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是園林中有生命的題材。觀賞植物種類繁多,色彩千變萬化,不僅是植物造景的基本素材,而且對人類生活產生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就觀賞植物的美化價值、生態價值、藥用價值、經濟價值這幾反面闡述其重要性。
城市的出現導致了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人們在不斷追求物質生活的時候卻忽視了很多健康問題。特別是生活在大都市的人們,高效快速的生活節奏,城市的喧囂和擁擠,於是人們渴望回歸大自然,渴望與綠色植物相伴。人類的生存離不開環境,環境質量與人類的生活息息相關。而園林植物則是環境綠化的主體,它在人類生活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觀賞植物作為園林綠化、美化的重要材料,在城市園林中起作重要的作用。當然,觀賞植物在環境保護方面的作用也是顯而易見的。除此之外,觀賞植物也有一定的經濟價值,可為人們帶來不錯的經濟效益。
觀賞植物最直接的價值即美化價值。不同種類的植物或者不同配置的植物都有其獨特的美。一般可講觀賞植物分為觀花、觀果、觀葉、藤蔓類、行道樹、庭院樹及地被植物等 [1] 。其中觀花、觀果、觀葉和蔓藤類植物的最容易引起人們對美的認知。
對於整個植株來說, 花是主要的觀賞器官,花的色彩是大自然中最為豐富的色彩來源之一。不同種類的植物花色不同,同一種類的花不同的品種也不同, 即使是同一品種, 在不同時期花色也不同,其花色的變化足以構成一個「萬紫千紅」的世界。按植物開花的顏色將其分為紅、黃、白、紫色等。常見的紅色花有桃花、玫瑰、一串紅等;黃色花有迎春、連翹、萬壽菊等;白色花有廣玉蘭、馬蹄蓮、荷花等;
葉的色彩主要以綠色為主, 但隨著季節的變化而變化。植物剛抽出的新芽是嫩綠的, 隨季節變化由淺入深, 由淡轉濃。特別是楓樹類, 夏末秋初葉子逐漸變紅, 層林盡染, 景色秀麗, 令人心曠神怡。葉色可分為淺綠(刺槐)、黃綠(黃金側柏)、深綠(松)、以及赤綠、褐綠、茶綠等[2] 。除此以外還有一些彩葉類, 如變葉木、彩葉芋、銀邊八仙花等具很高的觀賞價值。
果色也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 特別是夏末初秋, 萬花凋零時, 萬綠叢中點綴著紅色或黃色的果實, 既有極佳的景觀效果, 又給人以收穫的喜悅。常見的果實顏色有紅、黃、藍紫等, 如紅果的枸杞、山楂, 黃果的金橘、銀杏,藍紫果的葡萄、紫珠等。觀賞植物的根、莖、葉、花、果、樹姿均具有無比的魅力。觀賞植物主要功能與作用是能喚起人的美感。
園林中藤蔓植物最重要的功能,除帶給人們視覺上的享受外,有些植物還可以散發出香味,讓人陶醉其中。很多藤蔓植物如迎春、忍冬、紫藤等更是別具一格,具有承載傳統文化的功能,除具有自然美外,還具有內在美。隨著城市園林綠化事業的發展和景觀形式的層出不窮,蔓藤類植物也因其結構特殊、性能獨特、功能多樣、特點明顯,被用於特定的綠化場所。
根據依附的所屬物、綠化功能及特定的地理環境,攀援植物被廣泛的應用於花架、綠柱、牆面、綠亭、柵欄和竹籬、山石和假山、立交橋、裸露巖體、盆景觀賞、邊坡綠化等,不僅在拓展綠化空間、豐富園林景觀、提高城市綠量、豐富園林景觀等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
據醫學研究,大氣中CO2一般為0.03%,當濃度達到0.05%時,人的呼吸就會感到不舒適,如果達到0.2%~0.6%時,就會有明顯受害症狀,而濃度達50%以上則會造成死亡。觀賞植物既是天然氧氣「製造廠」,又是二氧化碳的「廣闊市場」[3] 。據科學研究測定,1公頃闊葉林在生長季節每天能製造750千克氧氣,吃掉1000千克二氧化碳。
空氣中主要汙染物有粉塵、二氧化硫、氟化氫、氯氣等,觀賞植物可以吸收空氣中的二氧化硫、氯氣等有毒氣體,並且做到徹底的無害處理。1公頃綠地,每年吸收二氧化硫171千克,吸收氯氣34千克。松林每天可從1立方米空氣中吸收二氧化硫20克,木槿、合歡、紫荊等具有較強的抗氯能力 [4] 。還有一些觀賞植物對氟有一定的吸收能力。