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登者》角色原型王富洲:這個最先站在珠峰的男人,卻很接地氣

2020-12-17 大河網

大河網訊 作為新中國70周年獻禮片,《攀登者》一經上映就引起廣泛關注。電影講述了中國登山隊為國登頂、寸土不讓的故事,再次點燃了全國人民的愛國熱情和對登山隊員的崇敬之情。

隨著電影熱映,影片中的人物原型也成了人們關注的焦點。前幾天,一則《攀登者》方五洲的原型王富洲是咱河南周口人的消息在朋友圈炸了鍋。這下不僅讓很多河南老鄉的自豪之情倍增,也讓他們感到詫異,腦袋上有諸多問號在轉圈。比如,河南周口地處平原,是一馬平川的農耕地,咋就誕生了一個這麼偉大的攀登者呢;王富洲這個把五星紅旗插上珠峰的男人,平常性格怎麼樣;他的後代有沒有繼承他的登山事業……

為了給網友腦袋上的小問號找到答案、了解一個真實的攀登者王富洲,10月9日,大河網記者來到了他位於河南省周口市西華縣的老家進行走訪。

王富洲作為一名真正的攀登者,在1960年就和另外兩位隊友完成了人類歷史上首次從北坡登頂珠峰的壯舉,維護了我國的領土主權和在國際社會的尊嚴;然後又於1975年,作為臨時隊長直接參與組織領導了我國的第二次登頂珠峰,讓五星紅旗飄揚在了珠穆朗瑪峰上。他的這些壯舉,媒體都已爭相報導過,很多人也都已熟知。下面,我們來說說他「不為人知」的一面。

為啥是他徵服了珠穆朗瑪?

王富洲1935年出生在河南省西華縣一個叫做南流村的小村莊裡,2015年因病在北京去世,享年80歲。

據村裡老人介紹,王富洲小時候家裡有些自留地,基本能保證全家老小的溫飽,祖父和父親又都是村裡為數不多的識字人,這些都為少年王富洲能走出村莊到北京讀書埋下了伏筆。

除了有基本的物質基礎和文化薰陶,王富洲本人從小體格就比同齡小夥伴健壯,而且有認定目標不放鬆的韌勁。

「這麼多年過去了,很多小時候和富洲相處的點滴都忘了,我現在只記得富洲小時候帶著村裡其他孩子下地偷瓜,因為反應快,所以從來沒被逮住過,還有就是他脾氣特別固執,只要是他認定的事,就一定要去完成。」當年王富洲的鄰居王新乾說。

王富洲的弟媳婦,今年75歲的李素蓮回憶說,當年她婆媽(也就是王富洲的母親)在世時,曾經給她講過王富洲在淮陽中學讀書時,經常都是零下十幾度的大冬天一籃子烙饃吃一星期,特別能吃苦耐勞,她婆媽每當想起自己孩子在外遭的這些罪時,都忍不住抹眼淚。

1954年,王富洲考取了北京地質學院石油地質勘察系。1957年,蘇聯登山協會主席團建議,組建中蘇聯合登山隊在1959年從北坡登頂珠穆朗瑪峰,作為新中國10周年的獻禮,這個建議被周恩來總理同意。王富洲被順利選入中蘇聯合登山隊。

在中央電視臺錄製《國家記憶——極地使命》那一集時,採訪了王富洲的女兒王毅,她說,她父親當時在參加中國登山隊員選拔時,一口氣就把測量肺活量的儀表吹爆了,於是直接入選。

從小體格健壯、反應機敏,有不達目的不罷休的韌勁、吃苦耐勞的脾氣秉性,考上中國地質大學的實力,中蘇聯合登山隊組建的機遇,肩負著維護國家領土的使命……把上面這些信息累加起來,你還詫異為啥一個出生在中原、從小沒見過山的年輕人能徵服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瑪嗎?

這個最先站在世界屋脊的男人,卻很接地氣

中國人自古就有衣錦還鄉的習俗,可到了王富洲這情況就大不一樣了。

1960年,王富洲和其他兩名登山隊員成功登頂珠峰迴北京時,受到了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接見 。中宣部為號召全國人民共同學習王富洲他們不畏艱險、勇攀高峰的精神,特意把登頂過程製作成紀錄片,在全國放映。在小學語文課本裡也特意放了一篇讚揚王富洲等中國登山隊員永不放棄和頑強意志的課文。

可即便是已經如此功成名就,王富洲每次回家鄉還是一身和當地村民一樣的補丁衣服;雖不善言辭,但遇到有認識的村民還是一臉謙和地給人家打招呼;回家吃飯還是最喜歡吃家裡做的芝麻葉麵條配燒餅;甚至在他父母去世時,他都是偷偷回家,不讓家裡人聲張,怕驚動了市裡、縣裡和鄉裡的領導,用他自己的話說就是「不想給人家添麻煩」。

南流村的村民現在提起王富洲,對他的第一印象還都是:「一點架子都沒有,出去那麼多年,見過大世面,回來還跟俺們一樣,冬天照樣光膀子穿皮襖,啥時候都是一口河南話,聽著可得勁。」

在沒有聽到南流村村民們這樣的集體回憶之前,恐怕大家都很難想到,王富洲這個能把五星紅旗插上珠峰、最先站在世界屋脊的男人竟是這麼低調又接地氣。

據村民們回憶,除了接地氣外,王富洲最大的性格特點就是正直,任何事情都得按章程辦,正如他女兒王毅回憶時所說:「父親這一輩子忠實誠懇、知足感恩、永遠都是先人後己,骨子裡傳承者河南人民的艱苦樸素、勤勞勇敢的作風。」

現在王富洲的後人裡還有一個女兒王毅,在北京創辦了一所富洲中學,一個侄子和4個侄女都在老家務農。

王富洲已經去世了,但他的精神永存!(苗海波 李時珍)

相關焦點

  • 電影《攀登者》原型王富洲受追捧 周口走出我國首位登頂珠峰英雄
    59年前的1960年,她婆家大哥王富洲,就是在這樣艱苦的條件下,肩負「為國登山」使命,爬上了世界屋脊珠穆朗瑪峰。  如今,以王富洲為原型拍攝的電影《攀登者》正在熱播,李樹蓮和親友們還沒有來及看,對於他們來說,富洲登山的事跡早已瞭然於心。遺憾的是,作為我國乃至世界首位從北坡登頂珠穆朗瑪峰的運動員,王富洲已於2015年因病離世,享年80歲。  斯人已去,精神永存。
  • 攀登者原型人物都是誰事跡介紹 攀登者最後幾個人登頂
    電影《攀登者》已經上映一段時間,獲得了很高的評價,票房成績也是矚目的,這部電影的原型是曾經依靠假肢攀登珠峰的夏伯渝。攀登者原型  電影《攀登者》是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當年也是引起很大的討論。在原型故事中,原本選擇登山的一共有四個人,不過最後登上山頂的只有三個人。
  • 河南曾有15人登頂珠峰,第一人就是《攀登者》的原型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王小娟 北京時間2020年5月27日上午11時許,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成功登上珠峰之巔!說起登頂珠峰,河南西華人王富洲在圈內可謂聲振寰宇。去年國慶期間的熱映電影《攀登者》,裡面就是以王富洲為原型,講述了當時兩次攀登珠峰的故事。以王富洲為榜樣,越來越多的河南登山人加入到攀登珠峰的挑戰中。據曾任國家登山隊教練的開封杞縣人王勇敢介紹,從王富洲開始,至今大約有15名河南人成功登頂珠峰。
  • 攀登者原型故事根據什麼事件改編 夏伯渝幾次登珠峰成功?
    攀登者電影原型登頂幾人?電影攀登者即將上映,電影講述的故事原型讓人淚目,中國登山隊成功從北坡登頂珠穆朗瑪峰,完成人類首次北坡登頂珠峰的故事。親歷者現狀如何,根據真實事件改編吳京如何演繹中國攀登者。
  • 你知道電影《攀登者》背後的故事原型嗎?為什麼一定要登上珠峰?
    電影《攀登者》是由上海電影集團出品,徐克監製、李仁港導演、阿來擔任編劇、由吳京、章子怡、張譯、井柏然、胡歌領銜出演的一部大片。故事是以登山為題材,改編自六十年代我國登山運動員攀登珠峰的故事。在人類的歷史上,有著一個不成文的規矩:誰最先到達一片無主之地,誰就擁有這片領土的主權。由於珠穆朗瑪峰的特殊地理位置,一半在中國,一半在尼泊爾。據傳在1952年我國就將此山峰改名為珠穆朗瑪峰,不過後面還經歷了兩國的協商。
  • 《攀登者》原型最後幾個人登頂?
    電影《攀登者》已經上映一段時間,獲得了很高的評價,票房成績也是矚目的,這部電影的原型是曾經依靠假肢攀登珠峰的夏伯渝。 攀登者原型最後幾個人登頂? 在原型故事中,原本選擇登山的一共有四個人,不過最後登上山頂的只有三個人。
  • 《攀登者》背後的攀登珠峰故事:比電影更加精彩悲壯|喬治·馬洛裡|...
    這是電影《攀登者》裡的情節。這部電影由香港導演李仁港執導,由吳京、章子怡、張譯、井柏然、胡歌、王景春、何琳等主演。電影固然讓人大呼過癮,但電影背後真實的攀登珠峰故事,更加精彩悲壯。讓我們把目光投向60年前的50年代。
  • 《攀登者》唯一登頂的女性黑牡丹、用義肢登頂的楊光,原型是誰?
    國慶檔大片《攀登者》,在上映之前,就已經有不少網友科普過關於當年從北坡攀登珠穆朗瑪峰的真實歷史背景了,無論是吳京飾演的方五洲,還是張譯飾演的曲松林,都有真實的人物原型。前段時間,央視的《開學第一課》還曾邀請《攀登者》原型之一夏伯渝講述當年攀登珠峰、講述「中國梯」的故事。
  • 《攀登者》結局方五洲登上珠穆朗瑪峰了嗎?方五洲原型又是誰?
    《攀登者》是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電影,影片講述的是攀登珠穆朗瑪峰的故事,因為電影是由吳京出演的,所以還沒有上映就非常的紅火,吳京所飾演的方五洲也備受網友的期待。
  • 吳京版《攀登者》開拍!成龍、章子怡一起登珠峰!
    而吳京又要把中國登山隊第一次登上珠峰的故事拍成電影《攀登者》。   對,又是吳京,《流浪地球》票房成為中國電影票房總榜第二名後,還了新綽號:「京奇隊長」,因為。。。
  • 珠峰登山隊抵達6500米前進營地 人能攀多高?《攀登者》原型:要問意志
    隊員們抵達5800米前進營地(圖片來源:國家體育總局官網) 【從海拔5200米大本營,經5800米過渡營地,目前隊伍身處海拔6500米前進營地】 過程是這樣一步步走上來的—— 5月6日13時30分,2020珠峰測量登山隊在珠峰大本營舉行了出徵儀式
  • 《攀登者》張譯原型:屈銀華,為減輕隊員負重,寧可雙腳凍壞切除
    國慶已過,但是《攀登者》電影帶給觀眾的震撼還是依舊留存,攀登隊員們的精神時刻讓我們敬仰。電影中每一位人物幾乎在歷史上都有原型。吳京飾演的方五洲原型是劉連滿和王富洲的結合;胡歌飾演的楊光原型是夏伯渝,那麼電影中同樣讓我們印象深刻的張譯飾演的曲松林的原型是誰呢?他就是1960年中國登山隊成功登頂的三名隊員其中之一的屈銀華。
  • TFO攀登者,憑什麼徵服珠峰?
    你可以從吳京的新電影《攀登者既然是我們的山就要自己攀登上去,這就是攀登者的精神。」近日,澎湃新聞的記者顧一帆、陳曦,以《攀登者說將登頂珠峰作為一項挑戰的攀登者或許,這就是「攀登者」挑戰珠峰的初衷。
  • 電影《攀登者》原型夏伯渝:失去雙腿43年後重上珠峰
    國慶獻禮大片《攀登者》中,他是原型之一   失去雙腿43年後重上珠峰,登頂   國慶檔熱門電影《攀登者》預告片已經發布,這部以真實故事改編的電影,傳遞的是中國登山隊員勇往直前的攀登精神。
  • 攀登者角色原型揭秘 胡歌稱人字一撇一捺就是一座山
    攀登者角色原型揭秘 胡歌稱人字一撇一捺就是一座山  電影《攀登者》上映7日票房憑藉口碑的增長成功實現逆跌,突破7.6億大關,與此同時票房排片也在逐漸穩步增長。10月7日截至發稿時,影片已逼近8億大關。  繼南京站路演攀登小隊完成合體後,導演李仁港、吳京、張譯、井柏然、胡歌五人伴隨觀眾的支持一路前行,來到了杭州站。
  • 攀登者原型夏伯渝:中國假肢登頂珠峰第一人
    1975年,夏伯渝第一次作為中國國家登山隊的隊員,攀登珠峰的時候,珠峰的身高是8848.13米。也就是在那一次,他在珠峰海拔7600米處,將自己的睡袋讓給了同伴,不幸凍掉了雙腿。2008年,夏伯渝帶著北京奧運的火種,重新回到了珠峰腳下。距離他上一次站在這裡,已經過去了整整33年。
  • 《攀登者》中測量「中國高度」的他,看到珠峰登頂成功後這麼說
    在片場拍攝間歇,陳龍一直關注著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的消息。看到登頂成功的新聞,不少人不由想起了上海出品的電影《攀登者》。 陳龍在《攀登者》中飾演測量隊員林傑,也是電影中測量「中國高度」的角色。「希望在條件齊備時能真正登一次珠峰,站在珠峰頂上拍一張和影片裡一樣的照片,這是我的一個心願。」看登山隊員插「覘標」感同身受「覘標和人緊緊綁在一起,人在,覘標在!」這是陳龍在電影《攀登者》中的經典臺詞。
  • 攀登,再攀登!登頂珠峰60周年,中國登山隊再次站在世界之巔
    60年前的5月25日凌晨4時20分,王富洲、貢布、屈銀華三名平均年齡僅有24歲的勇士,從西方登山者眼裡「連鳥也無法飛過」的珠峰北坡登頂。中國人第一次站在了世界最高的峰珠穆朗瑪峰之巔,這也是人類首次從北坡登頂。
  • 「攀登者」回憶70分鐘無氧測珠峰
    1975年登頂珠峰事跡搬上銀幕,當年登山隊員桑珠還原歷史細節「攀登者」回憶70分鐘無氧測珠峰●攝影師 井柏然原型李國梁作為1975年登山隊隊內攝影師,肩負著重大使命:用攝影機記錄下中國登山隊隊員們攀登上珠峰的偉大時刻。
  • 《攀登者》原型你知道嗎?憶這位成都理工校友的感人故事
    攀登者海報國慶長假期間,不少觀眾選擇到影院打卡。作為國產電影少有的登山題材,《攀登者》演繹了中國登山隊隊員勇敢面對人生抉擇與挑戰的攀登精神,成績喜人。《攀登者》改編自中國登山隊1960年和1975年兩次從珠穆朗瑪峰北坡登頂的真實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