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人把唐太宗的長孫皇后稱為最幸福的皇后?

2020-12-06 文蹤旅跡

唐朝,是繼隋朝之後的大一統王朝。它先後歷經二十一帝,三百多年時間,是中國古代歷史長卷上濃墨重彩的篇章。和它以前的歷史相比,唐朝前期政治清朗,思想解放,人才濟濟,疆域遼闊,國防堅固,當時來朝貢的國家多達三百多個,是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國際地位無與倫比。

關於唐朝,人們往往想到的是「旌旗所指皆為漢土,馬蹄踏處即是大唐」的波瀾壯闊,是「瀚海」,「燕然」,「安西」這些華美瑰麗的詞語,是風流傲骨的詩人詩酒一生,是妖嬈婀娜的仕女,是貞觀之治、開元盛世的風光和大氣磅礴……

然而,貞觀之治盛極一時,除了唐太宗的賢能以及他擁有一眾才能傑出的文臣武將外,其實也離不開唐太宗李世民的背後這位女性——長孫文德皇后。

(一)出身名門、知書達理

長孫皇后出生於隋仁壽元年,她出生高貴,她的母親高氏出身北齊皇族宗室,父親長孫晟是北魏拓跋氏宗室之後,是妥妥的千金小姐。也正因此,長孫皇后自小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也給自己日後的皇后生涯打下了基礎。

長孫皇后從小愛好讀書,知書達理,德才兼備。不知是巧合還是命運的必然,在她年幼時,曾有一位算命先生斷言,說她將來必「坤載萬物,德合無疆,履中居順,貴不可言」。然而 「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也許是上天的考驗,命運的顯達和價值的實現必將以磨難的現實為代價。

好景不長,大業五年(609),長孫皇后的父親長孫晟逝世。雪上加霜的是,不久,失去了父親的長孫皇后就被她的異母兄長長孫安業趕出了家門。萬般無奈之下,長孫皇后的母親只好帶著年幼的長孫皇后和她的哥哥長孫無忌投奔了哥哥高士廉,於是,年幼的長孫皇后就此開始了寄人籬下的生活。

也許是上天的眷顧,高士廉對自己的妹妹和長孫兄妹十分照顧。即便是後來被貶,高士廉還將自己的宅子賣了換了一所條件好點的宅子將他們安置好。不僅如此,後來高士廉發現李淵之子李世民非同一般,是能成大事之人,於是將長孫皇后許配給了李世民。於是大業九年(613),長孫皇后正式成為了後來的唐太宗也就是李世民的妻子,一生為李世民生下七個兒女。

(二)一代賢后、蕙質蘭心

長孫皇后的賢良淑德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首先,她深愛自己的丈夫,對他生死相隨。自13歲嫁給太宗,長孫皇后陪伴著唐太宗度過了二十三年的風風雨雨,從唐太宗跟隨李淵南徵北戰到「玄武門之變」,再到後來的「貞觀之治」,長孫皇后都一如既往地站在唐太宗背後支持他,不僅將後宮打理得井井有條,還儘可能給給他建議和協助。「玄武門之變」時,是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軍中氣氛十分壓抑。當時還是秦王妃的長孫皇后,親自來到軍中慰問士兵,撫慰軍心,才使軍中士氣大增。

其次,太宗即位後,長孫皇后還常常勸說李世民行仁政,廣納諫言。儘管太宗皇帝是個明君,但魏徵等一眾大臣的直言進諫,不免衝撞了他,常常會使他感到失了顏面,使他動怒。而此時長孫皇后就如同一枝解語花,溫柔賢淑,勸說唐太宗讓他消氣。

(三)慧心助君、情深意切

據說有一次,唐太宗退朝之後,怒不可遏地對長孫皇后說:「我一定要找機會殺了那個鄉巴佬!」長孫皇后見勢問道:「是誰惹怒了陛下?」太宗依舊怒氣衝衝,表示魏徵在朝堂上羞辱他。長孫皇后見此,悄悄退出換上莊嚴肅穆的朝服,唐太宗覺得奇怪,便問為何如此。長孫皇后解釋道:「我聽說君主賢明,臣子才敢於直言,如今魏徵敢言,這不正是因為陛下的開明嗎?我怎能不祝賀呢!」太宗聽了之後,瞬間轉怒為喜。

唐太宗李世民劍膽琴心,一生縱橫捭闔、風生水起,把大唐帶向了鼎盛。雖然他後宮中佳麗如雲,但他和長孫皇后的可謂情深意切,算得上帝王夫妻的模範。「親臨宵載,義追深遠」, 長孫皇后去世之後,唐太宗李世民親自撰寫碑文,並安排宮女住在昭陵(長孫皇后和李世民的合葬陵)超度她的亡靈。故人不在,寢食難安。沒有長孫的日子,唐太宗李世民似乎換了一個人。於是,他在宮中修建層觀,終日登層觀眺望昭陵追思長孫皇后。

因此,有人稱她為最幸福的「皇后」

不少人喜歡八卦宮廷豔史,而唐太宗李世民和長孫皇后的故事還真是讓後人好評如潮。

相關焦點

  • 長孫皇后是不是李世民唯一的真愛?
    在後世被稱為一代賢后、視為是帝王之妻的不二楷模的就是大唐的長孫皇后,在大唐而言,就是這樣一個不可或缺的存在,與唐太宗共築大唐霸業、貞觀盛世。文德皇后長孫氏 ,隋朝右驍衛將軍長孫晟之女,唐朝宰相長孫無忌同母妹,唐太宗李世民的皇后,唐高宗李治母親,長孫皇后外在氣質動人,溫柔賢淑,自幼喜愛讀書,知書達理、明辨是非。
  • 長孫皇后:史上最完美皇后,千古第一賢后,李世民賢內助
    長孫皇后生性儉約,所用之物,夠用即可,決不浪費。唐太宗對長孫皇后越發禮待,經常與長孫皇后商論賞罰之事,長孫皇后說:「臣妾是婦道人家,豈敢幹預政事?」唐太宗堅持與長孫皇后商討朝政,長孫皇后竟不回答。當時長孫皇后哥哥長孫無忌與唐太宗是布衣之交,又是輔佐唐太宗登基的功臣,被唐太宗視為心腹,委以重任,出入臥室,將朝政委託給長孫無忌。長孫皇后堅持說不可,經常對唐太宗說:「臣妾是皇后,尊貴已極,實不願兄弟子侄布列朝廷。漢朝外戚呂家、霍家都是血淋淋的教訓,還請陛下不要讓臣妾的哥哥當宰相。」
  • 淺談文德皇后,她被稱為千古賢后,一生輔佐唐太宗
    大家好,歡迎來到YG奇談,當我們說到古代賢良皇后時,最具有代表性的肯定有唐太宗的妻子文德皇后,關於她也有著很多值得述說和傳頌的故事,下面我們就一起去看看這位文德皇后吧。她的父親非常有能力,特別是在處理與少數民族的糾紛的事件上面,除了父親,其他人也是能人不少,而長孫皇后是最小的女兒,對於她的婚事,整個家族都是非常重視的。一開始是和有名望的唐國公家結下了親家,但是上天註定她的不凡,她的結親對象很早就去世了,這樁婚事就沒有成功。
  • 長孫皇后:千古第一賢后的美譽從何而來?
    而提及女性的德、賢二字,歷史上這樣的一個人應有一席之地,那就是有才德更有賢名的長孫皇后。長孫皇后是何許人也?長孫皇后,小字觀音婢,名字史上並無記載,父親是隋朝右驍衛將軍長孫晟,母親是北齊樂安王高勱之女,身份尊貴,稱其為古代名媛一點也不為過。
  • 為什麼說長孫皇后多活幾年可能就沒有後來的女皇武則天了?
    唐朝是中國古代歷史上女性地位最高、風採最為突出的朝代,除了千古女皇武則天之外,還有中國古代史上最受好評的「千古皇后」長孫皇后。但鮮為人知的是,如果「千古皇后」長孫皇后的生命能夠多延續幾年的話,恐怕千古第一女皇武則天就不會出現了。
  • 長孫皇后母愛仁慈,教育孩子以身作則,太宗稱她為「賢內之助」
    公元636年,長孫皇后仁慈孝敬,衣著打扮一向簡樸,愛好讀書,經常和唐太宗一起討論過往歷史,並藉以往的教訓來勸善規過,提出過很多有益的意見。有一次唐太宗怒斥本來並無過錯的宮女,長孫皇后看見以後也佯裝惱怒,請求唐太宗把這件事交給她處理,等到太宗氣消了以後,才慢慢的為其申辯,從此後宮之中再也沒有出現過濫施刑罰的事情。豫章公主在早年就喪失了母親,長孫皇后將她收入膝下,對她的慈愛就如親生骨肉一般。宮中凡是自嬪妃以下有人得了疾病的,皇后都會親自探視詢問。她訓誡自己的幾個兒子常常都是以勤奮儉樸為主要話題。
  • 《唐太宗李世民》播出26年,傅藝偉自毀前程,「長孫皇后」最幸福
    在以他為主角的影視作品中,《唐太宗李世民》堪稱經典。 這部劇於1994年播出,距今已過去26年。《唐太宗李世民》屬於「古偶言情劇」,男主角林俊賢高大俊美、英氣逼人,女主角傅藝偉豔麗嫵媚、光彩照人。那時剛出道的童愛玲在劇中扮演「長孫皇后」,扮相秀麗溫婉、雍容華貴,得到了許多「長孫粉」的認可。
  • 李世民與長孫皇后所生的子女結局如何?
    長孫皇后是隋朝右驍衛將軍長孫晟之女。她13歲嫁給李世民,為李世民當上皇帝立下了不少功勞,在李世民繼位後,也在許多事情上對李世民規勸。李世民成為一代明君,和長孫皇后的恭謙、明理不無關係。她和李世民的關心很好,兩人一共生下了三子四女。
  • 文德皇后臨死前哀求一件事,唐太宗卻不答應,後導致長孫家族破滅
    長孫皇后本來身體還是很好的,卻突然就快要不行了。於是趕緊派人去通知李世民,當時李世民不在皇宮,但是當他知道自己的老婆快不行的時候,趕緊騎馬飛奔回來。回來就趕緊找人治療,卻回天乏術,臨終前長孫皇后央求李世民一件事,然而太宗卻怎麼都不肯答應。長孫皇后央求的是什麼事呢?其實很簡單就是不要讓自己的哥哥當宰相。還說房玄齡這個人很有才,以後即使他犯錯也不要換了他。
  • 唐磚長孫皇后結局是怎麼死的 歷史上長孫皇后受盡寵愛但紅顏薄命
    唐磚長孫皇后結局是怎麼死的 歷史上長孫皇后受盡寵愛但紅顏薄命時間:2018-10-29 16:35   來源:愛福清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唐磚長孫皇后結局是怎麼死的 歷史上長孫皇后受盡寵愛但紅顏薄命 在最近,有不少以唐朝為背景的電視劇在各大衛視以及網絡平臺上線,就在其中,由愛奇藝、樂合影業出品的穿越武俠輕喜劇
  • 長孫皇后的葬禮上,肅穆的隊伍中有人發出笑聲,原因竟在此!
    其中,使得貞觀之治卓有成效的,是有一個好領導——李世民;還有一幫好臣子,比如魏徵、房謀杜斷和長孫無忌等等。其實,大家在討論這個問題時,往往會忽略一點,就是賢內助的作用。古人有句俗話,妻賢夫禍少,家和萬事興。的確是這樣,李世民攤上一個好媳婦——長孫皇后。
  • 凌煙閣系列:長孫無忌如何從唐太宗的功臣,成為唐高宗的罪人?
    長孫無忌像這樣的君臣關係,和當年的摯友情誼並無二致。臨終託付君臣相和20餘年,直到649年唐太宗病逝。臨終之時,唐太宗不放心年輕的太子李治,留下遺命讓長孫無忌和褚遂良輔政。雖然長孫無忌和褚遂良兩個人都被任命為輔政大臣,可是唐太宗的牽掛顯然留給長孫無忌的更多一些,他又囑咐褚遂良說道:「無忌盡忠於我,我有天下,多其力也。我死,勿令讒人間之!」
  • 長孫皇后:一個連武則天都羨慕的女人
    長孫皇后影視形象長孫皇后家世文德皇后長孫氏,具體名字已不可考,小名觀音婢,長孫無忌的親妹妹,隋朝右驍衛將軍長孫晟的小女兒,母親高氏是北齊樂安王高勱之女。長孫一族原本就是北魏宗室,從北魏至隋一直是能人輩出,長孫家更是有「門傳中鼎,家世山河」的美譽。
  • 古代賢后驚人的共同點,東漢明德皇后與大唐文德皇后
    文德長孫皇后,便是長孫晟大將軍的女兒,他的一個兒子長孫無忌,就是後來唐朝那個權傾朝野的輔國公。東漢明德皇后,在歷史領域比較有名,因為她開創了一種新的古代史書文體,那就是起居注,主要就是記錄皇上的日常言行。比如《史記》是紀傳體,《漢書》則是編年體,明德馬皇后編寫的《顯宗起居注》,是第一部「起居注」體例的歷史記錄,因此在歷史上,她被稱為第一位女史家。
  • 長孫皇后:大唐帝國歷史上實至名歸的賢后
    而在眾朝代中,記載了很多位皇后,她們有的溫柔賢惠,有的自私涼薄,有的甚至幹涉朝政,從而惑亂朝綱,有的嫉妒成性,最後危害皇嗣的性命,在這中最讓人印象深刻的是清朝太后慈禧,還是皇后的武則天,還有《甄嬛傳》裡的甄嬛。這些是朝代中皇后的反例,但是也有很多真正賢明淑德的皇后,今天要介紹的就是大唐帝國歷史上以至於在整個中國歷史上都稱的上是特別懂事,並且能很好的輔佐皇上的皇后了。為什麼這麼大的稱讚長孫皇后呢?
  • 說起大唐盛世,長孫皇后莫過於盛世裡一朵國色天香的牡丹?
    一首《春遊曲》道出了唐太宗李世民的皇后長孫氏的少女情懷,在春情爛漫的桃花映照下,「蘭閨豔質」的長孫氏桃面香腮,秀色可人,把對李世民的情愫毫無掩飾,也只有李世民才明了並獨享了那份「出眾風流」又怎麼一種陶醉與美好。北方遊牧民族的豪邁血液,讓長孫氏那份鮮卑女子特有的對愛情的執著,煥發出光彩,善良與寬容,永遠都是女性的美德。
  • 老公是初戀,兒子是小胖墩,46歲的長孫皇后童愛玲保養有術!
    90年代的電視劇《唐太宗李世民》是現在很多80、90後的童年美好回憶。裡面帥哥美女讓人看得眼花繚亂,而且劇情精彩,服裝道具也很用心。主題曲《愛不釋手》裡的這一句「待我拱手河山討你歡,萬眾齊聲高歌千古傳」更是讓人回味無窮。
  • 大臣為何敢怒懟皇帝,修宮殿巡遊通通不行,看皇后晚上私下做什麼
    為什麼李世民能夠縱容魏徵的所作所為,甚至一個敵對勢力的官員在後期竟然多次頂撞皇帝,這其中真正原因是什麼呢?宮中皇后的背地裡全力支持長孫皇后是李世民的髮妻,也是李世民人生中最重要的女人,很多人把長孫皇后與武則天相比較,其實兩人是無法比較的,武則天更適合皇帝這個職位,而長孫皇后就立足於皇后,從未僭越朝堂之事,但長孫皇后卻很多時候通過一些道理來釋懷李世民心中的一些戾氣和不滿。
  • 長孫皇后五個親兄弟:老二無功受祿,老三十惡不赦,老五雞犬升天
    隋煬帝劇照,感謝原作者長孫晟是隋朝名將,他的後人當中,以長孫皇后和長孫無忌最有名。除了長孫無忌之外,長孫晟還有四個兒子,分別是長孫無乃,長孫恆安,長孫無憲、長孫無逸。筆者今天得空,就給大家講一講長孫晟四個沒什麼知名度的兒子的事跡。長孫無乃,字 行布,《隋書》說他頗有乃父之風。
  • 歷史上的今天,文德皇后出生
    喜結良緣長孫皇后是長孫晟的幼女,對於這個小女兒的婚事,長孫家族非常上心。伯父長孫熾十分欣賞當時唐國公李淵睿智大氣的妻子竇氏。竇氏年幼時曾勸說舅父周武帝宇文邕為了北周大局優待突厥皇后。佳偶良佐長孫皇后喜愛看書籍圖傳,即便是梳妝打扮時也手不釋卷。成為皇后後依然如此。經常與丈夫一起地共執書卷,談古論今,從容以對,發表獨特見解,對丈夫與朝政大有裨益。[55-57]唐太宗對長孫皇后一向愛重。登基之後,對長孫家族常常恩遇逾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