乘員制定給食制度也提上了議程。於是,日本海軍在1921年成立了兵食調查委員會,對糧食和營養等進行研究。1931年,潛艇糧食制度才最終確定。之後雖然有一些小改動,但直到戰爭結束,制度中的一些條款並不適合實情,特別是為潛艇乘員提供熱量高達4384卡的食物,從潛艇內的體力消耗量考慮也覺得不合理,這個側面也正好反映了當時的研究沒有到位或是有其困難的地方(國內外對高熱量食物的攝取有很多不同的意見,但大多數人都是從潛艇內不自由的環境而對潛艇乘員產生同情心理,故而覺得他們需要補充高熱量食物)。
還有一點就是給潛艇乘員食用方便保存的純白米,再加上與高熱量食物同食,招致了不良的後果。在戰爭末期的南方作戰中,許多潛艇乘員因腳氣病或其它不明原因導致身體浮腫,使得作戰變得更為艱難,甚至還有潛艇因此撤回了國內。至於浮腫的原因,到了戰後的1956年才搞清楚,總之是因為攝取了很多沒有必要的且營養不均衡的高熱量食物才造成了身體的浮腫。
如今潛艇的居住環境和以前的相比有了很大的改善,供食管理設備也有所提高。但是在戰前,特別是1935年以前的潛艇,艇內高溫潮溼就像桑拿房一樣,而且在潛航中一旦使用空氣清新劑,則更增加艇內溫度,居住衛生環境可謂最差。之後逐漸加以改善,艇內也安裝了冷氣,但為了節約電力,冷氣的使用受到諸多限制,所以大多數乘員在艇內時都赤裸著上半身。說是省電其實並不只是為了節約能源,而是因為潛艇充電時必須浮出水面,如此一來就會有暴露的危險。
▲出於節省能源與安全的考慮,戰時潛艇內的冷氣使用受到限制,在裡面的乘員通常都光著膀子。
由於這樣的宿命,潛艇的冷藏庫在建造計劃階段也受到了限制。因為葉菜類等新鮮蔬菜的保存能力也只能維持二、三天,乘員們吃完洋蔥、土豆、胡蘿蔔和牛蒡等根菜類之後,就只能吃罐頭和乾貨。
為了進行食物研究,從1933年7月之後大約三個月的時間裡,原海軍主計少佐志村未瑳男受命乘上在南方進行特別行動的第1潛水戰隊的伊號潛艇,與潛艇乘員共同生活。下面介紹他的報告書中對主要食物的考察內容。
米=有效預防腳氣病的胚芽米容易變質,不適合在艇內儲存。精白米比較好。
生肉=適合氣調貯藏。量儘可能多。無骨肉較適合保存。
生魚肉=不宜食用鹹魚。根據行動天數來相應調整氣調貯藏和冷凍食品。
燻肉=火腿和香腸適用。必須冷藏,否則會變質。
雞蛋=極其寶貴的食物。很多菜餚會使用到,可以大量準備。
新鮮蔬菜=保存時間短,只能食用罐頭、蔬菜乾和冷凍蔬菜。土豆和洋蔥方便保存。牛蒡雖然易於保存但用處不多。把蘿蔔切碎的話最多能保存兩周,四季豆容易在艇內發芽變硬。番茄營養豐富,只是保存也是個問題。
味噌=桶裝品在衛生及積載容積上會有問題,罐裝味噌的話,水分會積在底部,外觀不美觀。用幹味噌煮味噌湯時,湯會分為沉澱物和清水兩層,外觀和味道均不佳。
鹹菜=在這次行動中最痛苦的是沒有一種像樣的鹹菜。新醃的容易變質,而原來醃好的鹽味又難以描述。特別是澤庵醃蘿蔔,有好有壞。對日本人來說,澤庵醃蘿蔔就是鹹菜之王,不管在什麼地方和什麼場合都是不能忘記的味道。在外地思鄉心切的時候更是對此念念不忘。對海軍來說,罐頭鹹菜是必須要研究開發的課題。
罐頭飯=剛開始覺得很稀奇,但味道不佳不足以推薦。沒有必要把飯也做成罐頭。
肉罐頭=牛肉之中首推鹹牛肉罐頭,其次是烤牛肉。大和煮和甜煮牛肉煮吃上一兩次就會讓人產生厭倦。香腸罐頭和火腿罐頭不錯。
魚肉罐頭=以下是按照喜好、保存方面的順序記錄:螃蟹、銀魚、鹹鰹魚、海膽(瓶裝)、魚糕、煮三文魚、油浸燻牡蠣。
在報告中還提到當時潛艇糧食中也有糯米製品的麻糬罐頭,而且口感很好,但如果用它來取代米飯,很多人便有「像沒吃飯一樣」的感受。為了不佔空間,潛艇用罐頭不是圓形而是四方形,這倒是很符合潛艇的改善方案。
▲伊-53號潛艇乘員用餐情景,看來每人的夥食是一飯一菜一湯。
下面再具體展示一下太平洋戰爭初期日本海軍潛艇的菜單。這個菜單表相當珍貴,據說是參加珍珠港襲擊的伊-21潛炮術長松本功少尉日記裡的內容。雖說潛艇裡不論官兵都是相同的菜譜,但是兵料士官如此關注潛艇夥食卻讓人倍感意外,這應該屬於特例了。
「伊-21潛的預定菜單」(1942年元旦以及1月5~10日)
元旦(星期四)
早餐: 年糕湯(麻糬罐頭、魚糕、竹筍、蜂鬥菜、菠菜)、鯡魚子、幹魷魚絲、煮豆、紅姜。
午餐:白米飯、大和煮雞肉、水煮芋頭、清湯(螃蟹罐頭、松茸、菠菜)。
晚餐:白米飯、油浸沙丁魚、涼拌菜、清湯(捲心菜、胡蘿蔔、竹筍、香菇)、鹹菜(味噌醃蘿蔔)
▲日本的年糕湯。日本人喜歡在元旦食用,各地的做法有異。
五日(星期一)
早餐:味噌湯(赤味噌、廣島白菜)、舊鹹菜。
午餐:罐頭肉、芥末醋味噌涼拌豆芽、舊鹹菜。
晚餐 :水煮鹹魚、燉菜(土豆、青菜、竹筍)、湯、鹹菜。
▲日本的赤味噌。在本文所列的菜單中,這個赤味噌頻繁出現,這跟其易保存及易搭配不無關係,重要的是,它還是日本人熟悉的味道。
六日(星期二)
早餐:味噌湯(赤味噌、豆芽、油炸豆腐乾)、舊鹹菜。
午餐 :萩餅(糯米、紅豆)、芥末涼拌罐頭肉、清湯(香菇、菠菜)、舊鹹菜。
晚餐:魚肉罐頭、羊棲菜、油炸豆腐、舊鹹菜。
▲萩餅。主要成分是糯米和紅豆。也是日本人愛吃的小點心。
七日(星期三)
早餐:味噌湯(赤味噌、蘿蔔乾)、味噌醬菜、舊鹹菜。
午餐:罐頭肉、醬油拌菠菜、吉野湯(竹筍、蜂鬥菜)、舊鹹菜。
晚餐:罐頭肉、甜煮(土豆乾、胡蘿蔔)、舊鹹菜。
八日(星期四)
早餐:味噌湯(赤味噌、廣島白菜)、舊鹹菜。
中餐:水煮鹹魚、甜燉菜(土豆、胡蘿蔔、牛蒡)、舊鹹菜。
晚餐:南瓜煮罐頭肉、濃湯(香菇、蜂鬥菜)、舊鹹菜。
▲南瓜煮肉。潛艇是以罐頭肉代替了新鮮肉。這道菜也經常使用白蘿蔔。
九日(星期五)
早餐:味噌湯(赤味噌、豆芽)、味噌醬海苔、舊鹹菜。
午餐:罐頭肉、涼拌菜(豆芽、裙帶菜)、舊鹹菜。
晚餐:南瓜煮罐頭肉、清湯(香菇、碎麥麩)、舊鹹菜。
▲在長期航行的潛艇中,鹹菜幾乎每餐必有,主要功能是提高乘員的食慾。
十日(星期六)
早餐:味噌湯(赤味噌、蘿蔔乾)、舊鹹菜。
午餐:火腿炒飯、麵湯(螃蟹罐頭、麵條)、舊鹹菜。
晚餐:魚肉罐頭、紫萁幹、舊鹹菜。
▲火腿炒飯。這是現代版的火腿炒飯,當時的可能並沒有如此美觀。
為了有個比較,下面介紹一些現代海上自衛隊潛艇早期在長期航海期間的菜譜。
第一天
早餐:土司(生麵包)、博洛尼亞香腸、蔬菜沙拉(番茄、萵苣)、草莓。
午餐 :烤鰻魚、通心粉沙拉、煎炒扇貝、蛤蜊湯、白蘭地蛋糕。
晚餐:炸豬排、捲心菜、檸檬、土豆沙拉、芝麻豆腐拌菜、中華湯、橙子。
▲烤鰻魚。看起來就讓人食慾大增。
第五天
早餐:土司、新鮮蔬菜(芹菜、胡蘿蔔)、維也納香腸、LL牛奶(長期保存的加工奶製品)、獼猴桃。
午餐:日式牛排、捲心菜、蘑菇義大利麵、什錦菜(胡蘿蔔、大豆)、白菜湯。
晚餐:油炸冰凍竹莢魚、綠色蔬菜沙拉、土豆燉肉、拔絲芋頭、冷凍蛋糕(水果蛋糕)。
▲蘑菇意面。
第十天
早餐:冷凍麵包、番茄和洋蔥沙拉、炒蛋、LL牛奶、橘子。
午餐:炸豬排咖喱、什錦八寶醬菜、海藻沙拉、水煮雞蛋、LL牛奶、蘋果。
晚餐:泡菜火鍋、蔬菜可樂餅(冷凍)、煮芋頭(冷凍)、煮蘿蔔乾、奶油濃湯、蘋果。
▲泡菜火鍋。現代潛艇的夥食受各國飲食文化的影響,呈現多國化。
兩相比較,雖然現代潛艇上的食品比戰前更為豐富多樣,但在長期航海期間,到了後期基本是以冷凍食品主,並且一周或者十天的周期都是吃同樣的食物。
怎樣?你們有沒有獲得什麼啟發呢?歡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