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極海冰消失得這麼快,連科學家都嚇了一跳!

2021-02-15 國家地理中文網

在挪威的斯瓦爾巴特群島,一頭北極熊面對著融化的海面思考著自己的處境。在過去的30年裡,北極海冰變得越來越少,越來越薄。

攝影:Ralph Lee Hopkins,National Geographic Creative

 

撰文:Tim Folger

 

  北極的冬天漫長無光,氣溫通常會降到零下數十度左右,海冰也會不斷擴展加厚。然而在2016年的大部分時間裡,北極的氣候都處於異常狀態。在距離北極全面進入冬季還有一個月的時候,海冰就已經開始融化,大概有超過49,000平方公裡的海冰在11月時消失。在這個月份出現如此大規模的海冰融化事件尚屬首次,到了12月末的時候,北極點附近的空氣溫度就已經接近冰點,高出正常溫度約10℃。

 

北極海冰9月平均面積,單位:259萬平方公裡

圖源:國家冰雪資料中心(NATIONAL SNOW AND ICE DATA CENTER)

 

  「我從1982年上研究生起就開始從事北極氣候的研究工作。所以我對北極的觀測已經有很長時間了,但是還從未見過發生類似的事情。」科羅拉多州國家冰雪數據中心的主任Mark Serreze說道。

 

  如此極端的情況對未來究竟意味著什麼?人類排放的溫室氣體會導致北極不再有冰嗎?

 

  北極的冰蓋面積從每年9月,即融冰季接近尾聲時下降到最低值,之後會慢慢開始增加。Serreze表示,北極冰蓋的最低值每十年會縮減大約13%。

 

  北極最近的氣溫上升和融冰季末期冰量減少此前從未發生過,但是出現這樣的情況卻也並非意料之外:研究者把溫室效應引起的氣溫升高因素加入到自然氣候變異中後,所得到的結果與氣候模型預測是一致的。

 

  這些現象是否預兆了夏季海冰將會急劇減少並最終徹底消失呢?氣候科學家曾經擔憂全球變暖可能會導致類似悲劇發生。因為隨著海冰不斷減少,海水會吸收更多的太陽輻射,反射到太空的熱量就會進一步減少。最終海洋會吸收大量熱量導致難以形成海冰,這將會是北極跨向滅亡的一個臨界點。

 

  但是在發表於2011年的一篇頗具影響力的論文中,德國馬普學會氣象研究所的四位研究者認為,所謂的北極海冰臨界點並不存在。這四位研究者利用計算機模擬向大家表明,如果在夏季期間把北極海冰全部擦除,那麼海洋會在冬季時損失過多熱量,這反而會導致海冰會以更快的速度再生,甚至有些到第二年夏天都不會融化。這一觀點得到了實際觀測數據的支持:2007年9月,北極海冰量創下了歷史最低值,但是當年冬天就出現了小幅反彈。

 

  「雖然北極海冰仍在持續減少,但它們不會消失,這就是事實。以目前的情況為例,北極有大片無冰海面與寒冷的大氣直接接觸,儘管12月時北極出現了異常高溫,但眼下那裡大部分地區仍然極其寒冷。在這些無冰區,熱量從海洋流向大氣,其含量比這片海域全被冰覆蓋時損失的熱量還要多。所以我認為海冰會以相對較快的速度增長,至少可以稍微彌補過去幾個月內出現的異常海冰減少。」上述論文的作者之一Dirk Notz這樣解釋道。

 

  儘管海冰可能不會達到臨界點,但覆蓋於格陵蘭島上的巨大冰蓋卻面臨危機。隨著全球氣溫不斷上升,格陵蘭島的冰蓋會大量減少,其高度也會穩步降低,這種狀況將會持續發生,就連海拔低的冰蓋也將暴露於高溫之下。

 

  「終有一天我們將無法阻止格陵蘭冰蓋的消失,我認為這才是真正的臨界點。」Notz說道。


一頭北極熊在水下遊泳,冰水裡倒影出它的身影。

攝影:Paul Nicklen,National Geographic Creative

 

 控制溫室氣體排放量 

 

  Notz強調,北極海冰的復原能力有限,如果我們不迅速減少化石燃料的消耗量,最終夏季無冰的北極將會成為常態。而在近期發表於《科學》雜誌的一篇論文中,他也和一位同事共同發現了二氧化碳排放量與海冰減少所存在的直接關係。他們還證明,人類每排放一噸二氧化碳就會導致約三平方米的海冰消失。

 

  「每個德國人每年大約排放10噸二氧化碳。我認為美國的這一數據大約是16噸。我簡單估算了下自己每年的二氧化碳排放,大約導致了30平方米的北極海冰消失。」Notz說道。

 

  「因此每個人都為北極海冰的減少做出了『貢獻』。發生這樣的事並非偶然。每當人們坐飛機或者開車,都可以計算下自己導致了多少海冰融化。」

 

  如果人類再向大氣中排放7,000-10,000億噸二氧化碳,以目前的速度來看只需20年至25年就可以讓北極夏季海冰徹底消失,Notz這樣說。這一排放水平符合巴黎氣候協定的要求,該協定要求全球各國努力將全球升溫幅度控制在不高於前工業時代2℃。此外還號召各國能努力達到低於1.5℃的目標。如果全球升溫不超過1.5℃,北極海冰或將全年存在,保持良好狀態。

 

  樂觀估計,如果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量,北極海冰或將進入平穩狀態。「如果我們能變個魔法,在明年將二氧化碳排放量減少一半,那麼海冰徹底消失的時間就能延遲至少一倍。」Notz說道。

 

  但壞消息是我們還沒有做出這樣的改變。「我認為人類將會沿著現在這條路繼續走下去:總體上會呈現迅速惡化的趨勢,同時還會出許多浮動。舉個例子的話,可能在2030年北極夏季海冰就徹底消失了,而海冰又會在此後十年間慢慢恢復。」Serreze說道。

 

  「我們在過去二個冬天裡所觀測到的情況實在讓人樂觀不起來。」

秀出你鏡頭裡的中國民俗,贏取現金大獎!

點擊「閱讀原文」或長按識別下方「二維碼」,立即參賽!

相關焦點

  • 北極海冰何時會消失?科學家預測,北極或15年內夏季無冰!
    其實北極的海冰面積每年都在波動,冬季增加、在三月達到最大值,在夏季減少、在九月達到最小值。但一年中的任何時候,海冰都不會完全消失。然而,自1980年以來,北極地區一直在不斷大量流失海冰,其覆蓋面在短短40年間驚人地減少了40%。而且同一時期,海冰的平均厚度下降了一半以上。 這些快速變化使氣候科學家面臨一個緊迫的問題:北極海冰何時會消失?
  • 北極海冰正快速消失!19國科學家探險1年敲響氣候變暖警鐘
    史上規模最大的北極探險隊在執行了長達一年的任務後,將於10月12日返回德國不萊梅港港口,將科學家們的觀測結果帶回家。他們發現,北極的海冰「正在以驚人的速度消失」。來自19個國家的聯合科學家團隊去年9月下旬乘坐德國「北極星」(Polarstein)破冰科考船前往北極。
  • 北極海冰告急,研究者擔憂:15年內或完全消失
    正在融化的北極海冰1979年開始,人類正式通過發射到太空中的人造衛星來監測北極海冰,通過衛星傳回的圖片比對,科學家們發現,北極海冰正在不斷融化。當時溫室效應剛剛出現在地球上,科學家們也都已經意識到了地球的氣候平衡已經開始被逐漸打破,發現整個地球都在不斷升溫,這也是導致北極海冰融化的重要原因之一。在20世紀末,科學家們發現,北極海冰已經融化了43%,當時科學家們認為,人類在21世紀會想到辦法去保護這些海冰,阻止地球的氣候環境進一步惡化。
  • 15年內北極海冰或將消失,北極熊面臨滅絕,其它生物不會好過
    在近期發表於《自然·氣候變化》雜誌上的一篇文章,來自中國科學院的研究員團隊表示,未來15年的時間裡,北極海冰很可能會消失。佔據北冰洋三分之一的北極海冰在北極地區,覆蓋著格陵蘭島和北極高緯度大陸地區、其它各個島嶼的海冰,都屬於北極海冰。
  • 北極海冰可能在2035年徹底消失,南極變化令人迷惑
    按照目前的變暖趨勢,北極的海冰在2035年可能會完全消失,而南極正以3倍於全球平均升溫的速度致使冰川融化、海岸收縮,但南極氣候變化似乎並不簡單,表現出一些令人迷惑的地方。北極上一次北極間冰期有過一段時間的溫暖期,大約在12萬年前,那時海冰也大量融化,而春夏季節,冰面融化的地方形成一個個淺水池,這個水池吸收陽光後加速周圍的海冰融化。
  • 北極恐將面臨夏季無冰?科學家:北冰洋海冰正加速消失
    但是多年以來,根據各國北極科考隊的檢測,北極冰層正在持續不斷的融化,並且消融速度越來越快。北極冰層35年裡減少了95%德國電視一臺12日報導,德國北極科考船「極星號」結束全球有史以來最大的北極探險活動,周一返回不萊梅港。
  • 北極海冰範圍達到史上第二低值,總體積已消失2/3
    根據美國國家冰雪數據中心的最新消息,北極海冰範圍或於2020年9月15日達到了2020年的全年最小值——374萬平方千米。這一數據,也是北極海冰觀測歷史上的第二小值。北極海冰範圍的史上最低值出現在2012年9月,當時的數據為339萬平方千米,與1981-2010年8月的海冰範圍的平均水平相比,2020年8月的北極海冰範圍已經減小了35%。科學家估計,北極海冰2020年8月的體積比1979年出現的8月最大體積少了71%。2020年9月15日,北極海冰範圍降至374萬平方千米。
  • 海冰將成為過去式?地球其後難以改變,北極會消失嗎?
    2035年北極會消失?那麼北極的冰川還能堅持多久呢?根據8月份的數據來看,科學家認為現在北極冰川融化的速度已經遠遠超出預期,或許到了2035年北極將會永遠消失,我們將再也看不到海濱了,有人難免有疑問,如果海冰消失,對於人類來說究竟是好是壞呢?
  • 有悖常理:冬季北極海冰的增長力量比北極最冷還強!科學家深思
    有悖常理:冬季北極海冰的增長力量比北極最冷還強!科學家深思文/圓非日月隨著我們人類對於環境的不斷破壞,現如今的地球已然變得越來越熱,這種熱力影響是任何人都無法阻止的,當全球變暖已然發生時,我們人類能做些什麼呢?
  • 世界最大北極科考團:北冰洋的海冰正在加速消失
    當地時間12日,史上規模最大的北極科考團「馬賽克」結束逾一年的探險之旅返回德國不萊梅港並發布了初步考察結果,稱北冰洋的海冰正在加速消失,前景並不樂觀 。據悉,「馬賽克」是「跨學科北極氣候研究海上漂流觀測站」的縮寫,由德國大氣科學家雷克斯帶領,於2019年9月20日正式從挪威起航出發。這支匯集了600多人的20國科學家團隊乘坐破冰船在冰海中漂流了389天,從而收集到關於北極地區受到全球變暖影響的重要信息。該地區被認為是氣候變化的「震中」。
  • 北極海冰加快融化,或回到9000萬年前的地球,科學家拿出證據!
    曾經南極和北極被一片白雪覆蓋,由於兩者都處於高緯度地區,常年接受的光照較少,再加上氣候極為寒冷,很少會有人敢來到這一極寒區域,然而最近幾年這兩個區域卻發生巨大變化,隨著地球溫度逐漸升高,南極和北極出現了冰川融化現象,目前北極已經受到嚴重影響,人類頻繁行為有可能會將地球帶回9000萬年前
  • 北極海冰或在15年後消失?英國藉助13萬年前數據提出預測
    隨著全球變暖,北極正在發生巨大變化。近期,英國氣象局哈德利中心聯合國際研究團隊預測,若不採取措施限制溫室氣體排放,北極海冰可能在2035年完全消失。海冰消融會增大不同種群接觸的可能,從而增加新病原菌的暴露。
  • 2050年夏季海冰完全消失,自然周期被打破
    美國極地地球物理學家Dirk Notz發表公開言論稱,就算我們以最快的速度大幅度減少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使全球變暖的漲幅保持在2℃以下,也無力改變這一悲痛的事實。如今,北極自然演化周期已經被打破……數百年來,北極海冰一直保持著自己的「運動軌跡」。
  • 北極冬季海冰範圍達有史以來最低
    【博科園-科學科普(關注「博科園」看更多)】NASA支持的國家冰雪數據中心(NSIDC)和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科學家們表示,北極海冰在上周達到了年度最大程度,並在2015年、2016年和2017年成為記錄中最低的4個。
  • PNAS:科學家揭開全球變暖南極海冰反增之謎
    海冰增多緣於自然進程 據領導實施這項研究的美國喬治亞理工學院科學家劉紀平(音譯)介紹,衛星數據顯示,過去30年,北極海冰面積不斷減少,而南極海冰面積卻神秘地增加了。他說:「我們已經看到了這種矛盾,但卻不知道原因——最新研究揭開了這一謎底。」最新分析基於從1950年至2009年的氣候模型以及海面溫度和降水量。
  • 世界最大北極科考團:北冰洋的海冰正在加速消失 前景並不樂觀
    當地時間12日,史上規模最大的北極科考團「馬賽克」結束逾一年的探險之旅返回德國不萊梅港並發布了初步考察結果,稱北冰洋的海冰正在加速消失,前景並不樂觀 。據悉,「馬賽克」是「跨學科北極氣候研究海上漂流觀測站」的縮寫,由德國大氣科學家雷克斯帶領,於2019年9月20日正式從挪威起航出發。這支匯集了600多人的20國科學家團隊乘坐破冰船在冰海中漂流了389天,從而收集到關於北極地區受到全球變暖影響的重要信息。該地區被認為是氣候變化的「震中」。
  • 新研究:2035年,北極可能再也看不到海冰了
    這個時候,一個關於地球環境的問題撲面而來,按照當前快得可怕的融化速度,北極冰川還能支持多久呢?如今答案來了,2020年8月10日發表在《自然氣候變化》雜誌上的新研究指出,由於北極海冰融化速度超預期,到2035年我們可能再也看不到海冰了。
  • 氣溫升高,海冰消融,一個「新北極」已經出現
    氣溫正在飆升,海冰正在減少。許多專家認為,北極正在變得「面目全非」。科學家們甚至用「新北極」來形容該地區迅速變化的自然景觀。據《科學美國人》雜誌報導,本周,一項最新研究證實,一個新的北極氣候系統正在形成。北極氣候與以往大相逕庭事實上,在某些方面,北極氣候已經發生了前所未有的變化。自1979年有衛星觀測記錄以來,海冰面積已經縮小了31%。
  • 冰川消失,北極反而生機勃勃
    近二十年來,科學家們一直在用衛星遙感、實地監測的方法關注這些極地冰川的變化,發現它們消失的速度是驚人的。    同時,近來不斷有從冰川邊緣斷裂下來的冰山打破歷史尺寸紀錄,2010年8月,又有一塊260平方千米的冰山從格陵蘭西北的巨大冰川———Peterman冰川上斷裂下來,至此,Peterman冰川與海相遇的冰架部分已經消失了四分之一。在南極,還有科學家通過衛星觀察到整個沿海冰架轟然崩塌的情景。
  • 2030年,北極冰川會消失嗎
    那麼是否意味著,2030年冰天雪地的北極將不復存在,從此在地球上消失了呢?這一天竟然來得如此之快?最近,果殼網自然控編輯馬子馭碩士剛剛從北極考察回來,對於北極正在發生的變化,他有著切身的感受,北極的冰川是否已經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我們來聽聽他是怎麼說的,他在北極都看到了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